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7页。
广东省广州市学大教育2023年中考语文押题卷
(满分120分 测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5分)
一、(5小题,15分)
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娉婷/聘用 红晕/头晕目眩 B. 隐晦/教诲 濡养/妇孺皆知
C. 骸骨/惊骇 游弋/金戈铁马 D. 坍塌/糟蹋 天骄/矫揉造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pīng/pìn;yùn/yūn;
B.huì/huì;rú/rú;
C.hái/hài;yì/gē;
D.tā/tà;jiāo/jiǎo;
故选B。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骄 亵读 伶俐 鸠占雀巢
B. 坟墓 恣睢 愕然 根深缔固
C. 旁鹜 褴褛 嬉闹 与日具增
D. 诓骗 积攒 筵席 相得益彰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读——渎,雀——鹊;
B.缔——蒂;
C.鹜——骛,具——俱;
故选D。
3. 下面语段中,划线词语不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
梭罗的文章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深度,在美国十九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A独占鳌头)他的《瓦尔登湖》以四季为线,串联起他在瓦尔登湖畔近三年的、让人非常向往(B憧憬)的生活场景,值得细细品读。让我们追随这位作家的足迹,感受那恬静(C闲适宁静)之美,聆听(D倾听)大师的哲音。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独占鳌头:原指科举时代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句意内容为梭罗的文章在美国十九世纪散文中自成一家,所以不能替换;
B.向往和憧憬,都是对美好东西的追求、期盼;
C.恬静:意为闲适,安静,宁静;
D.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倾听;
故选A。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杨丽萍用优美的舞姿、灵动的眼神,塑造了金孔雀形象,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B. 由于青少年好奇心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比成年人更容易受不良信息的侵害。
C. 如果家长想帮助孩子解决作业病句的问题,建议首先从抓孩子正确、流利的朗读开始。
D. 于永正始终把“读”放在首位,把“读”贯穿教学始终,坚持学生“不把课文读熟不开讲”。
【答案】C
【解析】
【详解】A.成分残缺,在“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前面加“金孔雀形象”;
B.缺主语,删去“由于”;
D.成分残缺,句末加“的信条”;
故选C。
5. 下面的句子可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将给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和电影的普及提供可能。
②目前,用手机在线玩VR游戏、看VR电影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4G网络达不到AR、VR技术所需的网速。
③5G具有高速度、泛在网、低时延等特点,应用前景空前广阔。
④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未来5G网络的峰值甚至可达20Gb/s。⑤这一问题将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迎刃而解,未来,人们的移动娱乐生活将更加丰富精彩。
A. ③②④①⑤ B. ③④①②⑤ C. ②④①⑤③ D. ②③④⑤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能力。③概括5G的特点及应用前景,明显是语段的总起。④句讲的是5G和4G网络速度比较,紧承③句,为第二句,①句中的“这”指代④句中的“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未来5G网络的峰值甚至可达20Gb/s”确定①句尾第三句,从“目前”一词可知指明的是当前的现象,指出存在的问题,因此确定②句为第四句,⑤“这一问题”承接②的“现在的4G网络达不到AR、VR技术所需的网速”,所以⑤为最后一句。故选B。
二、(1小题,10分)
6.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④_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⑤_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⑥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⑦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秋风所破歌》)
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名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是古诗文中常用来表情达意的意象。在《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思乡忧国、壮志未酬的惆怅;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不消沉不气馁,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答案】 ①. 波撼岳阳城 ②.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③. 杏花疏影里 ④. 溪云初起日沉阁 ⑤. 一抹晚烟荒戍垒 ⑥.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⑦.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⑧. 赢得生前身后名 ⑨. 浊酒一杯家万里 ⑩. 燕然未勒归无计 ⑪. 今日听君歌一曲 ⑫. 暂凭杯酒长精神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撼”“鹉”“洲”“疏”“初”“戍”“奉”“俱”“赢”“计”“凭”是此句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0分)
三、(6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或异二者之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B. 而或长烟一空/上下一白
C. 政通人和/至若春和景明
D. 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8. 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翻译成现代汉语。
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描写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
B. 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
C. 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
D. 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答案】7. B 8. 在朝廷做官就担心他的百姓,不在朝廷做官就担心他的君主。 9. C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一词多义。
A.内心活动、思想感情/成为;
B.全/全;
C.和乐/和煦;
D.快乐/以……为快乐;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朝堂上,意思是在朝廷做官)”“忧(担心)”“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抒发强烈的悲喜之情”表述不正确,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担心他的百姓,不在朝廷做官就担心他的君主。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①于武宗,恃恩自恣②。宣宗初亦召供奉③。程既审④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⑤,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⑥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⑦。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无双,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
(选自王谠《唐语林》).
