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在被绿化带隔离的原非机动车道利用地面划线分隔出两条机动车行驶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这种调整主要反映了城市交通哪个方面的变化( )
A. 出行方向 B. 出行方式 C. 出行距离 D. 出行速度
2. 相较于机动车道扩建,这样做的优势是( )
①维护城市生态②节省建设投资
③使行驶更加安全、舒适④更好地避免拥堵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雾凇是水汽在蒸发过程中遇到剧烈降温,在植物枝条上凝华形成的冰晶。在西北极端干旱的沙漠戈壁中也会出现雾凇,它们仿佛“琼枝玉叶”将沙漠戈壁装扮出别样的美。左图为今年初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拍摄到的瀚海雾凇,右图为照片拍摄前后该地的温湿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沙漠雾凇多形成于雪后晴朗的夜晚,其直接原因是( )
①空气湿度大②地表湿度大③大气逆辐射强④大气逆辐射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推测照片拍摄日期为( )
A. 2月2日——2月7日 B. 2月12日——2月17日
C. 2月22日——2月27日 D. 2月27日——3月4日
北极附近的多年冻土是世界最大的陆地有机碳库,随着气候变暖冻土融化,大量有机碳从冻土中释放,并在河流的溶解和搬运作用下随河汇入北冰洋,构成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一环。近二十年间,勒拿河有机碳年均输出量明显增大,约为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之和。左图示意西伯利亚地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的分布,右图示意勒拿河有机碳输出量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勒拿河春季有机碳输出量最大的根本原因是( )
A. 径流量增大 B. 冻土融化 C. 气温升高 D. 降水增多
6. 近年勒拿河有机碳输出量相较另外两条河增大最明显,主要因为其流域( )
A. 流域面积更大 B. 冻土活动层更厚 C. 年均气温更高 D. 年降水量更多
半导体产业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转换纽带”,它既能支撑传统工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又能衍生出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这种双向促进的功能是主要国家争夺其话语权的根本原因,也是区域吸引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初衷。半导体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半导体设计、半导体材料与设备制造等准备环节以及下游的晶圆制造与半导体封测两大核心环节,除此外还有相对独立的分立器件及光电子元件生产。下图示意珠三角地区半导体企业数量及注册资本量的比重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据图推断,各环节生产企业的特征是( )
A. 半导体材料制造建厂门槛低 B. 从事半导体设计多大型企业
C. 晶圆制造属于高附加值环节 D. 从事半导体封测多小微企业
8. 与半导体产业链在珠三角地区集聚关联较小的是( )
A. 区域产业政策与规划 B. 电子组装等产业基础
C. 生产环节的密切协同 D. 企业邻近以降低运费
秦岭—大巴山是中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和生态过渡带。下图示意沿秦巴山地某南北方向剖面上的物种丰富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剖面32°N处亚热带物种约为( )种
A. 5—6 B. 9—10 C. 17—18 D. 25—26
10.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热带物种自南向北分布海拔降低 B. 不同植被主体约在33.3°N分界
C. 温带物种自南向北分布海拔升高 D. 汉江谷地物种总数量相对最少
11. 沿线总物种丰富度秦岭较大巴山更高体现了( )
A. 纬向地带分异 B. 经向地带分异 C. 垂直地带分异 D. 坡向分异
2022年10月,有人利用无人机拍到了浙江海宁钱塘江边壮观的“潮汐树”景观(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已知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为天文大潮。)回答问题。
12. 打造潮汐树的外营力主要来自( )
A. 风 B. 河流 C. 冰川 D. 海水
13. 潮汐树是由一条条“潮沟”组成,其形成过程是( )
A. 海水涨落泥沙堆积 B. 海水涨落泥沙侵蚀
C 涨潮侵蚀落潮堆积 D. 涨潮堆积落潮侵蚀
14. 每个农历月初七到十五,潮汐树的变化是( )
A. 向陆地方向生长 B. 向海洋方向生长
C. 向陆地方向萎缩 D. 向海洋方向萎缩
利用现有公开数据对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口户籍迁移与非户籍迁移数量进行统一估算(方法如图所示),能够帮助深入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现象,并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政策优化提供依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甲处对应的量及参与的计算是( )
