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期末专项训练题+综合检测卷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3——课外阅读理解(二)
展开这是一份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3——课外阅读理解(二),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阅读,阅读理解,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03——课外阅读理解(二)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香椿的味道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纹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辨。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棒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踩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摔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干瘪: _______________
(2)近水楼台:_______________
2.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__________ 、炸香椿、___________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3.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第②段画横线句子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2)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表达效果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母亲技艺娴熟。 B.表现了母亲炸的“香椿鱼儿”很好吃。
C.表现了我不喜欢吃母亲炸的“香椿鱼儿”。
(3)第⑦自然段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篇末点题 C.提出问题
4.回答问题
(1)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修车老汉
①一天,正在桥上奋力骑行匆匆赶路的我,忽地感觉脚上用不上劲——轮胎破了。我推着车子过桥,桥下不远处就有一个老汉的路边修车档。
②“赶紧帮忙补一下!”我催促老汉。“嗯!”老汉接过车,一双粗糙的、沾了油污的手麻利地动起来。很快,老汉从前后轮胎各取出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钉子。
③“路上长钉了!”看到这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钉子扎破了我的车胎,我拿话损老汉——媒体上登过,一些不法分子先在马路上撒钉子,再在前面守株待兔修车补胎。“嗯!”老汉似乎听出了我的话外音,抬了下头,应了一个字后,低头继续干活。
④“好了,两块!”老汉停下手中的活,站了起来,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后背。但愿钉子不是他撤的,付了还算公道的两块钱,我急急赶路。这是我第一次跟老汉打交道。
⑤没多久,我再次“帮衬”老汉的修车档。当我再次面对老汉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后背时,我气不打一处来。他就是撒钉子的人——我看到他的铁盒里有好多一模一样的钉子!
⑥老汉在马路上撒钉子终于还是被我抓了现行。那天一早,我上桥时远远见到一个黑影和我相向而行。黑影在桥上走走停停,时而弯腰,时而直行,怎么看都不像正常赶路的。靠近了,从微驼的后背和苍白的头发,我认出黑影是修车老汉。
⑦干吗 修车老汉正好弯下腰 我大吼一声 兴许撒钉子太专注了,老汉没注意到我已逼近,被吓住了。老汉直直站着没动,左手拿着两个估计来不及撒下去的钉子,右手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后背,在晨曦中分外耀眼,我心里却只有厌恶!“怎么能这样!”粗话我骂不出口,但声音绝对够大。
⑧或许是良心发现了,从那以后老汉不再撒钉子,生意似乎“冷清”起来,常常见他微驼着背站着朝桥上张望。但愿老汉改过自新了!
⑨然而,在老汉离去半年后,一家报社报道了老汉的事,修车老汉数年如一日,用磁铁吸走不法分子撒在桥面用来扎车胎的钉子,不幸遭遇车祸……
⑩怀揣着那份报纸,我骑车出门,在桥下老汉昔日的修车档前,我仿佛又看到了老汉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后背。
5.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情节
我的情感
老汉第一次为“我”补车胎
怀疑
老汉再次为“我”补车胎
____
____
____
老汉遇车祸去世,“我”得知真相
____
6.“老汉似乎听出了我的话外音”,这里的“话外音”是指( )
A.被钉子扎破了车胎,真倒霉。 B.是老汉故意在路上撒下了钉子。
C.路上竟然会长出钉子,“我”很惊讶。 D.有不法分子在马路上撒钉子牟利。
7.给第7自然段画“_______”的句子加标点。
8.阅读第⑩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1)“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后背”这是对老汉的_____________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汉。
(2)有人说文中多次描写老汉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后背,显得有些啰唆。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怀揣着报纸,再次来到那个修车档前,心中一定感慨万千。此刻“我”心里会对老汉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我随口问:“你最喜欢甚么事?”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难。”
我倒有点奇怪:“逃难”两字的意义,在他不会懂得,为甚么偏偏选择它?倘然懂得,更不应该喜欢了。我就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是甚么?”“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啊!原来他的“逃难”的观念是这样的!他所见的“逃难”,是“逃难”的这一面!这真是值得喜欢的事!
一个月以前,上海方面枪炮声响了,大家惊惶失色,立刻约了邻人,扶老携幼地逃到附近江湾车站对面的妇孺救济会里去躲避。我们集合邻人来商议,决定出来雇汽车,逃到杨树浦的沪江大学。于是立刻把小孩们从假山中、栏杆内捉出来,装进汽车里,飞奔杨树浦了。之所以决定逃到沪江大学,是因为一则有邻人与该校熟识,二则该校是外国人办的学校,较为安全可靠。
这是“逃难”。这是多么惊慌、紧张而忧患的一种经历!然而人物一无损丧,只是一次虚惊;过后回想,这回好似全家的人突发地出门游览两天。我想假如我是预言者,晓得这是虚惊,我在逃难的时候将何等有趣!素来难得全家出游的机会,素来少有坐汽车、游览、参观的机会。可这“逃难”,在他们脑中有难忘的欢乐的印象。所以今晚我无端地问华瞻最欢喜甚么事,他立刻选定这“逃难”。原来他所见的,是“逃难”的这一面。
唉!我今晚受了这孩子的启示: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本身的真相。我在世智尘劳的实际生活中,也应该懂得这撤网的方法,暂时看看事物本身的真相。唉,我要向他学习!
10.请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熟悉——( ) 慌张——( ) 立即——( )
11.文章开篇通过描写“我”和华瞻的_______,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慈祥老人和一个_______的孩子。
1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的“捉”和“装”字有何妙处?
