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雁塔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二次阶段性测试高二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基因工程,人类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性状
B. 基因工程又称转基因技术或体外DNA重组技术
C. 基因工程可以打破物种界限,实现遗传物质横向转移
D. 对基因进行人为改造,创造自然界没有的新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详解】A、基因工程的目的是定向改造生物性状或者获得生物产品,A正确;
B 、基因工程又被称为转基因技术或体外DNA重组技术,该技术的原理为基因重组,B正确;
C、基因工程可以打破物种界限,在分子水平上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实现遗传物质横向转移,C正确;
D、基因工程没有对基因进行改造,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没有的新基因,D错误。
故选D。
2. 5种限制酶对DNA分子的识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图如下(↓表示剪切点、切出的面为黏性末端),请指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限制酶1:—↓GATC—
限制酶2:—CATG↓—
限制酶3:—G↓GATCC—
限制酶4:—CCGC↓GG—
限制酶5:—↓CCAGG—
A. 限制酶2和4识别的序列都包含4个碱基对
B. 限制酶3和5识别的序列都包含5个碱基对
C. 限制酶1和3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D. 限制酶1和2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关于限制酶:
(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2)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3)结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详解】AB、由题图可知,限制酶1和2识别的序列包含4个碱基对,限制酶3和4识别的序列包含6个碱基对,限制酶5识别的序列包含5个碱基对,AB错误;
CD、限制酶1和3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都是-CTAG,限制酶2剪出来的黏性末端是-CATG,C正确;D错误。
故选C。
3. 下列关于几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E·coli DNA连接酶既可以连接平末端,又可以连接黏性末端
B. 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区段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C. DNA连接酶能将两个DNA片段连接为一个DNA分子
D. 限制酶不是一种酶,而是一类酶
【答案】A
【解析】
【分析】限制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详解】 A、E·coli DNA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未端,A 错误;
B 、 RNA 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启动子)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形成 RNA,B 正确;
C 、 DNA 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即将两个DNA片段连接为一个DNA分子, C 正确;
D 、限制酶是一类酶,包含多种类型,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核苷酸序列,且使该序列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D正确。
故选A。
4. 下列关于乳腺生物反应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转基因哺乳动物乳腺的分泌功能产生产品
B. 分泌的乳汁中不含有目的基因
C. 在泌乳期可以产生乳汁
D. 乳腺生物反应器是将目的基因转入哺乳动物卵细胞获得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乳腺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腺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费用,可以减少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详解】A、利用转基因哺乳动物乳腺的分泌功能产生产品,获得高产量的外源蛋白质,A正确;
B、分泌的乳汁中含有目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但不会含有目的基因,B正确;
C、乳腺生物反应器在泌乳期可以产生乳汁,C正确;
D、乳腺生物反应器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转入哺乳动物受精卵获得的,D错误。
故选D。
5. 为了增加菊花的花色,研究人员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
A. 可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B. 可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DNA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C. 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D. 可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详解】A、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可以将C基因插入农杆菌中的Ti质粒的T-DNA上,之后再用含 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转移到菊花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A正确;
B、据图分析可知,在目的基因的两端、载体上都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 I的切割位点,且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coRI在载体上的切割位点位于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因此可以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之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与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基因表达载体),B正确;
C、图2中显示的标记基因是潮霉素抗性基因,故应该在培养基中添加潮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C错误;
D、要检测菊花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C基因,采用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技术,D正确。
故选C。
6. 蛛丝的强度和柔韧度得益于蛛丝蛋白的特殊布局。有人试图通过破解蛛丝蛋白的结构推测出相应的基因结构,用以指导对蚕丝蛋白的修改,让蚕也吐出坚韧的丝。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蚕合成像蛛丝蛋白一样坚韧的丝的过程不遵循“中心法则”
B. 上述过程运用的蛋白质工程技术是基因工程的延伸
C. 可以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是否有目标蛋白的合成
