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设计
展开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
教学目标:
通过收集数据,体会数据的作用,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会按要求进行数据的简单分类排序,分组编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情境中体会收集数据的方法,以及分类,排序,分组,编码,等整理数据的方法。
难点:数据如何分类,排序,分组,编码。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工作:
1. 组织形式:以坐位相邻的四位同学为一组,并推选一个同学为组长。
2. 学生:测量脚长(赤脚踩在白纸上,描下最长脚趾端点,三角板放在脚跟处,画线。测量点与线的距离即可。)自带皮尺(每组2个)。
3. 教师:①奥斯卡最佳记录片提名《迁徙的鸟》中录象片段;浙江野鸟会集体活动的相关图片。②相关多媒体课件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迁徙的鸟》影片片段(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体会生活的乐趣),正当学生沉浸在影片美丽的画面时,教师指出,不同时期各种鸟类的栖息数量都是不同的,要了解一个地区鸟类的生存情况,我们必须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2003年3月1日8:15~11:30期间,浙江野鸟会的鸟类爱好者们在杭州西溪湿地举行集体观鸟活动。
[课件中出现集体观鸟活动图片,及几张鸟类图片,增加学生好奇心]
师:观鸟者们发现了许多种鸟。他们统计了一下,发现15分钟内有这样几种鸟在湿地活动。
(课件显示表格)
鸟的种类 | 黑尾蜡嘴雀 | 八哥 | 雉鸡 | 翠鸟 | 仙鹤 | 乌鸦 | 白鹭 | 山斑鸠 | 家燕 |
观察记录 |
|
|
|
|
|
|
|
|
|
数量 |
|
|
|
|
|
|
|
|
|
师:他们是如何来记数的?
[学生在好奇心中讨论,交流,气氛热烈]
学生可能会想到刻痕记数、数数、画“正”记数等。教师鼓励学生多思考,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方式。拓宽思维空间。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比较这几种记数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又好记,又能很快说出数量?
画“正”的方法。(课件显示表格)。
鸟的种类 | 黑尾蜡嘴雀 | 八哥 | 雉鸡 | 翠鸟 | 仙鹤 | 乌鸦 | 白鹭 | 山斑鸠 | 家燕 |
观察记录 |
|
|
|
|
|
|
|
|
|
数量 | 4 | 3 | 2 | 4 | 14 | 3 | 2 | 1 | 4 |
(观察记录画“正”在黑板上完成)
表格中的数量以问题形式填写,同时课件显示
(1)这里的数据是通过什么方法收集得到的?
(2)从这些数据中,你能获得有关杭州西溪湿地鸟类的哪些信息和结论?
(3)收集以上数据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一答案唯一。问题二鼓励学生开拓思维,讨论交流,相互补充。问题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收集数据是必须要有一定目的性]
师:收集数据还可以通过哪些直接和间接途径?
学生讨论后,给出答案:直接观察、测量、调查和实验等;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使用互联网等。
(三).合作学习,师生互动
合作学习(1)
学生相互测量身高(同桌之间相互站立,测量时要求学生一只脚踩住皮尺,另一学生看刻度时要求手中三角板与皮尺测量最高高度处垂直)测量完毕[此时学生情绪高涨,都在相互讨论自己及他人的身高数据,教师此时应适当控制课堂秩序。]示意学生坐回位子。以开火车的形式,每2组(每组4人)学生上讲台记录身高数据。同时要向学生说明,记录数据时,女同学的数据后面贴加性别,如153.7(女)。
记录完毕,此时黑板上数据可能繁杂、无序。[给数据的分类,排序创照更好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分类,排序的作用]
师:我们能从这一堆数据,很快比较男女同学的身高吗?(众生讨论)
此时学生,可能有些会说能,有些会说不能,更多的学生可能会是一种困惑,思考的表情。(说能的学生,可能会提出把这些数据列表格分类整理。此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提问:按什么分类?(此时学生的想法可能也有多种多样,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同时,利用EXCEL建立表格
男生 | 。。。。 | 150.2 | 154.3 | 152.2 | 155.4 | 。。。 |
女生 | 。。。。 | 148.5 | 151.2 | 149.7 | 150.5 | 。。。 |
教师进一步提问:如何操作可以使数据更直观?
