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强化训练(一)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强化训练(一)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江名校高 2023 届强化训练(一)
理科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
1. 《黄帝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上食物中富含糖类、蛋白质、脂质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五谷”中的麦芽糖、蔗糖和乳糖都是二糖,均为还原糖
B. “五菜”中的纤维素虽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对人体健康有益
C. 高温会使“五果”中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D. 分布在“五畜”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详解】A、蔗糖不属于还原糖,A错误;
B、人没有分解纤维素酶,因此纤维素无法被人体吸收,但摄入不足会影响人体健康,B正确;
C、高温、强酸、强碱等条件可使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C正确;
D、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D正确。
故选A。
2. 下列对教材中生物学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卡尔文循环”均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B. 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与摩尔根研究生物遗传与染色体的关系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C.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与“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均为对比实验
D.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恩格尔曼“研究叶绿体功能”均利用了细胞中某种细胞器便于观察和分析的特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1、孟德尔发现两大遗传规律采用了“假说—推理法”,即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推理→检验推理(测交)→得出结论。2、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详解】A、用3H标记的氨基酸,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发现3H标记的亮氨酸在细胞内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外;卡尔文追踪检测14CO2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A正确;
B、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正确;
C、“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中有空白对照组,不属于对比实验,C错误;
D、“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利用了液泡这种细胞器,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含有紫色便于观察,恩格尔曼“研究叶绿体功能”均利用了叶绿体螺旋条带状便于观察的特点,D正确。
故选C
3. 许多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DNA的合成及其它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下表为三种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药物名称
作用机理
羟基脲
阻止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放线菌素D
抑制DNA作为模板的功能
阿糖胞苷
抑制DNA聚合酶活性
A. 羟基脲处理后,肿瘤细胞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出现原料匮乏
B. 放线菌素D处理后,肿瘤细胞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受到抑制
C. 阿糖胞苷处理后,肿瘤细胞DNA复制过程无法进行
D. 将三种药物精准导入肿瘤细胞的技术可减弱它们对正常细胞的不利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羟基脲阻止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从而影响DNA复制过程中原料的供应;放线菌素D通过抑制DNA的模板功能,可以影响DNA复制和转录,因为DNA复制和转录均需要DNA模板;阿糖胞苷通过抑制DNA聚合酶活性而影响DNA复制过程。
【详解】A、据分析可知,羟基脲阻止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从而影响肿瘤细胞中DNA复制过程,而转录过程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不会受到羟基脲的影响,A错误;
B、据分析可知,放线菌素D通过抑制DNA的模板功能,可以抑制DNA复制和转录,因为DNA复制和转录均需要DNA模板,B正确;
C、阿糖胞苷抑制DNA聚合酶活性而影响DNA复制过程,DNA聚合酶活性受抑制后,会使肿瘤细胞DNA复制过程中子链无法正常延伸,C正确;
D、将三种药物精准导入肿瘤细胞的技术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由于三种药物是精准导入肿瘤细胞,因此,可以减弱它们对正常细胞的不利影响,D正确。
故选A。
4. 某森林中三种主要乔木对光照需求如下表。在适宜温度和大气 CO2 浓度条件下, 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
物种指标
马尾松
石栎
青冈
株高(m)
45
15
20
光补偿点(Lux)
140
37
22
光饱和点(Lux)
1425
976
924
A. 马尾松与青冈进行套种或间作能充分利用光照等环境资源
B.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
C. 光强为 1000Lux 时,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产生的 O2 均用于呼吸作用
D. 光强小于 976Lux 时, 限制石栎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CO2 浓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在一定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利用CO2和呼吸作用释放CO2数量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光照强度。植物在光补偿点时,有机物的形成和消耗相等,不能累积干物质。光饱和点是指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最小光照强度值。
【详解】A、由图可知马尾松与青冈光的株高、补偿点、光饱和点都不相同且相差还较大,说明对光照的需求不同,进行套种或间作能充分利用光照等环境资源,A正确;
B、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森林中生产者固定的所有太阳能,B错误;