D.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不能改变基因上特定位点的核苷酸序列
【答案】B
【解析】
【分析】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思路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并改变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或合成新的基因→获得所需要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根据人们对蛋白质功能的特定需求,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由于基因决定蛋白质,因此要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最终还必须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完成。
【详解】A、蚕合成像蛛丝蛋白一样坚韧的丝的过程包括转录、翻译两个过程,遵循“中心法则”,A错误;
B、基因决定蛋白质,因此要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最终还必须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完成,故上述过程运用的蛋白质工程技术是基因工程的延伸,B正确;
C、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不能检测蛋白质,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蛋白质,C错误;
D、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基因上特定位点的核苷酸序列,进而实现对蛋白质的改造,D错误。
故选B。
7. 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机体会产生多种特异性抗体。我国科学家从康复者的浆细胞中克隆出针对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基因相关序列,构建表达载体并在相应系统中表达,可制备出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 该单抗可直接用于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
B. 在该单抗制备过程中利用了基因工程技术
C. 该单抗可与新冠病毒相应蛋白特异性结合
D. 可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抗体基因表达产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1、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2、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详解】A、单抗检测病毒是否存在的原理是抗原―抗体杂交,检测病毒蛋白;直接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是分子杂交,检测是否含有病毒的核酸,所以抗体不能直接检测核酸,A错误;
B、题意显示,我国科学家从康复者的浆细胞中克隆出针对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基因相关序列,构建表达载体并在相应系统中表达,制备出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据此可推测,在该单抗制备过程中利用了基因工程技术,B正确;
C、针对新冠病毒表面抗原制备出的单抗,可与新冠病毒相应蛋白特异性结合,C正确;
D、抗体基因表达产物检测的方法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反应,若呈阳性,则说明已翻译出相应的蛋白质,D正确。
故选A。
8. 要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首先应设计( )
A. 基因结构 B. mRNA结构 C. 氨基酸序列 D. 蛋白质结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要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应从蛋白质预期的功能出发设计蛋白质的结构,然后再推导出氨基酸序列合成其相关基因,D正确,A、B、C都是蛋白质工程中的步骤但都不是第一步,故错误。
故选D。
9. 下列有关病毒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B. 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C. 基因工程中常用噬菌体转化植物细胞
D. 经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用于免疫预防
【答案】C
【解析】
【分析】1、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2、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应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疫苗,主要成分是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接种后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详解】A、促进动物细胞的融合除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A正确;
B、病毒作为抗原可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B正确;
C、基因工程中常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农杆菌的特点是其细胞内的Ti质粒上的T-DNA片段能够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C错误;
D、经过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以作为免疫学中的疫苗,用于免疫预防,D正确。
故选C。
【点睛】
10. 在应用农杆菌侵染植物叶片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常规实验步骤中,不需要的是( )
A. 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
B. 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
C. 诱导转基因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
D. 用Ca2+处理法获得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农杆菌特点: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力;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详解】A、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属于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导入步骤,A正确;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需要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B正确;
C、农杆菌侵染植物叶片获得转基因植株的过程不需要诱导原生质体融合,C错误;
D、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即可用Ca2+处理法获得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D正确。
故选C。
11. 下图为某原种二倍体植物育种流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子代植株Ⅰ可维持原种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B. 子代植株Ⅱ和Ⅲ育种的原理均为基因重组
