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 惯性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 惯性,共2页。
第二课时 惯 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会用物体的惯性解释惯性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知道如何利用和防止惯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惯性的应用与防止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1)用惯性解释惯性现象。(2)对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的理解。【难点】惯性与惯性定律的比较。 教学过程知识点 惯性【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08~11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 惯性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 惯性定律 。2.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无论是 固体 、 液体 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 静止 ,都具有 惯性 。【合作探究】在小车上放一木块,向右拉动小车,当小车受阻碍而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有何变化?为什么?答:木块向右倾倒。小车受阻碍前,木块随小车一起向右运动。小车由于受到阻碍突然停止运动,木块由于惯性仍然要向右运动,但因木块下部受到小车的摩擦力而静止,于是木块会向右倾倒。【教师点拨】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而不是力,因此不能说“惯性力”“受惯性作用”“产生惯性”等。2.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3.解答惯性现象问题的一般步骤:①明确要研究的对象是哪个物体。②该物体原来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③该物体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运动状态将怎样改变。④该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将会出现怎样的现象?【跟进训练】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物体静止时不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B.物体在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跟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无关2.公交车内,有用绳子竖直悬挂着的塑料把手,某次行驶过程中发现悬挂着的把手向右摆动,此现象说明公交车正在 ( C )A.向前加速B.紧急刹车C.向左转弯D.向右转弯3.下列交通提示用语和惯性无关的是 ( D )A.注意安全,请保持车距B.车辆转弯,请坐稳扶好C.雨天路滑,请减速慢行D.遵守交规,请靠右行驶 练习设计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