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精品解析: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精品解析: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
    精品解析: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
    精品解析: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精品解析: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u-64, 变化无处不在,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为,03%B, 为促进小麦生长,需追加春肥,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二氧化碳有“功”有“过”, 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随手关灯 B. 回收电池 C. 填埋塑料 D. 公交出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A、随手关灯可以节约资源,故A正确;
    B、回收电池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故B正确;
    C、填埋塑料会污染土地,故C错误;
    D、公交出行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D正确。
    故选C。
    2. 变化无处不在。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石油分馏 B. 肥料腐熟 C. 光合作用 D. 高炉炼铁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油分馏,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肥料腐熟,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高炉炼铁,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3.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A. 0.03% B. 0.94% C. 21% D. 78%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故选:B。
    4. 为促进小麦生长,需追加春肥。下列肥料属于农家肥的是()。
    A. 硝酸钾 B. 草木灰 C. 磷矿粉 D. 尿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农家肥是指在农村中收集、积制和栽种的各种有机肥料,如人粪尿、厩肥、堆肥草木灰等,化学肥料是指以空气、水、矿物质等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或机械加工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等,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故A错误;
    B.草木灰是指植物(草本和木本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属于农家肥,故B正确;
    C.磷矿粉属于磷肥,故C错误;
    D.尿素属于氮肥,故D错误。
    故选:B。
    5. 2023年4月7日,旅美大熊猫“丫丫”租借期满回到中国。熊猫酷爱的食物竹子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属于
    A. 糖类 B. 油脂 C. 蛋白质 D. 无机盐
    【答案】A
    【解析】
    【详解】2023年4月7日,旅美大熊猫“丫丫”租借期满回到中国。熊猫酷爱的食物竹子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属于糖类;
    故选:A。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氧气验满
    C. 取用固体粉末 D. 滴加液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闻气体气味时,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应采用扇闻法,故选项错误;
    B、验满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不能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故选项错误;
    C、取固体粉末时,要先使试管倾斜,然后用纸槽或药匙小心地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将试管慢慢地直立起来,故选项正确;
    D、用胶头滴管滴加药品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否则会污染试剂,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 二氧化碳有“功”有“过”。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是常用的灭火剂 B.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 易溶于水 D. 是温室气体之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是常用的灭火剂,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之一,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还有甲烷、臭氧、氟氯代烷(商品名称氟利昂),说法正确。
    故选C。
    8. 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冰水混合物”属于混合物 B. 中和反应不一定生成水
    C. 水气化主要是水分子体积变大 D. 可用肥皂水来区分软水和硬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冰水混合物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生成水,故B错误;
    C、水气化主要是水分子间隔变大,水分子体积不变,故C错误;
    D、可用肥皂水来区分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D正确。
    故选D
    9. 奥司他韦(化学式为:)是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以下关于奥司他韦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属于有机物 B. 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 奥司他韦由50个原子构成 D.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奥司他韦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B.奥司他韦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
    C.1个奥司他韦分子由50个原子构成,故C错误;
    D.奥司他韦中 C 、H、 N、 O 的元素质量比为(12×16):(28×1):(14×2):(16×4)=48:7:7:16,则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基本类型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反应后减少的是反应物,反应后增加的是生成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作答。
    【详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12%=36%,甲是反应物;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12%-70%-10%=8%,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32%-8%=24%,乙是反应物;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70%-10%=60%,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A。
    11. 将金属锰(Mn)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Mn、Mg、Cu的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Mn、Mg、Cu B. Mn、Cu、Mg C. Mg、Cu、Mn D. Mg、Mn、Cu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生成氢气;金属活动性在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把金属锰(Mn)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Mn是氢前金属;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时有锰析出,说明Mg的活动性比Mn强,而铜是氢后金属。所以Cu、Mg、Mn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g、Mn、Cu。
    故选D。
    12. 表格的选项中,不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X
    复分解反应
    化石燃料
    构成物质的微粒
    氧化物
    Y
    中和反应
    石油
    离子
    单质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一种,符合图中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石油是化石燃料的一种。符合图中关系,B不符合题意;
    C、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符合图中关系,C不符合题意;
    D、氧化物与单质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图中关系。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D。

