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42699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42699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42699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4269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4269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4269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北京东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及答案(九科)
2022北京东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北京东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 新型冠状病毒与细菌主要的区别是( )A. 有无细胞结构 B. 有无细胞壁C. 有无遗传物质 D.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 关于细胞中的有机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激素和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 磷脂和胆固醇都是动物细胞膜的成分C. 淀粉和葡萄糖的组成元素都是C、H、OD. 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均为核苷酸3. 基于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原理的理解判断,下列各项无法通过质壁分离实验证明的是( )A. 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 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C. 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 D. 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4. 和自身的无氧呼吸相比,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特点是A. 彻底分解有机物 B. 生成丙酮酸C. 释放二氧化碳 D. 需要酶的参与5. 北方秋季,银杏、黄栌等树种的叶片由绿变黄或变红,低温造成叶肉细胞中含量下降最显著的色素是A. 叶黄素 B. 花青素C. 叶绿素 D. 胡萝卜素6.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B. 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C. 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D. 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7. 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不包括A 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 B. 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C.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 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8.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A. 荚膜多糖 B. 蛋白质 C. R型细菌DNA D. S型细菌的DNA9. 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种海蜇能发出绿色荧光,此种海蜇的DNA分子上有一段长度为5170个碱基对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所在DNA具有双螺旋结构B.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有A、U、C、G四种碱基C.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 海蜇的遗传信息蕴藏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中10. 真核细胞的DNA分子复制时可观察到多个复制泡(如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NA分子复制时需要解旋B. DNA分子复制过程无需耗能C. 较小的复制泡复制起始时间较晚D 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效率11.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A. 雌配子:雄配子=1:1 B. 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C. 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 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12. 人类Hunter综合征是一种X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溶酶体中缺乏降解粘多糖的酶而使粘多糖在细胞中积累,导致细胞的损伤,如图是某家庭该病的发病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病的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B. 1号的溶酶体中有降解粘多糖的酶C. 4号和5号的基因型一定相同D. 6号的致病基因来自1号13. 科学家测定某保护区四种鸟类的AL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由此判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这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 )A. 胚胎学证据 B. 分子水平证据C. 比较解剖学证据 D. 古生物化石证据14.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A.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 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有随机性C.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只有有利变异才是进化的原材料15.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B.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C. 观察叶绿体随细胞质的流动D.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二、探究题16. 科研人员欲研究低温条件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1)选取甲、乙两个番茄品种,将每个品种的若干幼苗随机分组,实验组放入人工气候箱中进行 ______处理,对照组进行昼/夜(25/15℃)的常温处理。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随着 ______,光合速率逐渐降低。结果表明,低温对两个品种番茄幼苗的光合速率均有明显影响,二者相比,______。(2)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了低温对两种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①分析图2中12/6℃低温处理 ______d以后的数据可知,甲品种更能耐受此低温条件,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比较图1和图2可知,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为 ______。这是由于位于叶绿体 ______上的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吸收光能的主要色素,叶绿素含量会影响光反应产物 ______的生成速率,进而影响光合速率。(3)利用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12/6℃低温条件下叶绿体中基粒数减少。有同学认为这种结构的改变不仅影响光合速率,还会对细胞呼吸造成影响,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阐述理由 ______。17. 生酮饮食是指减少糖类摄入、提高脂肪摄入和适量蛋白质摄入的饮食方式,临床上常被用于癫痫、肥胖、肿瘤等疾病的辅助治疗。(1)正常情况下,机体在葡萄糖不足时,会动员储存能量的多糖——______分解;仍供能不足时,则动员脂肪氧化分解供能,脂肪氧化分解的一类代谢产物即为酮体,过量的酮体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采用生酮饮食可促进脂肪代谢。(2)研究发现,癌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也会优先选择将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产生 ______(物质),即细胞产能的方式不依赖氧气和 ______(结构)的参与,此特性使癌细胞对葡萄糖的需求高于正常细胞,但提高了癌细胞在恶劣条件下的适应性以及快速增殖的能力。