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一、谨慎判一判。
1.30-8.5+1.5=30-(8.5+1.5)=20。 (______)
2.聪聪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乐乐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聪聪一定比乐乐重。(________)
3.2厘米,6厘米,6厘米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____)
4.小红在教室的位置是(4,5),小强的位置是(6,5),他俩在同一行。(________)
5.0.05里面有5个十分之一. (____)
二、仔细选一选。
6.小华双休日想帮妈妈做下面的事情:用洗衣机洗衣服要用20分钟;扫地要用6分钟;擦家具要用10分钟;晾衣服要用5分钟。她经过合理安排,做完这些事至少要花( )分钟。
A.21 B.25 C.26 D.41
7. “4086000”正确的读法是( )
A.四百零八万六千 B.四百八万六千
8.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 )90°.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无法判断
9.下面三个算式中( )的结果最大。
A.800﹣60×12+8
B.(800﹣60)×(12+8)
C.(800﹣60)×12+8.
10.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a千米,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A.3a B.3÷a C.a÷3
三、认真填一填。
11.一个长方形长30米,宽20米,如果宽不变,长增加8米,面积增加(___)平方米;如果长不变,宽增加8米,面积增加(____)平方米;如果长宽都增加8米,面积增加(_____)平方米。
12.小马虎在计算4.26加上一个一位小数的时候,由于错误地把加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4.78,这个一位小数是_____,这道题的正确的结果是_____.
13.如图,小蚂蚁每天都在正方体纸盒内壁上跑步,路线为:,已知线段长19厘米,这条跑步路线全长(________)厘米。
14.把29.3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就是把小数点向(____)移动(____)位.
15.根据19×23=43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______)×(______)=43.7 (______)×(______)=43.7
(______)×(______)=4.37 (______)×(______)=4.37
16.在里填上“>”“<”或“=”。
1.992.0 4.8 kg4 kg 80 g 96÷(12+4)×296÷[(12+4)×2]
17.找规律填空(单位:)。
按这样的规律,当等腰梯形的个数是8个时,拼成的图形是(________)形,周长是(________)。
18.由7个十亿,5个千万4个百和9个一组成的数写作_____,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_____.
19.某市实验小学四3班共有学生55人,男生比女生多3人,这个班有男生(______)人。
20.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6.402 6.204 6.4 6.24
( < < < ) 。
四、细心算一算。
21.直接写得数.
24×50= 180÷45= 7.5+1.5=
4.3-0.8= 3.26+0.4= 5-2.9=
22.竖式计算。
23.把下列分数写成小数,把小数写成分数。
五、动手操作。
24.画出下图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25.(1)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位置依次是A(1,4)、B(1,1)、C(3,1).
(2)把画出的三角形向右平移7格,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并用数对表示平移后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E F G
六、想一想,解一解。
26.爷爷买了6千克梨和8千克苹果,共用了120元,梨的单价是苹果的2倍。梨和苹果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7.小明走路的速度是 70 米 / 分,小红走路的速度是 64 米 / 分。
(1)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家出发步行去学校,经过 6 分钟在学校相遇。小明家和小红家相距多少米?
(2)两人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去少年宫,经过 5 分钟,小明到了少年宫,这时小红离少年宫还有多少米?
28.同学们排成一个正方形方阵,后来减少了一行一列共19人。原来共有多少人?
29.看图列方程(不计算)。
方程: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谨慎判一判。
1、×
【解析】略
2、×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聪聪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指聪聪所在的小组的同学体重之和除以人数,同理,乐乐所在的小组同学平均体重是指乐乐所在的小组体重之和除以人数,平均体重受偏重或偏轻同学的影响,聪聪所在的组可能偏重的同学较多,导致平均体重增加,乐乐所在的小组体重偏轻的同学多,导致平均体重减少,因此,无法判定聪聪与乐乐谁重。
【详解】聪聪所在的组可能偏重的同学较多,导致平均体重增加,或乐乐所在的小组体重偏轻的同学多,导致平均体重减少,因此,无法判定聪聪与乐乐谁重。
所以判断错误。
平均数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较大,它不能反映个体的情况。
3、✕
【详解】略
4、√
【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得,小红在教室里的位置是(4,5),表明小红在教室的第4列,第5行;小强的位置是(6,5),表明小强在教室的第六列,第5行;
所以,小红在教室的位置是(4,5),小强的位置是(6,5),他俩在同一行,故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应用。
5、×
【详解】0.05里面有5个百分之一,也就是有5个0.01,
所以0.05里面有5个十分之一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二、仔细选一选。
6、B
【分析】用洗衣机洗衣服的同时,可以扫地,擦家具,可节约6+10=16分钟,所以做完这件事至少需要20+5=25分钟。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做完这些事至少要花25分钟。
故答案为:B
此题属于合理安排时间问题,要奔着既节约时间又不使每道工序相矛盾进行解答。
7、A
【详解】略
8、B
【详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如果三角形中有一个钝角即大于90度,因此,另外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小于90度.
