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一轮复习教案:12-2-2 实验八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一轮复习教案:12-2-2 实验八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word版含解析,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仪器选择的三个原则,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与选择,误差分析,注意事项,实验改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八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基础点1.实验电路图与实物连接图2.实验目的(1)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2)分析伏安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3.实验原理(1)测多组小电珠的U、I的值,并绘出IU图象;(2)由图线的斜率反映电流与电压和温度的关系。4.实验器材小电珠“3.8 V,0.3 A”、电压表“0~3 V~15 V”、电流表“0~0.6 A~3 A”、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坐标纸、铅笔。5.实验步骤(1)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按图中的原理图连接好实验电路。(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图中最左端,接线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3)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测出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和电流值I,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中,断开开关S。(4)拆除电路,整理仪器。6.数据处理(1)在坐标纸上以U为横轴,以I为纵轴,建立坐标系。(2)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组数据所对应的点(坐标系纵轴和横轴的标度要适中,以使所描图线充分占据整个坐标纸为宜)。(3)将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重难点一、仪器选择的三个原则1.安全性原则:通过电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的额定电流。2.精确性原则:根据实验的需要,选取精度合适的仪器,以尽可能的减小实验误差。电压表、电流表指针的偏角要大于满偏的三分之一。3.操作方便:实验时要调节方便,易于操作,比如对滑动变阻器,如果是用分压法连入电路的,应选用小量程的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时,用电器上电压接近线性关系,易于操作,反之,则会出现移动滑片时,刚开始时用电器上的电压几乎不变,过了某位置后又突然增大的现象,不易操作。如采用限流式接法要选用与待测电阻相近的滑动变阻器。特别提醒选择仪器的三原则顺序不能颠倒,首先要考虑安全,其次要考虑准确,最后考虑方便,其实真正的操作中往往三方面要统一协调考虑。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与选择1.滑动变阻器两种接法的对比2.两种接法的选择(1)限流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小的电阻(跟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相比相差不多或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还小)。(2)分压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一般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要大)。(3)三种必须用分压接法的情况。①若限流式不能保证安全,即若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时,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仍超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的量程,或超过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电压),则必须选用分压式接法。②若Rx≫R滑,以致在限流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时,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变化范围不够大,此时,应改用分压电路。③若实验中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则必须采用分压式电路。3.两种电路均可使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式接法电路简单、耗能低。三、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由于电压表、电流表不是理想电表,电表内电阻对电路的影响带来的误差。2.偶然误差(1)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带来的误差。(2)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带来的误差。四、注意事项1.电路的连接方式(1)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小电珠(3.8 V,0.3 A)的电阻很小,与0~0.6 A的电流表串联时,电流表的分压影响很大。 (2)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目的是使小电珠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连续变化。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使小电珠分得电压为零的一端,使开关闭合时小电珠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开关刚闭合时因小电珠两端电压过大而烧坏灯丝。