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小升初专项总复习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小升初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阅读A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展开这是一份小升初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阅读A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小升初语文专项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韩娥善歌
昔韩娥东①之齐,匮②粮。过雍门,鬻歌③乞食④。既去,而余音绕梁欐⑤,三日不绝。左右以⑥其人弗⑦去。
注释:①东:向东行。②匮:缺乏。③鬻(yù)歌:卖唱。④乞食:讨要食物。⑤欐(lì):中梁。⑥以:认为。⑦弗:不。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已经 B.去:离开 C.过:经过 D.余:多余
(2)“韩娥善歌”的“善”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 ”画出本文讲述事情经过的句子。
(4)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言文阅读。
孔文举①年十岁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②及中表亲戚③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田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⑤,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孔文举: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②俊才清称:杰出人士,有高雅名望的人。③中表亲戚:泛指内外亲戚。④仆:对自己的谦称。⑤了了:聪明伶俐,明白事理。
(1)文中出现了一些称呼语,加点中的“君”指______,“仆”指______。(填人名)
(2)通过阅读全文,推测“踧踖”一词的意思是( )
A.骄傲得意的样子 B.失落难过的样子
C.局促不安的样子 D.兴奋快乐的样子
(3)阅读文段,不禁让我联想到了之前学过的文言文中机智的少年: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融让梨表现的是孔融爱兄谦让的品质,本文表现的是孔融的才学和机智。
B.“人以其语语之”的意思是孔文举就把李元礼说的话告诉陈韪。
C.“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一句的停顿应为“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D.本文讲述孔文举应对李元礼的提问与陈韪的刁难两件事,从孔文举对这两件事的快速应对可以看出他的机智。
3. 文言文阅读。
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也。尝在嶯①山见一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羲之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②书,以求百钱耳。”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求其书之。羲之笑而不答③。
注释:①嶯(jǐ):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②王右军: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名王右军。③答:答应。
(1)结合文章,解释下面字的意思。
尝:___________ 持:___________ 愠色: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
(2)读句子选择正确的停顿,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
A.尝/在嶯山/见一姥,持六角竹扇/卖之。
B.尝在/嶯山见/一姥,持六角竹扇/卖之。
(3)“他日,姥又持扇来,求其书之。王羲之笑而不答。”从中可以看出王羲之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言文阅读。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
河南近河①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
及驾陷土木②,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侍讲③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注释】①河:黄河。②土木:土木堡之变。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时,明朝在土木堡败于瓦刺的事变。③待讲:官名,从四品。
(1)解释加点字
有僧奇之曰( ) 一动则大事去矣( )
(2)将划线句翻成现代汉语
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文中,可以看出于谦少有奇才、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形象。
5. 文言文阅读。
螳螂捕蝉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①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②,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③欲得其前利,而不顾④其后之有患也。
注释:①悲:大声。②委身曲附:缩着身子,屈着前肢。③务:一定,必须。④顾:考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黄雀延颈欲啄螳螂( ) 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2)文中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先摘抄句子,然后用现代汉语翻译。
摘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言文阅读。
郑人爱鱼
郑人有爱惜鱼者,计无从得鱼,或汕或澪或设饵笱之。列三盆庭中,实水焉。得鱼即生之。鱼新脱网罟之苦,惫甚,浮白而噞喁。逾旦,鬣尾始摇。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樀而食,复掬而观之曰:“腹将不厌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会处以一勺之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未三日,鱼皆磷败以死,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
(1)解释加点字。
①腹将不厌乎?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得鱼即生之。____________________
(2)郑人爱鱼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3)“鱼皆磷败以死,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
(4)“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这句话的正确意思是( )
A.郑人后悔听了别人的劝告。
B.郑人后悔没有听别人的劝告。
C.郑人后悔听了有的人的劝告。
D.郑人后悔没有听有的人的劝告。
7. 文言文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巳暮③矣。”……师旷曰:“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④之明。炳烛之明,孰与⑤昧行⑥乎?” 平公曰:“善哉!” ——(出自《说苑》,有删减)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②问于师旷:对师旷提问。师旷,晋国大夫,博学多才。③暮:晚。④炳烛:点亮蜡烛(或火把)⑤孰与:比……怎样。⑥昧行:在黑暗中走路。
(1)下列“之”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日中之光 B.日出之阳 C.炳烛之明 D.臣闻之
(2)仔细读文中划“___”的语句,完成下列问题。
①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这句话的意思是:___。
②由此,可以看出师旷对晋平公“七十欲学”的态度是( )(只填写序号)
A.不赞成,觉得他年级大了。 B.赞成,觉得学比不学好。
(3)文中师旷连用三个比喻,把___比作___,把壮而好学比作日中之光,把老而好学比作炳烛之明,意在说明___。
8. 文言文阅读。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①晏子短②,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③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④更道,从大门入。
【注释】①以:因为 ②短:长短,这里指人的身材矮小。③延:请。④傧者:指招待宾客的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晏子使楚______________ 傧者更道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________________
(3)晏子是个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的人。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用“ ”在文中画出。
(4)尝试用小古文形式的语言,写一两句话,赞美齐国的晏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请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做题。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③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④之。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③期:约定 ④罢:停止,取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是日,饮酒乐,天雨。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____________
(3)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
(4)我们从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的什么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
10.文言文阅读。
自护其短
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某人自护③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②仕:做官。③护:掩盖,遮掩。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席上啖菱(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 )
啖菱须去壳( ) 欲以清热也( )
(2)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仕于南方 不得已而从仕
B.或曰:“啖菱须去壳。”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C.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D.仕于南方 尝射于家圃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D
(2)善于、擅长
(3)过雍门,鬻歌乞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4)余音绕梁
2. (1)孔文举 李元礼
(2)C
(3)司马光 王戎
(4)B
3. (1)曾经 拿 怨怒的容色 答应
(2)A
(3)可以看出王羲之善良,有原则
4. (1)惊奇 离开
(2)京城大为震惊,大家不知道怎么办。
(3) 治政有方 正直勇敢
5. (1)伸长 可是、却
(2)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它们三个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身后有隐伏的祸患。
(3)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6. (1)饿 使……生存
(2)我们越是喜欢一样东西,就应该用适合它的方式对待它,否则,过分爱之等于害之。
(3)郑国人没有听别人的建议,一意孤行而导致鱼的死亡。
(4)B
7. (1)D
(2)点上火把或蜡烛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 B
(3)少而好学 日出之阳 人生任何时候都应该学习
8. (1)出使 更改
(2)在大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进城。
(3)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4)晏子,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为后人颂。
9. (1)这 下雨 即使 难道
(2)于是前往约定的地方,亲自取消了这次活动。
(3)魏文侯信守约定,冒雨期猎。
(4)信守约定、践行约定
10.(1)吃 表修饰 去掉 想要
(2)C
(3)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升初专项总复习-修辞方法A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共6页。
这是一份小升初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阅读B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升初专项总复习-文学常识A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