C. 子代植株Ⅲ的选育过程需经多代自交选育
D. 子代植株Ⅳ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子代植株Ⅴ一般为纯合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子代Ⅰ是通过植物体细胞组织培养的方式获得,属于无性生殖,所以可维持原种遗传性状的稳定性,A正确;
B、子代Ⅱ利用了转基因技术,Ⅲ子代利用了杂交技术,所以这两种育种的原理均为基因重组,B正确;
C、子代Ⅲ的选育过程中,如果选育的品种是显性个体,由于杂合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需经多代自交选育;如果是隐性个体,则不需经多代自交选育,C错误;
D、子代Ⅳ为诱变育种,因而可发生基因突变;子代Ⅴ为单倍体育种,获得的个体一般为纯合子,D正确。
故选C。
12. 在应用基因工程改变生物遗传特性,进而利用种间关系进行生物防治方面,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多个重要成果。
资料一:人类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致使环境不断恶化。王成树等从黄肥尾蝎中克隆出一种神经毒素基因AalT,将其导入能寄生在许多害虫体内的绿僵菌中,增强绿僵菌致死害虫的效应,可有效控制虫害大规模爆发。
资料二:小麦赤霉病是世界范围内极具毁灭性的农业真菌病害。王宏伟、孔令让等从长穗偃麦草中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将Fhb7导入小麦,其表达产物可减轻赤霉菌对小麦的感染,从而避免小麦赤霉病大规模爆发。
资料三:疟疾由受疟原虫感染的雌按蚊通过叮咬在人群中传播。王四宝等从几种微生物中克隆出五种不同抗疟机制的基因,将它们导入按蚊的肠道共生菌AS1中。在按蚊肠道内,AS1工程菌分泌的基因表达产物可杀灭疟原虫。因AS1可在按蚊亲代和子代种群中扩散,所以在含AS1工程菌按蚊的群落中,疟疾传播一般可被阻断。关于以上各种成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施用绿僵菌工程菌减少虫害,不改变绿僵菌与害虫之间存在寄生关系
B. 引入Fhb7增强小麦的抗菌性,目的是调节真菌对植物的寄生能力
C. AS1工程菌分泌的多种表达产物不改变AS1与按蚊之间存在共生关系
D. 使AS1工程菌分泌多种表达产物杀灭疟原虫,影响按蚊对人的寄生生活
【答案】D
【解析】
【分析】群落中的生物关系:1、种内关系(同种生物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1)种内互助;(2)种内斗争。2、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①体内寄生:人与蛔虫、猪与猪肉绦虫;②体表寄生:小麦线虫寄生在小麦籽粒中、蚜虫寄生在绿色植物体表、虱和蚤寄生在动物的体表、菟丝子与大豆;③胞内寄生:噬菌体与大肠杆菌等。
【详解】A、施用绿僵菌工程菌,能增强绿僵菌致死害虫的效应,减少了害虫的个体数量,但是并没有改变绿僵菌与害虫之间的寄生关系,A正确;
B、将Fhb7导入小麦,其表达产物可减轻赤霉菌对小麦的感染,故Fhb7导入小麦增强了小麦对赤霉菌的抗性,使赤霉菌寄生小麦的能力下降,从而避免小麦赤霉病大规模爆发,B正确;
C、将不同抗疟机制的基因导入按蚊的肠道共生菌AS1中,在按蚊肠道内,AS1工程菌分泌的基因表达产物可杀灭疟原虫,AS1工程菌分泌的多种表达产物只是将按蚊体内的疟原虫杀死,并没有影响到按蚊的繁殖,这说明疟原与按蚊之间不是共生关系,而是寄生关系,故AS1工程菌分泌的多种表达产物不改变AS1与按蚊之间存在共生关系,C正确;
D、疟原虫与按蚊、人是寄生关系,而按蚊与人不是寄生关系,D错误。
故选D。
13. 下列关于导入不同受体细胞的方法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肠杆菌常作为受体细胞的重要原因是细胞繁殖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B. 转入棉花细胞时,可用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C. 通过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或体细胞以获得转基因绵羊
D. 细菌所处的这种易吸收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称为感受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详解】A、基因工程中细菌等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原核生物繁殖速度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多为单细胞,操作简便,A正确;
B、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也可用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B正确;
C、受精卵的全能性高,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低,所以培育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要用受精卵,C错误;
D、感受态细胞法,即先用Ca2+处理细胞,使细胞成为感受态细胞(易吸收环境中DNA分子),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受体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D正确。
故选C。
14. 下图是生产某种特定蛋白质的工程技术流程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核酸片段a是DNA,④过程利用PCR扩增
B. ⑥过程常采用显微注射技术
C. 导入后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需要营养物质、适宜的pH、温度等条件
D. 进行⑤操作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及DNA连接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详解】A、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④过程应该是基因的改造的过程,A错误;
B、⑥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技术,B正确;
C、导入后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培养液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另外还需要适宜的pH、温度等条件,C正确;
D、⑤过程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需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及DNA连接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D正确。
故选A。
15. 为探究矮牵牛原生质体的培养条件和植株再生能力,某研究小组设计的实验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获得的原生质体应用10g/ml的蔗糖溶液培养
B. 过程②需提高生长素的比例以促进芽的分化
C. 过程③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
D. 原生质体虽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①表示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得到原生质体的过程;②③均表示再分化过程。
【详解】A、10g/ml的蔗糖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原生质体在10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失水皱缩,不能在其中培养,A错误;
B、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适中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升高,利于根的分化;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降低,利于芽的分化,②诱导芽分化时,需要提高细胞分裂素的比例,B错误;
