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数学四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届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数学四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一、神奇小帮手。
1.在横线上填上“>”“<”或“=”。
600302904________5765432 716000________72万
2.不计算,比较下面两个乘法算式积的大小,并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3636×42( )4242×36
想:3636=3600+36=36×100+36=36×101
所以3636×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42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4242×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3636×42(________)4242×36
3.小明教室里座位是第1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______)。
4.1米70厘米=( )米 8千克 10克=( )千克
10元3角5分=( )元 ( )平方厘米=1.2平方分米
5.有三个笔筒,平均每个笔筒里有9支笔,第一个笔筒里有6支笔,第二个笔筒里有10支笔,第三个笔筒里有(________)支笔。
6.2,3,4,6,0,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_)。
7.(_________)-142=42 12×(_________)=156 432÷(_______)=36
8.已知□+□+□+□+□+○=680,□+□+○=320,那么□=(______),○=(______)。已知□+○=30,那么□×5+○×5=(______)。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9.648-36+64=648-(36+64). (____)
10.一个最简分数,它的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 (_________)
11.三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540°.(______)
12.大于0.995而小于0.997的小数只有0.996。 (____)
13.某小学教师平均年龄是31岁,李老师54岁了,他不可能是这个学校的老师。(________)
14.一个数(0除外)乘1.03所得结果一定比原数大。(__________)
15.被减数减去2,减数加上2,差不变. (____)
16.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相加得的数叫做和。(______)
17.一个数乘0.01相当于把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______)
18.加法交换律可以对加法进行简便运算。(________)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9.把( )缩小100倍后,再扩大10倍是0.1.
A.0.3 B.0.1 C.3 D.30
20.两个数相乘等于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数都是0 B.两个数都不是0
C.至少一个数是0 D.以上都不正确
21.下列各组算式,( )组不可以用“=”连接。
A.960÷16÷4〇960÷(16÷4) B.130×42〇13×420
C.15×22〇30×11 D.792÷36〇396÷18
22.用小数计算8米7厘米-6分米,正确的算式是( )
A.8.7-0.6 B.8.07-0.06 C.8.07-0.6
23.一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1000枚1元硬币大约重6千克,1亿枚硬币大约重( )吨。
A.6 B.60 C.600 D.6000
24.0.1和0.9之间有( )个小数.
A.7 B.79 C.无数
25.要想清楚地反映温岭市气温变化情况,应绘制(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复式统计表
26.下面的式子中,( )是方程。
A.7n=14 B.0.7x+4 C.5x>0.5 D.4×3=12
27.下列算式中,运用了加法结合律的是( )。
A.23+67=67+23
B.48+21+57=48+(21+57)
C.40×18×24=40×(18×24)
28.用乘法竖式计算257×23时,应先算( )。
A.23个257 B.20个257 C.3个257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
29.直接写出得数.
2.5×0= 1-0.55= 3÷100= 3.6-0=
1.5+5= 3.07-0.7= 1+9×10= 4.510=
30.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69+0.57= 6.4-2.36= ☆144×18=
31.认真计算,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08+4.49+5.51 53.78-13.76-36.24 25×3.2×12.5
五、操作题。
32.从正面、上面、右侧面观察左边的立体图形,分别看到什么形状?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六、解决问题
33.三(1)班一小组同学的身高统计如下:
136cm 152cm 135cm 152cm 139cm 147cm 140cm
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34.学校今年植树的棵数是前年的3倍,今年比前年多植树156棵,学校今年和前年各植树多少棵?
35.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5小时后,乙车到达B地并且超过甲车45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6.1吨花生可榨油550千克。1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100千克可榨油多少千克?