[注释]①得幸:受到宠幸。②恣:放纵。③供奉:侍候皇帝。④审:深知。⑤倚嫔御歌:为妃嫔作歌伴奏。⑥眦睚:极小的怨愤。⑦付京兆:交给京城地方长官处理。
10.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善弹琵琶 ②卒不赦程
11. 从这则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
【答案】10. ①擅长 ②最终
11. ①英明的统治者应当以国法为重,不会因偏爱和人情而废法。②恃恩自恣终会酿成大错。③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应是平等的。(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善”是动词,“擅长”;“卒”是古今异义词,“最终”的意思。
【11题详解】
开放性试题。阅读感悟与启示表达题答题步骤:在读懂原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按照题意要求,联系相关的生活实际进行体会感悟,结合实际生活,用简洁、流畅的语言阐明观点。文章叙写了演奏技艺无双的乐师罗程,得到了唐武宗、唐宣宗的宠爱,但罗程因小怨仇而杀人,最终唐宣宗没有因为他的技艺高超而赦免他。据此来谈得到的启示:从乐师罗程的角度看,“恃恩自恣”终会酿成大祸,告诫人们做人要谦逊,不可骄横;从唐宣宗的角度看,作为君主要以国法为重,不可有偏袒之心;从现实生活来看,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点睛】参考译文:
演奏音乐的乐师罗程,擅长弹奏琵琶,技艺成为天下第一,能够变换创作出新颖的乐曲。他在唐武宗时得到了皇上的宠爱,凭仗着皇上的恩宠,自己骄横放肆。唐宣宗初年又召他到宫廷演奏。罗程已经深知皇上通晓音乐的曲调韵律,自己研习音乐尤其刻苦。时常皇上命令罗程依照格律为妃嫔作歌伴奏,罗程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曲使皇上动情,因此罗程得到了宣宗皇帝的宠幸。一天,罗程果然因为瞪眼一类小小的怨仇杀死了人,皇上大为震怒,立即命令赶出宫廷,押赴他到京城衙门依法处治。其他乐工们因罗程的演奏技艺天下无人能比,便想要以此触动皇上怜悯的心意。适逢皇上到皇宫花园中去,音乐将要演奏,乐工们便在乐队席座的近旁安设了一个虚设无人的座位,把琵琶放置在座位的上面。乐工们排列成队,走上前来,连连叩拜并痛哭流涕。皇上说:“你们这些人干什么呀?”众乐工向前来说道:“罗程对不起皇上您,他犯的罪无论怎样都不能赦免。然而我们这些臣民们怜惜罗程天下无双的技艺,不能得以永远侍奉给皇上,因此把这件事,当成为内心的遗憾。”皇上说:“你们这些人,所怜惜的不过是罗程的技艺罢了,我所注重的是唐高祖、唐太宗时代所制定的法律啊。”最终,没有赦免罗程的罪。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2. 诗句“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13.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2. 示例:我在秋草中独自寻觅你的足迹,人迹不再,只有黯淡的斜阳映照着寒林。
13. 表达了作者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之情及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解析】
【12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意思是我在秋草中寻觅着你的足迹,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踏着秋草去“独寻”,“空”的意思是“只有”,诗人去独寻,却只看到黯淡的斜阳映照着寒林,给人一种凄清冷落之感。围绕以上分析,总结作答。
示例:诗人踏着秋草,独自一人去寻“人去后”的贾谊宅,秋天的树林里,仅见夕阳斜照,空旷寂寥。
【13题详解】
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意思是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被贬到此地呢?“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何事到天涯”“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啊,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和对自身境遇的感叹。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的感受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
四、(8小题,31分)
(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发射
杨欣
①2019年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序幕。
②这颗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二十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后,该卫星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
③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月球探测卫星等中高轨和深空探测航天器发射任务。自1984年1月29日用长征三号运载火晋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东方红二号”以来,累计放飞“长征”系列逆载火箭129枚,将150余颗(个)卫星和航天器送入太空。目前北斗三号卫星已经发射了19颗,未来我国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将达到35颗卫星。
④那么,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卫星来为我们提供导航服务呢?人造北斗星座在太空中是怎样运行的呢?