C、光强为 1000Lux 时,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产生的 O2 除用于呼吸作用,还扩散至细胞外,C错误;
D、光强小于 976Lux 时,石栎还没有达到光饱和点,因此限制石栎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错误。
故选A。
5. 我国有许多口口相传的农耕经验,如“育秧先育根,根深才叶茂”,这些经验既与水肥有关,也与植物激素紧密相关。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充足的水分有利于秧苗细胞内各项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
B. “根深叶茂”是因为根大量吸收无机盐、有机物等可促进地上部分叶片生长
C. “根深”与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以及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均有关
D. “叶茂”指叶片数量的增多,一般情况下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的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详解】A、水是细胞代谢活动的重要物质,可参与多种生化反应,故充足的水分有利于秧苗细胞内各项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A正确;
B、植物的根能大量吸收无机盐,不能吸收有机物,B错误;
C、根深与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有关,而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增殖,使细胞数目增多,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C正确;
D、叶片中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故“叶茂”指叶片数量的增多,一般情况下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的进行,D正确。
故选B。
6. 盲鳗生活在海底,以海底的腐肉为食。海底终日无阳光,盲鳗的眼睛发生了退化。根据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盲鳗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 盲鳗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C. 黑暗环境诱导盲鳗的眼睛发生了退化, 这本质上也是一种进化
D. 基因突变的利与弊是相对的,基因突变决定了盲鳗的进化方向
【答案】A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
B、盲鳗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这个物种的部分基因,种群中不同个体含有的基因可能不同,每个个体不会含有该物种的全部基因,B错误;
C、盲鳗的眼睛出现了退化并不是黑暗环境诱导出现的,而是环境只对生物的性状具有选择作用,C错误;
D、基因突变的利与弊是相对的,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选择决定了盲鳗的进化方向,D错误。
故选A。
7. 如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 X、Y 表 示囊泡, 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回答问题:
(1)已知囊泡 Y 内“货物”为水解酶, 则结构⑤可能是_________。 若该细胞为浆细胞, 则 乙图中的细胞“货物”最可能是_________。
(2)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 货物” 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 据图推测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 Sedlin 蛋白是一种转运复合体蛋白, 研究表明其在甲图中从③到④的囊泡运输过程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验证 Sedlin 蛋白的作用机制, 现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请完善实验思 路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实验材料: 正常小鼠浆细胞、生理盐水、含 Sedlin 蛋白抑制剂的溶液、放射性标记的氨基 酸、放射性检测仪、细胞培养液等。
实验思路: 将正常小鼠的浆细胞随机均分为两组, 置于含放射性氨基酸的细胞培养液中, 编 号为 a 、b;a 组细胞注射适量生理盐水, b 组细胞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 用放射性检测仪对③和④处进行放射性检测。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溶酶体 ②. 抗体
(2) ①. 囊泡上的蛋白质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特异性)结合 ②.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信息交流(或信息传递)
(3) ①. 等量含Sedlin蛋白抑制剂的溶液 ②. a组细胞中③的放射性低于b组细胞中③的放射性,且a组细胞中④的放射性高于b组细胞中④的放射性##a组细胞中③④有放射性,b组细胞中③有放射性
【解析】
【分析】分析甲图:①为细胞核,②为细胞质,③为内质网,④为高尔基体,⑤为囊泡。分析乙图:细胞内囊泡中的物质通过胞吞的方式释放。
【小问1详解】
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可能是溶酶体。若该细胞为浆细胞,则乙图中的细胞“货物”最可能是抗体。
【小问2详解】
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囊泡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结合(或识别);此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或信息传递或信息交流)。
【小问3详解】
为验证Sedlin蛋白的作用机制,a组为对照组,注射适量生理盐水,b组为实验组,应该抑制Sedlin蛋白的产生,所以注射等量的含Sedlin蛋白抑制剂的溶液。因变量为检测细胞中的放射性,因此应该用放射性检测仪对细胞中③(内质网)和④(高尔基体)的放射性进行检测。
若a组细胞中③(内质网)的放射性低于b组细胞中③(内质网)的放射性,且a组细胞中④(高尔基体)的放射性高于b组细胞中④(高尔基体)的放射性,则可证明Sedlin 蛋白在③(内质网)到④(高尔基体)的囊泡运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8.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 氏病)”是机体产生了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而造成的一种疾病。 2022 年我国科研人员揭示了 Graves 眼病的致病机理与分子机制。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调节甲状腺的活动,这种调节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健康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约为 70-153nmol/L,但 Graves 氏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比正常人的更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据图分析 Graves 眼病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病,推测该眼病发生的原因_______