于是立刻把小孩们从假山中、栏杆内捉出来,装进汽车里,飞奔杨树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我”与华瞻的眼中,“逃难”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孩子的身上,“我”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
纪晓岚跳河
清代乾隆年间,翰(hàn)林院有一位叫纪晓岚的学士。他学识渊博,能言善辩,素以风趣机智、妙语连珠而著称。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乾隆皇帝想开个玩笑为难纪晓岚,便问道:“纪爱卿,‘忠孝’二字怎么解释?”
纪晓岚回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孝’。”
乾隆立即说:“我以君的身份命你现在去死!”
“这……臣遵旨!”
“你打算怎么去死?”
“跳河。”
“好,好吧!”乾隆知道纪晓岚当然不会真的去跳河,他也只不过想看看在这种情况下,他到底有什么办法免去一死,于是静观其变。不一会儿,纪晓岚回到乾隆跟前,乾隆开口问:“纪爱卿,你怎么没死?”
纪晓岚回答道:“别提了,臣刚才在河边碰到了屈原,他不让臣死。”
乾隆听了一愣,忙问:“此话怎讲?”
纪晓岚说:“我到了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原从水里走了出来,他拍着我的肩膀说:‘纪晓岚,你这样就不对了!想当年我因为楚王是昏君,不得不投水而死。可当今皇上圣明,是谁逼你去死的?再说,你若步我后尘,非投水而死不可,你死了倒没什么,可天下的人知道了,是要对皇上说三道四的,叫皇上的脸面往哪放啊,你应该回去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是的,你再死也不晚啊!’”
乾隆听了纪晓岚的话哈哈大笑,说:“好一个如簧之舌。行了!行了!我算服了。”
15.请从文中找出两个能够表示纪晓岚“口才好”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乾隆命纪晓岚马上去死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纪晓岚是如何应对乾隆的旨意的?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纪晓岚应对乾隆的话妙在哪里?请根据提示补全下面的内容。
借用历史人物_____________之口,巧妙地给乾隆皇帝出了一个_____________。因为乾隆皇帝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_____________,也就不会让纪晓岚再去_____________了。
19.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能体现主人公机智善辩的故事呢?请简要介绍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
童年的夏夜
我的故乡在一个小山村,全村三十几户人家族居在五六栋大屋里。这些老屋的历史都很长,那些用夏布和糯米裹好的大柱也已斑驳脱落。屋门口是一个用板石铺平的大庭院,四周是低矮的简易厨房,犹如北京的四合院。我的童年就是在这院中度过的。
在夏夜,我们这群小精灵才可以在大院里玩好人捉坏人的游戏。等到大人们收拾妥了碗筷,我们便停止了游戏,搬个小板凳像看电影似的摆好位置,中间摆个靠背椅,这是特意为讲故事的大人准备的。
那时最擅长讲故事的是住在中厅的四婶,她有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但每晚似乎总在厨房忙着,总要我们几次三番去推推搡搡,她才乐颠颠地姗姗来迟。
她讲的大都或神或鬼,什么门神、帐神、水精鬼的迷人术等。虽然荒诞离奇,但总能娓娓动听。故事讲到悲凉处,全院人都掩面而泣,笼罩在一种绮丽的哀愁中;讲到精彩处,大大小小个个神情激奋,摩拳擦掌;听到鬼怪要来害人时,人人神情紧张,偷偷斜视四周,厨房的阴影处似乎正隐藏着眯着蓝眼的幽灵。屋后山中又不时传来一两声乌鸦的哀鸣,我们都默然不响,缩着脖子往人群中挪。月亮也似乎害怕,躲在云里,只隐约露出个身影,一副似听非听的模样。
故事讲完时,月儿偏西,暑气已退,我们便一窝蜂地逃进屋里,央求摇着蒲扇、眯着眼养神的大人牢牢插上门闸,放下蚊帐,这才肯安稳地睡去。
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中,我渐渐长大了,后来进了学校,尽管不大相信这些故事,可仍乐此不疲,直到去外地求学,参加工作,才和这些故事彻底告了别。现在每当夏夜,端个靠背椅坐在阳台上纳凉时,常回忆起儿时的夏夜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20.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娓娓动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耳熟能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在文中主要回忆了一件什么童年往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景?可以从文中感受到四婶和孩子们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短文画“ ”的句子中既有静态描写,也有动态描写,请说说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短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稻田守望者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用一己之力,养活了十几亿中国人,让我们再也不受食不果腹之苦。他就是稻田守望者——袁隆平。
1960年,亲眼目睹大饥荒像蝗虫般掠过中华大地,年轻的袁隆平萌生了让大家“吃饱饭”的强烈愿望。为了找到梦寐以求的雄性不育系水稻植株来进行实验,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不论是太阳暴晒□还是风雨交加□他始终脚踏泥土□埋头弯腰□在充满希望的田间□默默地劳作□无数次实验、无数次失败,他从未选择放弃,这是因为他心中藏着一个“禾下乘凉梦”,一个让全人类战胜饥饿的梦。
一粒种子,一生追梦。从开始杂交水稻的研究,到现在亩产突破千公斤;从解决中国人“吃饱饭”的问题,到现在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解决了粮食不够的问题,50载的辛勤付出,袁老终于实现了他的sù yuàn( ),但他却没有停住追梦的脚步。
2020年,90岁高龄的袁隆平依旧在稻田里埋头苦干……他希望自己再奋斗十年,让全世界一半的稻田种上我们的杂交水稻。可谁料想,就在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这位给世界带来福音的“国之脊梁”却因病溘然长逝。消息传来,举国悲痛!