(3)已有研究表明癌细胞的脂肪代谢存在障碍。为探究生酮饮食对肿瘤的作用,研究者选取24只人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SD组)和生酮饮食(KD组),30d后终止实验。①观察两组模型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实验结果表明 ______。②提取移植瘤组织中的总RNA,在 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再经一系列操作即可检测皮下移植瘤组织中部分基因的表达情况(如表)。综合如图和如表的实验结果说明 ______。部分基因表达相对值基因特性或功能KD组SD组Ki-67细胞增殖期表达活跃0.770.98MMP9与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相关0.610.73IGF-1促进细胞增殖0.390.47 (4)有人希望通过生酮饮食达到减肥的目的,请对此提出一点建议 ______。18. 20世纪50年代,科研工作者们受到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并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被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1)六倍体高加索三叶草(6n=48)具有很强的抗旱,抗寒能力,但固氮能力差;而四倍体白三叶(4n=32)具有强固氮能力。为培育出兼具强抗逆性和强固氮能力的三叶草新品种,科学家以高加索三叶草为母本,白三叶为父本进行杂交。①进行人工杂交时,需要在开花前去除高加索三叶草花内未成熟的 ______并套袋,再授以白三叶的花粉。②杂交后代F1高度不育,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______。为进一步获得可育的杂种植株,可用 ______处理F1种子或幼苗,该变异类型属于 ______。(2)已知在某三叶草种群中,亲代基因型AA占24%,Aa占72%,aa占4%,它们随机交配,则F1中A的基因频率为 ______。假如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为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A和a的基因频率会有改变,请在如图中绘出A基因频率变化的大致趋势______。(3)与自然界的生物进化一样,“人工进化”过程的实质也是 ______的定向改变。19. 果蝇(2n=8)的精原细胞经多次有丝分裂后方可启动减数分裂,现经人为诱导获得了果蝇纯合突变体T,其表现为精原细胞因不能停止有丝分裂而出现过度增殖。(1)显微镜下观察野生型果蝇的精巢,发现不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等,其中有16条染色体的细胞是否一定处于有丝分裂过程?理由是 ______。(2)为探究突变体T的遗传特性,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1所示杂交实验,根据结果可知,______为隐性性状。推测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 ______定律,若F1与突变体T杂交后代的性状及其分离比为 ______。则说明上述推测正确。(3)已有研究表明果蝇突变体B同样具有精原细胞过度增殖的表型,为确定两种突变体的突变基因是否为同一突变基因,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2所示杂交实验。结果表明,突变体T的突变基因与突变体B的突变基因的关系为 ______(填“等位”或“非等位”)基因,理由是 ______。(4)比对突变体T与野生型个体的DNA片段,发现只有一个位点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即图3中“↓”处的碱基对由G-C变成了A-T,这种变异属于 ______,对应的密码子变为 ______(终止密码子)。与正常蛋白质比较,变化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将 ______。20.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表观遗传:生命活动的幕后指挥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主要方式,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这种表现修饰能否遗传?在遗传过程中有无规律?受技术手段的限制,这些问题在较长时间内未能得到解决。2013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刘江团队以斑马鱼为实验材料,研究DNA甲基化的遗传问题。基于实验绘制了斑马鱼精子、卵细胞和早期胚胎全基因组的DNA甲基化图谱,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受精前的精子平均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卵细胞;受精后,早期胚胎的甲基化水平起初与精子和卵细胞甲基化水平的均值基本一致,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逐渐上升,到囊胚期阶段即接近精子的甲基化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斑马鱼早期胚胎中的父源DNA完全保留了精子的甲基化图谱而母源DNA则抛弃了卵细胞的甲基化图谱,逐渐重编程为精子的甲基化图谱,这一过程最终导致早期胚胎遗传了精子的甲基化图谱。对斑马鱼的研究为DNA甲基化可以遗传提供了证据。哺乳动物的DNA甲基化变化是否具有相同的规律呢?研究人员对小鼠的精子、卵细胞和早期胚胎的DNA甲基化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小鼠和斑马鱼早期胚胎DNA甲基化的变化规律存在显著差异。如图2所示,在小鼠的发育过程中,精卵结合后,早期胚胎的甲基化水平大幅降低,随后又发生了整体范围的重新甲基化,全基因组范围内甲基化水平升高。尽管班马鱼和小鼠胚胎发育过程DNA甲基化变化存在显著差异,但都遵循一个共同规律,即甲基化的动态变化符合发育过程的需要,随着甲基化的变化过程。与发育相关的各个基因有序地关闭或开启,调控发育过程顺利进行。同时,多个证据表明,甲基化动态模式的差异可能与生物的进化程度相关。因此,追踪不同进化阶段物种的早期胚胎DNA甲基化动态,或许能够揭示DNA甲基化与生物进化的关联,以及DNA甲基化影响遗传发育的机制。(1)表观遗传通过调控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实现细胞 ______过程。组成DNA的碱基发生甲基化将影响附近DNA区域与相关蛋白质的结合,从而影响基因表达中的 ______过程。(2)根据文中信息,如图中①②分别表示①______、②______。(3)基于对斑马鱼和小鼠DNA甲基化的研究,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______。A. DNA的甲基化可遗传且可逆B. 二者早期胚胎的DNA甲基化过程均改变了碱基序列C. 进化上越高等的生物,受精前卵细胞DNA平均甲基化水平越高D. 从进化角度推测,人的早期胚胎发育中DNA甲基化的变化与小鼠更相似(4)基于本文的研究,请提出一个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______。21.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主动分泌释放到胞外的微小囊泡结构,近年来作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媒介而备受瞩目,在临床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发展迅猛。(1)图1是外泌体产生过程示意图。如图,细胞在受到物理或化学刺激后,胞吞形成囊泡结构(早期胞内体),与 ______相互作用,囊泡膜发生凹陷,向内出芽,形成多囊泡体。多囊泡体可以与 ______融合,内容物被水解酶降解或再循环;还可通过 ______的方式将多囊泡体中的微小囊泡释放到胞外,即形成外泌体。(2)已知外泌体中含有蛋白质、DNA和mRNA片段等生物活性物质。科研人员对外泌体在乳腺癌细胞间耐药信息的传递方式进行了相关研究。①首先获得对阿霉素耐药的乳腺癌细胞株MA。提取其外泌体AE,将AE与对阿霉素敏感的乳腺癌细胞株M共培养12h。测定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比较三组实验结果,推测AE可通过向M传递耐药信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M株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判断依据是 ______。②已知耐药基因(MDR)的表达产物P蛋白具有载体蛋白活性,可将阿霉素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具有耐药性。检测发现,M+AE共培养后的M株细胞中P蛋白含量提高。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实验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已知P蛋白的半衰期约为14~17h)实验结果否定了外泌体仅通过携带P蛋白的方式传递耐药信息,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结合图4结果推测,外泌体还通过携带 ______的方式传递耐药信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东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2北京朝阳区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北京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