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届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3届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认真填写,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反复比较,慎重选择,细心计算,认真检查,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5.6扩大到原来的(___)倍是560, 32缩小到原来的(____)是0.032。
2.把5.6缩小到它的是0.056。
3.尝试挑战。在同一时刻,12米高的树的影长是3米,它旁边一棵高16米的树,影长是(__________)米。
4.根据64-30=34,34×20=680,680+13=693写成一道综合算式是(__________)。
5.6个0.1与42个0.01的和是(______)。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5厘米,底边长4厘米,围这个等腰三角形至少需要(______)厘米长的绳子。
7.一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长分别是5厘米,12厘米,第三条边最长是(__________)厘米,最短是(__________)厘米。(填整数)
8.用小数表示出下面各图涂色的部分.
(_________)
(________)
9.4公顷50平方米=(________)平方米.
10.三角形ABC中的一个内角是30°,剪去这个角(如下图),剩下的图形内角和是(______)°。
1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8平方分米。底边长4分米,这个三角形的高是(____________)分米。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2.知道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就一定能知道每个同学的身高。(________)
13.用3厘米、4厘米和5厘米长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______)
14.5+x=20和x+15=20中的x表示相同的数。________
15.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________)
16.87×201=87×200+87。(__________)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7.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2与2a大小都相等 B.计算器上功能键AC是清屏键
C.三角形中最多有2个锐角 D.小数1.562中的“2”在百分位上
18.拼成一个梯形,至少要用( )个相同的等边三角形。
A.2 B.3 C.4
19.( )和15×24的积相等。
A.0.15×240 B.1.5×2.4 C.150×2.4 D.1.5×2400
20.要统计蒜苗的生长情况我们通常选( )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21.近似数65万与准确数65万比较,( ).
A.近似数大 B.准确数大 C.相等 D.不能确定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
22.直接写得数.
0.28+0.2= 2-0.73= 8.8-0.5= 0.7+2.28=
4.1-2.08= 0.7+1.28= 5.3-3= 0.38+5.52=
2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4.下边4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算式:(______)。
五、操作题
25.任意画出三角形ABC的一条高。
26.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六、解决问题
27.马老师最近买了新楼房,客厅地面的长是6m,宽是5m,用边长80cm的正方形瓷砖铺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瓷砖?
28.客货两车分别从相距84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6 小时在途中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9.为更好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工作,星星幼儿园为大班3个班采购一次性口罩共690个,照这样计算,如果再给中班5个班采购同样的一次性口罩,还需要采购多少个?
30.水果店运来苹果a箱,运来的香蕉比苹果的4倍还多16箱.
⑴运来香蕉多少箱?
⑵运来的香蕉和苹果一共多少箱?
⑶当a=80时,运来的香蕉和苹果一共多少箱?
31.一种自来水管每米重5千克,每根长8米。运送150根这样的自来水管,用一辆载重5吨的货车一次可以运完吗?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1001000
【解析】略
2、
【分析】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0.056是把5.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二位,即把5.6缩小到它的。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3、4
【分析】可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树高是影子高度的几倍(树高和影子高度的比值一定),再用12除以前面所得的商,即可求出影子的长度。
【详解】12÷3=4,16÷4=4(米)
故答案为:4
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应用正比例定义解答。
4、 (64-30)×20+13=693
【解析】略
5、1.02
【分析】要求6个0.1与42个0.01的和是多少,先求出6个0.1,即0.1×6;42个0.01,即0.01×42,再把两个积加起来即可。
【详解】0.1×6+0.01×42
=0.6+0.42
=1.02
本题主要考查乘法的意义,解答本题也可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解答。
6、14
【详解】5+5+4=14(cm)
7、16 8
【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长度之差小于第三边来解答
【详解】因为两条边之和是5+12=17(厘米),那么第三边最长就是17-1=16厘米;
(2)因为两条边之差是12-5=7(厘米),那么第三边最短就是7+1=8(厘米)。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形三条边之间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8、0.3 1.27
【详解】略
9、40050
【详解】略
10、360
【分析】如下图,将剩下图形分割成2个三角形,则剩下图形内角和等于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如下图,将剩下图形分割成2个三角形,则剩下图形内角和等于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即180°×2=360°。
故答案为:360。
本题的主要考查学生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11、2.4
【解析】略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2、×
【分析】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它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
所以,知道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就一定能知道每个同学的身高,故此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即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13、√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3+4>5,所以能围成三角形,所以上面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此题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4、×
【分析】分别求出两个方程的解,然后比较一下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
因为5+x=20
所以5+x-5=20-5
x=15;
因为x+15=20
所以x+15-15=20-15
x=5;
比较大小:15>5,
所以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解方程,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成立。
15、×
【分析】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并不是任何数字的末尾添上0后大小都不变。
【详解】在1的末尾添上“0”,这个数就扩大10倍,原题说法错误。
故判断错误。
解答本题要求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
16、√
【分析】计算87×201时,可将201拆分为200+1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87×201
=87×(200+1)
=87×200+87×1
=87×200+87
=17400+87
=17487
87×201=87×200﹢87所以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
乘法分配律是常用的简便运算的方法,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7、B
【分析】选项A中用字母代表数,当a=3时,a²=3×3=9,2a=2×3=6,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选项B中计算器上功能键AC是清屏键,是正确的;
选项C中根据三角形的分类进行判断,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
选项D中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A. 当a是数字3时,a²=3×3=9,2a=2×3=6,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B. 计算器上功能键AC是清屏键,所以题干说法正确;
C. 因为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D. 小数1.562中的“2”在千分位上,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解答本题时通过举例法可以让题目更容易解答。
18、B
【分析】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用两个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加一个可以拼成梯形。
【详解】根据分析,拼成一个梯形,至少要用3个相同的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B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梯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的理解与认识。
19、C
【分析】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积不变性质可知,和15×24的积相等的算式是150×2.4。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积不变性质的灵活运用。
20、B
【解析】略
21、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求近似数的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近似数65万如果是用“四舍”法得到65万,那么近似数比准确数65万大;如果是用“五入”法得到近似数65万,那么近似数65万比准确数65万小.由此解答.