袁隆平就这样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留给世界一片稻香。愿人间天上,处处稻香。
25.文中的“sù yuàn”从《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几个同音词,应选哪个,在括号里用“√”表示。
【宿怨】sù yuàn旧有的怨恨。( )
【诉愿】sù yuàn当事人依法请求撤销或变更原处分。( )
【夙愿】sù yuàn一向怀着的愿望。( )
26.在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7.把画线句子中的“梦寐以求的”去掉行不行?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对“稻田守望者”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稻香阵阵,感恩斯人。”联合国发文悼念袁隆平:“国士无双,一路走好!”请你也用几句话表达对袁隆平爷爷的悼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理解
大闹天宫(节选)
玉帝听到报告,大发脾气,命令李天王和哪吒太子率领十万天兵天将,布下十八层天罗地网,一定要捉拿悟空回来。但是天兵天将都不是悟空的对手,一个个都败下来。于是观音菩萨就建议让二郎神到花果山来捉拿孙悟空。
二郎神奉命,带领梅山六兄弟,点了些精兵良将,杀向花果山。悟空主动迎战,与二郎神打得难分难解。梅山六兄弟见悟空这时顾不上他们,就趁机杀进了水帘洞。
悟空见自己的老窝被破坏了,心里一慌,变成麻雀想跑,二郎神摇身变成了捉麻雀的鹰,抖抖翅膀就去啄麻雀;悟空急忙又变成一只大鹚鸟,冲向天空,二郎神急忙变成了一只大海鹤,钻进云里去扑;悟空一见嗖的一声飞到水里,变成一条鱼。
二郎神从照妖镜里看见了悟空,就变成鱼鹰,在水面上等着,悟空见了,急忙变条水蛇,窜到岸边,接着又变成花鸨,立在芦苇上。二郎神变回原来的样子,取出弹弓,朝着花鸨就打,把悟空打得站立不稳。
悟空趁机滚下山坡,变成一座土地庙。二郎神追过来,见有个旗杆立在庙的后面,就知道是悟空变的,拿起兵器就朝门砸过去。两个人一边走一边打,又来到花果山跟前。
各路的天兵天将一拥而上,把悟空团团围住,在南天门观战的太上老君趁机把金刚镯朝悟空扔过去,悟空被打中头部,摔了一跤。二郎神的哮天犬跑上去,咬住了悟空,其他天神扑上去把悟空按住,用铁链穿住琵琶骨捆了回去。
30.请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带领——( ) 提议——( ) 赶忙——( )
31.悟空在与二郎神大战的过程中,分别变成了麻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庙。
3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1)好将军,优秀的将领。( )
(2)一下子全都围上去了,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33.孙悟空是怎样被抓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阅读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你还知道《西游记》中的哪些故事?请再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
尼亚加拉瀑布
①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上,它以其( )的气势,丰沛浩瀚的水量而著称,是北美最壮观的自然景观。
②尼亚加拉瀑布是尼亚加拉河跌入河谷断层的产物。尼亚加拉河仅长56公里,却从海拔174米直降至海拔75米,河道上横亘着一道石灰岩断崖,水量丰富的尼亚加拉河经此,骤然陡落,因而( ),声震如雷。
③瀑布以河床绝壁上的山羊岛为界,分为加拿大瀑布与美国瀑布两部分。其中尤以加拿大瀑布最为( ),加拿大瀑布又称为马蹄瀑布,形状有如马蹄。瀑布高达56米,岸长约675米,马蹄瀑布丰沛浩瀚的河水从50米的高处直冲而下。
④站在尼亚加拉瀑布的马蹄瀑布下面,仰头向上望,只看见白练滔天,直泻而下、浩浩渺渺、纵翻横出。远处,葱茏的树木,停止了树梢的摇动,它们被这瀑布的雄浑震撼得静立不动了。
⑤尼亚加拉瀑布在白天看波澜壮阔,入夜后则是另一番景象。为了方便观看尼亚加拉瀑布的全景,加拿大境内离瀑布不远处设有几个高塔,其中一座塔楼高达160米,通往塔顶的电梯半镶着玻璃,游人可以在电梯升降的同时欣赏风景。
⑥当华灯初上,各种颜色的灯光映照着尼亚加拉瀑布。人们纷纷登上塔顶,透过玻璃,望向尼亚加拉瀑布。惊叹声、欢呼声,随着瀑布的飞落而起伏。直至深夜,人们的赞叹声、车流的喧嚣声才渐渐散去,塔顶进入夜的宁静,只有尼亚加拉的马蹄瀑布还在奔腾、咆哮。
⑦在美国境内的美国瀑布又被称为婚纱瀑布,因其极为宽广细腻,很像一层新娘的婚纱而得名。由于湖底是凹凸不平的岩石,因此水流呈漩涡状落下,与垂直而下的加拿大瀑布大异其趣,这也便成就了尼亚加拉瀑布独特的美。
36.结合语境,选择下面合适的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雄伟壮观 水势彭湃 雄浑磅礴
37.下面关于“尼亚加拉瀑布”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尼亚加拉瀑布是尼亚加拉河跌入河谷断层的产物。
B.尼亚加拉瀑布的景色在入夜后,与白天大不相同。
C.尼亚加拉瀑布分为两部分:美国瀑布和加拿大瀑布。
D.“马蹄瀑布”宽广细腻,“婚纱瀑布”雄浑磅礴,成就了尼亚加拉瀑布独特的美。
38.作者在文章第③-⑥自然段描绘了两幅图景,请你分别给这两幅图景拟写一个标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文章第⑦段画横线句“与垂直而下的加拿大瀑布大异其趣”中的“大异其趣”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文章第几自然段与《威尼斯的小艇》最后一段的内容安排和景物描写方法都相同?请你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
山庄湖色
避暑山庄在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庄之一。它虽名为山庄,规模却是很庞大的,那随着山势蜿蜒起伏的宫墙里有着564万平方米的湖光山色。
当你走进山庄的正门,从玲珑精巧的宫殿区开始,而后是峰峦叠翠的山区和景色明丽的湖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山庄里每一颗明珠,无不使人观之辄喜;每处胜景,无不使人流连忘返。
但是,奇妙得很,不知为什么,我在这山庄纵览诸胜时,总是有那么一瞬间,要把视线投向那碧波粼粼的塞湖。我不能不看它,它有着一种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我。在我看来,它是绿中之绿,胜中之胜,它是镶嵌在这翡翠画屏上的鲜美晶莹的碧玉。
塞湖是山庄上湖、下湖、澄湖、银湖、镜湖、如意湖六湖的总称。那喷珠吐玉的热河泉,就活跃在澄湖的东北隅。湖上的早晨是迷人的,也许是有了热河泉的缘故吧,轻纱笼罩的湖水显得那样温柔、清澈,像多情少女的眼睛。朝霞仿佛格外垂青这湖上的晨光,它似乎等不及水面上轻柔的白纱散尽,就把自己的全部艳丽倾注进湖中了。这时,是湖上最绚丽多彩的时节。水是浓绿的,像碧玉;霞是艳红的,像胭脂。碧玉般的绿,胭脂般的红,这自然界中最鲜明、最美妙的色彩交融在一起了绿水温情地拥抱着红霞,胭脂尽情地在碧玉上流丹。当人们为这湖上的奇观深深陶醉,一时分不清究竟是湖水飞上了霞中,还是红霞落进了塞湖的时候,朝阳又把万道金光射向湖面了。这时湖上微风乍起.细浪跳跃,真似搅起满湖碎金。当嬉戏的细浪潜到湖底憩息的时候,湖水又恢复了平静。那乱真的倒影,把山庄的胜景都摄进了湖中,于是,塞湖上出现了奇妙的“水中天”。
4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1)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忘记了回去。( )
(2)指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 )
42.文章第三自然段画横线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它”指的是______,“翡翠画屏”指的是______。
4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避暑山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庄之一,它位于在河北省承德市北部。 ( )