⑤北斗三号导航系统计划将发射35颗卫星展开全球组网,而这35颗卫星又分为三个不同种类,工作在三种不同的轨道当中。其中包括GEO轨道,即地球静止轨道,第二个IGSO轨道是倾斜的地球同步轨道,还有MEO轨道,即中圆轨道。运行在不同轨道,卫星分工也就各有不同。中圆轨道卫星距离地面20000公里左右,此处运行的卫星可以游走全球。地球静止轨道和领斜地球同步航道高度在36000公里左右,这种高轨道一般是通信卫星使用的轨道。
⑥北斗系统可以扩大无线电测定功能,还可以实现星基增强功能。通过不同轨道上的卫星相互配合,北斗导航就像在太空中编制出一张大网,既能覆盖全球,又保证能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目前,北斗已经应用于交通运输、气象测报、电力调度、森林防火、应急搜救、通信系跳等多个领域,给社会带来极大的方便和经济价值。专家指出,从2012-2018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年增长一直保在20%左右,而北斗对产业的核心贡献率达80%。预计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总体产值将到4000亿元。
⑦未来,万物互联,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市场巨大,其发展前景将一片光明。
(选自“央视网”,有删改)
14. 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
B. 我国计划发射的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35颗卫星分为三个不同种类,工作在三种不同轨道中。GEO轨道和IGSO轨道运行高度距地面较高,一般是通信卫星使用的轨道,在MEO轨道运行的卫星可以游走全球。
C. 由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设计的北斗三号系统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
D. 北斗系统可以扩大无线电测定功能,还可以实现星基增强功能。
1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对句意影响较小的一项是( )
A. 此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序幕。
B. 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
C. 中圆轨道卫星距离地面20000公里左右,此处运行的卫星可以游走全球。
D. 目前,北斗已经应用于交通运输、气象测报、电力调度,森林防火、应急搜救、通信系统等多个领域,给社会带来极大的方便和经济价值。
16.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采用时间顺序,依次说明了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时间、北斗导航系统的组网情况,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市场前景。
B. 第③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的研制单位,发射中心及始建年,承担的任务、发射成绩和未来发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卫星要达明的数量。
C. 第④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文的提供导航服务需要很多卫星,又引起下文对人造北斗卫星在太空中运行情况的说明,使文意连贯,衔接自然。
D. 第⑥段画线句子通过列举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北斗系统对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贡献大,增强了说服力。
【答案】14. C 15. D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北斗三号系统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表述有误,根据第②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可知,混合星座设计才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故选C。
【15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限制性词语的理解。
A.“首次”意思是第一次,具有重要意义,不能删去;
B.“分别”表示“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两家单位分开研制的。删去则含义不明;
C.“左右”表示约数,意思是说“中圆轨道卫星距离地面大约20000公里”,删去则成了刚好2000公里,不符合实际;
D.后面有“已经”一词,删去不影响句意的理解;
故选D。
【16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本文采用时间顺序”表述有误,应该是逻辑顺序。故选A。
