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平市双辽市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四平市双辽市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认真填写,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反复比较,慎重选择,细心计算,认真检查,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平市双辽市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1=36°,∠2=54°,∠3是_____.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一个底角的3倍,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一个底角分别是(________)度和(________)度。3.58+47+42=47+(58+ ________)4.两根电线杆之间相隔120米,在其间以等距离增加19根电线杆后,那么从第1根到第12根电线杆间相隔(_____)米.5.在( )里填上“>”“<”或等于“=”。(1)460×50(________)46×500(2)185×38(________)185×39(3)250×40(________)125×80(4)3600495000(________)36040900(5)380万(________)3800001(6)二亿五千万(________)4900000006.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_)条对称轴。7.被减数=差+_____,除数=_____÷商,一个因数=_____÷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_____除数,一个加数=和_____另一个加数。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12厘米,它的第三边长(________)厘米。9.求出下面角的度数。(1) ∠A=(______)(2) ∠B=(______)10.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厘米、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最长是(______)厘米,最短是(______)厘米。(填整厘米数)11.奇思要做一个三角形框架,他有长度分别是5分米和7分米的两根木条,还需要再添加一根(________)分米长的木条。(填整分米数)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1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也一定相同.(_________)13.下图是由6个小正方体拼成的。 (______)14.9和189的最大公因数是1。(____)15.算式40﹣20÷5×10中,要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_________)16.小明身高1.4米,在平均水深0.9米的水池中学游泳,不会有危险._____.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7.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图形是( )。A. B. C.18.用四舍五入法对两个乘数的乘积保留两位小数后是5.64,则准确的乘积可能是( )。A.5.632 B.5.647 C.5.64219.小区有一块草坪(如下图),计算这块草坪面积的算式是( )。A.(17+12)×5 B.17×12×5 C.(17+12)×5×220.右图中有( )个梯形。A.2 B.3 C.121.下面是用木条钉的架子,最不易变形的架子是( )。A. B. C.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22.直接写出得数。0÷12= 25-25= 320×0= 101÷101=16÷1= 408÷8= 46+244= 9×9-9=71-0= 36×1= 100+0= 0-0÷14= 23.能简算的要简算。76×(576÷12+27) 25×64×12538×99+38 209+102÷(52-35)4200÷25÷8 23.78-(3.65+3.78) 24.计算.1-- +- - -+五、操作题25.画出下面图形底边上的高.26.按要求画一画①将六边形A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4格②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B六、解决问题27.地球表面的总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是3.62亿平方千米.其余的是陆地,陆地面积是多少亿平方千米?28.铺铁路时用的一种钢轨,每根长12.5米,每米重44.653千克,1000根这样的钢轨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29.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60千米,14小时可以到达。如果每小时多行驶10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 30.一个数被16除没有余数,如果改用18去除,商是17还余14,那么这个数是16的多少倍?31.李叔叔买一套衣服共380元,上衣比裤子多60元,这套上衣和裤子各是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1、90°【解析】180°﹣36°﹣54°=144°﹣54°=90°答:∠3是90°.故答案为:90°2、108 36 【分析】根据题意,把底角的度数看作1份,则顶角的度数为3份,已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据此可求出底角的度数,进而求出顶角的度数。【详解】180÷(1+1+3)=180÷5=36(度)36×3=108(度)底角是36度,顶角是108度。 明确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找出1倍量,解答即可。3、42 【解析】【考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解答】58+47+42=47+58+42=47+(58+ 42)故答案为42【分析】58+47+42=47+58+42运用了加法交换律,47+58+42=47+(58+ 42)运用了加法结合律.4、66【解析】略5、= < = > < < 【分析】第1、3题,计算出两边的结果再比较;第2题,两个式子的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大的这个式子的积就大;第4题,左边是十位数,右边是八位数,位数多的这个数比较大;第5题,380万=380000,再按照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第6题,先将左边的数写出,两边都是九位数,先比较首位数字,首位数字大的数就大。【详解】(1)460×50=23000,46×500=23000,所以460×50=46×500。(2)38<39,所以185×38<185×39。(3)250×40=10000,125×80=10000,所以250×40=125×80。(4)十位数大于八位数,所以3600495000>36040900。(5)380万=3800000,所以380万<3800001。(6)二亿五千万写作250000000,都是九位数,且亿位数字2小于4,所以二亿五千万<490000000。故答案为:=;<;=;>;<;< 多位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若位数相同,先比较首位数字,首位数字大的数就大,首位数字相同时,再比较下一位,下一位大的这个数就大,若下一位数字相同,继续再比较下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关系。6、1【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由此解答即可。【详解】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如图: 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减数 被除数 积 × -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可.解:被减数=差+减数除数=被除数÷商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故答案为减数;被除数;积;×;﹣.【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应用.8、12【分析】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12厘米,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可知,它的第三边长为5厘米或12厘米。假设它的第三边长为5厘米,5+5<12,则5厘米、5厘米和12厘米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假设它的第三边长为12厘米,5+12>12,12-5<12,则5厘米、12厘米和12厘米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12厘米,它的第三边长为12厘米。故答案为:12。 