(2)文章按照先分后总的结构,先具体描写塞湖的壮观图景,然后勾勒出山庄全貌。 ( )
(3)文章通过对避暑山庄湖光山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
44.阅读文章,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塞湖上奇妙的“水中天”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画横线和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节选)
①我扑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我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衔接着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
②抬眼望去,一片碧绿的草滩上耸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草滩上那几头漫步的牦牛,显得分外悠闲。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可是此时,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慑,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所推翻了。我幻想着,当年大自然在创造青海湖的时候,一定毫不犹豫地甩下那些精细的刻刀,酣畅淋漓地挥舞着最大的画笔,一抹黄,一抹绿,一抹蓝……尽情泼洒。因此,留下了这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的湖,留下这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
③青海湖还是鸟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每年都会吸引数万乃至数十万不同种类的水鸟,那红的、蓝的、花的鸟儿,甚至那洁白的天鹅、欢快的云雀、优雅的黑颈鹤,年复一年地从世界各地飞到这里,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只有这种神奇、美丽、和平的地方,才能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啊!
④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⑤啊,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46.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1)形容山脉接连不断,高低不平。( )
(2)形容十分畅快。( )
47.选文第①段作者是这样写青海的“蓝”的:一是比较,将青海的蓝与_________、_________的蓝进行比较;二是比喻,将青海湖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青海湖蓝得纯净、深湛、温柔恬雅的特点。
48.选文中主要描写的是青海湖,画横线的句子却提到了其他的湖,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请用“﹏﹏﹏”在选文中画出描写作者奇特幻想的句子,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选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巨大而奇美的画卷。作者能将青海湖描绘得如此美轮美、十分醉人,其原因是( )(多选)
A.运用叠词,如“绿茵茵”“黄灿灿”,写出美好的感受,又具有音韵美感。
B.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青海湖自然质朴的美。
C.实写与虚写相结合,使青海湖具有梦幻般的美,增添文章的感染力。
参考答案:
1. 干枯收缩;不丰满。 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2. 扒香椿(摘香椿) 吃香椿 3. C A B 4. 香椿本身的味道、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 红烧肉的味道。红烧肉是爸爸的拿手好菜,但他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家,每次回家都给我做香喷喷的红烧肉,那里面有父亲的味道。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干瘪:干枯收缩;不丰满。文中指香椿树枝干枯。
(2)近水楼台: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文中指优先尝到香椿芽。
2.本题考查写作思路的梳理与内容概括。
结合内容,“盼香椿”对应第①②段;
根据第③段“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可概括为:扒香椿;
根据第④段“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可概括为:炸香椿;
根据第⑤段“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可概括为:吃香椿。
3.(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夸张”,故答案选:C。
(2)本题考查重点语句表达效果的赏析。
“择好、码好”“打”“放入”“取出”“裹一下”“迅速放入”等词语,可知是对母亲动作的描写,这一系列的动作井然有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做炸香椿鱼时动作的熟练。通过母亲这熟练的动作,表现了母亲做事利落、勤劳能干的特点。故答案选:A。
(3)本题考查对段落语句的作用分析。
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
细读第⑦段可知,从内容上看,本段记叙的是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就总会在春天里给“我”带来香椿,不管是嫩香椿,还是干香椿,“我”一年总能吃到。过生日的时候,还会吃上油炸香椿。这些内容表现了“我”对香椿的喜爱和一年都能吃到香椿的满足,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在结构上,第⑦段为本文的末段,起到总结全文,“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再次提到味道,与文章题目和首段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故答案选:B。
4.(1)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结合本文的内容来看,文章主要写了母亲为自己做香椿,自己童年时对香椿的痴迷,所以标题表层含义指香椿本身的味道;“我”最爱吃故乡的香椿,因为里面深藏着母爱和童年,结合语句“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可知,标题的深层含义指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对故乡的眷恋。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联系生活中,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并说明为什么印象深刻即可,答案不唯一。
桂花的味道。在我们家院子里有几棵高大的桂花树,它像守护神一样,一年四季守护着院子里的人们。
眼泪的味道。眼泪中不只有苦涩与悲伤,它是经历风雨与挫折的见证,让我更加自信坚强。
5. 愤怒 老汉“撒钉子”被“我”抓现行 厌恶 内疚 6.B 7.“干吗?”修车老汉正好弯下腰,我大吼一声。 8. 外貌 年迈、生活艰辛 不赞成。因为这样一方面写出了老汉生活艰辛,努力生活;一方面暗示了修车老汉是凭自己辛勤劳动生活的人,不会做撒钉子这样的事 9.对不起,是我误会了您,我不应该用阴暗的心理来揣测别人。请您原谅!