37.红光小学四(1)班一共有38人,男生比女生多2人,这个班男女生各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神奇小帮手。
1、> <
【分析】比较整数的大小,先比较数位的多少,数位多的数大;数位相同,就先比较最高位数字,最高位数字大的数就大;最高位数字相同,就依次比较后面数位上的数字,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由此解答。
【详解】600302904>5765432;72万=720000,所以716000<72万
本题主要考查大数的比较,牢记比较方法,单位不统一要先将单位换算统一后再进行比较。
2、36 101 42 4200 42 42 100 42 42 101 42 101 36 =
【分析】根据题目中举例的运算过程来进行一步步推算,最后比较大小。
【详解】3636×42=36×101×42;
想:4242=4200+42=42×100+42=42×101。
所以4242×36=42×101×36
得出:3636×42=4242×36
故答案为:36;101;42;4200;42;42;100;42;42;101;42;101;36;=。
本题考查利用简便运算律将数字分解成几个数字相乘再来比较大小。
3、(1,5)
【详解】考察数对知识,学会确定位置。
4、1.70或1.7 8.01 10.35 120
【解析】略
5、11
【分析】三个笔筒,平均每个笔筒里有9支笔,则一共有3×9支笔。用笔的总数减去第一个笔筒笔的数量再减去第二个笔筒笔的数量,求得的差即为第三个笔筒笔的数量。
【详解】3×9-6-10
=27-6-10
=21-10
=11(支)
所以第三个笔筒里有11支笔。
故答案为:11。
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6、3
【分析】先求出这组数的和,然后根据“总数÷数量=平均数”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2+3+4+6+0)÷5
=15÷5
=3
故答案为:3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7、184 13 12
【解析】略
8、120 80 150
【分析】5□+○=680,2□+○=320,所以○=320-2□,将它带入5□+○=680,即可求出□,进而求出○。□+○=30,□×5+○×5=(□+○)×5=30×5=150。
【详解】(1)5□+○=680
2□+○=320
○=320-2□,带入5□+○=680
5□+320-2□=680
3□=360
□=120
所以○=320-2×120=80;
(2)□+○=30
□×5+○×5=(□+○)×5
=30×5
=150
故答案为:120;80;150
此题重点看懂题中给出的图形符号和等式关系,带入计算即可。也有考到乘法分配律,(a+b)×c=a×c+b×c,需牢记公式。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9、×
【分析】根据减法的性质: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648-36+64=648-(36-64),原题错。
故答案为:错误
本题考查学生对减法运算性质的理解掌握。
10、√
【详解】略
11、×
【解析】略
12、✕
【解析】略
13、×
【分析】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某小学教师平均年龄是31岁,则李老师的年龄可能大于31岁,可能小于31岁,也可能等于31岁。
【详解】某小学教师平均年龄是31岁,李老师54岁了,他可能是这个学校的老师。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含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
14、√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它本身,据此判断。
【详解】1.03>1,所以这句话是对的。
故答案为:√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它本身;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它本身。
15、×
【解析】略
16、√
【分析】根据加法各部分间的名称进行判断。
【详解】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这句话正确。
本题考查加法各部分的名称,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解决此类题目需熟练掌握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名称。
17、√
【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将整体“1”平均分成100等份,则其中的一份可表示为0.01,则一个数(0除外)乘0.01,等于把这个数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
【详解】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一个数(0除外)乘0.01,等于将这个数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当整体被分成十等分、百等分、千等分……时,此时的分量,就使用另外一种记录的方法——小数。例如记成0.1、记成0.01等。小数的意义是分数意义的一环。
18、√
【分析】
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加法进行简便运算,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然后和第三个数一起再利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详解】
根据分析,加法交换律可以对加法进行简便运算。
所以答案是正确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加法交换律的理解。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9、A
【分析】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反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详解】题目中先缩小100倍在扩大10倍,就是缩小了10倍,即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是0.1,那原来的数就是0.3.
