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阅读之炼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阅读之炼字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僧敲月下门,僧推月下门,释字义,明手法,描景象,点作用,答题思路,韵律美,情意绵绵,描景象+点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贾岛: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一日,大诗人韩愈带着手下人出门,没想到一个人冒冒失失骑着驴,冲撞了韩愈一行人。 韩愈手下就把这个人拉到了韩愈面前,才发现这个人便是诗人贾岛。原来此时贾岛正在构思一句诗,他在反复考虑是“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好。 韩愈本身是大诗人,他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经过一番研究,韩愈说:“我觉得还是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 最终,一首绝妙好诗就出来了: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敲:①夜深人静,拜访友人,“敲” 更显礼貌②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③读起来更响亮,
“推敲”由此也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炼字)提问方式: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③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诗眼)④某词换成另外一个字,好吗?为什么?
营造氛围,突出特点,塑造人物,表达情感
动词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可使诗歌中的意象化静为动,更加形象生动,具有动态美。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参考:割,割开,割断。一个“割”字用到拟人手法,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巍峨高大的形象。
颜色词可以增强画面感,渲染气氛,表达心情。 如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或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画意与鲜明节奏,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解析:“绿”描绘家酒的新熟淡绿,清新清香,引发读者的联想。“红”描写出火炉的粗拙和温暖,与火光呼应,照亮了浮动着绿色泡沫的家酒。绿酒与红炉相搭,营造了温馨的气氛,有助于表达了诗人欲与友人把酒共饮、共叙衷肠的渴望。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解析:“黄”“翠”“白”“青”四种颜色,清新亮丽,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感。
数词在诗歌中,有时是确指,有时是虚指,有时举其成数,有时极言其多,而成为夸饰之词,通过“言过其实”的描述,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数词作为一种重要的遣词造句手段,构成诗词结构美。
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千”“万”,极言“山”“径”之多,写出空间之广阔无垠;而 “绝” “灭” 又是如此苍茫孤绝。因为“千山”、“万径”画面美而凄冷欲绝,才愈衬托出雪天寒江独钓的孤高诗情。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北宋】苏轼《水龙吟》
解析:诗人看到具有春天象征性的杨花飘落于尘土和流水,三分之二飘落为路旁尘土,三分之一飘落水面,就从“三分”“二分”“一分”的数字由多到少的逐步推移,写出了“春色”的 流逝。
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加强感情的表达。 同时,叠词可以模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遥远的样子。皎皎:明亮的样子。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札(zhá)札:象声词,机织声。盈盈:水清澈、晶莹的样子。脉(mò)脉:含情相视的样子。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参考: “萧萧”形容草木飘落之声;“滚滚”形容波涛汹涌之状。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描写出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的画面。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主观色彩词,即能直接体现作者情绪和情感的字词。 往往起到奠定情感基调,起到画龙点睛(诗眼)的作用。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参考:首句“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为全诗诗眼。内蕴丰富,包含了:官宦在外,思念家乡之愁;国势动荡,危机四伏之愁; 江山依旧,世事沧桑之愁。
所谓“诗眼”, 指一首诗(词)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精炼传神的能笼罩全篇的字(词)。 “诗眼”是洞察诗歌旨意的窗口,是诗歌的灵气所在。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渔家傲· 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品析“浊酒一杯家万里”中“一杯”和“万里”的妙处
参考:“一杯”和“万里”形成强烈的对比。饮下一杯浊酒,思念着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但如今功业未成,还无法回去。表明了如词人一般的将士们思念家乡却又坚定地驻守疆场的悲壮豪情。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上片中的“锁”字用得好,说说它好在哪里。
参考:锁,锁住。锁字用到拟人手法,把深院比作有情态的人,秋色、秋意比拟为可锁之物,突出了梧桐深院的萧瑟秋意和凄清气氛。被锁的不只是“清秋”,还有词人的自由和无可解脱的孤寂。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分别赏析“破”“深”“溅”“惊”四个字的妙处。
参考: “破” 写出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深”字写出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二者共同表现了战事之痛,家国之悲。“溅”写出泪如雨下、四处迸射的情状;“惊”写出心惊胆战的心理。二者共同表现了诗人极度的忧国伤时的感伤情绪。
诗词中的关键词语:从语法角度看,包括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及一些活用词; 从修辞角度看,包括叠词、谐音词、色彩词、拟声词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阅读之艺术手法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简介艺术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视听结合,借古讽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阅读复习之炼字诗眼》课件,共21页。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阅读赏析之题型与方法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欣赏诗词基本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