【答案】(1)分级调节
(2)患者体内的抗体起着与促甲状腺激素类似的作用(或该抗体的合成、分泌不受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3) ①. 自身免疫病 ②. 因眼肌周围成纤维细胞(或眼部细胞)具有TSHR,可被TSHR抗体攻击,从而导致Graves眼病
【解析】
【分析】①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如下(图中的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为促甲状腺激素):
②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小问1详解】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可见,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调节甲状腺活动,此调节称为分级调节。
【小问2详解】
由题意可知:Graves 氏病患者体内产生的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起着与促甲状腺激素类似的作用,但该抗体的合成、分泌不受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而促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导致Graves 氏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比正常人的更多。
【小问3详解】
题图显示:TSHR抗体能够攻击TSHR,导致TSHR损伤。由此推测,眼肌周围成纤维细胞(或眼部细胞)具有TSHR,可被TSHR抗体攻击,从而导致Graves眼病。可见,Graves 眼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9. 群落结构在其前期形成过程中,生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作用最大的是种间竞争和捕食。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群落中的种间竞争出现在生态位比较_________________(填“近”或“远”)的种群之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捕食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视捕食者为泛化种(可吃多种类型的食物)还是特化种(仅摄取一种类型的食物)而不同。对于泛化种来说,捕食通常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特化种来说,根据被选食的物种是优势种还是劣势种而有所不同。如果被选择的是_________________,则捕食能提高物种多样性,反之,物种多样性会呈现下降趋势。
(3)群落中负反馈调节的实例比比皆是,请用文字和箭头构建一个被捕食者种群A和捕食者种群B之间负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近 ②. 种间竞争是指不同种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生态位较近的种群对资源和空间的需求相同点更多 ③. 这类捕食者可以捕食多种类型的生物,数量多的生物往往被捕食的概率更大,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 ④. 优势种 ⑤. A种群数量增加→B种群数量增加→A种群数量减少
【解析】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2、群落的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3、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详解】(1)种间竞争是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竞争作用,生态位较近的种群对资源和空间的需求相同点更多,故竞争越剧烈。
(2)泛化种可以吃多种类型的食物,数量多的食物往往被吃掉的更多,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从而使物种多样性增加。对于特化种来说,吃掉更多竞争力强的种群,可以使其他种群获得更多的资源,使物种多样性提高,如果被选择的是优势种,则捕食能提高物种多样性,反之,物种多样性会呈现下降趋势。
(3)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如A种群数量增加→B种群数量增加→A种群数量减少。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题意中的泛化种和特化种的含义,能正确运用该含义解答相关问题,难度不大。
10. WAS 综合征是一种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免疫缺陷症,由位于 X 染色体上的 WAS 基因突变引起的。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 1 是某 WAS 综合征家系图, 一般情况下正常男性的女儿并不会患该病,原因是:__________。
(2)研究人员证实患者甲表现为 WAS 综合征与其体内 X 染色体失活有关。如图2 所示, X 染色体失活是指雌性哺乳类细胞中两条 X 染色体的其中之一失去活性而使该染色体上的 基因无法转录,该染色体成为异染色体(巴氏小体),进而其功能受抑制。据上述资料判断 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 (控制该病的基因用 B/b 表示),其患病的原因是来自________ 的 X 染色体非随机失活, 从而只表达____________基因。
(3)哺乳动物雌性个体的 X 染色体失活遵循n-1法则(n 为该个体体内X 染色体的数量)。 据此判断正常男性和正常女性失活的 X 染色体数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若图 A 中的 Ⅱ- 1 患者与正常女性(XBXB ) 婚配, 为了生育健康的孩子, 该夫妇进行了相关 WAS 综合征 的遗传咨询,医生给他们的建议应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1)正常男性有一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正常基因,传递给女儿后女儿一定表现为正常
(2) ①. XBXb ②. 父亲##I-1 ③. Xb##b
(3) ①. 0和1 ②. 生男孩
【解析】
【分析】分析系谱图:Ⅰ-1号、Ⅰ-2号不患病,却生出了患病的Ⅱ-1和甲,“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由题目可知,WAS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可推测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小问1详解】
Ⅰ-1号、Ⅰ-2号不患病,却生出了患病的Ⅱ-1和甲,“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正常男性具有一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正常基因,传递给女儿后女儿一定表现为正常,故正常男性的女儿并不会患该病。
【小问2详解】
由题意可知,WAS综合征与其体内的X染色体失活有关,甲为女性,其父亲不患病,但甲却患病,可推测甲的基因型为XBXb,来自父亲XB的基因失活,只能表达Xb基因导致患病。
小问3详解】
正常男性有1条X染色体,失活的X染色体数量为1-1=0,正常女性有2条X染色体,失活的X染色体数量为2-1=1;
