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2.2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所谓文化,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系统。而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自信就其内涵而言,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二是作为这种文化类型的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这就是说,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自我担当的有机统一。
当然,作为统一的中华文化,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规律性发展的文化之链,但是它又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的不同方面、不同内容和不同性质的区分。因此,我们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理性对待。否则,就可能在所谓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旗号下造成混乱。
那么,继承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呢?这涉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它自身的文化特质问题。事实上,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质就是“自信”,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精神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它最初萌生时的神话传说中,就是以自信、自强为精神特质的。人们所熟悉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不就充满了一种发奋而自信的精神吗?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理性化、理论化了。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荀子则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这些不正充满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担当而自信的精神吗?宋儒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清时期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无不是充满了一种无畏而自信的精神。
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人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创造者。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就无所谓文化,而任何优秀的文化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唐凯麟《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
材料二 《解放日报》副刊《朝花周刊》记者就“中国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专访了文化部原部长、作家王蒙,以下为访谈节选。
朝花周刊:您为什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时代话题?
王蒙: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活的传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我们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对外来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适应全球大势、进行最佳选择与为我所用、不忘初心又谋求发展的能力。
文化的高低分野,不仅代表着公民的个人素质,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彰显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因此,不论有多么困难,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时代课题。
朝花周刊: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它和世界先进文化可否对接?
王蒙:中国文化有一种适应的能力,有一种变化发展的能力,既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又有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能力。也许,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古老,甚至也看到了中华文化的不够用,但是我们还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适应性,它有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有汲取和消化外来影响的能力。
现在我们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国家有了巨大的发展,因为对国家前途已经有了自信,所以才有了文化自信。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包括对传统文化中积极、优秀的方面的自信,包含了我们对自己发展模式的自信,也包含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汲取能力、选择能力、消化能力、调整能力、本土化能力以及识别能力、分析能力的自信。我们的文化不是一个脆弱的文化,不是手指头一捅就破一个窟窿的,捉襟见肘、岌岌可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一个能够和世界对话和打交道、能够既保持自己特色又不拒绝任何外来有益影响的文化。
朝花周刊:在全球化时代里,该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又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始终焕发光彩?
王蒙: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见证,更是今天中华民族固本开新的精神动力。全球化与现代化冲击着我们的民族传统,有些人陷入了深深的文化焦虑中。这种时候,更需要文化自信、文化定力,更要勇于与善于实现引领、整合、包容、平衡与进一步提升,以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为主心骨,积极构建生气勃勃、富有创新活力,又能够满足人民多方面精神需要的多彩多姿的文化生态格局。
我们中华民族确实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这不是“老大帝国”的狂妄自大,这是建立在转化与变革的举世瞩目、发展与创新的累累硕果之上的坚实自信。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加坦然地面对困难,化解矛盾。我们走过的道路让我们自信,我们创造的业绩使我们能够自信。文化自信是由内而外的自信,是有定力的自信,是有凝聚力、感召力的自信,是面向世界的自信。我们要以文化自信、文化复兴,托起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创造我们的文化辉煌,助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专访王蒙:中国文化自信,是从善如流的自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对“中华文化”这一概念有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并理性对待,才能有效提升文化自信。
B.材料一从文化特质和文化主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
C.中华文化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对自身文化的调整与更新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消化两个方面。