(二)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父亲拿来一瓶酒,两个酒杯,斟满一杯放到他面前,又斟满一杯放到自己面前。父亲放下酒瓶,端起酒杯,说:“来,咱爷俩碰一个。”他迟疑着端起酒杯,他猜不透父亲的“醉翁之意”。
②见他犹豫,父亲说:“喝点吧,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过了今天你就是成年人了,我……”父亲眼睛濡湿,看着他的脸,使劲吸了一下鼻子,说:“我也不会说啥就不说了,来,喝,我先干为敬!”说着,举起酒杯,一仰脖一饮而尽。
③他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一股辛辣瞬时呛入喉咙,他不由咳嗽起来。父亲嘴角一扬:“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儿。”听父亲这样说,他有些生气,把酒杯“当”一下用力按在桌子上,杯子里的酒惊慌失措跳出来,跳到他的手上,他没好气地甩着手,起身进了里屋,里屋的桌子上,母亲安静地待在相框里,笑容那样温柔,他抚摸着母亲的照片,眼泪无声地滴落。
④他恨酒,也恨父亲。那一年秋收,父亲刚喝过酒,驾着家里的三轮车带着母亲到田里去,没想到刚拐过一个山头,三轮车就像脱缰的野马冲向了旁边的崖壁……等父亲醒来,一切都晚了,母亲早已没了气息。从此他成了没娘的孩子。没有娘的家,笑声也没了。
⑤父亲还在自斟自饮,絮絮叨叨着说:“孩他娘,咱儿十八了,长大了,咱儿长大了,十八了……”
⑥他把母亲的照片抱在怀里,抽噎着说:“妈,我好想你。”
⑦几天后,他带上母亲的照片,背起行囊离开了家。他不愿意看到父亲,看到父亲残缺的腿,他就想起母亲,想起母亲,他心里就堵得慌。
⑧一晃三年,三年,他不提也不想与父亲有关的往事,有时,在一起的同乡回村会带回来有关父亲的消息,说与他听,他面无表情,若无其事、像一个冷漠的路人甲。大伯托人捎信来,说父亲摔了一跤,挺严重的,让他务必回去看看。那一夜,他辗转难眠。第二天清晨,他踏上了回家的路。推开院门,一种久违的温暖与亲切扑面而来,望着熟悉的一切,他的眼睛忽然有些涩涩的。
⑨父亲看到他回来很高兴。父亲说:“这些天是你大伯在照顾我。开始医生说我这条好腿也有可能废掉的时候,我怕极了。还好,现在能活动了,过不了多久,我就能走路,就不拖累人了。”父亲说这些的时候,脸上满是歉意,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你是不是又是喝醉才摔的?”他的语气和眼神带着冷漠。“你爸早就戒酒了,过完你十八岁的生日,你爸再也没喝过酒,我可以作证。”大伯走进屋来。父亲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⑩父亲睡着了。他和大伯坐在院子里闲聊,大伯说:“当年你父亲得了股骨头坏死,疼得厉害,为了给你攒钱不肯去医院医治,就想用酒来麻醉自己减轻疼痛,那时我们都不知道,这个病原来越喝酒病情就会越严重,直到出了事故进了医院,医生问诊我们才了解,你爸说都是你妈给他的福分,出事的正好是那条疼得厉害的腿,截肢也就没那么难过了。你过十八岁生日那天,你爸高兴啊,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可他又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为你庆祝,就用你爷爷当年对我们的方式,敬你一杯酒。这些年,你爸一直不让告诉你这个秘密,怕打扰你,怕你惦记他,但我知道,他心里想你啊……”
⑪大伯的话还没说完,他的眼里已蓄满了泪水。
⑫一个月后,是父亲的五十一岁生日,父亲已能下地拄着拐走路。那天他买了肉和菜,亲自下厨煎炒。他还买了一瓶酒。他拿来两个酒杯,斟满一杯端到父亲面前,又斟满一杯自己端起:“爸,生日快乐!我敬您!”说着,他一仰脖一饮而尽。父亲端起酒杯端详着,眼泪“啪”一声滴落进酒杯里。父亲品味般慢慢喝完了酒,起身进屋。望着父亲苍老瘦削的身形,他莫名想起读过的一首诗:“无论走多远/我都回家/摸铁炉子镜子/毛苏苏的毯子/你的头发……”他眼里的泪越聚越多。
⑬ “儿子,听说你打算在城里买房,这是我这些年做零工存下的钱,不多,你拿着,密码是你妈的生日。”“我不要,我自己能挣。”“我一个孤老头子,没啥花钱的地方,你过得好,是我最高兴的事儿。”
⑭他没有再推脱,把两个酒杯再次斟满,端起来说:“爸,来,咱爷俩再碰一个,”“好,咱可说好喽,酒要适当喝,不能贪杯,更不能误事。”“嗯,爸,我记得了。”
⑮两个酒杯“叮”的一声碰在一起,酒杯里沉默的酒瞬时热烈起来。
(选文略有改动)
17. 请为选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明理由。
A.与父亲干杯 B.不想说的秘密
我选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19. 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20. 结合选文内容,体会⑪⑫段中加点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1)大伯的话还没说完,他的眼里已蓄满了泪水。
(2)父亲端起酒杯端详着,眼泪“啪”一声滴落进酒杯里。
21. 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选文中父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他对妻子充满深深的爱,含辛茹苦供孩子长大。
B. 选文⑩段中大伯的话是对父亲的侧面描写,突出了在他离家后父亲独自生活的艰辛。