等腰三角形是指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两个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解答。9、60° 95° 【解析】略10、11 5 【详解】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详解】因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且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所以第三条边最长是11厘米,最短是5厘米。11、3;4;5;6;7;8;9;10;11【分析】根据三角形边的特征: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列出满足条件的第三根木条长度即可。【详解】5+7=12(分米)7-5=2(分米)根据三角形边的特征可知,第三根木条的长度需要大于2分米,同时小于12分米,取整分米数的话,满足条件的有:3分米、4分米、5分米、6分米、7分米、8分米、9分米、10分米、11分米。故答案为:3;4;5;6;7;8;9;10;11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边的特征,根据特征列出满足条件的长度即可。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12、×【详解】略13、×【解析】略14、×【分析】先把9和189分解质因数,找出它们的公有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由此解答即可。【详解】9=3×3189=3×3×3×7所以9和189的最大公因数是3×3=9;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15、错误【详解】40﹣20÷5×10=40﹣4×10=40﹣40=0是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16、×【详解】平均水深0.9米的水池,并不是水池所有地方的水深都是0.9米,有的地方有可能比0.9米深得多,也有可能比0.9米浅得多,据此解答.所以小明身高1.4米,在一个平均水深为0.9米的游泳中可能会有危险;故答案为×.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7、C【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选择。【详解】A.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B.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C.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所以这三个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正五边形。故答案为:C 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其对称轴的条数。18、C【分析】要考虑5.64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5.64最大是5.644,“五入”得到的5.64最小是5.63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详解】“四舍”得到的5.64最大是5.644,“五入”得到的5.644,最小是5.635;所以积应在5.635~5.644之间,(包括5.644和5.635);故答案为:C 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19、A【分析】将图形进行切割一下分解成两个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17和5、12和5,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长×宽代入数据将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加起来即可。【详解】17×5+12×5=(17+12)×5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求法,利用分割法将其分割成规则图形,将算式进行合并时还用到了乘法的分配律。20、A【解析】略21、C【分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本题根据三角形此特点进行解答。【详解】A.长方形易变形;B.梯形易变形;C.三角形不易变形。故答案为:C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应用。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22、0;0;0;116;51;290;7271;36;100;0【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和乘除法、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0÷12=0 25-25=0 320×0=0 101÷101=116÷1=16 408÷8=51 46+244=290 9×9-9=81-9=7271-0=71 36×1=36 100+0=100 0-0÷14=0-0=0 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3、5700;2000003800;21521;16.35【分析】(1)按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25×4=100,125×8=1000,可把64分解成4×2×8,再利用乘法结合律可使计算简便。(3)38×99+38=38×99+38×1,38×99、38×1两个式子里有相同的因数38,把相同的因数38提到括号外面,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使计算简便。(4)按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5)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25×8=200,4200÷200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100,可使计算简便。(6)23.78-3.78能出整数,先利用加法交换律交换3.65与3.78的位置,再利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可使计算简便。【详解】76×(576÷12+27)=76×(48+27)=76×75=570025×64×125=25×(4×2×8)×125=(25×4)×2×(8×125)=100×2×1000=200×1000=20000038×99+38=38×99+38×1=(99+1)×38=100×38=3800209+102÷(52-35)=209+102÷17=209+6=2154200÷25÷8=4200÷(25×8)=4200÷200=42÷2=2123.78-(3.65+3.78)=23.78-(3.78+3.65)=23.78-3.78-3.65=20-3.65=16.35 此题考查乘法、除法和减法的运算定律,熟练掌握各个运算定律是解题的关键。 24、0 【详解】1--=- =0+-=-=- =- = -+=+= 五、操作题25、【解析】略26、【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27、1.48亿平方千米【解析】5.1-3.62=1.48(亿平方千米)答:陆地面积是1.48亿平方千米.28、558162.5千克 558.1625吨【解析】略29、12时【分析】根据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60千米,14小时可以到达,可以计算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由此解答。【详解】60×14=840(千米)840÷(60+10)=840÷70=12(小时)答:12小时可以到达。 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关键是弄清题意,选用合适的等量关系。30、20倍【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可知,这个数为18×17+14。求这个数是16的几倍,用这个数除以16解答。【详解】18×17+14=306+14=320320÷16=20答:这个数是16的20倍。 熟练掌握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31、上衣220元,裤子160元【分析】总价减去上衣比裤子多的60元,上衣就和裤子一样价格,再除以2,就得到裤子的价格,总价减去裤子价格就是上衣的价格。【详解】(380-60)÷2 =320÷2=160(元)380-160=220(元)答:上衣220元,裤子160元。 裤子的价格=(两件的总价-两件衣服的差价)÷2;上衣的价格=两件的总价-裤子的价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平市双辽市2022-2023学年三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选,认真辨析,我会判,仔细观察,我会填,认真细致,我会算,动手操作,我能行,生活问题,我会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四平市双辽市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