C、③可以表示诱导根的分化形成幼苗,此时细胞壁已经形成,C错误;
D、原生质体无细胞壁,但由于含有一整套的遗传物质,故具有全能性,D正确。
故选D。
16. 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酶a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酶b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酶a切割产物(bp)
酶b再次切割产物(bp)
2100:1400:1000:500
1900:200:800:600:1000:500
A. 在该DNA分子中,酶a与酶b的识别序列分别有3个和2个
B. 酶a与酶b切出的黏性末端不能相互连接
C. 酶a与酶b切断的化学键不相同
D. 用酶a切割与线性DNA相同碱基序列的质粒,得到4种切割产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酶和b酶识别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但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
分析表格:a酶可以把原有DNA切成4段,说明有该DNA分子上有3个切口,即a酶的识别序列有3个;b酶把大小是2100的DNA切成大小分别为1900和200两个片段,把大小是1400的DNA切成大小分别为800和600两个片段,把大小是500的DNA切成大小分别为300和200两个片段,且a酶和b酶的识别位点不同,说明b酶的识别序列有3个。
【详解】A、a酶可以把原有DNA切成4段,说明a酶的识别序列有3个,b酶把大小是2100的DNA切成大小分别为1900和200两个片段,把大小是1400的DNA切成大小分别为800和600两个片段,说明有2个位点,在该DNA分子中,a酶和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有3个和2个,A正确;
B、a酶与b酶切出的黏性末端相同,用DNA连接酶可以将它们连接起来,B错误;
C、限制酶切割的化学键都是磷酸二酯键,C错误;
D、质粒是环状DNA分子,与线性DNA相同碱基序列的质粒含有3个a酶的切割位点,则其被a酶切割后可以得到3种切割产物,D错误。
故选A。
17. 有关基因治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 把正常的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 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D.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治疗是指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将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导入患者的淋巴细胞,可以治疗复合型免疫缺陷症。
【详解】AB、基因治疗是把健康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并没有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A错误,B正确;
C、人工诱变具有不定向性,并且是多害少利的,C错误;
D、基因治疗是把健康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并没有切除有缺陷的基因,D错误。
故选B。
18. 人工种子是人们模仿天然种子结构制造出来的生命有机体,它能像天然种子一样萌发生长。人工种子的核心部分胚状体可以由悬浮培养的芽尖细胞得到,也可以通过试管培养的花粉或胚囊获得,由此人们把胚状体分为“体细胞胚”和“花粉胚”。请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发芽率低等问题
B. 培育胚状体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 同一种植物“体细胞胚”和“花粉胚”的染色体组的数目比为1∶1
D. 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反映了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1、人工种子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2、优点: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很方便运输和储存;不会造成遗传性状的改变。
3、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为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培养过程的顺序是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进而形成新的植物体。
【详解】A、人工种子具有很多优点,如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籽困难、发芽率低等问题,A正确;
B、胚状体的形成是离体的细胞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即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正确;
C、体细胞胚是由植物的体细胞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而花粉胚是由花粉(经减数分裂形成)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同一种植物的体细胞胚和花粉胚的染色体组的数目比是2∶1,C错误;
D、该项技术为植物组织培养,其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因此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反映了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故选C。
1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运用生态工程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共建文明美好家园。下列关于生态工程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态工程应用了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B. “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循环原理
C. 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D.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要考虑树种的多样性,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物质循环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详解】A、生态工程可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A正确;
B、“无废弃物农业”实现了系统中的物质迁移和转化,主要体现了循环原理,B正确;
C、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C正确;
D、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要求生态系统的各组分要有适当的比例,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要综合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考虑树种的多样性是对自生原理的应用,D错误。
故选D。
20. 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①→目的基因②→与质粒DNA重组③→导入乙细胞④→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需要原料是A、U、G、C四种核糖核苷酸
B. ②要用限制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