9、B
【详解】试题分析:①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
②先同时计算两个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和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③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加法;
由此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即可。
解:①800﹣60×12+8
=800﹣720+8
=80+8
=88
②(800﹣60)×(12+8)
=740×20
=14800
③(800﹣60)×12+8
=740×12+8
=8880+8
=8888
88<8888<14800
算式②的结果最大。
故答案为②。
【点评】
解决本题关键是找清楚各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求出结果,再比较。
10、C
【分析】用汽车行驶的千米除以汽车行驶的时间,就是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
【详解】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a千米,平均每小时行a÷3千米。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的是用字母表示数,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把题目中的数据代入即可。
三、认真填一填。
11、160 240 464
【解析】略
12、5.2 9.1
【详解】4.78﹣4.26=0.52
0.52×10=5.2
4.26+5.2=9.1
答: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9.1.
故答案为5.2,9.1.
13、57
【分析】因为是正方体,所以每个面都是一样的,既然线段AB是19厘米,那么线段BC、CA也都是19厘米,将三条线段的长度加起来即可得到这条跑步路线的全长。
【详解】19×3=57(厘米)
故答案为:57
本题考查的是对正方体的认识,得到这条路线上另外两条线段的长度。
14、右 1
【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详解】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把19.3扩大100倍,只要把19.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即可.
故答案为右,1.
15、1.9 23 19 2.3 1.9 2.3 0.23 19
【分析】第1、2题,积是一位小数,说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是1。第3、4题,积是两位小数,说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是2。
【详解】根据分析:
1.9×23=43.7 19×2.3=43.7
1.9×2.3=4.37 0.23×19=4.37
故答案为:1.9;23;19;2.3;1.9;2.3;0.23;19
解答此题的关键:已知式子的积和下面4个式子的积,数字相同,不同之处是小数点的位置,即可得乘数也是数字一样,不同之处是乘数的小数点位置不同。
16、<; >; >
【解析】略
17、平行四边 26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拼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列表法分析出梯形的个数与周长的关系为:周长=3×梯形个数+2,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
梯形个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图形周长 | 5 | 8 | 11 | 14 | 17 | 20 | 23 | 26 |
按这样的规律,当等腰梯形的个数是8个时,拼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周长是26cm。
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利用规律求解,可以用“列表法”求证规律。
18、7050000409 十亿
【详解】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据此写出;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表可知:这个数是十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十亿.
19、29
【分析】根据题意,四3班共有学生55人,男生比女生多3人,则用总人数加上3人,即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相等时的人数之和,再除以2,即可求出男生人数。
【详解】(55+3)÷2
=58÷2
=29(人)
此题主要考查了和差公式的应用,即:(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或和-大数=小数。
20、6.204;6.24;6.4;6.402;
【解析】略
四、细心算一算。
21、1200 4 9 3.5 3.66 2.1
【详解】略
22、29.42;11.26;1.195
【分析】小数的加减法法则: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数位上没有数字的添0补位,再按照整数的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商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乘法法则: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详解】38.02-8.6=29.42 6.59+4.67=11.26 4.78×0.25=1.195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乘法和加减法的竖式计算,运用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计算时要仔细、认真。
23、0.02;0.405;;
【分析】(1)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化为两位小数,即0.02;
(2)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化为三位小数,即0.405;
(3)把小数0.7化为分数,0.7是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七,即;
(4)把0.218化为分数,0.218是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二百一十八,即。
【详解】0.02 0.405
此题考查分数与小数互化方法的灵活运用,熟记化法是解题关键。
五、动手操作。
24、
【分析】根据画垂线的方法画高即可: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底重合,沿重合的直线平移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相对的顶点重合,过这点沿直角边向已知底画垂线段即可。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画垂线的能力,注意作高用虚线,标出垂足。
25、
E(8,4);F(8,1);G(11,1)
【解析】略
六、想一想,解一解。
26、梨12元;苹果6元
【分析】梨的单价是苹果的2倍,则买6千克梨的价钱可以买6×2千克苹果。买6千克梨和8千克苹果共用了120元,也就是买6×2+8千克苹果共用了120元,则苹果的单价是120÷(6×2+8)元。用苹果的单价乘2,求得的积就是梨的单价。
【详解】120÷(6×2+8)
=120÷(12+8)
=120÷20
=6(元)
6×2=12(元)
答:梨的单价是12元,苹果的单价是6元。
买6千克梨的价钱可以买12千克苹果,则买6千克梨和8千克苹果的价钱可以买20斤苹果,此为解决本题的关键。
27、(1)(70+64)×6=804(米)
答:小明家和小红家相距 804 米。
(2)(70-64)×5=30( 米 )
答:这时小红离少年宫还有 30 米。
【解析】略
28、100人
【解析】(19 - 1)÷2=9(人)(9+1)×(9+1)=100(人)
答:原来共有100人。
29、3y+62.5=88.9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式:3本《故事书》的总价+一本《儿童文学》的价格=88.9元;设每本故事书y元,然后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每本故事书y元,
3y+62.5=88.9
此题考查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基本数量关系,设未知数为x,由此列方程解决问题。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2-2023学年数学四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2-2023学年数学四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思考,巧填空,仔细推敲,巧判断,仔细选一选,仔细计算,图形与统计,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数学三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数学三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作图题, 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