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扬州市邗江区数学四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扬州市邗江区数学四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一、快乐填一填。
1.1平方米的绿草地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20克,释放氧气15克,百姓广场有4000平方米的绿草地,每天能释放氧气(_______)克,能吸收二氧化碳(________)克。
2.在括号里填上小数。
3.大于0.2小于0.3的两位小数有(_____)个,与0.25相等的三位小数有(_____)个。
4.一个数的近似数是15万,这个数最大是_______,最小是_______.
5.18.047是有1个_____,8个_____,4个_____和7个_____组成,它的计数单位是_____.
6.一个11位数,最高位和千万位上都是8,十亿位和十万位上都是6,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___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个亿和(______)个万组成的,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___________)亿。
7.不改变数的大小,把2.6改写成两位小数是(________);不改变数的大小,把2改写成一位小数是(________)。
8.下面是一根长16厘米的吸管。如果第一剪从2厘米处剪开,第二剪从(______)厘米处剪开,剪成的3小段,正好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9.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_______),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_________).
10.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再添一根小棒(长度为整厘米数)可以搭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最长有(________)厘米,最短有(________)厘米。
11.=( )÷( )==
二、公正小法官。
12.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________)
13.27÷(3+1)=27÷3+27÷1. (____)
14.因为□×◇=☆,所以◇÷☆=□。(________)
15.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________)
16.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_____.
17.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______)
18.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平均分是95分,这次考试一定没有不及格的同学。(______)
三、精挑细选。
19.根据线段图列式,下面错误的算式是( )。
A.( )+200=500 B.200+( )=500 C.200+500 D.500-200
20.32×59比30×59的积( )
A.少118 B.多59 C.多118
21.一个八边形的内角和是( )。
A.180° B.1080° C.1260° D.1440°
22.16×127,如果第二个乘数增加3,那么积增加( )。
A.3 B.30 C.48
23.比 x 的 6 倍少 12 的数是( ).
A.12-6x B.6x-12 C.6x+12
24.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 )条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
A.4 B.2 C.1 D.无数
25.下面的度数可以作为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是( )。
A.240° B.600° C.540°
四、我是神算手。
26.直接写得数。
80×40= 810÷90= 650÷50=
600×5= 400×21= 25×4÷25×4=
27.列竖式计算
3.81+17.1= 16.42﹣8.73= 15﹣6.35=
五、动手实践。
28.在方格纸上画出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图形.
29.画出下面各图的对称轴。
30.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画对边的平行线与垂线。
六、生活问题我能解决。
31.家里的平底锅每次只能烙2张韭菜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需要3分。如果要烙7张饼,至少需要多长时间?(用你喜欢的方式解答)
32.过点画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并量一量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cm。
33.新年活动要挂彩色气球,四(1)班有13人参加吹气球小组.男生每人吹8个,女生每人吹7个,一共吹了100个气球.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34.小明在去游乐园的路上,坐公交车用了5分钟,平均每分钟行a米,走路用了4分钟,平均每分钟走b米。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小明一共行了多少米。
(2)当a=1100,b=60时,小明一共行了多少米?
35.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请你画出图1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将图2围绕点C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请画出图2先向右平移8格,再向下平移2格以后的图形。
(4)请用数对表示平移后三角形各顶点的位置:( )、( )、( )。
参考答案
一、快乐填一填。
1、60000 80000
【解析】略
2、5.66;5.77;5.85;5.9
【分析】略
【详解】略
3、91
【解析】略
4、154999 145000
【解析】略
5、十 一 0.01 0.1 0.1
【详解】试题分析:(1)18.047中的1在十位上,8在个位上,4在百分位上,7在千分位上,利用所在数位的计数单位填空即可.
(2)一个小数的计数单位看小数的最低位是什么数位,最低位的计数单位就是这个小数的计数单位.
解:18.047中的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8在个位上,表示8个一;4在百分位上,表示4个0.01;7在千分位上,表示7个0.1;
所以18.047是有1个十,8个一,4个0.01和7个0.1组成,它的计数单位是0.1;
故答案为十,一,0.01,0.1,0.1.
【点评】
此题考查小数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和小数的计数单位,要分清在什么数位上.
6、86080600000 860 8060 861
【解析】略
7、2.60 2.0
【分析】小数的性质是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不改变数的大小,把2.6改写成两位小数是2.60;不改变数的大小,把2改写成一位小数是2.0。
故答案为:2.60;2.0。
本题考查了小数的性质和改写。注意与小数的近似数的区别,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
8、9
【分析】第一剪从2厘米处剪开,还剩下16-2=14厘米,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
【详解】16-2=14(厘米)
第二条边是6厘米时,2+6=8(厘米),14-6=8(厘米),8=8,不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当第二条边是7厘米时,2+7=9(厘米)14-7=7(厘米)9厘米>7厘米
7-7=0(厘米),0<2,
2+7=9(厘米)
所以第二剪从9厘米处剪开。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关键是牢记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是关键,据此判断出第二条边的长度。
9、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答案不唯一) 平行四边形
【详解】略
10、15 11
【分析】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用5和3的和与差求出第三边的长度,进而求出周长。
【详解】(1)5+3=8(厘米)
第三条边要比8厘米小,比8小的最大整厘米数是7厘米,第三边长7厘米,此时周长是:
5+3+7=15(厘米);
(2)5-3=2(厘米)
第三边要比2厘米大,比2大的最小整厘米数是3厘米,第三边长3厘米,此时周长是:
5+3+3=11(厘米);
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最长有15厘米,最短有11厘米。
故答案为:15;11
本题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求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1、2;5;6;20。
【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2÷5;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2÷5;
==
==
故答案为:2;5;6;20。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二、公正小法官。
12、√
【分析】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a×c,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简便计算
【详解】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3、错误
【分析】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据此顺序解答.
