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裕民县2023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裕民县2023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一、认真思考,巧填空。
1.小明在计算(25+☆)×4时,错算成25+☆×4,这样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__________________).
2.把53+38=91,91÷7=13,130÷13=10这三个算式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______)。
3.把15.0改写成以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小数是_____.
4.把0.78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后是(______)。
5.275×47=12925,请根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________)、(________)。
6.2.056≈(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0.8953≈(________)(精确到百分位)。
7.写出算盘上的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8.0.64里面有________个0.1和________个0.01;2.7里面有________个0.1.
9.将4个边长是8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10.根据35×16=560,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3.5×16=(_____) 0.35×1.6=(_____) 3.5×1.6=(_____)
16×0.35=(_____) 0.16×3.5=(_____) 0.35×0.16=(_____)
11.小华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90分,英语成绩公布后平均分下降了2分,她的英语成绩是(______)分。
二、仔细推敲,巧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小数点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________)
13.4.2和4.20大小相等,意义不同。(________)
14.平移变换前后的图形形状、大小、方向都没有改变. (______)
15.187﹣87﹣13=187﹣100。(______)
16.一个数的近似数总比这个数大.(_____)
17.把用“克”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千克”做单位的数后,这个数变大了。(______)
18.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____)
19.因数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________)
三、仔细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0.下列算式中,运用乘法交换律可使运算简便的是( )。
A.64×101 B.125×66×8 C.352×5×3
21.与8.6千米相等的是( )。
A.860米 B.8千米6米 C.8600米
22.把6.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再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数与6.25相比( )
A.扩大到原来的10倍 B.缩小到原来的 C.大小不变
23.1000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1米,照这样计算( )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1千米。
A.10000 B.1000000 C.100000
24.数对( )表示的位置与数对(3,5)表示的位置在同一行上。
A.(3,4) B.(3,6) C.(4,5) D.(5,3)
25.刘阳有两根小棒,长度分别是4厘米和7厘米,他准备再用一根小棒和它们围一个三角形.第三根小棒的长可能是( )厘米.
A.3 B.9 C.12
26.已知a=b×0.99=c×1.1(a、b、c均不等于0),那么三个数中( ).
A.a最大 B.b最大 C.c最大
27.宝贵的课间10分钟.你知道分针从你下课到上课,旋转了( )度.
A.6 B.10 C.30 D.60
四、仔细计算。
28.直接写出得数。(4分)
20×40= 24×50= 12×300= 221-78-22=
400÷80= 125×80= 36×30= 25×4÷25×4=
29.列竖式计算。
152×69= 18.7+9.86= 7.1-0.94=
五、图形与统计
30.在点子图上分别画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1.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六、生活中的数学。
32.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买菜花了12.78元,买肉花了37.2元,还剩多少钱?
33.下表是某学校四年级同学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统计表。
项目 人数 性别 | 乒乓球 | 足球 | 跑步 | 游泳 | 跳绳 |
男生 | 17 | 18 | 8 | 14 | 7 |
女生 | 16 | 4 | 6 | 13 | 16 |
(1)请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同学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统计图
(2)喜欢( )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 )项目的女生最少。
(3)喜欢( )项目的人最多,喜欢( )项目的人最少。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4.游泳池长45米,小强每次都游8个来回,他每次游多少米?
35.六位同学参加60米赛跑,成绩见下表:
张华 | 李小刚 | 王敏 | 赵军 | 顾亮 | 王芳 |
9.38秒 | 9.40秒 | 9.41秒 | 9.33秒 | 9.36秒 | 9.27秒 |
请将获得前三名同学的姓名直接写在领奖台上。顾亮比王芳慢多少秒?
36.某县2010年至2012年修建农村寄宿制小学情况如下表。
(1)这三年平均每年修建农村寄宿制小学多少所?
(2)平均每所农村寄宿制小学投入资金多少万元?
37.一块梯形小麦地,上底40米,下底60米,高25米,如果每平方米收小麦4千克,这块地一共可收小麦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一、认真思考,巧填空。
1、75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c+b×c,此题可以看做是分配律的应用。
【详解】根据乘法分配律,(25+☆)×4=25×4+☆×4,而小明错算成25+☆×4,即少算了(4−1)个25,即75。所以和正确答案相差75.