故答案为A。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0、C
【解析】0乘任何数都得0,两个数中只要有一个数是0,积就一定得0。
21、A
【分析】除法的性质是指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之积。积不变的规律是指积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 , 积不会发生改变。商不变的规律是指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960÷16÷4=960÷(16×4)≠960÷(16÷4),所以本选项不可以用“=”连接。
B:130×42=(130÷10)×(42×10)=13×420,所以本选项可以用“=”连接。
C:15×22=(15×2)×(22÷2)=30×11,所以本选项可以用“=”连接。
D:792÷36=(792÷2)÷(36÷2)=396÷18,所以本选项可以用“=”连接。
故答案为:A。
熟练掌握除法的性质以及积不变和商不变的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2、C
【解析】略
23、C
【详解】【分析】1亿里有10万个1000,所以有10万个6千克,1吨=1000千克,所以有100个6千克,据此解答。
【详解】A.6,这是100万枚硬币大约的重量;
B.60,这是1000万枚硬币大约的重量;
C.600,这是1亿枚硬币大约的重量;
D.6000,这是10亿枚硬币大约的重量。
故答案为:B
明确一亿有多大,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C
【详解】0.1到0.9之间的小数中,每个小数的数位无数,不同的数位之间又能组成无数个不同的小数.
故答案为C.
25、B
【解析】略
26、A
【解析】略
27、B
【分析】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详解】A.23+67=67+23,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B.48+21+57=48+(21+57),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C.40×18×24=40×(18×24),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B。
熟练掌握加法结合律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8、C
【分析】整数乘法计算方法: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用乘法竖式计算257×23时,应先算3×257。
故答案为:C。
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列竖式过程中把三位数放在上面可以降低计算的错误率。乘数末尾有0,列竖式时0尽量放在旁边,计算完再移到得数处,可以减少0乘其他乘数的步骤。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
29、0;0.45;0.03;3.6;
6.5;2.37;91;45
【详解】略
30、4.26;4.04;2592;
【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除法列竖式计算即可。
【详解】3.69+0.57=4.26 6.4-2.36=4.04 ☆144×18=2592
验算:
本题考查了竖式计算,注意小数加减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验算时乘法可以用除法验算。
31、16.08;3.78;1000
【详解】略
五、操作题。
32、解:如图:
【解析】从正面看到下面两个长方形,上面靠左一个正方形;从上面看到的和正面看到的相同;从右面看到下面2个正方形,上面靠右一个正方形。
六、解决问题
33、143cm
【解析】136+152+135+152+139+147+140=1001(cm)
1001÷7=143(cm)
答: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3cm。
34、今年植树234棵,前年植树78棵.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今年比前年多植树156棵,又今年植树的棵数是前年的3倍,根据差倍公式进行解答.
解:156÷(3﹣1)
=156÷2
=78(棵);
78×3=234(棵).
答:学校今年植树234棵,前年植树78棵.
【点评】根据题意,已知两个数的差与倍数关系,根据差倍公式差÷(倍数﹣1)=较小数,较小数×倍数=较大数进行解答.
35、89千米/小时
【解析】(80×5+45)÷5=89(千米/小时)
36、0.55千克 55千克
【解析】考察单位换算,以及小数的意义。
【详解】首先要统一单位,把1吨统一成千克,1000千克可榨油550千克,那么可以先求出1千克可榨油多少千克,计算出1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就可以求出100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 1吨=1000千克 550÷1000=0.55(千克)100×0.55=55(千克)
答:1千克花生可榨油0.55千克,100千克可榨油55千克。
37、20人,18人
【分析】两数和加上两数差,再除以2,等于较大数;两数和减去两数差,再除以2,等于较小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8+2)÷2
=40÷2
=20(人)
(38-2)÷2
=36÷2
=18(人)
答:这个班男生有20人,女生有18人。
熟练掌握和差问题解题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2-2023学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数学四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数学四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认真填写,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反复比较,慎重选择,细心计算,认真检查,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数学三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数学三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我会判断,我能填,我会计算,动手操作,我能解决下面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