    13. 下列做法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水鉴别NaCl、CaO、固体
    B. 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
    C. 用检验溶液中含体
    D. 用适量除去NaOH溶液中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化钠溶液水,无明显变化,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硫酸铜溶于水,显蓝色,故可用水鉴别NaCl、CaO、固体,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若稀盐酸显酸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故选项实验方法错误;
    C、硝酸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都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用检验溶液中含体,故选项实验方法错误;
    D、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钠,不能用适量除去NaOH溶液中的,故选项实验方法错误。
    故选A。
    14. 下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只有两种氧化物
    B. 该反应只有氧化反应没有还原反应
    C. 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乙
    D.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22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则图中甲(CO)、乙(NO)、丁(CO2)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得氧发生氧化反应,一氧化氮失氧发生还原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甲(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8,乙(N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6=30,丙(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28,丁(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44,则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丁,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丙(N2)和丁(CO2)的质量比为(14×2):(44×2)=7:2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5. 《天工开物》中有关炼铁方法的记载是“凡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凡山林无煤之处,锻工先择坚硬条木,烧成火墨,其炎更烈于煤”。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炽铁用炭,煤炭占70% B. 煤炭燃烧产生的会导致酸雨
    C. 文中的“炭”都指混合物 D. “火墨”燃烧加热温度比煤炭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凡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煤炭占70%,故选项A正确;
    B、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二氧化碳不会导致酸雨,故选项B错误;
    C、文中的“炭”主要成分是碳,都指混合物,故选项C正确;
    D、烧成火墨,其炎更烈于煤,说明“火墨”燃烧加热温度比煤炭高,故选项D正确;
    故选:B。
    16. 向一定量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以下图像中,正确的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向一定量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最终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存在,溶液显碱性,其pH>7,错误;
    ②硫酸根离子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体系中硫酸根离子数量保持不变,故溶液中硫元素质量保持不变,正确;
    ③向一定量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首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硫酸完全消耗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直至溶液中硫酸铜被完全消耗,沉淀质量保持不变,故需要滴加一部分氢氧化钠溶液后才生成沉淀,正确;
    ④由③解析知,反应一开始就生成硫酸钠,故一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就会生成硫酸钠,错误;
    故正确的有②③,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21分
    17.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化肥“磷酸二氢铵”主要为植物补充的营养元素是______;
    (2)3个氨分子______;
    (3)2个亚铁离子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
    【答案】(1)P、N (2)3NH3
    (3)2Fe2+ (4)Al2O3
    【解析】
    【小问1详解】
    磷酸二氢铵中铵根离子含有N营养元素、磷酸根离子含有P营养元素,故其主要为植物补充的营养元素是N、P;
    【小问2详解】
    一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故氨分子化学式为NH3;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数字,则3个氨分子表示为3NH3;
    【小问3详解】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一个亚铁离子带2单位正电荷,故2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2Fe2+;
    【小问4详解】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18. 2023年,教育系统隆重推出“二十四节气进校园”活动。南开中学积极响应,开展了以“清明”为主题的德、智、体、美、劳课程系列实践活动。
    (1)师生走进烈士陵园,用献花、鞠躬、默哀等方式缅怀革命英烈。小花也是有生命的,鲜花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
    (2)为强身健体,学校开展了激烈的拔河比赛、飞盘比赛等体育活动。在剧烈运动后人体需补充钠、钾离子,请画出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
    (3)同学们结合“清明”节气特点和各地习俗,绘制了一张张精美的文化和自然交融的图画。墨汁的主要成分为石墨超细粉末,石墨由 构成(填序号)。
    A. 分子 B. 原子 C. 离子
    (4)劳动课上,同学们走进校园农场,发现种植的艾草长势不好。查阅资料发现:适宜艾草生长的土壤pH为6.0~7.0。同学们取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发现实际pH为5.0(含微量硫酸),于是决定对土壤进行改良,请写出改良该土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水 (2) (3)B
    (4)