C. 如果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③过程可以用农杆菌转化法
D. ④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U、G、C四种核糖核苷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①表示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DNA的过程;②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该过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详解】A、①过程是反转录,利用反转录酶合成DNA片段,所以需要原料A、T、G、C构成的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
B、②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要先用限制酶切割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把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成重组质粒,B正确;
C、如果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重组质粒的导入常用显微注射法,农杆菌转化法多用于植物细胞,C错误;
D、④过程是基因的表达过程,该过程中会有RNA的合成,原料中含有A、U、G、C构成的四种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B。
21.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受精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雌性动物排卵后遇精子即完成受精
B. 胚胎发育至囊胚时即已开始了细胞分化,这是由于基因开始进行选择性表达
C. 哺乳动物卵子的发生开始于初情期后
D. 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胎儿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胚胎发育的知识。
过程: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幼体。
①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
②桑椹胚: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之前所有细胞都能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全能细胞)。
③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注:囊胚的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的破裂,胚胎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孵化)。
④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细胞分化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
【详解】A、雌性动物排出的卵母细胞要发育至减II中期,才能与获能后的精子完成受精,A错误;
B、胚胎发育至囊胚时即已开始了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正确;
C、动物卵细胞的形成是从胎儿时期开始的,C错误;
D、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经历的时期是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囊胚期→原肠胚期→幼体,D错误。
故选B。
22. 用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培养的培养液所含的成分包括( )
①无机盐类 ②有机盐类 ③胶原蛋白酶 ④维生素和氨基酸、核苷酸等 ⑤一定浓度的肝素溶液 ⑥血清⑦激素
A. ①④⑤⑥⑦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④⑤⑦ D. ①②④⑥⑦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原理是细胞增殖。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使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详解】胶原蛋白酶可水解细胞间的蛋白质,使细胞间的黏着度下降,用于制备细胞悬液;一定浓度的肝素溶液可作为精子获能的化学诱导剂,故③⑤均不需要,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3. 小鼠的某种上皮细胞与某种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时,细胞周期基本相同,但上皮细胞在培养时,呈现扁平不规则多角,且黏附在培养瓶内壁上;而该淋巴细胞则常常悬浮在培养液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培养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需用胰蛋白酶分散成单个细胞
B. 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通常会停止分裂增殖
C. 恒温培养箱中的CO2浓度维持在5%左右,主要促进细胞呼吸
D. 培养上皮细胞比淋巴细胞更易观察判断细胞是否具有接触抑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详解】A、动物细胞具有接触抑制的现象,故培养前需用胰蛋白酶分散成单个细胞,A正确;
B、实验中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通常会停止分裂增殖,B正确;
C、细胞培养应在含CO2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恒温培养箱中的CO2浓度维持在5%左右,以维持培养液的pH值,C错误;
D、上皮细胞在培养时,呈现扁平不规则多角形,且粘附在培养瓶内壁上,而淋巴细胞则常常悬浮在培养液中,因此培养上皮细胞更易观察判断细胞是否具有接触抑制现象,D正确。
故选C。
24. 2019年1月,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一只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敲除的猕猴。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5只生物节律紊乱的猕猴,用于研究生物节律机制,技术流程如图所示(①②表示操作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核移植操作前,应对成纤维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B. ①是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去核,去核前需要先将采集的卵母细胞培养至MⅡ时期
C. ②可以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形成重组胚
D. 该技术得到的敲除 BMAL1基因的克隆猕猴的遗传物质与猕猴甲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营养: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种类和所需量严格配置而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无菌、无毒的环境:添加抗生素温度、pH和渗透压:36.5±0.5℃ 7.2~7.4。气体环境:O2是细胞代谢所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置于含有95%空气和5%CO2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进行培养。