仔细观察式子的构造,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
2、130÷[(53+38)÷7]=10
【分析】根据53+38=91,91÷7=13,130÷13=10这三个算式分析:91÷7=13式子中的91=53+38,可以将91替换成53+38,式子变成(53+38)÷7=13,再将130÷13=10中的13替换成(53+38)÷7,式子变成130÷[(53+38)÷7],注意先算要用括号,小括号用过,再用括号就要用中括号。
【详解】53+38=91,91÷7=13,130÷13=10这三个算式:
130÷[(53+38)÷7]=10
将几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的方法是:替换法。将式子中的数换成和它相等的式子,注意运算顺序,先算的要用小括号和中括号。
3、15.00
【解析】略
4、0.078
【解析】略
5、12925÷275=47 12925÷47=275
【分析】根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知,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75×47=12925,根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写出另外两个算式:12925÷275=47、12925÷47=275。
故答案为:12925÷275=47;12925÷47=275。
熟练掌握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关系解决问题。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常用于乘法的验算。
6、2.1 0.90
【分析】利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如果要保留的下一位上数字小于5用“四舍”法,如果要保留的下一位上数字大于或等于5用“五入”法,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056≈2.1(保留一位小数)。0.8953≈0.90(精确到百分位)。
故答案为:2.1,0.90。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7、50700000 3800500
【详解】根据算盘中十珠子所表示的数,一个下珠在个位上表示1,在十位上表示10,在百位上表示100…,一个上珠个位上表示5,在十位上表示50,在百位上表示500…,同一档上的珠子表示的数之和表示该位上的数字.
8、6 4 27
【解析】一个数的十分位上的数是几,那么这个数就有几个十分之一;一个数的百分位上的数是几,那么这个数就有几个百分之一;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数是几,就有几十个十分之一.
9、64
【分析】用4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那么大正方形的变成就是8×2=16(厘米),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拼成的图形如下: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8×2=16(厘米);
周长是:16×4=64(厘米);
答: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64厘米。
故答案为64。
本题属于简单的图形拼组,只要找出新正方形和原来正方形的边长关系,问题不难解决。
10、56 0.56 5.6 5.6 0.56 0.056
【详解】略
11、84
【分析】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90分,语文、数学两科的总分是90×2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90-2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总分是(90-2)×3分。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总分减去语文、数学两科的总分即为小华的英语成绩。
【详解】(90-2)×3-90×2
=88×3-180
=264-180
=84(分)
所以她的英语成绩是84分。
故答案为:84。
熟记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总数量÷份数=平均数;总数量÷平均数=份数;平均数×份数=总数量。
二、仔细推敲,巧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
【详解】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故答案为:×
13、√
【分析】小数的性质是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可知,4.2和4.20大小相等。4.2的计数单位是0.1,4.20的计数单位是0.01,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知,4.2=4.20;
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4.2的计数单位是0.1,而4.20的计数单位是0.01,
所以4.2和4.20的大小相等,意义不同。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意义。小数的位数不同,它们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相同,意义也不相同。
14、√
【详解】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故答案为√。
决定图形平移后的位置关键有两点: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
15、√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可得187﹣87﹣13=187﹣(87+13)=187﹣100,据此判断即可.
解:187﹣87﹣13
=187﹣(87+13)
=187﹣100
=87
所以题中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要熟练掌握,注意减法的性质的应用.
16、×
【详解】一个数的近似数可能大于这个数,也可能小于这个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近似数是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近似数与这个数的大小相近,但不相等.
17、×
【分析】1000克=1千克,把用“克”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千克”做单位的数,用克作单位的数要除以1000,所以得数变小了。
【详解】把用“克”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千克”做单位的数后,这个数变小了。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克与千克的转化,1千克=1000克。
18、√
【分析】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微在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时就提出了把整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小数的名称是公元十三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在十三世纪中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产生的历史过程知识的掌握。
19、×
【分析】因数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可以举例证明,据此判断。
【详解】125×44=5500,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0,但是积的末尾有0,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的是乘法的计算,关键利用例证法来进行判断。
三、仔细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0、B
【分析】A.首先把101分成100+1,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
B.运用乘法交换律计算即可;
C.从左向右依次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运用乘法交换律可使计算简便的是:
125×66×8
=125×8×66
=1000×66
=66000
故答案为:B
此题主要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要熟练掌握,注意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21、C
【分析】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8.6千米换算成米,再进行解答。
【详解】8.6千米=8600米=8千米600米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长度单位的换算。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
22、A
【解析】试题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比原来缩小了10倍,再向右移动两位,就又扩大了100倍,所以得到的数实际比原来扩大了了10倍,据此解答.