【解析】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没多久,我再次“帮衬”老汉的修车档。当我再次面对老汉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后背时,我气不打一处来。他就是撒钉子的人——我看到他的铁盒里有好多一模一样的钉子!”从第⑤自然段可知,老汉再次为“我”补车胎,我的情感是愤怒的。
从“老汉再次为‘我’补车胎”到“老汉遇车祸去世,“我”得知真相”,中间还有老汉“撒钉子”被“我”抓现行的事。
“干吗 修车老汉正好弯下腰 我大吼一声 兴许撒钉子太专注了,老汉没注意到我已逼近,被吓住了。老汉直直站着没动,左手拿着两个估计来不及撒下去的钉子,右手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后背,在晨曦中分外耀眼,我心里却只有厌恶!“怎么能这样!”粗话我骂不出口,但声音绝对够大。”由第⑦自然段可知,“我”发现老汉“撒钉子”时,情感是厌恶的。
⑨然而,在老汉离去半年后,一家报社报道了老汉的事,修车老汉数年如一日,用磁铁吸走不法分子撒在桥面用来扎车胎的钉子,不幸遭遇车祸……⑩怀揣着那份报纸,我骑车出门,在桥下老汉昔日的修车档前,我仿佛又看到了老汉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后背。
从第⑨、⑩自然段可知,“我”之前误会了老汉,以为他是在路上撒钉子的人,没想到他是在做好事,用磁铁吸走不法分子撒在桥面用来扎车胎的钉子。此时“我”的情感是“内疚、愧疚的”。
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路上长钉了!”看到这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钉子扎破了我的车胎,我拿话损老汉——媒体上登过,一些不法分子先在马路上撒钉子,再在前面守株待兔修车补胎。“嗯!”老汉似乎听出了我的话外音,抬了下头,应了一个字后,低头继续干活。从第③自然段可知,“话外音”是指老汉故意在路上撒下了钉子。
故答案选B。
7.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由句子可知,“干吗”这是“我”说的话。用引号,“吗”表示疑问语气,用问号,句中停顿用逗号,句尾表示陈述语气,用句号。故答案为:“干吗?”修车老汉正好弯下腰,我大吼一声。
8.本题考查句子品析。
(1)“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后背”由此可知是对老汉的外貌描写,写出了老汉的年纪很大、生活很艰辛。
(2)结合内容来说,不能删。
④“好了,两块!”老汉停下手中的活,站了起来,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后背。但愿钉子不是他撤的,付了还算公道的两块钱,我急急赶路。这是我第一次跟老汉打交道。
第一次外貌描写在第④自然段,老汉年迈且生活不易,当时“我”对老汉撒钉子抱着怀疑的态度。
⑦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后背,在晨曦中分外耀眼,我心里却只有厌恶!“怎么能这样!”粗话我骂不出口,但声音绝对够大。
第二次外貌描写在第⑦自然段,再次强调老汉年迈且生活不易,“我”坚信是老汉撒的钉子。
⑩怀揣着那份报纸,我骑车出门,在桥下老汉昔日的修车档前,我仿佛又看到了老汉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后背。
第三次外貌描写在第⑩自然段,此时“我”已知道是自己误会了老汉,“我”内心十分愧疚,再通过对老汉的外貌描写来体现修车老汉是辛勤劳动、乐于助人的人,更加能衬托“我”内心的愧疚。
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从“我”对老汉的怀疑和生气来道歉即可。
示例:叔叔,对不起,我不该光看到您手里拿着钉子就怀疑您,没问清楚就冲您吼,真的很抱歉,请您原谅我!
