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中考统考语文科考前热身试题(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4262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广西中考统考语文科考前热身试题(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4262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广西中考统考语文科考前热身试题(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4262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广西中考统考语文科考前热身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3年广西新中考语文学科考前特训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20 分)
一、积累 (21 分)
-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中,书法、绘画、唐诗、宋词无疑是突出的代表。
(一)书法
汉字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具有很深的xuàn妙,反映中国独有的艺术创造和审美情趣。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东汉末年,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众多书法家创造出风格多样的书法艺术。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等著名书法家,创作出《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神品"。唐代书法犹如唐朝的国势--气势雄浑,名家辈出。书法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是中国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
1 .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分)
(1)惠( )(2)xuàn( )妙
2 .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3分)
(二)绘画
中国绘画的最早遗迹可以上溯到远古的岩画和繁荣于新石器时代彩陶器上的装饰纹样,而秦汉王朝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高潮,东晋时期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特别注重揭示对象的精神意向和表现对象的特定性格。隋唐两代处于封建社会盛期,绘画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均取得了高度的成就,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高峰之一。这时期的代表画家是阎立本和吴道子,他们均以人物画著称。“诗圣”杜甫曾称吴道子为“画圣”。五代两宋以后,中国绘画艺术进一步成熟与完备,成为中古绘画的鼎盛时期,其中最有建树的是广泛表现社会风俗的生活画,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3 .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1) 遗迹: (2) 建树:
4 .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分别反映书法和绘画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2 分)
①秦印篆分关内外 ②玉羊毫多添文采 ③水墨一色虽无意 ④移椅依桐同赏月
⑤点灯登阁各观书 ⑥汉碑派别陕西东 ⑦金猴棒大鼓雄风 ⑧春风十里却有声
(1) 书法: (2) 绘画:
(三)唐诗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成熟和创造,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这时期最伟大的诗人要数“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了,他们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太白醉酒
(四)宋词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5 .下面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 (2 分)
A .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众多书法家创造出风格多样的书法艺术。
B .中国绘画的最早遗迹可以上溯到远古的岩画和繁荣于新石器时代彩陶器上的装饰纹样。
C .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成熟和创造,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D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6 .古代文化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瑰宝,是古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保障。请根据下表的信息,按要求填写相关的内容。(共 10 分,答对一空得 1 分,满分不超过 10 分)
作者 | 题目 | 批注 | 诗文 |
龚自珍 | 《己亥杂诗》 | 用移情于物的手法,书写崇高献身之精神。 | ① , |
李 白 | ②《 》 | 拟人, 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③ | 《爱莲说》 | 表现出了作者身居浊世,洁身自好的高贵品格。 | ④ , |
苏 轼 | 《水调歌头》 | 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 ⑤ , |
秋 瑾 | 《满江红》 | 作者埋怨庸夫俗子的丈夫,决心冲破家庭牢笼。 | ⑥ ? |
戴圣(编) | 《大道之行也》 | 描绘了大同社会的景象。 |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⑦ , |
二、阅读 (39 分)
(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3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中国航天的硬核浪漫
①蛟龙入海、嫦娥奔月、鸿雁传书……曾经,这些流传在中华大地上的呢喃,是华夏儿女对星空和深海的想象。如今,在中国科学家执着的探索下,神话变成了现实。一个个国之重器,承载着国人的梦想。它们的名字,也集结了传统智慧与探索未知的浪漫。
②AG600别名“鲲龙”,取意“鲲鹏展翅,蛟龙入海”,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而“鲲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上古神兽。据庄子《逍遥游》记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③“鲲龙”的命名,既体现了其水陆两栖的特色,也蕴含着航天人的期冀和祝福。在成功实现陆上首飞和水上首飞后,2020年7月26日,“鲲龙”AG600成功实现海上首飞。
④“蛟龙”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相传,蛟和龙居深水中,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我国首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取“蛟龙”入水,乘风破浪、以利万物的美好寓意。目前,“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可达7000米,能在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域潜行。