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这个重新组合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
【详解】A、在核移植操作前,应将成纤维细胞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动物细胞培养,A正确;
B、①是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去核,去核前需要先将采集的卵母细胞培养至MⅡ时期,MⅡ时期细胞具备受精能力,B正确;
C、②可以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供体核进入卵母细胞,形成重组胚,C正确;
D、该技术得到的敲除 BMAL1基因的克隆猕猴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猕猴甲,少量来自卵母细胞细胞质,D错误。
故选D。
25. 下列技术或方法与原理相符的是( )
A. 人参细胞的大量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B. 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细胞的全能性
C. 人鼠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
D. 克隆羊多利的培育——有性生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1、植物细胞工程的主要技术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其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
2、动物细胞工程的主要技术包括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核移植及单克隆抗体,其中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核移植的原理是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增殖。
【详解】A、人参细胞的大量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原理都是细胞增殖,A错误;
B、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增殖,B错误;
C、人鼠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
D、克隆羊多利的培育原理是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属于无性繁殖,D错误。
故选C。
26. 研究人员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将分散在国内不同区域养殖场、适应性好、抗逆性强、超高产的“超级奶牛”种质资源集中起来,便于进行良种奶牛繁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合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可快速培育出“超级奶牛”群体
B. 运用克隆技术集中“超级奶牛”种质资源,有利于发挥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超级奶牛”的成功克隆,说明奶牛体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能力
D. 体细胞克隆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可避免从国外引进活牛的生物安全风险
【答案】C
【解析】
【分析】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详解】A、胚胎分割能够得到多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胚胎移植是胚胎技术的最后一个环节,结合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可快速培育出“超级奶牛”群体,A正确;
B、直接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运用克隆技术集中“超级奶牛”种质资源,有利于发挥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
C、“超级奶牛”的成功克隆,说明奶牛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能力,即体细胞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错误;
D、体细胞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繁殖技术,该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可避免从国外引进活牛的生物安全风险,如传染病的引进等,D正确。
故选C。
27. 科学家通过“治疗性克隆”研究发现,利用病人本身的细胞可治疗其患有的某些疾病。一般将胚胎干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后,经诱导分化成相应的组织器官用于移植,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治疗性克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类“治疗性克隆”属于生物工程中的细胞工程
B. 该治疗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技术有胚胎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等
C. 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D. “治疗性克隆”与“异体器官移植”相比,其优点之一是避免了免疫排斥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1、治疗性克隆: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和组织(皮肤、神经或肌肉等)用于治疗性移植。生殖性克隆:指将克隆技术用于生育目的,即用于产生人类个体。
2、分析题图:图示为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即从患者身上提取一个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形成一个新细胞,经过动物细胞培养成胚胎干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和器官。
【详解】A、人类“治疗性克隆”应用的主要技术有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属于生物工程中的动物细胞工程,A正确;
B、由图可知,该治疗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技术有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没有应用胚胎移植技术,B错误;
C、胚胎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具有全能性,C正确;
D、“治疗性克隆”与“异体器官移植”相比,器官来自于同一个体,其优点之一是避免了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
故选B。
28. 下图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紫杉醇的途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需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
B. 经过程①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变化
C. 过程③需使用固体培养基以利于细胞增殖
D. 外植体是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中①表示脱分化过程,②表示将愈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的过程,③表示细胞增殖过程。
【详解】A、该过程需要培养植物细胞和植物组织,需要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A正确;