A. 年均自然增长率 乘法 B. 年均自然增长率 减法
C 年均户籍人口 乘法 D. 年均户籍人口 减法
16. 为了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状况的地区差异,下列哪种做法可以尽量避免估算误差( )
①对单个城市的多年份结果取平均值
②对单个城市多年份结果取累计值
③对多个城市的单年份结果取平均值
④对多个城市的单年份结果取累计值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早在1960年我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峰时,就发现珠峰北坡的许多冰川谷里昼夜盛行下山的南风,这就是“冰川风”,其形成原因是冰川上的气温永远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低。珠峰北坡的冰川风十分强劲,在冰川中部,平均风速达3米/秒,最大可达10米/秒。在珠峰科学考察队的记载中写到:“尤其在晴朗的下午,强劲的冰川风有时会扬起砂石,掀起帐篷。”
(1)结合所学原理,描述冰川与山谷间的气流运动过程。
(2)解释珠峰北坡冰川风在晴朗的下午在冰川中部最为强劲的原因。
(3)与珠峰不同,祁连山北坡的冰川风夜间明显且白天有短暂消失,试分析原因。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时代孕育新的产业,也使得很多传统产业衍生出新的发展模式。认养农业就是订单农业的一种。消费者通过手机APP认养农产品并预付生产定金,农户按照顾客的要求进行生产并最终为其提供农产品。消费者可以全程委托生产管理,并通过手机平台随时查看基地上传的农产品生产信息,也可以驾车前往亲自体验劳动,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零”环节直供。
(1)简述认养农业兴起的条件。
(2)说明认养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优势。
(3)列举以认养农业为基础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滨岸缓冲带作为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土地利用形式的变化对其发挥生态服务价值维持湖泊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的生态屏障。左图示意鄱阳湖滨岸缓冲带位置,右图示意1988~2018年鄱阳湖滨岸缓冲带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
(1)据图指出1988—2018年鄱阳湖滨岸缓冲带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
(2)分析鄱阳湖滨岸缓冲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3)请为提升鄱阳湖滨岸缓冲带生态服务价值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在被绿化带隔离的原非机动车道利用地面划线分隔出两条机动车行驶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这种调整主要反映了城市交通哪个方面的变化( )
A. 出行方向 B. 出行方式 C. 出行距离 D. 出行速度
2. 相较于机动车道扩建,这样做的优势是( )
①维护城市生态②节省建设投资
③使行驶更加安全、舒适④更好地避免拥堵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原非机动车道利用地面划线分隔出两条机动车行驶线路,说明原先用于非机动车行驶的道路变成了机动车行驶的道路,反映了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的变化,但不能反映出行方向、出行距离、出行速度的变化。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注意本题的限定条件:相较于机动车道扩建的优势,机动车道扩建也可以起到使行驶更加安全、舒适和更好地避免拥堵的作用,故③④不符合题意。该城市的调整方案使绿化带得以保存,有利于维护城市生态,①正确;利用了原有非机动车道,可以节省建设投资,②正确。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故选A。
【点睛】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质和水文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因素对交通的影响越来越小,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交通线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雾凇是水汽在蒸发过程中遇到剧烈降温,在植物枝条上凝华形成的冰晶。在西北极端干旱的沙漠戈壁中也会出现雾凇,它们仿佛“琼枝玉叶”将沙漠戈壁装扮出别样的美。左图为今年初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拍摄到的瀚海雾凇,右图为照片拍摄前后该地的温湿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沙漠雾凇多形成于雪后晴朗的夜晚,其直接原因是( )
①空气湿度大②地表湿度大③大气逆辐射强④大气逆辐射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推测照片拍摄日期为( )