⑤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标识为“揽星九天”。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⑥“天问”之名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⑦自古以来,“北斗”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明灯。北斗,共有七星,因在北方聚成斗形,故被称为“北斗”,又名“北斗七星”,上古时期被用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至今都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
⑧“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中国古代诗人对北斗七星有着无限遐思。当中国科学家开始研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便以这一传统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命名。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⑨至于“嫦娥工程”和“玉兔”号则源自我们熟知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承载着古人对月球的浪漫想象。在神话中,“玉兔”是古人同情嫦娥而添补的温暖情节。如今,“玉兔”是我们追求和平的象征。“玉兔”的善良、纯洁、敏捷和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
⑩在古代,人们用“鸿雁”指代信差。汉武帝时,苏武被匈奴扣留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真相并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苏武放回汉朝。自此,“鸿雁传书”用来指代书信传递。“鸿雁传书,永不失联”,用“鸿雁”命名全球地轨卫星通信系统,承载了航天人的美好祝福。
⑪《西游记》中,孙悟空在进过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后,具备了“火眼金睛”的技能。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悟空”,取义“领悟、探索太空”,希望它能够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别太空中暗物质的踪影。2015年12月17日,“悟空”成功发射升空,虽然设计寿命只有3年,但经过评估,目前它仍在太空服役。(选自《青年文摘》2021年第18期,有删改)
【材料二】
权威发布: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今年将完成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4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等介绍了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
郝淳表示,2022年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又恰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建造中国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随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圆满完成,工程正式进入空间站建造阶段。
——4月18日《人民日报》第2版
【材料三】
杨利伟 刘 洋 景海鹏 翟志刚
7.下面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计划发射。
B.“北斗七星”在上古时期只被用来判断方向。
C.“玉兔”是追求和平的象征,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没有关联。
D.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悟空”,希望它能够识别太空中暗物质的踪影。
8. 下面对文中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的判断,有误一项是 ( ) (2 分)
A. “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可达7000米,能在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域潜行。(列数字)
B. 自古以来,“北斗”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明灯。(下定义)
C. 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举例子 )
D.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中国古代诗人对北斗七星有着无限遐思。(引用)
9. 材料二中国空间站的建立,离不开材料三这些宇航员的共同努力与无私奉献。假如20年后你也登上了太空,请把你最想对以前的航天员们说的话写出来(80字以内) (3 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
苏七块
冯骥才
(1)苏大夫本名苏金伞,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2)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3)人有了能耐,脾气准格色。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伞了。
(4)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伕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伕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5)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6)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7)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
(8)“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矩不能改!”
(9)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分)
11.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给文中画线语句加批注。 (3 分)
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
12.就本篇故事的构思和情节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3 分)
13.班里准备举行“冯骥才作品朗诵会”,有同学打算朗读文中的第(3)段,你觉得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朗读基调?请做选择,并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来陈述理由。(5 分)
A.温和喜悦 B.平缓急促 C.深沉埋怨
选择: 理由: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诗的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这正是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B、颔联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颈联诗人用“乱”“没马蹄”勾画了春天百花竞放,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则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
15.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又说“乐天诗深厚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请结合内容谈谈你对这些评价的理解。(3分)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