B、外植体在植物激素的刺激下发生脱分化形成由相对没有分化的薄壁细胞组成的愈伤组织,因此经过过程①,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变化,B正确;
C、过程③表示细胞大量增殖的过程,需使用液体培养基,C错误;
D、植物组织培养中用到的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被称为外植体,经过脱分化过程能形成愈伤组织,D正确。
故选C。
29. 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下列材料选择不合理的是( )
A. 以胚状体、不定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人工种子
B. 选择草莓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抗病毒草莓
C. 选择幼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D. 对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易获得植物新品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1.幼龄动物的器官、组织或动物胚胎细胞的分裂能力旺盛,适宜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详解】A、以胚状体、不定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再加上相应的激素和营养物质可得到人工种子,该技术不受季节、时间和土地的限制,A正确;
B、选择草莓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无病毒的草莓幼苗,因为茎尖部位带毒很少或不带毒,B错误;
C、胚胎或幼龄动物体细胞分裂旺盛,故动物细胞培养的材料通常选择胚胎或幼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这样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C正确;
D、愈伤组织的细胞分裂旺盛,对其进行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的频率,因而易获得植物新品种,D正确。
故选B。
30. 下列关于采用胚胎工程技术实现某良种肉用牛快速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采取激素注射等方法对良种母牛作超数排卵处理
B. 体外培养发育到原肠胚期的胚胎即可进行移植
C. 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避免代孕牛对植入胚胎的排斥反应
D. 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同卵多胎较同卵双胎成功率更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对供体和受体的选择和处理(同期发情处理,超数排卵处理)、配种或进行人工授精、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进行胚胎移植。所以在发情期给良种母牛注射激素,促进母牛多排卵,这种处理属于超数排卵处理。
【详解】用促性腺激素对良种奶牛进行注射处理,可促使其超数排卵,A正确;进行移植胚胎是桑椹胚或囊胚,B错误;受体对移植的胚胎几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无需使用免疫抑制剂,C错误;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同卵双胎较同卵多胎成功率更高,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胚胎移植的详细过程,注意同期发情处理的方法、胚胎移植的时间,明确胚胎分割次数越多,成功的概率越低。
二.填空题
31. 近年来,非洲猪瘟(ASF)在我国多地蔓延,给家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控制该病主要依靠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尽早发现、处理,防止扩散。某研究团队通过相关生物学技术制备了非洲猪瘟病毒(ASFV)核心蛋白p54的单克隆抗体。相关实验过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______。若ASFVP54基因序列中无限制酶切位点,为确保ASFVP54基因与pET28a载体正确连接,在步骤①中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操作中大肠杆菌可被称为_______,步骤④处理是为了_____________。
(3)利用ASFVP54单克隆抗体能快速、准确诊断ASF 是因为其 _____、______ 。
【答案】(1) ①. 人工(化学)合成 ②. 在ASFVp54基因编码区两侧加入pET28a载体上存在的两种限制酶识别序列
(2) ①. 受体细胞 ②. 诱导小鼠产生能够分泌抗ASFVp54抗体的B淋巴细胞
(3) ①. 特异性强 ②. 灵敏度高
【解析】
【分析】1、若已知目的基因的序列,可人工合成目的基因。为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进行连接,需使目的基因两端有运载体上存在的限制酶识别序列。
2、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常用感受态细胞制备法。
3、杂交瘤细胞制备后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以便产生足够多的杂交瘤细胞和单克隆抗体。
【小问1详解】
步骤①利用查询出的ASFVp54基因序列合成ASFVp54基因,属于人工合成法中的化学合成法。应该用相同的限制酶对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进行酶切,以便进行正确的连接,故若ASFV p54基因序列中无限制酶切位点,为确保ASFVp54基因与pET28a载体正确连接,在目的基因的合成过程中应该在ASFVp54基因编码区两侧加入pET28a载体上存在的两种限制酶识别序列。
【小问2详解】
接受基因表达载体的细胞为受体细胞,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是感受态细胞制备法,即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之处于易于吸收环境中DNA分子的状态。过程④将ASFVp54蛋白注入到小鼠体内是为了诱导小鼠产生能够分泌抗ASFVp54抗体的B淋巴细胞。
【小问3详解】
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故利用ASFVP54单克隆抗体能有针对性的找到抗原,从而快速、准确诊断ASF。
32. 如图是从酵母菌获取某植物需要的某种酶基因的流程,结合所学知识及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过程是_________,cDNA文库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基因组文库。
(2)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用_______________扩增的方法,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_________,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完成此步骤后产生的结构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_____(填3项)以及目的基因等。
(4)将该目的基因导入某双子叶植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其能否在此植物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此植物的染色体DNA中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以用____________技术进行检测。
【答案】(1) ①. 反转录##逆转录 ②. 小于
(2) ①. PCR技术 ②. DNA双链复制