C. 选文⑫段中引用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家的眷恋,也表现了他情感的回归,富有画面感。
D. 选文情节富有波澜,两次生日的对比,几次流泪,情寓于中,牵动人心,耐人寻味。
【答案】17. 选A,“与父亲干杯”是文章的美好结局,表现他理解了父亲,父子二人重归于好,充满了浓浓的爱,含蓄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选B,“不想说的秘密”写出父亲不想解释当年喝酒出事的真正原因,怕儿子担心、不理解,表现了深沉的父爱,题目新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8. 用敬酒的方式给儿子庆祝十八岁生日;为给儿子攒钱,隐瞒病情,不去医院治病;听说儿子要买房子,拿出积蓄资助。
19. 插叙,插入了父亲因喝酒驾三轮车致使母亲去世的事,交代了他记恨父亲的原因,也表现他对母亲的思念,为下文他离开家作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丰富文章情节。
20. (1)他了解父亲开三轮车出事的真相后,内心的愧疚、懊悔,以及对父亲的心疼和内心的感动。(2)父亲因为儿子给自己过生日,能够理解自己而心生感动,欣慰(喜悦)。 21. B
【解析】
【17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标题的把握。选文章标题要从含义与作用两方面考虑。标题的含义可能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标题应起的作用有:交代写作对象,概括主要事件,关联全文作线索,作者感情的触发点,概括或暗示文章的主旨,语带双关,具有象征意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制造悬念、新颖的形式、巧妙的修辞)等。如选A,“与父亲干杯”概括了文章主要事件(两次喝酒),儿子成年时,父亲要与他干杯,是父亲“高兴”得不知怎么表达,表现的是父爱。父亲生日时,儿子与父亲干杯,是对父亲致以歉意,表现的是子爱。两次喝酒干杯,是父子情的表现,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含蓄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如选B,“不想说的秘密”表面指父亲不想花钱去治股骨头坏死而喝酒止痛的秘密,其实是指父亲深爱着孩子的秘密,表现了父亲刚强又慈爱的形象,由伯父说出,又起了侧面表现父亲的作用,丰富了文章的表现手法。
【18题详解】
考查提取信息能力。首先通读全文,找出题目要求的信息所在段落,再以“人+事”的形式进行概括,语言要简洁。第①到⑤段写父亲用敬酒的方式为儿子庆祝十八岁生日(结果反而触怒儿子);第⑩段由大伯说出父亲为给儿子攒钱,隐瞒病情,不去医院治病和用家传方式庆祝儿子十八岁的秘密;第⑬段以对话形式写父亲听说儿子要买房子,拿出积蓄资助。以父亲为主语进行归纳即可。
【19题详解】
考查插叙知识。全文按儿子十八岁生日到三年后父亲五十一岁生日的时间顺序写,采用顺叙的记叙顺序,第④段插入若干年前由于父亲喝酒驾三轮车导致母亲去世的事,这是插叙,补充交代了儿子这么憎恨父亲喝酒的原因,用“没有娘的家,笑声也没了”写出儿子对母亲的眷恋,为下文因为恨父亲而离家三年不归作铺垫,因为对母亲的爱对父亲喝酒的恨,他“带上母亲的照片,背起行囊离开了家”,插叙内容推动情节的发展。
【20题详解】
考查体会作者的感情。首先要找到句子所在的语段,再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1)句在第⑪段,前一段,因为大伯的话,他知道父亲喝酒是“为了给你攒钱不肯去医院医治,就想用酒来麻醉自己减轻疼痛”,“一直不让告诉你这个秘密,怕打扰你,怕你惦记他”,终于明白真相的他因为对父亲多年的怨恨、三年来的冷漠而愧疚,被父亲的爱子之情感动,对父亲充满感激之情,由一个月后,他为父亲过生日,“买了肉和菜,亲自下厨煎炒”可见他对孤苦度日多年的父亲的心疼和表达感恩之情的急切。(2)句在第⑫段,知道儿子怨恨自己喝酒,自儿子十八岁生日后戒酒的父亲,看到儿子为自己过生日,并要与自己干杯,知道儿子理解自己,心疼自己,一片爱子之心有了回应,心生感动欢喜,这时的泪是感动的泪、欢喜的泪。
【21题详解】
B选项有误。第⑩段中大伯的话是替父亲说出当年出车祸前喝酒的原因、儿子十八岁时请儿子喝酒的原因,由大伯道出父亲的秘密。为儿子理解接纳父亲作铺垫。故选B。
第三部分 写作(共45分)
五、(1小题,45分)
22. 题目:
生命中,总有某个重要时刻:也许是你迷惘不安的时候,也许是你欢欣雀跃的时候,也许是你真情流露的时候,也许是你意气风发的时候……这个时刻的重要性对你来说不言而喻。“百转千回终难忘,寒来暑往一缕香。”
请以“我的重要时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按要求作文。(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范文:
我的重要时刻
那一刻,我拥有了世上最珍贵的礼物——勇气。
——题记
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有许多我难以入忘记的时刻:在我取得期末考试第一名的时刻;在我运动会上拼命冲刺,终于夺得冠军的时刻;在妈妈的生日上,我给她献唱《祝你生日快乐》,妈妈高兴得笑成一朵菊花的时刻……最重要的,还是在那天……
渐渐地,太阳升起来了。看着太阳,我笑了。终于,我的生日到了!