生:按大小进行排序。
教师利用EXCEL分别选中男 女 生数据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也可以从大到小)
男生 | 。。。。 | 150.2 | 152.2 | 154.3 | 155.4 | 。。。 |
女生 | 。。。。 | 148.5 | 149.7 | 150.5 | 151.2 | 。。。 |
师:观察以上表格,你怎样比较男、女生身高的差异?
学生回答可能会有多样性,如回答用平均值进行比较;又如回答男生160厘米以上的个数与女生160厘米以上的个数进行比较等。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发散型思维]
师:身高早155CM以上的男生,女生各占男,女生的百分之几?身高在160CM以上呢?,
学生按照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运算。
[通过运算,体会数据的作用]
合作学习(2)
师: 昨天老师请同学们回家测量脚的长度,下面请几位同学把他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请3位学生报出数据,记在黑板上)
提出疑惑:3位同学的脚长都不相同,去买鞋的时候,是不是鞋厂都需要去量每个人的脚的大小,然后再去制作鞋呢?
生:不需要
师:你是怎么样去买鞋的?
生:告诉售货员鞋号。
师:为什么告诉售货员鞋号,你就可以找到基本适合你穿的鞋来试穿?既然鞋厂不需要去量每个人脚的大小,来制作鞋,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到到把脚长进行分组。教师总结概括。同时展示幻灯片:解现行国家标准鞋号根据脚的长度,以10 mm为一个号,5 mm为半个号确定,如图
鞋号实际就是把脚长数据分组、编码,每10 mm分一组,5 mm为半个号确定。解释“≤”的意义,以及解释表格所表示的意思。每一个码号脚长之间的范围是10 mm。若脚长正好在这个范围且过半,则加半码。比如脚长是25.3~~25.7 cm,在25码脚长范围内,但它在这个范围内过半,因此可以选25.5号的鞋。
师:脚长是24.8~~~25.2 cm可以选 一号?
生:25 码
师:对,因为它在25码脚长的范围内,而且范围没有过半
[组织游戏调动气氛,使学生在活动中巩固知识,在快乐中体味数学]
组织游戏:以4人为一小组。游戏规则:一组学生挑战另一组学生,一组学生报自己测量出的脚长数据,另一组学生说出鞋号。老师充当记事员角色。答对,答题方可获星(老师在黑板上记录);若答错,问方得分。共进行5组游戏,优胜者获得全班掌声(游戏前提醒学生此鞋码为国家标准鞋号)。
师:刚才同学们都体会到了分组编码使原来繁多,无叙的数据简化、有序。他是整理数据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工商业、科研等活动中有广泛的应用。
课内练习
以下是某校七年级南,女生各10名右眼裸视的检测结果:
0.2,0.5,0.7(女),1.0,0.3(女),1.2(女),1.5,
1.2,1.5(女),0.4(女),1.5,1.1,1.2(女),0.8(女),
1.5(女),0.6(女),1.0(女),0.8,1.5,1.2
(1)这组数据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2)学生右眼视力跟性别有关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你将怎样处理这组数据?你的结论是什么?
(合作交流,探索完成)
(四). 归纳小结,体味数学快乐
师: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课堂小结交给学生)
数据收集的方法:直接观察、测量、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使用互连网等。
整理数据的方法:分类、排序、分组编码等。
(学生可能还会指出鞋码和脚长之间的关系等)
(五).布置作业
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
五.总体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本课从鸟类影片入手,用大自然的魅力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呆板的观鸟数据充满趣味性、故事性、真实性。同时通过设疑,层层导入,让学生自己找出记录观察记录的方法,在探讨中获得杭州西溪鸟类的相关信息。体会收集数据的重要作用及相关方法。
把书上静止的身高数据变为真实的有内容的活动。让学生相互测量身高,体味收集数据的快乐。按小组在黑板上记录数据,黑板上的数据复杂、凌乱。教师借机提出置疑,如何更直观的比较男,女生的身高?从而引出分类,排序的整理方法。
用提问的方式引出国家标准鞋号标准,用小组相互竞猜的游戏,使学生感受整理数据的重要方法——分组、编码。
把课堂小结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总结、叙述中提高数学概括表达能力。
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