解:近似数65万如果是用“四舍”法得到65万,那么近似数比准确数65万大;这个数最大是1.如果是用“五入”法得到近似数65万,那么近似数比准确数65万小;这个数最小是645000;因此,近似数65万与准确数65万比较,大小不能确定.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利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用“四舍”法得到的近似数65万比准确数65万大;用“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65万比准确数65万小.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
22、0.48 1.27 8.3 2.98
2.02 1.98 2.3 5.9
【详解】略
23、①223;②24.4;③280;
④18.29;⑤2000;⑥13;
【分析】①运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计算;
②运用交换律,把算式变形为19.92-9.92+14.4。
③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在算加法,最后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④运用加法结合律运算;
⑤运用乘法分配律运算;
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运算;
【详解】①
=215+8
=223;
②
=19.92-9.92+14.4
=10+14.4
=24.4;
③
=(20+50)×4
=70×4
=280;
④
=8.29+(3.7+6.3)
=8.29+10
=18.29;
⑤
=(312+188)×4
=500×4
=2000;
⑥
=(3.9+1.1)+(4.08+3.92)
=5+8
=13;
本题考查了整数和小数的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关键在于仔细分析算是看看适合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4、(9÷3)×(7+1)=24
【分析】4张扑克牌上的点数分别为3、1、7、9。24由3乘8求得,3由9除以3求得,8由7加1求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1、7、9这4张扑克牌,经过算式(9÷3)×(7+1)=24才能得到24。
故答案为:(9÷3)×(7+1)=24。
观察数据特点,灵活运用加减乘除法和小括号的计算方法解答。先分析24由哪两个数求得,再分析这两个数又是分别由哪两个数求得。
五、操作题
25、
【分析】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据此可画出三角形的高。
【详解】如图:
本题考查了画高,要用虚线,别忘画直角符号。
26、
【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的意义,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由此作图即可。
【详解】作图如下:
此题考查作三角形的高,解决此题关键是先确定底,再找出与指定底相对的顶点再从此顶点向底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六、解决问题
27、47块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求出教室地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求出每块瓷砖的面积,然后用地面的面积除以每块瓷砖的面积即可。
【详解】80厘米=0.8米
6×5÷(0.8×0.8)
=30÷0.64
≈47(块)
答:至少需要47块这样的瓷砖。
此题在要考查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8、每小时10千米
【解析】试题分析:用两地间和路程除以两车的相遇时间,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减去客车的速度,就是货车的速度.据此解答.
解:840÷1﹣80,
=140﹣80,
=10(千米/小时).
答:货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千米.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根据减法的意义列式解答,本题列式也可是(840﹣80×1)÷1.
29、1150个
【分析】大班3个班共采购一次性口罩690个,则平均每个班采购690÷3个一次性口罩。中班5个班采购同样的一次性口罩,则还需要采购690÷3×5个。
【详解】690÷3×5
=230×5
=1150(个)
答:还需要采购1150个。
本题考查归一问题,先求单一量,再求总量。
30、(1)4a+16箱
(2)5a+16箱
(3)416箱
【详解】(1)4a+16箱
(2)4a+16+a=5a+16箱
(3)5a+16=5×80+16=416(箱)
31、不可以
【分析】首先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水管每米的重量乘以每根的长度,求出每根的重量是多少;然后求出这样的水管150根的总重量是多少,再和5吨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5×8×150
=40×150
=6000(千克)
6000千克=6吨
6>5
所以一次不可以运完
答:用一辆载重5吨的货车一次不可以运完。
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这样的水管150根的总重量是多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神奇小帮手,我是小法官,快乐ABC,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2022-2023学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仔细填空,准确判断,谨慎选择,细想快算,能写会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