我迫不及待地跑下楼,看见爸爸妈妈都在客厅坐着,就兴奋地跑过去对他们说:“爸爸妈妈,今天是我的生日,真是太棒了!”妈妈也微微笑着说:“嗯,今天是你的生日,你想干些什么?”“我不知道。”我很诚实。说实话,别看我平时的表现不错,可是我非常胆小,打个雷都要钻桌子底下,更不敢去做别的孩子做的诸如上树、爬墙这些事情。天天按部就班的生活,让我真的不知道我该干些什么。这时,爸爸开口了:“爸爸要送你一份礼物,来!”我很疑惑,但还是跟了上去。
坐上车,没多久,我们就来到了一个地方。
那个地方,四壁都山,下面还有一股小溪。
转头去看爸爸,他好像在和一个人说些什么。我凑过去一听,顿时,脸色变了,爸爸跟那个人说,让我去爬那座悬崖!
我不知道自己那时在想些什么,只想去极力地反抗。我不顾一切地去求爸爸改变他的主意,但是,他说的一句话却让我改变了自己的主意。
“你不愿做胆小鬼的话,就证明给我看吧。”
我的性子很烈,为了证明给他看,我就一股脑地爬了上去。
可是,只到二分之一的路程我就后悔了,但就在这时,我突然听到了爸爸的声音!
那醇厚又富有磁性的声音!
我扭过头,看到了爸爸妈妈。但不知是太高了还是入神了,脚一滑,要向下掉。我马上抓紧绳子,要紧牙,以最快的速度向上爬。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战胜了我的胆小,爬上了顶峰!
这时,我看见远方天边有一处亮光闪现。
听到了,那红鸠鸟为我而发出的一声啼鸣!
在我最重要的时刻,它们也为我高兴!
【解析】
【详解】这是一则命题作文。1.审题与立意。“我的重要时刻”,要素有二:我,重要时刻。以“我”为中心,一定要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适合写记叙文或散文。“重要时刻”,有时间上的限制,即时间是短暂的、瞬间发生的,文章中你可以写一天甚至更长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但你必须写到一个“时刻”,而且之前的叙事都是为那一时刻发生的情感和心理变化服务的。哪个时刻?是迷惘不安的时刻?欢欣雀跃的时刻?还是真情流露的时刻?意气风发的时刻?为什么重要?重要性体现在哪里?想明白这些内容,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构思了。
2.选材与结构。“重要时刻”是一个细节,是一个特写镜头,是一幅画,是一个动人的场面,是一段发自内心的独白,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从一个小的角度出发,重点写一个细节,一个情节,然后把它写深、写透,要注意捕捉那些闪光的细节,写出真切的体会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四两拨千斤”。文章要抓住情感转变的特定情境和故事发展的特定阶段(高潮),或进行场面的描写,或做好气氛的渲染,记叙独特的心灵感受时刻,力避为阅卷老师唱催眠曲。你所记叙的“重要时刻”,必须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第四部分 附加题(8分)
名著阅读
23. 根据名著内容填空。
在我们读过的名著里,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在《_________》中,一位苦心孤诣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我”准备去看五猖会,父亲却突然要求“我”_________(填事件),让“我”失去了看戏的兴致。
【答案】 ①. 傅雷家书 ②. 背书(背《鉴略》)
【解析】
【详解】考查对名著相关知识的掌握。《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背《鉴略》),“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24. 小说常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请说说下面两部小说所采用的叙事角度,并结合故事内容分析这两种叙事角度各有什么好处。
《骆驼祥子》 《呼兰河传》
【答案】《骆驼祥子》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角度,讲述祥子三起三落买车的故事,可以客观全面地展现祥子等人的生存状况(或:老北京的风情世态图)。《呼兰河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角度,从“我”的视角讲述呼兰河的人事和风俗,更为细腻、真实。
【解析】
【详解】考查对小说叙事角度的理解。
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讲故事的人也是局外人,采用了故事中某个人物的视角,去他去的地方,看见他看见的东西,同时也记下他的想法。《骆驼祥子》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角度,描写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小说从一个旁观者(第三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祥子等人的生活情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角度,以“我”——萧红自己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共9页。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 B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 B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