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化学必修2 第五章 复习提纲(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必修2 第五章 复习提纲(课件PPT),共28页。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本章复习提纲专题一 关于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方法1.得失电子守恒法硝酸与金属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氮原子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金属原子失去的电子总数。如果金属被HNO3溶解后,产生的NOx气体(NO2、NO)与O2充分混合后又用H2O恰好完全吸收,则金属失去的电子数等于消耗的O2得到的电子数。2.原子守恒法硝酸与金属反应时,HNO3中的NO一部分仍以NO的形式存在,另一部分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N的物质的量之和与反应消耗的HNO3中N的物质的量相等。3.利用离子方程式计算硝酸与硫酸混合溶液跟金属的反应,当金属足量时,不能用HNO3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应用离子方程式计算,因为生成的硝酸盐中的NO与硫酸电离出的H+仍能继续与金属反应。4.如果金属被HNO3溶解后,再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使金属阳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HNO3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也等于生成氢氧化物时消耗的OH-的物质的量,因此,m(沉淀)=m(金属)+m(OH-)=m(金属)+n(e-)×17 g·mol-1[因为M ———→ Mn+,Mn+————→ M(OH)n]。-ne-+nOH-例1 38.4 g Cu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Cu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1 mol气体。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 )A.1.0 mol B.1.6 molC.2.2 mol D.2.4 molC 专题二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1.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思路2.常用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2.常用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3.气体的除杂方法 (1)除杂试剂选择的依据:主体气体和杂质气体性质上的差异,如溶解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2)气体干燥净化装置4. 尾气的处理方法一般根据气体的相关性质,使其转化为非气态物质或无毒物质,如酸性有毒气体用碱溶液吸收,可燃性气体燃烧后无毒,可用点燃等措施。常见的尾气处理装置见下图a、b、c:(1) 实验室制取Cl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b装置。(2) 制取CO时,尾气处理可采用a、c装置。(3) 制取H2时,尾气处理可采用a、c装置。例2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干燥及收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气体的制备、干燥和收集等操作。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SO2气体,根据SO2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经过无水氯化钙干燥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项正确;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产生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使反应不能继续进行,应该使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2气体,B项错误;NO与空气中的O2会发生反应生成N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C项错误;应用浓氨水与生石灰作用制取NH3,且NH3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项错误。例3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Ca(NO2)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2NO+CaO2===Ca(NO2)2;2NO2+CaO2===Ca(NO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入N2是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B.装置B、D中的试剂可分别为水和浓硫酸C.将铜片换成木炭也可以制备纯净的亚硝酸钙D.借助装置A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可以分离CO2和CO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备亚硝酸钙过程中的基本实验操作、除杂与干燥装置以及气体的分离。装置内的空气会将NO氧化为NO2,影响产物Ca(NO2)2的纯度,所以需先通入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A项正确;由于硝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在A中生成的NO气体中会含有少量HNO3蒸气,可用装置B中的水除去,为防止CaO2与水反应,用装置D中的浓硫酸对NO气体进行干燥,B项正确;将铜片换成木炭,由于木炭与稀硝酸不能反应,即不能生成NO,得不到要制备的产物,C项错误;三颈烧瓶中盛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进气管通入CO2和CO的混合气体,CO2被NaOH溶液吸收后生成Na2CO3,在出气管口即可收集到CO,然后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三颈烧瓶中,与生成的Na2CO3反应再释放出CO2,达到分离的目的,D项正确。本课结束This lesson is overTHANKS!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本章复习提纲专题一 关于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方法1.得失电子守恒法硝酸与金属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氮原子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金属原子失去的电子总数。如果金属被HNO3溶解后,产生的NOx气体(NO2、NO)与O2充分混合后又用H2O恰好完全吸收,则金属失去的电子数等于消耗的O2得到的电子数。2.原子守恒法硝酸与金属反应时,HNO3中的NO一部分仍以NO的形式存在,另一部分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N的物质的量之和与反应消耗的HNO3中N的物质的量相等。3.利用离子方程式计算硝酸与硫酸混合溶液跟金属的反应,当金属足量时,不能用HNO3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应用离子方程式计算,因为生成的硝酸盐中的NO与硫酸电离出的H+仍能继续与金属反应。4.如果金属被HNO3溶解后,再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使金属阳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HNO3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也等于生成氢氧化物时消耗的OH-的物质的量,因此,m(沉淀)=m(金属)+m(OH-)=m(金属)+n(e-)×17 g·mol-1[因为M ———→ Mn+,Mn+————→ M(OH)n]。-ne-+nOH-例1 38.4 g Cu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Cu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1 mol气体。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 )A.1.0 mol B.1.6 molC.2.2 mol D.2.4 molC 专题二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1.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思路2.常用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2.常用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3.气体的除杂方法 (1)除杂试剂选择的依据:主体气体和杂质气体性质上的差异,如溶解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2)气体干燥净化装置4. 尾气的处理方法一般根据气体的相关性质,使其转化为非气态物质或无毒物质,如酸性有毒气体用碱溶液吸收,可燃性气体燃烧后无毒,可用点燃等措施。常见的尾气处理装置见下图a、b、c:(1) 实验室制取Cl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b装置。(2) 制取CO时,尾气处理可采用a、c装置。(3) 制取H2时,尾气处理可采用a、c装置。例2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干燥及收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气体的制备、干燥和收集等操作。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SO2气体,根据SO2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经过无水氯化钙干燥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项正确;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产生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使反应不能继续进行,应该使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2气体,B项错误;NO与空气中的O2会发生反应生成N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C项错误;应用浓氨水与生石灰作用制取NH3,且NH3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项错误。例3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Ca(NO2)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2NO+CaO2===Ca(NO2)2;2NO2+CaO2===Ca(NO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入N2是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B.装置B、D中的试剂可分别为水和浓硫酸C.将铜片换成木炭也可以制备纯净的亚硝酸钙D.借助装置A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可以分离CO2和CO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备亚硝酸钙过程中的基本实验操作、除杂与干燥装置以及气体的分离。装置内的空气会将NO氧化为NO2,影响产物Ca(NO2)2的纯度,所以需先通入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A项正确;由于硝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在A中生成的NO气体中会含有少量HNO3蒸气,可用装置B中的水除去,为防止CaO2与水反应,用装置D中的浓硫酸对NO气体进行干燥,B项正确;将铜片换成木炭,由于木炭与稀硝酸不能反应,即不能生成NO,得不到要制备的产物,C项错误;三颈烧瓶中盛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进气管通入CO2和CO的混合气体,CO2被NaOH溶液吸收后生成Na2CO3,在出气管口即可收集到CO,然后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三颈烧瓶中,与生成的Na2CO3反应再释放出CO2,达到分离的目的,D项正确。本课结束This lesson is overTHANKS!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