【详解】27÷(3+1)
=27÷12
=2.25
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4、×
【分析】根据乘法算式中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是因数,◇是因数,☆是积,积=因数×因数;
所以◇÷☆=□,因数÷积=因数,故此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熟练掌握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5、×
【分析】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并不是任何数字的末尾添上0后大小都不变。
【详解】在1的末尾添上“0”,这个数就扩大10倍,原题说法错误。
故判断错误。
解答本题要求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
16、√
【详解】辨识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都是两腰相等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故判断为:√.
17、×
【详解】略
18、错
【解析】略
三、精挑细选。
19、C
【分析】由线段图可知,要求的是一个数加上200等于500,根据加法、减法的意义可列式为:( )+200=500,200+( )=500或500-200;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由线段图可列算式为:( )+200=500,200+( )=500或500-200=( ),由此可知C选项的算式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了加法、减法的实际应用,关键在于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
20、C
【解析】32×59-30×59
=(32-30)×59
=2×59
=118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题意,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然后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21、B
【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八边形的内角和是(8-2)×180°,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八边形的内角和是
(8-2)×180°
=6×180°
=1080°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n-2)×180°,要注意多边形的边数每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
22、C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16×127,如果第二个乘数增加3,积就增加3个16,由此解答。
【详解】16×127,如果第二个乘数增加3,那么积增加:
16×3=48
故答案为: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和算理。
23、B
【解析】略
24、B
【分析】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分别向两条对边各画一条垂线,也就是高。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2条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
故答案为:B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高的性质,即点到对边的垂线段。
25、C
【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得出多边形内角和一定是180°的倍数,再根据各选项给出的数据找出是180°的倍数的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因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为(n-2)×180°,
所以多边形内角和一定是180°的倍数,
即540°=3×180°。
故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解题时要记住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并加以应用即可解决问题。
四、我是神算手。
26、3200;9;13;3000;8400;16
【分析】根据整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没有括号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只有乘除或者只有加减时,从左到右依次运算;有括号时,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据此计算得出答案即可。
【详解】(1)80×40=3200;
(2)810÷90=9;
(3)650÷50=13;
(4)600×5=3000;
(5)400×21=8400;
(6)25×4÷25×4=100÷25×4=4×4=16。
故答案为:3200;9;13;3000;8400;16。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中,得数要带上乘数后面的0,要注意运算顺序:只有乘除或者只有加减时,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27、20.91;7.69;8.65
【详解】3.81+17.1=20.91
16.42﹣8.73=7.69
15﹣6.35=8.65
五、动手实践。
28、如图所示:
【详解】略
29、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此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的灵活应用。
30、见详解
【分析】(1)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直线外一点重合,过直线外一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向已知直线画直线即可。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原来和已知直线重合的直角边和直线外一点重合,过直线外一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
【详解】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六、生活问题我能解决。
31、21分钟
【分析】首先根据用一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2张,7÷2=3……1,若先把前6张饼烙至熟,在烙最后一张饼时,锅中只有一张饼而造成浪费,所以应先烙4张饼,然后再烙3张饼,而且要把两张饼的两面错开烙。
【详解】应首先分2次烙4张饼,然后再烙3张饼。烙前4张饼需要的时间:6×2=12(分钟)
烙最后3张饼时,应先往锅中放入两张饼,先烙熟面后拿出一张,再放入另一张,当再烙熟一面时把熟的一张拿出来,再放入早拿出的那张饼,使两张同时熟,所以一共需要9分钟12+9=21(分钟)
答:至少需要21分钟。
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使效率最大化,即锅能尽量放满,不做无用工。
32、见详解
【分析】(1)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P点重合,过P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向已知直线画直线即可。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原来和已知直线重合的直角边和P点重合,过P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
【详解】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2cm。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两直线互相平行时,从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所得的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平行线间的距离。
33、男生9人,女生4人
【解析】
男生(人) | 13 | 12 | 11 | 10 | 9 |
女生(人) | 0 | 1 | 2 | 3 | 4 |
气球(个) | 104 | 103 | 102 | 101 | 100 |
答:男生有9人,女生有4人.
34、(1)(5a+4b)米
(2)5740米
【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分别计算出乘车和步行的路程,再相加即可解答。
(2)把a=1100,b=60代入(1)的算式中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1)(5a+4b)米
(2)当a=1100,b=60时
5a+4b
=5×1100+4×60
=5500+240
=5740(米)
答:小明一共行了5740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注意字母与数字相乘时,省略乘号,并且把数字放在字母的前面。当数字是“1”时,“1”常常省略不写。
35、(1)(2)(3)如图:
(4);;
【分析】(1)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完成轴对称图形;
(2)根据旋转的特征,三角形绕点C顺时针旋转90°,点C的位置不动,其余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根据平移的特征,把这个图形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8格,再向下平移2格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4)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用数对表示出平移后三角形各顶点的位置。
【详解】(1)(2)(3)如图:
(4)数对表示平移后三角形顶点A、B、C的位置是:(20,1)、(20,4)、(22,1)。
本题考查了学生作对称图形和平移,旋转后图开的能力,关键是找出各个顶点后再连线,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要看清列数和行数。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仔细填空,准确判断,谨慎选择,细想快算,能写会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数学四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数学四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谨慎判一判,仔细选一选,认真填一填,细心算一算,动手操作,想一想,解一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横县2023年数学四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横县2023年数学四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神奇小帮手,我是小法官,快乐ABC,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