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后练习题
展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估量(gū) 诅咒(zǔ) 繁芜丛杂(wú)
B.诬蔑(wū) 悼念(dào) 豁然开朗(huò)
C.嫉恨(jí) 浅尝辄止(zhé) 坚韧不拔(rèn)
D.诽谤(fěi) 卓有成效(zhuō) 轻轻拂去(fú)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偶尔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几首小诗,对他卓有成效的表现,同学们赞不绝口。
B.马克思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出神入化,远远超出同时代人。
C.他查阅了许多繁芜丛杂的资料,终于找到了那篇重要的论文。
D.一些青年人做事缺乏长远眼光,刚入门就打退堂鼓,这种浅尝辄止的做法贻误了多少青春啊。
3.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使整段文字意思通顺,正确的一项是( )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A.即使 因此 甚至 而且
B.即使 但是 甚至 而且
C.如果 可是 从而 何况
D.如果 可是 从而 而且
4.下列对“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克思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在理论上还有许多工作未做。
B.像马克思这样献身于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家是很少见的。
C.说明马克思的逝世将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D.说明马克思把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当成毕生的使命,决心为此而奋斗的精神崇高而伟大。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朋友们:
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1814年生于萨尔茨韦德尔。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男爵在特里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将永远连结在一起了。
1843年,在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以及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以后,他们就结婚了。从这一天起,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
这对青年夫妇动身前往巴黎;自愿的流亡很快变成了被迫的流亡。甚至在巴黎,马克思也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迫害。我不得不遗憾地指出,像亚·洪堡这样的人竟堕落到和普鲁士政府合作,怂恿路易-菲力浦政府把马克思逐出了法国。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二月革命爆发了。布鲁塞尔也随着动荡不安,比利时警察局不仅逮捕了马克思,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
1848年的革命行动,到第二年就失败了。又一次流亡开始了,起初到了巴黎,后来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涉,便搬到伦敦。这次流亡历尽重重苦难。尽管这次流亡使她的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男孩)死亡,她还是耐心忍受被驱逐者通常遭到的一切苦难。但是看到一切政党,不管是执政的还是在野的(封建派、自由派、所谓民主派),都联合起来反对她丈夫,对他进行最卑鄙下流的诬蔑,看到所有报刊毫无例外都不登载他的文章,他在敌人面前陷于孤立无援和手无寸铁的境地,他们两人用来对付敌人的是蔑视,——这一切却是令她痛苦的创伤。而这种情况持续了多年。
但这不是没有尽头的。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了。它使文明国家相继参加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最先参加战斗的是她的丈夫。开始补偿她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卑鄙的诬蔑完全烟消云散;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经企图扼杀的她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文明的语言公开地胜利地传播了。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最后使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她在临终时得知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在最近一次选举中光辉地显示了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
她在革命运动中表现出的睿智的批判精神,敏锐的政治嗅觉,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是公众看不到的,在报刊上也没有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的人才了解。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们将不时地为再也听不到她的大胆而谨慎的意见(大胆而不吹嘘、谨慎而不失尊严的意见)而感到遗憾。
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这是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而且永远不会忘记的。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最大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
5.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对燕妮·马克思这位杰出的女性崇高的品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热情赞颂了她为革命运动所作的贡献。
B.燕妮承受的苦难有:流亡的苦难,痛失孩子的苦难,遭受诬蔑、孤立无援的苦难,遭受监禁的苦难。
C.恩格斯定义燕妮·马克思是位“品德崇高”的女性,是因为燕妮·马克思“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最大的幸福”。
D.欧洲的工人阶级活动进入高潮时,马克思最先参加了斗争,开始补偿燕妮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段对人物做了必要的介绍,可以迅速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使听众了解悼念的人。
B.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燕妮和马克思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烈的热情投身其中的一生。
C.这篇演讲稿收束自然,言简意赅、余音绕梁的结尾能够震撼听众,促使听众不断地思考和回味。
D.本文将议论、记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且以议论为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7.燕妮在生前得到了怎样的“补偿”?请概括作答。
8.这是一篇悼文,应该赞美逝者的品德,表达人们的敬意,文章却说“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你是怎么理解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1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 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 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 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 的组成部分。
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别具匠心 才思敏捷 异彩纷呈 弥足珍贵
B.别具匠心 才华横溢 奇光异彩 不可或缺
C.十分独特 才华横溢 异彩纷呈 不可或缺
D.十分独特 才思敏捷 奇光异彩 弥足珍贵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唐宋以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D.唐宋以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1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
12.用“马克思”作为开头,将下面的长句改成由4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是一位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如椽巨笔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天才。
13.下面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框架图,请把图中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
答案:
1.D 解析 D项,“卓”应读“zhuó”。
2.D 解析 A项,“卓有成效”指成绩、效果显著。不能修饰“表现”。B项,“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不能用来形容对问题的看法。C项,“繁芜丛杂”指多而杂乱。句中想表达的是资料之多,而不是资料杂乱。
3.B 解析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是情况的假设,应用“即使”;后面说马克思其他领域的发现,前后形成转折关系,应用“但是”;再接着列举马克思在数学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形成两层递进,分别用“甚至”“而且”。
4.C 解析 注意句中的关键词“空白”。
5.D 解析 D项,“欧洲的工人阶级活动进入高潮时”错,原文说“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
6.D 解析 D项,“以议论为主”错,本文以记叙为主。
7.参考答案 看到了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卑鄙的诬蔑烟消云散;听到了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传播;看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席卷欧洲和美洲;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显示了不可遏止的生命力。
8.参考答案 这篇悼文纪念的对象是无产阶级革命领袖马克思的夫人,作者从她对无产阶级革命所作的贡献的角度追忆了她艰难而又坚强的一生。其“个人的品德”已从其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展现;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相比,“个人品德”是次要的内容,因此作者一笔带过。
9.C 解析 “别具匠心”指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十分独特”指强调独有的,特别的。句中用于修饰“门类”,强调篆刻这种门类的独特,所以第一处应选“十分独特”。“才思敏捷”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才华横溢”指才华充分显露出来,多指文艺方面。句中用于修饰“艺术家”,“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强调了艺术家的才华,而非其思维敏捷,所以第二处应选“才华横溢”。“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纷纷呈现。“奇光异彩”指奇特瑰丽的光芒和色彩。句中用于修饰“流派风格”,所以第三处应选“异彩纷呈”。“不可或缺”指不能有一点点缺失。“弥足珍贵”指更加值得珍爱、重视。句中用于修饰“组成部分”,表达篆刻艺术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它不可缺少,所以第四处应选“不可或缺”。
10.D 解析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介词误用造成主语缺失,应删去“由于”或“使”,排除A项;二是“承揽”与“技艺”搭配不当,根据语境,应将“承揽”改为“传承”,排除B、C两项。
11.B 解析 文中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是对前面内容“完美的升华”的进一步说明。A项,“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是对前面“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的原因进行解释;B项,“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是对前面“回报”内容的进一步说明;C项,属于转移话题;D项“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
12.参考答案 (马克思)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天才,他同时接受了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又善于用如椽巨笔把天赋演绎到极致。
13.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通过课程来实现,而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在学校教育方面,课程实施主要由课堂教学来完成。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祝福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祝福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