3.IU图线在U0=1.0 V左右将发生明显弯曲,故在U=1.0 V左右绘点要密,以防出现较大误差。4.当小电珠的电压接近额定值时要缓慢增加,到额定值记录I后马上断开开关。5.误差较大的点舍去,IU图线应是平滑曲线而非折线。五、实验改进下面介绍一种测小电珠的电阻的准确方法。实验原理:如图所示,两个电压表完全相同且内阻很大。移动滑片,调节电阻箱,使两个电压表的示数相同,则电阻箱的读数即为小电珠的电阻,记下小电珠的电阻和电压;多次移动滑片,采用相同的方法,记下相应电阻箱示数和电压表的读数。在坐标纸上画出RU图线,并分析R随U变化的规律。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会产生系统误差,使得小电珠的电阻测量不准确。上述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这种误差,操作、读数也较方便。 [考法综述]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涉及到伏安法测电阻,这是电学实验中的基本实验,它所涉及到的电流表的内外接法、滑动变阻器的分压限流方式的选择是电学实验的基本技法。这些方法的应用是高考的热点,同时要注意在其他创新实验中去运用本实验中的技法,这是今后高考命题的趋势。在复习本实验的过程中,要掌握以下基本内容:3个原则——仪器选择的三原则2种接法——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3个方法——伏安法测电阻、伏伏法测电阻、安安法测电阻命题法1 实验仪器与连接方式的选择典例1 要测绘一个标有“3 V 0.6 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 V,并便于操作。已选用的器材有:电池组(电动势为4.5 V,内阻约1 Ω);电流表(量程为0~250 mA,内阻约5 Ω);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约3 k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 Ω,额定电流1 A)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750 Ω,额定电流0.3 A)(2)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列的图 ________(填字母代号)。(3)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如果将这个小灯泡接到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5 Ω的电源两端,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 ________ W。[答案] (1)A (2)B (3)0.1[解析] (1)由R===15 Ω知小灯泡的电阻为15 Ω,为调节方便,应选最大阻值为20 Ω的滑动变阻器,即选A。(2)因实验要求灯泡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所以应采用分压电路,又灯泡电阻和电流表内阻差不多,所以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选项B正确。(3)将灯泡接到电源上时,作出电源的IU图象如图所示,读得两图线的交点坐标U=1.0 V、I=0.1 A,即为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灯泡的电流,则小灯泡消耗的功率P=UI=1.0 V×0.1 A=0.1 W。【解题法】 仪器选择的一般步骤(1)首先选择唯一性的器材;(2)粗画电路图(暂不接电流表和电压表); (3)估算回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最大值,在电表的指针有较大幅度偏转但不超过其量程的情况下,结合已知器材的规格,确定实验电路和实验器材。命题法2 实验的改进与数据的处理典例2 硅光电池在无光照时不产生电能,可视为一电子元件。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甲电路,给硅光电池加反向电压(硅光电池负极接高电势点,正极接低电势点),探究其在无光照时的反向伏安特性。图中电压表V1量程选用3 V,内阻为6.0 kΩ;电压表V2量程选用15 V,内阻约为30 kΩ;R0为保护电阻;直流电源电动势E约为12 V,内阻不计。(1)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连接成完整电路。
(2)用遮光罩罩住硅光电池,闭合开关S,调节变阻器R,读出电压表V1、V2的示数U1、U2。 ①某次测量时,电压表V1示数如图丙,则U1=________V,可算出通过硅光电池的反向电流大小为________mA(保留两位小数)。②该小组测出大量数据,筛选出下表所示的9组U1、U2数据,算出相应的硅光电池两端反向电压Ux和通过的反向电流Ix(表中“-”表示反向),并在坐标纸上建立IxUx坐标系,标出了与表中前5组Ux、Ix数据对应的5个坐标点。请你标出余下的4个坐标点,并绘出IxUx图线。 123456789U1/V0.000.000.060.120.240.420.721.141.74U2/V0.01.02.13.14.25.46.78.19.7Ux/V0.0-1.0-2.0-3.0-4.0-5.0-6.0-7.0-8.0Ix/mA0.000.00-0.01-0.02-0.04-0.07-0.12-0.19-0.29③由IxUx图线可知,硅光电池无光照下加反向电压时,Ix与Ux成________(选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答案] (1)连线如图所示(2)①1.40 0.23②描点绘出IxUx图线如图所示 ③非线性[解析] (1)电路连接图见答案(2)①V1选用的是3 V量程,则刻度盘的最小分度为0.1 V,由电压表读数可知,U1=1.40 V,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大小为0.23 mA。②描点绘出IxUx图线如图所示。③由画出的图线为一条曲线可知,Ix与Ux成非线性关系。【解题法】 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应用(1)读取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及对应状态的电阻。例如,图甲中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U1时,通过的电流为I1,对应状态的电阻RL=。(2)灯泡L1、L2并联时电压相同,利用已知电压可确定各自的工作电流。例如,若图甲中L1、L2的并联电压为U1,则工作电流分别为I1、I2。(3)灯泡L1、L2串联,且所加电压为U时,可利用“电流相同,各自分压之和等于总电压U”确定工作状态。