![4—1 被动运输 (练习课件PPT)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4158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被动运输 (练习课件PPT)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4158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被动运输 (练习课件PPT)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4158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被动运输 (练习课件PPT)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41588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被动运输 (练习课件PPT)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41588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被动运输 (练习课件PPT)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41588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被动运输 (练习课件PPT)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41588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被动运输 (练习课件PPT)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41588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优质课课件ppt
展开1.将人体血液置于9%食盐溶液中制成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血细胞呈现( ) A.质壁分离 B.正常状态 C.细胞膜破裂 D.细胞皱缩
2.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叶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已知实验过程中蔗糖分子不进出该植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是单向移动的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移动引起的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生理状态相同的叶片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是相同的,甲的浓度变小,说明叶肉细胞失水,即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乙的浓度不变,说明乙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丙的浓度变大,说明叶肉细胞吸水,则丙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A错误。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错误。实验中,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是双向移动的,C错误。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细胞渗透吸水和渗透失水造成的,由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D正确。
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 ) 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 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 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 D.大而醒目的液泡
解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有:①植物细胞必须是活细胞;②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必须有浓度差;③植物细胞必须有大的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一般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液泡,有的液泡可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以上),最好细胞液中带有色素,这样便于观察,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就能很好地满足这些条件。
4.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图。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质量增加;相反则减小。从题图中可以看出:a点表示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状态,b浓度溶液中的细胞处于失水状态。当把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后,细胞吸水,质量增大。
5.如图所示曲线表示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可以是根尖成熟区的细胞 B.若B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曲线中b点左移 C.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B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 D.曲线ab段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坐标图正确解读。A溶液中的细胞只失水→只发生质壁分离而不能自动复原;B溶液中的细胞先失水后吸水→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在A、B溶液中细胞发生了渗透作用,该细胞应该是具有中央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可以是根尖成熟区的细胞,A 正确。
若B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浓度差减小,相同时间内细胞失水量减小,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到质壁分离复原所需要的时间变短,即b点左移,B正确。植物细胞在B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如果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B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C正确。曲线ab段表明,细胞从外界吸水,因此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减小,D错误。
6.如图为一个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M1、M2表示两处溶液浓度,请比较两者大小( ) A.M1>M2 B.M1
A.≤0.15 ml/L B.≤0.2 ml/LC.≥0.2 ml/L D.≥0.3 ml/L
解析: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植物将不能正常生长。因此,为保证植物移植后能正常生长,甲地土壤溶液浓度应≤0.15 ml/L。
8.图中甲、乙分别表示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的两种跨膜方式,其中通道介导的扩散速度比载体介导的快1 000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是静止不动的 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的专一性 C.甲、乙两种方式中只有甲属于被动运输 D.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解析: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不是静止不动的,A错误;甲、乙两种方式都是将溶质分子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属于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C错误;在转运时,只有载体蛋白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不发生,D错误。
9.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图中的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③相符,该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渗透作用
解析:分析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应从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入手,尤其从转运蛋白和能量两方面考虑。曲线①说明运输速率与物质的浓度呈正相关,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应为自由扩散。因为氧气浓度的高低影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能量的供应,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曲线③说明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说明这种方式不是主动运输,而是被动运输方式(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
曲线②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物质的浓度升高运输速率加快,当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受到转运蛋白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增加,而保持稳定,说明这种运输方式需要转运蛋白,不是自由扩散,可能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曲线④说明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说明这个过程是需要能量的,只能是主动运输。综合分析,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10.水通道蛋白位于部分细胞的细胞膜上,能介导水分子跨膜运输,提高水分子的运输效率。如图是猪的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体积和初始体积之比的变化曲线(O点对应的浓度为红细胞吸水涨破时的NaCl溶液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低渗溶液中,红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内容物后,剩余的部分称为“血影”,则“血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根据图示可知,猪的红细胞在浓度为____________mml·L-1的NaCl溶液中能保持正常形态。
(2) 分析图示,将相同的猪的红细胞甲、乙分别放置在A点和B点对应浓度的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乙的吸水能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红细胞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细胞乙失水量多,细胞液渗透压较高,细胞吸水能力较强
(3) 将猪的红细胞和肝细胞置于蒸馏水中,发现红细胞吸水涨破所需的时间少于肝细胞,结合以上信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水分子通过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速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简单扩散的速度。
红细胞细胞膜上存在水通道蛋白,肝细胞细胞膜上无水通道蛋白
解析:(1)在低渗溶液中,红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内容物后,剩余的部分称为“血影”,根据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结构可知,“血影”是细胞膜结构,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根据图示可知,猪的红细胞在浓度为150 mml/L的NaCl溶液中能保持正常形态。 (2) 分析图示,B点对应的NaCl溶液的浓度高,红细胞乙失水量多,细胞液渗透压较高,因此细胞吸水能力较强。
(3) 将猪的红细胞和肝细胞置于蒸馏水中,发现红细胞吸水涨破所需的时间少于肝细胞,其原因可能是红细胞细胞膜上存在水通道蛋白,肝细胞细胞膜上无水通道蛋白。 (4) 根据第(3)小题的分析可推知,水分子通过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速度大于简单扩散的速度。
11.如图是研究渗透作用的装置图,请根据探究的主题和要求完善相关的内容。
材料:清水、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纱布等。
(1) 在装置A的基础上,完善渗透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要验证渗透作用的发生条件之一是必须具有半透膜,那么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的不同在于_______________。
将蔗糖溶液放入半透膜(卵壳膜)内,清水放入烧杯中(或在图中标出)
(3) 撕取紫色万年青的叶表皮,剪成大小相等的小块,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万年青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
0.12~0.125 ml/L
②用KNO3溶液诱发细胞质壁分离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NO3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③ C和D均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该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与NO3-进入细胞而导致细胞吸水
④用高浓度的KNO3溶液诱发细胞质壁分离,不能再诱发其复原,其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若研究渗透作用的发生条件之一是必须具有半透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为是否使用半透膜。(3)在0.125 ml/L的KNO3溶液中,叶表皮细胞出现质壁初始分离,而在0.12 ml/L的KNO3溶液中无现象,说明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在0.12~0.125 ml/L之间。在KNO3溶液中,由于K+和NO3-也可以进入细胞,细胞吸收了无机盐离子,改变了细胞液浓度,使细胞又吸水,质壁分离又复原。在浓度过高的溶液中,细胞会因过度失水而死亡。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优秀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细胞膜的功能,蔗糖溶液,玻璃纸,半透膜,渗透装置,小分子,蔗糖>清水,单位体积水分子数,蔗糖清水,总体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评优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习1,渗透作用的实例与原理,研习2,研习3,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完成课时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示范课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应用,原生质层,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步骤,不需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