Ⅱ- 1 患者基因型是XbY,当其和XBXB结婚,后代女儿基因型是XBXb,儿子的基因型是XBY,但由于女性两条X染色体中会随机失活一条,所以女儿还是可能患病,所以建议生男孩。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1. 成都蓝莓博览园, 占地千亩, 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作为“浆果之王”的蓝 莓, 富含花青素等营养成分, 具有保护视力、延缓衰老、增强机体免疫等功能。下图是获取 蓝莓花青素、蓝莓酒和蓝莓醋的流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花青素在 pH 小于 3、温度 60℃以下时比较稳定。从蓝莓中提取花青素能否用萃 取法提取, 需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若采用萃取法提取花 青素, 应选择_______ (低沸点/高沸点) 萃取剂,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获得蓝莓果汁时加入果胶酶,其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____,使浑浊的果 汁变得澄清。
(3)利用果汁制作蓝莓酒的过程中, 常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而不用固定化酶技术进行发酵,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利用果酒进一步制作果醋时,工作人员向发酵装置中又添加一定量的果汁(不影响 菌种的活性) 后, 检测发现乙醇的利用速率迅速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 ①. 是否易溶于有机溶剂 ②. 低沸点 ③. 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花青素分解 ④.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2)半乳糖醛酸 (3)酒精发酵需要一系列酶催化,固定化细胞可以固定一系列酶,并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
(4)加入果汁后,在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果汁中的糖类分解成醋酸,乙醇利用速率下降
【解析】
【分析】1.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而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
2.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3.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小问1详解】
已知花青素在 pH 小于 3、温度 60℃以下时比较稳定。从蓝莓中提取花青素能否用萃取法提取, 需考虑的因素有是否易溶于有机溶剂等,且应选择低沸点萃取剂,因为温度过高会导致花青素分解, 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小问2详解】
获得蓝莓果汁时加入果胶酶,在果胶酶的催化下,可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 汁变得澄清,提高出汁率。
【小问3详解】
利用果汁制作蓝莓酒的过程中, 常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而不用固定化酶技术进行发酵, 酒精发酵需要一系列酶的催化,且固定化细胞可以固定一系列酶,并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因而采用固定化酵母细胞更合适。
【小问4详解】
在利用果酒进一步制作果醋时,工作人员向发酵装置中又添加一定量的果汁后,因为加入果汁后,糖源充足,因而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醋酸菌将果汁中的糖类分解成醋酸,因而乙醇利用速率下降,检测发现乙醇的利用速率迅速下降。
[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 白鳍豚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类生物,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 2500 万年,有“活 化石”的美称。由于数量奇少, 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07 年 8 月 8 日,《皇家协 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物种灭绝的先兆)。为了避免 白鳍豚的灭绝,有人提出可以采用胚胎工程来繁殖白鳍豚。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胚胎工程首先要做的是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的培养。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主要包 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几个主要步骤。为了促进更多 卵子的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处理。
(2)胚胎移植是否能够成,与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况有关,比如,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形成 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3)将胚胎放在相关培养液中进行早期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液中除 含有有机盐、无机盐、血清外,还需要加入的四种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②. 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③. 受精 ④. 促性腺激素
(2) ①. 在一定时间内不会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而是出于游离状态 ②.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3) ①. 便于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 ②. 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
【解析】
【分析】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小问1详解】
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主要包 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用促性腺激素促进更多卵子的产生。
【小问2详解】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形成 后,在一定时间内不会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而是出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这就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这都是胚胎移植成功的因素。
【小问3详解】
为了便于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需要将胚胎放在相关培养液中进行早期培养。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包含有机盐、无机盐、血清、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物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2023届高三二模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