例如,图乙中若电流取I0时,满足U1+U2=U,则U1、U2即为L1、L2的工作电压。(4)灯泡L1与电源构成闭合回路时,灯泡L1的伏安特性曲线与电源的UI图线的交点即为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如图丙中的P点(U1,I1)。命题法3 利用“安安法”测电阻典例3 如图甲是测量阻值约几十欧的未知电阻Rx的原理图,图中R0是保护电阻(10 Ω),R1是电阻箱(0~99.9 Ω),R是滑动变阻器,A1和A2是电流表,E是电源(电动势10 V,内阻很小)。在保证安全和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测量范围尽可能大。实验具体步骤如下:①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调到最大;②闭合S,从最大值开始调节电阻箱R1,先调R1为适当值,再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A1示数I1=0.15 A,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1和A2的示数I2;③重复步骤②,再测量6组R1和I2值;④将实验测得的7组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描点。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现有四只供选用的电流表:A.电流表(0~3 mA,内阻为2.0 Ω)B.电流表(0~3 mA,内阻未知)C.电流表(0~0.3 A,内阻为5.0 Ω)D.电流表(0~0.3 A,内阻未知)A1应选用________,A2应选用________。(2)测得一组R1和I2值后,调整电阻箱R1,使其阻值变小,要使A1示数I1=0.15 A,应让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3)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画出R1与I2的关系图。(4)根据以上实验得出Rx=________Ω。[答案] (1)D C(2)变大(3)图象如图所示(4)31[解析] (1)从题图甲看出:保护电阻R0、电阻箱R1与电流表A1构成改装电压表,根据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可得I1(R0+R1+RA1)=I2(Rx+RA2),解得R1=·I2-(R0+RA1),利用R1I2图象求Rx的值时,RA2必须已知,即电流表A2的内阻必须已知。从实验步骤看,电流表A1的电流为0.15 A,则应选量程为0~0.3 A的电流表;从R1I2图象的横轴看出电流最大达到了0.3 A,则电流表A2应选量程为0~0.3 A的电流表,故电流表A1应选用D,A2应选用C。(2)当调整电阻箱R1使其阻值变小时,如果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保持不变,则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要使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应让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3)根据R1=·I2-(R0+RA1)可知,R1I2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4)R1I2图象的斜率k=,在R1I2图象中求得k=240,所以Rx=kI1-RA2=31 Ω。【解题法】 “安安法”测电阻的电路设计题目没有给出电压表,而电流表可看作本身能直接读出电流的小电阻,若电流表内阻已知,则该电流表两端电压可知。所以,内阻已知的电流表可作电压表使用,根据这一思想通常可设计以下三种电路:对于图甲,根据欧姆定律有(I2-I1)Rx=I1r1,解得Rx=,电流表A1的内阻r1应已知且较大。对于图乙,根据欧姆定律有(I2-I1)Rx=I1(R0+r1),解得Rx=,电流表A1的内阻r1应已知。对于图丙,根据欧姆定律有I1(Rx+r1)=I2(R0+r2),解得Rx=-r1,电流表A1、A2的内阻r1、r2都应已知。显然以上方法都没有系统误差。命题法4 利用“伏伏法”测电阻典例4 如图所示是一些准备用来测量待测电阻Rx阻值的实验器材,器材及其规格列表如下。为了能正常进行测量并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实验要求测量时电表的读数大于其量程的一半,而且调节滑动变阻器能使电表读数有较明显的变化。请用实线代替导线,在所给的实验器材图中选择若干合适的器材,连成满足要求的测量Rx阻值的电路。[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由于待测电阻约1000 Ω,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为100 Ω,要使电表读数发生变化,滑动变阻器必须使用分压式接法。当电源电动势全部加在待测电阻上时,流过的电流约为I== A=9 mA,远小于电流表量程3 A,显然不能用电流表来测电流。由于电压表的电阻阻值已知,因此可以通过电压表来替代电流表求出电流,将小量程的电压表与待测电阻串联后,再与大量程的电压表并联。根据比值法容易判断出待测电阻是大电阻,原理图如图所示。根据电压关系及欧姆定律有U2=U1+Rx,解得Rx=。【解题法】 “伏伏法”测电阻的电路设计电压表可看作能直接读出自身两端电压的大电阻,其电流I=,所以阻值已知的电压表可等效为电流表。根据这一思想通常可设计以下两种电路:对于图甲,根据欧姆定律有U2=U1+Rx,解得Rx=,这种方法只需知道电压表V1的内阻r1。对于图乙,根据欧姆定律有+=,解得Rx=,这种方法需要两电压表的内阻都已知。显然这两种方法都没有系统误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实验教案 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含答案),共13页。
这是一份物理一轮复习教案:12-2-1 实验七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word版含解析,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精密测量工具的使用,伏安法测电阻,常用电表的读数原则,误差分析,注意事项,实验改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一轮复习教案:12-1-5 实验五 探究动能定理 word版含解析,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注意事项,实验改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