    【解析】
    【小问1详解】
    鲜花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小问2详解】
    钠元素是11号元素,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11个电子,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则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小问3详解】
    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选B;
    小问4详解】
    pH为5.0,说明土壤显酸性,可用熟石灰改良,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19. 珍爱生命,防患于未“燃”。为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南开中学邀请消防战士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主题活动。
    (1)乙醇是常见的燃料,请写出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消防队员用高压水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
    (3)消防队员穿着的灭火防护服,由外表层、隔热层、舒适层等三层面料组成。外表层:芳纶纤维,有阻燃功能;隔热层:芳纶无纺布+阻燃PTFE膜;舒适层:芳纶粘胶阻燃布。其中外表层面料属于 (填序号)。
    A. 复合材料 B. 合成材料 C. 天然材料
    (4)发生火灾时,对人员最大的威胁往往不是高温,而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CO。下列关于CO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CO燃烧时火焰呈蓝色 B. 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
    C. CO转化为的反应一定吸热 D. 通常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1)C2H5OH+3O22CO2+3H2O
    (2)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B (4)CD
    【解析】
    【小问1详解】
    乙醇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小问2详解】
    水喷射到可燃物表面时,水遇热蒸发会带走热量使可燃物表面的温度降低,故高压水枪灭火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小问3详解】
    芳纶纤维是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故选B。
    【小问4详解】
    A、CO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选项正确;
    B、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导致中毒,选项正确;
    C、 CO转化为CO2的反应不一定吸热,如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放热,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密度略小于空气,和空气密度接近,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碳难溶于水,通常用排水法收集,选项错误;
    故选CD。
    20. 海水晒盐所得的“苦卤水”中含有、KCl和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按要求填空。

    (1)温度在℃到℃之间时,的溶解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Cl。
    (2)30%的溶液可用来点豆腐,若将100g该溶液稀释为10%,需加水______g。
    (3)将℃等质量、KCl饱和溶液的温度都降低至℃,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中溶剂质量更大。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把KC1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一定要加水
    ②℃时,g的溶液中含有ag
    ③将KCl和都饱和的混合溶液温度从℃降到℃,析出晶体中的KCl和质量相等
    ④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答案】(1)大于 (2)200
    (3)KCl (4)②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温度在 t1 ℃到 t2 ℃之间时, MgSO4 的溶解度大于KCl,故填:大于;
    【小问2详解】
    将100g30%的 MgCl2 溶液稀释为10%,则稀释后的溶液质量为:100g×30%÷10%=300g,需加水的质量=300g-100g=200g;
    【小问3详解】
    将 t2 ℃等质量 MgCl2 、KCl饱和溶液的温度都降低至 t1 ℃, MgCl2析出溶质质量大于KCl,所以溶液中溶剂质量更大的是KCl;
    【小问4详解】
    ①把KC1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加水、升高温度等方法,选项错误;
    ②t2 ℃时,MgCl2的溶解度为ag,所以(100+a)gMgCl2的溶液中含有agMgCl2和100g水,选项正确;
    ③由于KCl和 MgSO4 在t2℃和t1℃下溶解度都相等,将KCl和 MgSO4 都饱和的混合溶液温度从 t2 ℃降到 t1 ℃,饱和溶液质量不一定相等,析出晶体中的KCl和 MgSO4 质量不一定相等,选项错误;
    ④饱和 MgCl2 溶液析出晶体后,若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正确;
    故选②④。
    21. 某工厂生产留下的废液中含有、NaCl、和四种物质,可按照下图的流程回收晶体。请回答:

    (1)步骤①的目的是除去,则X的名称为_______。
    (2)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步骤③加入过量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4)滤液B中所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______(填符号)。
    (5)步骤⑤具体操作是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为提高步骤⑤后晶体的纯度和产量最好用 (填序号)进行洗涤后,再烘干。
    A NaCl饱和溶液 B. 饱和溶液 C. 蒸馏水
    【答案】(1)氢氧化钾
    (2)
    (3)除去过量的硝酸钡
    (4)Na+、K+ (5)B
    【解析】
    【小问1详解】
    硝酸铜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钾,可除去硝酸铜,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X的名称是氢氧化钾;
    【小问2详解】
    步骤②发生反应为硝酸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步骤③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碳酸钾和过量的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钾,故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硝酸钡;
    【小问4详解】
    滤液B中含过量的氢氧化钾和碳酸钾,还含有氯化钠和硝酸钾,故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Na+、K+;
    【小问5详解】
    A、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但是还能继续溶解硝酸钾,会造成硝酸钾的损耗,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钾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但是还能继续溶解其它杂质,可选择饱和硝酸钾溶液洗涤,符合题意;
    C、硝酸钾溶于水,选用蒸馏水会造成硝酸钾的损耗,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
    22. 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若用A装置来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
    (3)同学将用C装置收集到的氧气用于铁丝燃烧实验,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有_____(填序号)。
    ①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②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③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就开始收集
    ④收集完成后在水面下盖上了玻璃片
    (4)若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的物理性质可能有_____。
    【答案】(1)集气瓶 (2) ①. ②. 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3)①③ (4)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仪器形状可知,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集气瓶;
    【小问2详解】
    若用A装置来制氧气,反应物为固体,需要加热,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则为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小问3详解】
    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纯氧中才燃烧。所以将用C装置收集到的氧气用于铁丝燃烧实验,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有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或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就开始收集,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铁丝无法燃烧,而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就开始收集、收集完成后在水面下盖上了玻璃片对该实验没有影响,故选①③。
    【小问4详解】
    若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即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的物理性质可能有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
    23. 因发现青蒿素而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还发现了双青蒿素,查阅资料可知,双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为测定双青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7.1g双青蒿素放在装置C的玻璃管中,燃烧至无固体残留。(装置气密性良好)

    (1)装置A、B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填序号)。
    ①足量NaOH溶液、足量浓硫酸
    ②足量浓硫酸、足量NaOH溶液
    (2)装置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装置F可吸收气流从装置E中带出来的少量______(填化学式)。
    【记录数据】加热前,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再称量装置D的质量、装置E和F的总质量(反应前的质量)。双青蒿素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再次称量装置D的质量、装置E和F的总质量(反应后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装置
    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的质量/g
    D
    87.8
    93.2
    E和F
    189.7
    206.2
    (4)双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_。
    【实验反思】
    (5)实验过程中,加热前要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该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
    (6)有同学建议,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需要在装置C和D之间增加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1)① (2)
    (3)H2O (4)45:6:20
    (5)排除装置中空气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干扰;
    (6)
    【解析】
    【小问1详解】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干扰实验结果的测定;故装置A、B需要除去两者,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可以吸收水,且气体应该先除杂后干燥防止气体带出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故装置A盛放的试剂是足量NaOH溶液,B盛放的是足量浓硫酸,故选①;
    【小问2详解】
    装置E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生石灰可以和水反应,装置F可以吸收从装置E的气流中带出来的少量水蒸气,其化学式为:H2O;
    【小问4详解】
    装置D中浓硫酸吸收生成的水,装置增加质量就是生成水的质量93.2g-87.8g=5. 4g;装置E、F可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及从装置E的气流中带出来的少量水蒸气,装置E和F的总质量增加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06.2g-189.7g=16. 5g;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双青蒿素中碳、氢质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水中碳、氢元素质量,分别为、,则7. 1g双青蒿素中氧元素质量为:7. 1-4. 5-0. 6=2g,双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双青蒿素的化学式是C15H24O5,双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
    【小问5详解】
    开始前装置中的空气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感染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加热前要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该操作的作用是排除装置中空气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干扰;
    【小问6详解】
    如果双青蒿表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不能被装置EF吸收造成实验误差,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铜转化为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图乙中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计算题:本大题有1题,共6分
    24. 为了测定孔雀石中碱式碳酸铜[]的含量,实验小组的同学取40.0g矿石样品放入117.2g稀盐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4.4g二氧化碳。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碱式碳酸铜中铜元素质量是氢元素质量的_____倍;
    (2)矿石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64 (2)解:设矿石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为。

    答:矿石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是55.5%。
    (3)解: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
    设: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解析】
    【小问1详解】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中铜元素质量与氢元素质量比=(64×2):(1×2)=64:1,即碱式碳酸铜中铜元素质量是氢元素质量的64倍。
    【小问2详解】
    详见答案。
    【小问3详解】
    详见答案。

    相关试卷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6,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06,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卞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宏观和微观结合是很好的学习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南苑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南苑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水”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72g, 生产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