10. 熟识 惊慌 立刻 11. 对话 天真(可爱) 12.“捉”和“装”字形象地写出在战争紧急的情况下,大人们急忙把正在玩闹的孩子抱出来赶着逃难的情形,生动地表现了大人们当时焦急的心情。 13.“我”:一种惊慌、紧张而忧患的经历;华瞻:一次与家人外出游玩的机会,一次难忘、欢乐的记忆。 14.示例:应该向孩子学习,抛开世俗外在的功名利禄的累赘,学会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面,如此这般,即使在危险或艰难的境遇下,也能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幸福。
【解析】10.本题考查近义词。
熟悉:了解得清楚,清楚地知道。从句子“是因为一则有邻人与该校熟识”可知熟悉的近义词是熟识;
慌张:指不沉着而急切忙乱。从句子“这是多么惊慌、紧张而忧患的一种经历!”可知慌张的近义词是惊慌;
立即:马上;立刻。从句子“大家惊惶失色,立刻约了邻人”可知立即的近义词是立刻。
11.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读前四个自然段可知是我和华瞻的对话,从华瞻说他喜欢逃难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
1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巧用动词,准确生动。如“捉”“装”等词语,准确生动的再现了逃难的情景,孩子们被大人们急着抱出来逃难的情景跃然眼前,也能从中体会到大人的焦急、惊慌的心理。
13.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华瞻两岁时最喜欢“逃难”。从“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可知他眼中的“逃难”就是可随“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从句子“这是多么惊慌、紧张而忧患的一种经历!”可知对我而言,这是惊慌、紧张而忧患的一种经历。
14.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结合文章最后一段句子“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本身的真相。我在世智尘劳的实际生活中,也应该懂得这撤网的方法,暂时看看事物本身的真相。”可知孩子给我的启示是我们要看见事物本身的真相,感受事物的另外一面。
15. 能言善辩 妙语连珠 16.乾隆是想看看在这种情况下,纪晓岚会如何处理,好让自己免去一死。 17.纪晓岚先是遵旨答应去跳河,然后又平安回来,接着说明不跳河的原因:自己跳了河就会给皇上带来不好的名声,为了皇上的好名声,自己没法儿跳河,只好回来了。 18. 屈原 难题 昏君 跳河 19.《杨氏之子》;主人公由孔君平的姓想到孔雀,委婉地否定了孔君平“此是君家果”的说法,体现了主人公的机智善辩。
【解析】15.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能言善辩: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妙语连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16.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⑧段“乾隆知道纪晓岚当然不会真的去跳河,他也只不过想看看在这种情况下,他到底有什么办法免去一死”可知,乾隆是想看看在这种情况下,纪晓岚会如何处理,好让自己免去一死。
17.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阅读文段可知,纪晓岚先是遵从皇帝的旨意,答应跳河,然后又回来,向皇帝说明不跳河的原因,借屈原之语为皇帝设下陷阱,最终说服了皇帝。
18.考查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结合十一段,“我到了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原从水里走了出来,他拍着我的肩膀说:‘纪晓岚,你这样就不对了!想当年我因为楚王是昏君,不得不投水而死。可当今皇上圣明,是谁逼你去死的?再说,你若步我后尘,非投水而死不可,你死了倒没什么,可天下的人知道了,是要对皇上说三道四的,叫皇上的脸面往哪放啊,你应该回去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是的,你再死也不晚啊!’”可知纪晓岚借阅了屈原之口,给皇帝出来一个难题,因为皇帝并不会承认自己是昏君,故不会再让纪晓岚去跳河。
19.考查开放性话题。
历史上机智善辩的人还有蔺相如、烛之武、晏子、甘罗、蔡文姬等,选择一个说一说。
比如:巧语智辩的薛登,薛登是宰相的儿子,自幼聪明伶俐。当时有个奸臣金盛,总想陷害薛登的父亲,但苦于无从下手,便在薛登身上打主意。薛登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破解了金盛为其设下的圈套,说服了皇上。最后皇上将金盛斩首示众。
20. 话说得婉转生动,使人喜欢听。 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21.作者主要回忆了童年的夏夜,自己和小伙伴在故乡小院里听四婶讲鬼神故事这件往事。 22.我仿佛看到四婶在孩子们的再三央求下、拉扯下,乐呵呵解下围裙,由孩子们推出厨房的情景,从中感受到四婶在孩子们的央求下的自豪和快乐,以及孩子们急于听到故事的迫切心情。 23.通过这些描写为故事增添紧张氛围,也为后文“我们”听完故事后的表现作铺垫。 24.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和怀念之情。
【解析】20.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娓娓动听:形容说话生动,使人爱听。文中指四婶讲的故事很动听。
(2)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在文中指我们已经很熟悉这些故事了。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况。
结合第2-5自然段可知文章主要写了夏天的晚上,我们等到大人们收拾妥了碗筷,我们便停止了游戏,搬个小板凳像看电影似的摆好位置,听四婶讲故事的情景。
22.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从“三番五次”“推推搡搡”“乐颠颠”可知孩子们不断地邀请四婶给他们讲故事,四婶心里也很高兴。写出我们邀请四婶的情景和四婶高兴的神情即可。
示例:我仿佛看到一个中年妇女被一群孩子围着,孩子们往院使劲拽她,她就笑呵呵地放下手里的活走出了厨房。体会到四婶的高兴和自豪,以及孩子们迫不及待想听故事的心情。
23.本题考查写作方法。
这些句子写的是大家听故事时的反应,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很投入,突出了四婶讲故事的水平之高,渲染了当时在讲故事时的紧张气氛,也为后文我们逃进屋里要求插上门睡觉做铺垫。
24.本题考查文章的思想感情。
结合“常回忆起儿时的夏夜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可知表达了作者对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5.夙愿( √ ) 26., , , 、 , 。 27.不行,句中的“梦寐以求”更加的突出袁隆平想让大家“吃饱饭”愿望的强烈,是自始至终的。 28.是对袁隆平爷爷的那种精神的赞扬。 29.不悔是初心,袁老一路走好;
风吹过稻子的时候,先生常回来看看吧!
