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概念的概述导学案
展开课时1 概念的概述
[课标要求] 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素养目标] 科学精神:理解概念的含义与特征,正确运用概念,搜集经典概念,分析其内涵和外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扬科学精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一、概念的含义
1.属性
(1)含义:事物总有许许多多的________和关系。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2)分类:事物的属性可分为____________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________________。
2.概念
(1)含义: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想一想: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是否等于客观事物本身?
(2)表达:概念只有通过________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想一想:表达“父亲”这个概念可以用哪些不同的语词?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和外延
1.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____________,它反映事物“______”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2.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________。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4.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和不相容关系
(1)相容关系
①含义: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________部分,则为相容关系。
②分类: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________关系、________关系。
a.全同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b.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____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____的概念为种概念。
c.交叉关系: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想一想:不同概念所指的范围都是不相同的吗?
(2)不相容关系
①含义: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又称全异关系)。
②分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a.矛盾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________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________该属概念的外延。
b.反对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1.揭示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就是概念。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物之间的属性不具有共性。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一个语词在同一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外延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题1:概念与语词
合作探究
《新论·鄙名第十七》载:“庄里有人,字其长子曰盗,次子曰殴,盗持衣出耨,其母呼之曰:‘盗!’吏因缚之。其母呼殴殴喻吏,遽而声不转。但言:‘殴!殴!’吏因殴之。盗几至于殪。”
这种情况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核心归纳
1.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1)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表达形式。
(2)凡是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概念和语词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概念的意义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只要我们进行逻辑思维就一刻也离不开概念。
(1)概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人们掌握了概念,就能把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2)由于概念更普遍、更深刻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人们掌握了概念,就能突破直观的局限,真正理解客观事物。
(3)概念既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总结成果,又是人们获得新认识的起点。只有概念明确,才能恰当地作出判断,才能进行合乎逻辑地推理,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议题2:概念的基本特征
合作探究
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如果求“马”,那么“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如果求“白马”,那么“黄马”“黑马”就不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
你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为什么?
核心归纳
比较概念外延关系的各种分类
考向一 概念的含义[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1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是没羽毛的动物。”他的学生将一只拔毛的鸡拎到他面前说,“老师,这就是你说的人”。材料强调,柏拉图( )
A.看到了人的显著特征
B.没有揭示人的本质属性
C.进行了准确定义
D.没有使用语词表述概念
考向二 概念的基本特征[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2 实体经济,指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这一论断( )
①揭示了实体经济的本质属性
②揭示了实体经济的外延
③指明了实体经济与物质生产活动的种属关系
④揭示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交叉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考向三 外延的交叉关系[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3 “苹果”和“水果”两个概念的关系是( )
A.全同关系 B.交叉关系
C.全异关系 D.种属关系
例4 (2021·云南楚雄高二阶段练习)2020年是当代作家魏巍诞生100周年。魏巍一生为我们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等,诗集《两年》《黎明风景》《不断集》《红叶集》等。下图能正确表达“散文家”(S)和“诗人”(P)外延关系的是( )
考向四 外延的全同关系[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5 下列选项中的概念关系与“土豆——马铃薯”一致的是( )
A.坦克——战车 B.录音机——录音笔
C.萝卜——青萝卜 D.番茄——西红柿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课时1 概念的概述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一、
1.(1)性质 (2)本质属性 内部规定性
2.(1)想一想: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比如“人”这个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只抓住“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比如张三或李四,而是指所有的“人”。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
(2)语词
想一想:“父亲”“爸爸”“爹爹”“家父”。
二、
1.本质属性 质
2.范围
4.(1)①相同 ②种属 交叉 b.大 小
c.想一想:不是。如,①“《史记》的作者”和“司马迁”,二者是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②“动物”和“马”,二者是属种关系,“动物”为属概念,“马”为种概念。
③“马”和“动物”,二者是种属关系,“马”为种概念,“动物”为属概念。
④“中学生”和“球迷”,二者是交叉关系,“中学生”既可能是“球迷”,也可能不是“球迷”。
(2)②a.属概念 等于
易错提醒
1.并非揭示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就是概念。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2.人们是通过事物的本质属性来区分和认识事物的,但有些非本质属性可能是事物之间的共性。
3.同一个语词在同一场合应该表达相同的概念,否则就违反了同一律,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4.内涵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议题1 这是因为母亲与官吏对概念的理解不同引起的。同为“盗”,母亲理解为“长子之名”,官吏理解为“盗贼”;同为“殴”,母亲理解为“次子之名”,官吏理解为“殴打”。可见,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明确概念,就有可能引起概念混淆,造成误解。
议题2 (1)理解“白马非马”这个命题,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非”。
(2)①如果把“白马非马”中的“非”理解为“不是”。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白马”是“马”的一种,“白马非马”就是错误命题。②如果把“白马非马”中的“非”理解为“不等于”。从概念的外延看,“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 “白马”是种概念,“马”是属概念,二者是种属关系,种概念和属概念是不同的。 “白马非马”就是正确命题。
(3)从材料看,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题中的“非”是指“不等于”,因此其是正确的命题,不是诡辩。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例1 B [柏拉图只看到了人的外部特征,没有揭示其本质属性,B符合题意;排除A、C、D。]
例2 A [“实体经济,指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揭示了实体经济的本质属性,①符合题意;“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揭示了实体经济的外延,②符合题意;③混淆了种属关系与属种关系,不选;材料没有涉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交叉关系,排除④。]
例3 D
例4 C [“散文家”和“诗人”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属于交叉关系,故C入选。]
例5 D [“土豆”和“马铃薯”属于全同关系,与此相同的是D项;A项属于种属关系,B项属于全异关系,C项属于属种关系,均与题意不符。]
关系
示意图
举例
相容
关系
全同关系
如“等边三角形”与“正三角形”
属种或种属关系
如“羊”与“动物”,“银河系”与“星系”是种属关系,“生物”与“动物”是属种关系
交叉关系
如“男孩”与“学生”,“中学生”与“团员”
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
如“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反对关系
如“输”与“赢”,“上”与“下”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学案,共8页。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明确概念的方法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明确概念的方法导学案及答案,共8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导学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