解答:解:把6.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再向右移动二位,得到的数比6.25扩大10倍.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23、B
【分析】根据题意,1000枚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1米,1千米=1000米,1千米即有1000个1000枚,由此解答。
【详解】1千米=1000米
1000×1000=1000000(枚)
故答案为:B
此题是考查长度的单位换算及名数的乘法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正确列出算式。
24、C
【分析】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所以(3,5)的列是3,行是5,只要找出选项中行是5的答案即可,据此做出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3,5)的列是3,行是5;
选项A(3,4)的列是3,行是4,和(3,5)不在同一行上;
选项B(3,6)的列是3,行是6,和(3,5)不在同一行上;
选项C(4,5)的列是4,行是5,和(3,5)在同一行上;
选项D(5,3)的列是5,行是3,和(3,5)不在同一行上。
故答案为:C。
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解答。
25、B
【详解】略
26、B
【解析】略
27、D
【详解】时钟上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的度数为360°,时钟上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钟,
则时钟上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分钟时的度数为:360÷60=6°,
那么10分钟,分针旋转了10×6°=60°,
故选D.
四、仔细计算。
28、800;1200;3600;121
5;10000;1080;16
【详解】(每小题0.5分,共4分)
29、10488;28.56;6.16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求出答案即可。
笔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
【详解】(1)152×69=10488;(2)18.7+9.86=28.56;(3)7.1-0.94=6.16
;;
故答案为:10488;28.56;6.16
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是关键,计算过程要认真仔细。
五、图形与统计
30、
【解析】略
31、
【解析】略
六、生活中的数学。
32、50.02元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经验,还剩多少钱,则用所带钱数减去买菜与买肉所花钱数,即得还剩多少钱。
【详解】根据分析:
100-12.78-37.2
=87.22-37.2
=50.02(元)
答:还剩50.02元。
本题也可以先求出花了多少元,然后再用总钱数减去花掉的即可。
33、(1)
(2)足球;足球;
(3)乒乓球;跑步;
(4)喜欢游泳的有多少人?27人;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已知数据信息,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完成统计图,蓝色长方形表示男生,红色长方形表示女生。
(2)分析统计表里的数据信息,即可求得。
(3)把各项目男女生人数相加比较,排列即可。
(4)问题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
(2)观察条形数据图,可得,喜欢足球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足球项目的女生最少;
(3)乒乓球:17+16=33(人)足球:18+4=22(人);跑步:8+6=14(人);游泳:14+13=27(人)跳绳:7+16=23(人)33﹥27﹥23﹥22﹥14;故喜欢乒乓球项目的人最多,喜欢跑步的人最少。
(4)喜欢游泳的有多少人?
14+13=27(人)
答:喜欢游泳的有27人。
本题考查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综合应用,注意分析清楚数据,按要求作答。
34、720米
【分析】游泳池长45米,小强游1个来回,即游了45×2米。小强每次都游8个来回,则他每次游45×2×8米
【详解】45×2×8
=90×8
=720(米)
答:他每次游720米。
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明确小强游1个来回即游了90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5、王芳;赵军;顾亮; 0.09秒
【分析】将六位同学的比赛成绩进行比较,得出用时最短的三名同学即为比赛获得前三名的同学。用顾亮的成绩减去王芳的成绩即为顾亮比王芳慢的时间。
【详解】9.27<9.33<9.36<9.38<9.40<9.41,则第一名为王芳,第二名为赵军,第三名为顾亮。填表如下图所示:
9.36-9.27=0.09(秒),则顾亮比王芳慢0.09秒。
答:顾亮比王芳慢0.09秒。
通过统计表找到需要的数据,再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和计算。
36、 (1) 9所
(2) 34万元
【解析】(1)(8+5+14)÷3=9(所)
(2)(275+180+463)÷27=34(万元)
37、5000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可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然后再利用梯形地的面积乘每平方米收的小麦的千克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40+60)×25÷2×4,
=100×25÷2×4,
=2500÷2×4,
=1250×4,
=5000(千克)
答:这块地一共可收小麦5000千克。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翁牛特旗2023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翁牛特旗2023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我会判断,我能填,我会计算,动手操作,我能解决下面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灵县2023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灵县2023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温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温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思考,巧填空,仔细推敲,巧判断,仔细选一选,仔细计算,图形与统计,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