【解析】25.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根据阅读文章,结合文章中“解决了粮食不够的问题,50载的辛勤付出,袁老终于实现了他的sù yuàn”可知句中的“sù yuàn”指的是“夙愿”,意思是一向怀着的愿望,平素的心愿,久存心中的希望。
26.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根据阅读原句可知“不论是太阳暴晒”“还是风雨交加”“他始终脚踏泥土”是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间隔故而后跟逗号;“埋头弯腰”是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物故而后跟顿号;“在充满希望的田间”是需要停顿的地方,故而后跟逗号;“默默地劳作”一句话完成描述完成故而后跟句号。
27.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语句的分析。
根据阅读文章“为了找到梦以求的雄性不育系水稻植株来进行实验,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可知句中的“梦寐以求”(睡梦中都在追求。形容愿望非常迫切)不能删除,因为,让“让大家“吃饱饭”的强烈愿望”是袁隆平爷爷从一开始的愿望,是从不放弃的愿望,是为之奋斗了终身的愿望。故而句中的“梦寐以求”不能删除。
2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内容理解。
根据阅读文章“一粒种子,一生追梦”,“在充满希望的田间,默默地劳作,无数次实验、无数次失败,他从未选择放弃”中可知他头戴草帽,双脚踩泥,日复一日俯身查看着一株株秧苗的生长。广袤的稻田里,他沉默而孤独,不知何时能够成功选育出新品种,也不问每一天汗滴禾下土的付出,他们只是静默而坚定地守护着一片稻田。故而可知“稻田守望者”是对袁隆平爷爷的那种精神的赞扬。
29.本题是开放型试题。
悼念:是对死者哀痛地怀念。
例如: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梧桐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一日三餐,粒粒珍贵,当常忆隆平。先生千古,您给我们的幸福我们一定好好珍惜。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音容宛在,千古流芳!
缅怀当代神农!袁老一路走好!
30. 率领 建议 急忙 31. 大鹚鸟 鱼 水蛇 花鸨 32. 精兵良将 一拥而上 33.各路的天兵天将把孙悟空团团围住,太上老君用金刚镯打中了孙悟空的头部,导致他摔了一跤,被二郎神的哮天犬跑上去咬住,其他天神扑上去把孙悟空按住,用铁链穿住琵琶骨捆了回去。 34.孙悟空非常调皮,他大闹天宫惹恼了玉帝;孙悟空非常厉害,十万天兵天将都不是他的对手;孙悟空非常机智,他变成不同的样子与二郎神对抗。 35.三打白骨精 真假美猴王
【解析】30.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
带领:在前带头使后面的人跟随着。近义词:率领。
提议:商讨问题时提出主张来请大家讨论。近义词:建议。
赶忙:赶紧,连忙。近义词:急忙。
31.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二郎神从照妖镜里看见了悟空,就变成鱼鹰,在水面上等着,悟空见了,急忙变条水蛇,窜到岸边,接着又变成花鸨,立在芦苇上。二郎神变回原来的样子,取出弹弓,朝着花鸨就打,把悟空打得站立不稳。悟空趁机滚下山坡,变成一座土地庙。”可知,悟空与二郎神大战的过程中,分别变成了 麻雀、大鹚鸟、鱼、水蛇、花鸨、土地庙。
32.本题主要考查词语解释。
(1)精兵良将:好将军,优秀的将领。
(2)一拥而上:一下子全都围上去了,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33.本题考查了内容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各路的天兵天将一拥而上,把悟空团团国住,在南天门观战的太上老君趁机把金刚琢朝悟空扔过去,悟空被打中头部,摔了一跤。二郎神的哮天犬跑上去,咬住了悟空,其他天神扑上去把悟空按住,用铁链穿住琵琶骨捆了回去。”可知,孙悟空是怎样被抓住的。
34.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从“悟空见自己的老窝被破坏了,心里一慌,变成麻雀想跑,二郎神摇身变成了捉麻雀的鹰,抖抖翅膀就去啄麻雀;悟空急忙又变成一只大鹚鸟,冲向天空,二郎神急忙变成了一只大海鹤,钻进云里去扑;悟空一见嗖的一声飞到水里,变成一条鱼。”可知,此处可以看出孙悟空的十分神通广大。
35.本题为开放式题。
语段选自《大闹天宫》。出自吴承恩撰写的《西游记》,孙悟空去东海龙宫抢了金箍棒,又去地府强销生死簿。龙王、阎君去天庭告状,玉帝把孙悟空召入天庭,授他作弼马温。孙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却没有成功,便让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偷吃蟠桃,毁了王母的蟠桃宴,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西游记的故事:火眼金睛、神通广大、大闹天宫、腾云驾雾。
36.雄浑磅礴 水势澎湃 雄伟壮观 37.D 38. 白日波澜壮阔的尼亚加拉(马蹄)瀑布 夜晚灯火映照下的尼亚加拉瀑布 39.美国瀑布宽广细腻,并且它的水流呈漩涡状落下。 40.文章第6自然段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方法,首先写了塔顶观瀑布的热闹,而后写人们离去后塔顶的宁静,最后将瀑布的奔腾、咆哮与这种宁静进行对比,突出了瀑布日夜奔泻不息的美。
【解析】36.考查了选词填空。
雄伟壮观: 气势伟大美丽。
水势澎湃:形容水的宏伟气势,声音激越。
雄浑磅礴:雄健浑厚,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
结合语境可知,尼亚加拉河雄浑磅礴,气势浩大;水量丰富的尼亚加拉河经此,骤然陡落,因而水势澎湃,声震如雷。其中尤以加拿大瀑布最为雄伟壮观。
37.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章第②自然段第一句话“尼亚加拉瀑布是尼亚加拉河跌入河谷断层的产物”可知,A选项正确。
阅读文章第⑤自然段第一句话“尼亚加拉瀑布在白天看波澜壮阔,入夜后则是另一番景象”可知,B选项正确。
阅读文章第③自然段第一句话“瀑布以河床绝壁上的山羊岛为界,分为加拿大瀑布与美国瀑布两部分”可知,C选项正确。
阅读文章第⑦自然段第一句话“在美国境内的美国瀑布又被称为婚纱瀑布,因其极为宽广细腻,很像一层新娘的婚纱而得名”可知,美国瀑布又被称为婚纱瀑布,因其极为宽广细腻,故D选项错误。
38.考查了对内容的概括。
从“尼亚加拉瀑布在白天看波澜壮阔,入夜后则是另一番景象”可知两幅画面分别是从白日和夜晚两个角度来概括的,如“日光下的波澜壮阔的尼亚加拉瀑布”和“夜晚灯光下的尼亚加拉瀑布”。
39.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在美国境内的美国瀑布又被称为婚纱瀑布,因其极为宽广细腻,很像一层新娘的婚纱而得名。而加拿大瀑布又称为马蹄瀑布,形状有如马蹄。瀑布高达56米,岸长约675米,马蹄瀑布丰沛浩瀚的河水从50米的高处直冲而下。故“大异其趣”指的是:美国瀑布宽广细腻,并且它的水流呈漩涡状落下。
40.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威尼斯的小艇》最后一段主要写威尼斯城从白天的热闹到晚上的沉寂,艇动城闹,艇停城静,仍可见小艇在这个城市的作用大。
阅读文章第⑥自然段可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先写出了塔顶的热闹,再写人们走后塔顶的安静,与瀑布的咆哮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瀑布日夜奔腾、咆哮之美。