(3) ①.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②.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4) ①. 农杆菌转化法 ②. DNA分子杂交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小问1详解】
过程B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故B过程为逆转录;一个基因文库中如果包括了该种生物所有的基因,我们把它叫做基因组文库;一个基因文库如果只包含一种生物的一部分基因,叫做部分基因文库,如cDNA文库。故cDNA文库小于基因组文库。
【小问2详解】
PCR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其依据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小问3详解】
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使得目的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表达,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完成此步骤后产生的结构必须含有启动子(驱动转录)、终止子(终止转录)、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筛选)以及目的基因等。
【小问4详解】
将该目的基因导入某双子叶植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利用农杆菌中的Ti质粒的T-DNA使得目的基因能够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其能否在此植物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此植物的染色体DNA中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以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技术进行检测,若呈现杂交带则说明目的基因成功插入。
33. 下图是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第一步是用_________ 酶除去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2)②过程常用的化学方法是用___________试剂作为诱导剂诱导融合。
(3)③过程中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_____________(细胞器)有密切关系。
(4)②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④⑤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由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利用了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
(5)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意义在于克服了_____________的障碍。
【答案】(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聚乙二醇 (3)高尔基体
(4) ①. 流动性 ②. 脱分化 ③. 再分化 ④. 有丝分裂 ⑤. 全能性
(5)远缘杂交不亲和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其中①表示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②表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③表示再生出新的细胞壁的过程,④表示脱分化过程,⑤表示再分化过程。
【小问1详解】
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第一步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小问2详解】
②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用的化学方法是用聚乙二醇试剂作为诱导剂诱导融合。
【小问3详解】
③过程中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高尔基体有密切关系。
【小问4详解】
②原生质体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④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表示脱分化过程,⑤愈伤组织形成植物体表示再分化过程。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由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小问5详解】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意义在于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拓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的范围。
34. 如图所示表示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a—h为操作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试管牛”技术的操作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将相关字母连接起来表示)。
(2)图中a之前对获得精子需要进行________处理;用____________激素对良种奶牛进行_____________处理,所得卵子要培养成熟
(3)c过程名称为________,一般是对发育到____________(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处理。再植入到受体内,再对此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将____________均等分割。
(4)f过程名称是___________,进行该操作之前要对图中的“母牛”进行________处理。
【答案】(1)a→b→f→g
(2) ①. 获能 ②. 促性腺 ③. 超数排卵
(3) ①. 胚胎分割 ②. 桑葚胚或囊胚 ③. 内细胞团
(4) ①. 胚胎移植 ②. 同期发情
【解析】
【分析】图示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其中a表示体外受精、b是胚胎发育过程、c是胚胎分割、d和f表示胚胎移植、e和g是妊娠。b过程形成的是囊胚,其中①是滋养层细胞、②是囊胚腔、③是内细胞团细胞。
【小问1详解】
试管动物的培育过程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所以“试管牛”技术的操作流程是a→b→f→g。
【小问2详解】
刚收集的精子没有受精能力,需要进行获能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良种奶牛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获得更多的卵细胞,然后将卵细胞培养成熟。
【小问3详解】
c是胚胎分割。一般是对发育到桑葚胚或囊胚早期胚胎进行处理。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将③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以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小问4详解】
f过程名称是胚胎移植,行该操作之前要对图中的“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同期发情处理可使供、受体达到相同的繁殖生理状态。
精品解析: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3页。
精品解析:江西南昌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西南昌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