【甲】 核舟记 (明末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乙】 乔山人善琴 (清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然而反。
注释: 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款,敲;扉,门。
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左臂挂念珠倚之 屠乃奔倚其下 B.神情与苏黄不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陈康肃公善射 D. 闻之,咨嗟惋叹 不闻机杼声
17.下面对《核舟记》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作者对船头上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显得非常生动逼真。
B.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二人,一人悠闲、粗犷,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氛围,跟船头的情景相呼应。
C.作者在文中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
D.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作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清楚地表现出它的形象。
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2)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
19.【甲】文通篇都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而【乙】文还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从【乙】文举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 分)
20.2023年3月13日,李强总理在一次中外记者会上一句“高手在民间”,不知道让多少国人为之感动。请联系两篇短文,谈谈你的感受。(80字以内)(3 分)
三、综合(10 分)
21.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三年十二部名著,我们沉醉在阅读的世界里,感受沉寂时光中
生命的华彩;我们遨游在文字的海洋里,体会与他人分享阅读的快乐。作为名著阅读
推广大使,你受邀返校参加一个名著读书会。
(1)开场白。作为特邀嘉宾,学校领导请你为名著分享会作个开场白。(80字内)(3分)
(2)谈体会。在读书分享会上,你将结合阅读《傅雷家书》发言,谈谈你读书的方法(120个字以内)(3 分)
(3)制作读书卡。在读书会上,你还向同学们展示一份你制作的阅读外国名著读书卡。请你填写完整遗漏的信息。(4分,前两空各1分,第三空2分)
四、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初中三年,弹指一挥间。学了《天净沙 秋思》,我们才真正懂得了离人之愁苦;学了《背影》、《散步》,才更深切的明白了爱的真谛;学了《邓稼先》、《太空一日》,才认识到祖国的强大靠的是一辈辈中华儿女无私的奉献;学了《愚公移山》,我们才更勇敢的面对所有的困难……美好的初中生活,既是学习文化的阶段,也是我们感悟成长的过程,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请围绕“悟”这一话题,自拟题目,缘人记事、因事生悟,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拟好标题并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2)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参考答案:
1.huì 玄
2.浩如烟海 精彩纷呈 博大精深 当之无愧(写对其中三个即可)
3.(1)指前人留下的痕迹(2)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通常用来指人。
4.(1)秦印篆分关内外 汉碑派别陕西东 (2)水墨一色虽无意 春风十里却有声
5.C
6.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②《渡荆门送别》③周敦颐 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⑥俗夫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⑦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7.D
8.B
9.围绕“学习宇航员的奉献、勇敢、爱国的精神”,言之成理即可。
10.作者先从整体上勾勒人物,然后具体写苏七块治病时独特的治疗手法以及求医者没带钱而被拒绝医治这一个事件来表现苏七块怪异的脾气,表达了作者对这个俗世奇人的由衷的敬佩。
11.运用传神的动词和生动的比喻,表现了苏七块精湛的医术。
12.(1)故事构思精致。作者先从整体上勾勒人物,然后通过具体事件呈现人物个性,将概括交代和细致描写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2)故事情节曲折。作者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块赠药退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13.我选择B,使用“平缓急促”的基调朗读该段。理由:(1)内容上,前面部分主要是外貌描写,适用平缓的语气朗读,后面部分主要是动作描写,写出他“干净麻利快”的特点,所以用急促的语气朗读;(2)语言上,本段以描写为主,没有表现出“喜悦”、“埋怨”的情感,所以不宜用“温和喜悦”“深沉埋怨”的语调。
14.C
15.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16.B
17.A
18.(1)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清清楚楚。(2)我的丈夫活着的时候,是把弹棉花当作职业的。
19.乙文中“凄禽寒鹘,相和悲鸣”这句就运用了侧面描写。好处:有力地烘托了乔山人弹琴技艺的精湛。
20.结合短文,围绕“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应该多向老百姓学习”回答即可。
21.(1)阅读不仅可以开启智慧之门,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世界。今天,我们隆重举行初中名著读书会,希望大家能够悠然阅读,畅享知识与智慧的盛宴。
(2)示例:《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总共186篇。涉及艺术、生活、国家等,充溢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期望。平常像这一类书对我影响或者帮助比较大的我都会精读,细细地品、渐渐地研,并且做一些读书笔记。而其他书本我会略读或者快速浏览。
(3)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因为他不向命运低头,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表现了他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这些品质很值得我去学习。
22.略
2022届菏泽中考语文考前热身卷(一): 这是一份2022届菏泽中考语文考前热身卷(一),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青岛中考语文考前热身卷(五): 这是一份2022届青岛中考语文考前热身卷(五),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根据提示默写诗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宁波中考语文考前热身卷(四): 这是一份2022届宁波中考语文考前热身卷(四),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积累,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