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三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三,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转化有等价转化与非等价转化,常见的转化方法,化归与转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转化与化归的指导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转化与化归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得到解决的一种方法.一般总是将复杂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难解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题的求解都是应用已知条件对问题进行一连串恰当转化,进而达到解题目的的一个探索过程。1.转化有等价转化与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要求转化过程中前因后果是充分必要的,才保证转化后的结果仍为原问题的结果。非等价转化其过程是充分或必要的,要对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正(如无理方程化有理方程要求验根),它能带来思维的闪光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2.常见的转化方法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用在研究、解决数学问题时,思维受阻或寻求简单方法或从一种状况转化到另一种情形,也就是转化到另一种情境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转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同时也是成功的思维方式。常见的转化方法有:(1)直接转化法:把原问题直接转化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图形问题;(2)换元法:运用“换元”把非标准形式的方程、不等式、函数转化为容易解决的基本问题;(3)参数法:引进参数,使原问题的变换具有灵活性,易于转化;(4)构造法:“构造”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把问题变为易于解决的问题;(5)坐标法:以坐标系为工具,用代数方法解决解析几何问题,是转化方法的一种重要途径;(6)类比法:运用类比推理,猜测问题的结论,易于确定转化的途径;(7)特殊化方法:把原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并证明特殊化后的结论适合原问题;(8)一般化方法:若原问题是某个一般化形式问题的特殊形式且有较难解决,可将问题通过一般化的途径进行转化;(9)等价问题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的等价命题,达到转化目的;(3.化归与转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利于我们运用熟知的知识、经验和问题来解决;(2)简单化原则:将复杂的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或获得某种解题的启示和依据;(3)和谐化原则:化归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使其表现形式更符合数与形内部所表示的和谐的形式,或者转化命题,使其推演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其方法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4)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5)正难则反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的反面,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求,使问题获解。4.转化与化归的指导思想(1)把什么问题进行转化,即化归对象;(2)化归到何处去,即化归目标;(3)如何进行化归,即化归方法;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一切数学思想方法的核心。 代数转化举例方程组的解为,则被遮盖的两个数、分别为 A.4,2 B.1,3 C.2,3 D.2,4设,是方程的两根,则 A. B. C.3 D.5将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变形为,就可以将表示为关于的一次多项式,从而达到“降次”的目的,又如,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为“降次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化简次数较高的代数式.根据“降次法”,已知:,且,则的值为 A. B. C. D. 阅读材料:对于非零实数,,若关于的分式的值为零,则解得,.又因为,所以关于的方程的解为,.(1)理解应用:方程的解为: , ;(2)知识迁移:若关于的方程的解为,,求的值;(3)拓展提升:若关于的方程的解为,,求的值.
【阅读材料】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把方程转化为的形式.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把它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类似的,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把它转化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把它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求解分式方程,把它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由于“去分母”可能产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各类方程的解法不尽相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数学思想转化,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我们还可以解一些新的方程.例如,一元三次方程,可以通过因式分解把它转化为,解方程和,可得方程的解.【直接应用】方程的解是, , .【类比迁移】解方程:.【问题解决】如图,在矩形中,,,点在上,若,求的长. 几何转化举例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过O点的三条直线将菱形分成阴影和空白部分.当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和8时,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如图,三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图中阴影部分都是半径为1的扇形,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和是 .(结果保留π)如图,在边长为2a的正方形中央剪去一边长为(a+2)的小正方形(a>2),将剩余部分剪开密铺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 A.a2+4 B.2a2+4a C.3a2-4a-4 D.4a2-a-2如图,半径为2 cm,圆心角为90°的扇形OAB中,分别以OA、OB为直径作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1)cm2 B.(+1)cm2 C.1 cm2 D. cm2图1所示的正方体木块棱长为6 cm,沿其相邻三个面的对角线(图中虚线)剪掉一角,得到如图2的几何体,一只蚂蚁沿着图2的几何体表面从顶点A爬行到顶点B的最短距离为 cm. 如图,⊙O的半径为4cm,直线l与⊙O相交于A、B两点,AB=4cm,P为直线l上一动点,以1cm为半径的⊙P与⊙O没有公共点,设PO=dcm,则d的范围是 .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正三角形OEF绕点O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当CF=DE时,∠DOF的大小是 .如图,在Rt△AOB中,∠AOB=90°,OA=OB=4,⊙O的半径为1,点P是AB边上的动点,过点P作⊙O的一条切线PQ(点Q为切点),则切线PQ的最小值为 . 如图,在Rt△ABC中,∠B=90°,AB=3,BC=4,点D在BC上,以AC为对角线的所有▱ADCE中,DE最小的值是( )A.2 B.3 C.4 D.5已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6和8,M、N分别是边BC、CD的中点,P是对角线BD上一点,则PM+PN的最小值是( )A.5 B.5 C.5 D.不能确定 如图,已知直线y=x+4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C的圆心坐标为 (2,0),半径为2,若D是⊙C上的一个动点,线段DA与y轴交于点E,则△ABE面积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是 . 如图①,AB是半圆O的直径,以OA为直径作半圆C,P是半圆C上的一个动点(P与点A,O不重合),AP的延长线交半圆O于点D,其中OA=4.(1)判断线段AP与PD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连接OD,当OD与半圆C相切时,求的长;(3)过点D作DE⊥AB,垂足为E(如图②),设AP=x,OE=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训练思想方法专题:勾股定理中的思想方法专项训练与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角边与斜边不明需分类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专题1 数学思想方法,共6页。
这是一份沪科版数学八下 思想方法专题:勾股定理中的思想方法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角边与斜边不明需分类讨论,高的位置不明需分类讨论,实际问题中结合勾股定理列方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