41. 流连忘返 绚丽多彩 42. 比喻 塞湖 (避暑)山庄 43. √ × √ 44.塞湖水面恢复平静时,湖面上出现了山庄的倒影,形成了“水中天”。 45.画横线句子运用了静态描写,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动态描写。好处: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写出了塞湖早晨的绚丽多彩,使描写更形象生动,使景色更富有层次感。
【解析】4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忘记了回去。”根据文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山庄里每一颗明珠,无不使人观之辄喜;每处胜景,无不使人流连忘返。”
流连忘返:流连:留恋不止。返:归,回。留恋不止,忘了回去。原本指因迷恋于游乐,而忘了回去。现多指因留恋美好的景物或事物而舍不得离去。
(1)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根据文中“这时,是湖上最绚丽多彩的时节。水是浓绿的,像碧玉;霞是艳红的,像胭脂。”
4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文中“在我看来,它是绿中之绿,胜中之胜,它是镶嵌在这翡翠画屏上的鲜美晶莹的碧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根据上句“但是,奇妙得很,不知为什么,我在这山庄纵览诸胜时,总是有那么一瞬间,要把视线投向那碧波粼粼的塞湖。我不能不看它,它有着一种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我。”可知这里的它指的是“塞湖”把“塞湖”比作“碧玉”。把“避暑山庄”比作“翡翠画屏”。
4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根据文中“避暑山庄在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庄之一。”可知,句子正确。
(2))考查对文章结构和内容的把握。仔细读文可知,文章第①②自然段是整体描写,其他几个自然段是局部描写,所以本文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描写顺序,先是从整体勾勒出 山庄全貌的美丽迷人,接着描写局部,绘出塞湖早晨 迷人的景色。可知句子错误。
(3)文章以湖光山色的美为线索,先从整体入手,概括地勾勒出避暑山庄全貌的美丽动人,接着描写部分(塞湖),绘出塞湖的壮观图景。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可知句子正确。
44.本题考查概括关键信息。
文中“当嬉戏的细浪潜到湖底憩息的时候,湖水又恢复了平静。那乱真的倒影,把山庄的胜景都摄进了湖中,于是,塞湖上出现了奇妙的“水中天”。”
水中天出现的原因:塞湖水面恢复平静时,湖面上出现了山庄的倒影,形成了“水中天”。
45.考查对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判断。
文中画横线“水是浓绿的,像碧玉;霞是艳红的,像胭脂。”是静态描写。画波浪线的句子“这时湖上微风乍起,细浪跳跃,真似搅起满湖碎金”中“乍起、跳跃、搅起”是动态描写,这样的句子突出了塞湖清晨的绚丽多彩,描写更形象生动。
46. 连绵起伏 酣畅淋漓 47. 海洋 天空 蓝锦缎 玻璃浆液 48.将青海湖与其他的湖进行对比,更突出了青海湖的美丽和质朴,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的特点。 49.我幻想着,当年大自然在创造青海湖的时候,一定毫不犹豫地甩下那些精细的刻刀,畅淋漓地挥舞着最大的画笔,一抹黄,一抹绿,一抹蓝……尽情泼洒。
妙处:虚实结合,生动地表现了青海湖粗犷、自然、质朴的美,并增强了阅读情趣。 50.ABC
【解析】46.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1)形容山脉接连不断,高低不平的词语是第②自然段中的“连绵起伏”。
(2)形容十分畅快的词语是第②自然段中的“酣畅淋漓”。
47.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根据第①自然段“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可知选文将青海的蓝与“海洋、天空”的蓝进行比较;
根据句子“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可知将青海湖比作“蓝锦缎、玻璃浆液”。
48.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理解。
“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青海湖与“西湖、东湖、潘阳湖、玄武湖、昆明湖”进行对比,根据后文“可是此时,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慑,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所推翻了”可知突出了青海湖的美丽和质朴,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的特点。
49.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文中描写作者奇特幻想的句子是第②自然段中的“我幻想着,当年大自然在创造青海湖的时候,一定毫不犹豫地甩下那些精细的刻刀,酣畅淋漓地挥舞着最大的画笔,一抹黄,一抹绿,一抹蓝……尽情泼洒。”实写与虚写相结合,使青海湖具有梦幻般的美,增添文章的感染力。
5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运用叠词,如“绿茵茵”“黄灿灿”“甜丝丝”“凉爽爽”等,写出不同美好的感受,又具有音韵美感。运用比喻、对比、衬托、排比等手法,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青海湖自然质朴的美。譬如“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色种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等句子传神地写出青海湖纯净、深湛、温柔、恬雅的蓝,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妙感受。此外,虚实结合的运用也增添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故答案选AB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3——课外阅读理解(二),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阅读理解,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阅读,美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2——课外阅读理解(一),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美文阅读,阅读,课外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阅读短文,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3——课外阅读理解(二),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阅读理解,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