D.两则材料都以“文化自信”为话题,前者侧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后者侧重传统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答案:B
解析:材料一并未分析“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由材料一第1段原文“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自我担当的有机统一”可知,材料一分析了文化自信是文化特质与文化主体的有机统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深入传统文化中,研究神话传说、儒家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信的文化特质。
B.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是提升文化自信的着眼点和目标指向。
C.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现在能对接世界先进文化,还能在未来焕发光彩,这与其强大的适应性特质有关。
D.两则材料对防范可能出现的虚假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乱象和消除某些人的文化焦虑具有现实意义。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一最后一段中“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可知,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是着眼点,落脚点和目标指向是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自信表现的一项是( )
A.2021年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以隋唐歌舞人俑为原型,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完美呈现大唐盛世,获得空前好评。
B.近年不断有人提议在原址重建圆明园,再现这一“万园之园”杰出精美的建筑景观群,重现昔日盛世繁华与荣光。
C.有些人在社交平台分享田园风光和美食制作的视频,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无数外国人爱上了中国。
D.许渊冲致力于翻译事业,将《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经典作品翻译成英文和法文,获得海内外高度认可。
答案:B
解析:在原址重建圆明园并复原其建筑景观群,不具备王蒙提出的有关文化自信的几种能力,因此不属于文化自信的表现。
4.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一第3段论证的严密性。
参考答案:①论证结构严谨。文段采用总分结构,先以设问引出观点,然后按事理逻辑逐层分析。②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所举“夸父追日”等事例,所引孔孟等言论都能恰切地证明观点。③用词精练准确。运用“事实上”“可以说”等词语使表达恰切、有分寸。
5.作为文化主体,青年学生面对展藏文物、古代作品等文化载体时,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提升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议。
参考答案:①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解读文化载体的文化内涵。②准确辨析文化内涵中的精华与糟粕,区分善恶美丑。③探究其承载的文化与时代和世界先进文化的联系,发挥中国文化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和对外来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④提高文化反思与省察意识,自觉继承与发展优秀文化。
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消息传到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时,科研人员 。骄傲和自豪让这些平时不苟言笑的科学家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们自主研发了缓冲拉杆,为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的关键技术。月球背面陨石坑星罗棋布,而且布满沟壑、峡谷、悬崖,平坦区域极少,这意味着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时,将 四条主着陆腿着陆时间不一、冲击力分布不均的巨大风险。 ,最先接触月面的探测器着陆拉杆必须具备极高的拉伸塑性、适中的抗拉强度和稳定的力学响应行为,( )。科研团队 ,历时六年,最终研制出一种新型缓冲吸能拉杆材料——高效吸能合金,填补了我国“地外天体探测器”着陆缓冲材料的空白。这种合金能够吸收巨大的冲击力,吸能特性优于现有的金属材料,相关技术水平在国际上也 。未来将在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
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拍手称快 承担 而且
殚精竭虑 名列前茅
B.欢呼雀跃 承担 因此
处心积虑 出类拔萃
C.拍手称快 面临 而且
处心积虑 出类拔萃
D.欢呼雀跃 面临 因此
殚精竭虑 名列前茅
答案:D
解析:“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欢呼雀跃”,形容非常高兴、快乐。根据语境,应选“欢呼雀跃”。排除A、C两项。“承担”,担负;担当。“面临”,面前遇到(问题、形势等);面对。“而且”,表递进关系。“因此”,表因果关系。联系上下文,此处应用“因此”。“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上下文不含贬义,此处应用“殚精竭虑”。“名列前茅”,名次列在前面。“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故选D项。
7.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自主研发的缓冲拉杆,为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了关键技术。
B.他们自主研发了缓冲拉杆,为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提供了关键技术。
C.他们自主研发的缓冲拉杆,是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提供的关键技术。
D.他们自主研发了缓冲拉杆,是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的关键技术。
答案:B
解析:A项,不合逻辑;C项,主客倒置、不合逻辑;D项,主宾搭配不当。
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确保着陆腿能吸收巨大的冲击力,并同时着地,从而保障探测器安全平稳地着陆
B.确保探测器能安全平稳地着陆,着陆腿吸收巨大的冲击力,从而同时着地
C.确保着陆腿能同时着地,并吸收巨大的冲击力,从而保障探测器安全平稳地着陆
D.确保探测器能安全平稳地着陆,着陆腿同时着地,从而吸收巨大的冲击力
答案:C
解析:第一、二分句是顺承关系,第三分句与第一、二分句是目的关系。
高中语文2.2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2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巩固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清单化预练,语基习题化细练,课文高考化精练,文本联读化巧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2.2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2.2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随堂练习题,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堂训练,课外·一起成长,知识梳理1精记字音,初读课文•明大意,整体感知,结构梳理,对比论证,精读课文•细揣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2.2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语文2.2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课后作业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