A. 2月2日——2月7日 B. 2月12日——2月17日
C. 2月22日——2月27日 D. 2月27日——3月4日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空气湿度大是雾淞形成的重要条件,①正确;地表湿度大与雾凇形成之间没有直接关系,②错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有利于雾凇形成,③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雾凇是水汽在蒸发过程中遇到剧烈降温,在植物枝条上凝华形成的冰晶”,因此应选择出现剧烈降温的时段。图中2月22日-2月27日最低气温明显下降,符合雾凇形成条件,C正确;而2月2日-2月7日、2月12日-2月17日、2月27日-3月4日三个时段最低温度都有所升高,不利于雾凇形成,ABD错误。故选C。
【点睛】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过冷却雾滴直接冻结或水汽直接凝华在植物或其他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
北极附近的多年冻土是世界最大的陆地有机碳库,随着气候变暖冻土融化,大量有机碳从冻土中释放,并在河流的溶解和搬运作用下随河汇入北冰洋,构成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一环。近二十年间,勒拿河有机碳年均输出量明显增大,约为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之和。左图示意西伯利亚地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的分布,右图示意勒拿河有机碳输出量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勒拿河春季有机碳输出量最大的根本原因是( )
A 径流量增大 B. 冻土融化 C. 气温升高 D. 降水增多
6. 近年勒拿河有机碳输出量相较另外两条河增大最明显,主要因为其流域( )
A. 流域面积更大 B. 冻土活动层更厚 C. 年均气温更高 D. 年降水量更多
【答案】5. C 6. B
【解析】
【5题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勒拿河主要补给方式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其流量为春季流量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流量最少。勒拿河有机碳输出量季节变化与勒拿河流量变化相一致。勒拿河流域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多,河流径流量增大,并且气温回升冻土退化释放大量有机碳,春季河流携带有机碳最多,因此勒拿河春季有机碳输出量最大的根本原因是气温升高,C正确,径流量增大、冻土融化、降水增多不是根本原因,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由于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故勒拿河流域与另外两条河相比,冻土覆盖率更高,冻土活动层更厚,在全球变暖影响下解冻的土壤面积更大,释放的土壤有机碳更多,故近年勒拿河有机碳输出量相较另外两条河增大最明显,B正确。勒拿河流域面积比另外两条河流域面积小,A错误。勒拿河冻土面积更大,冻土覆盖率更高,年均气温更低,C错误。勒拿河流域年降水量比另外两条河流较小,D错误。故选B。
【点睛】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96mm、428mm、369mm。鄂毕河全长5410公里,流域面积297万平方公里;叶尼塞河全长5539公里,流域面积260.5万平方公里;勒拿河全长4300公里,流域面积249万平方公里。
半导体产业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转换纽带”,它既能支撑传统工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又能衍生出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这种双向促进的功能是主要国家争夺其话语权的根本原因,也是区域吸引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初衷。半导体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半导体设计、半导体材料与设备制造等准备环节以及下游的晶圆制造与半导体封测两大核心环节,除此外还有相对独立的分立器件及光电子元件生产。下图示意珠三角地区半导体企业数量及注册资本量的比重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据图推断,各环节生产企业的特征是( )
A. 半导体材料制造建厂门槛低 B. 从事半导体设计多大型企业
C. 晶圆制造属于高附加值环节 D. 从事半导体封测多小微企业
8. 与半导体产业链在珠三角地区集聚关联较小的是( )
A. 区域产业政策与规划 B. 电子组装等产业基础
C. 生产环节的密切协同 D. 企业邻近以降低运费
【答案】7. C 8. D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导体材料投资占比10%,但是数量规模仅占比7%,可知半导体材料是投资建厂门槛较高环节,A错误;半导体设计为半导体产业链上游企业,其数量构成比大于注册资本构成比,多中小型企业,B错误;晶圆制造投资占比21%,但是晶圆制造数量构成占比1%,投资建厂比高达21,因此可知晶圆制造属于高附加值环节,C正确;半导体封测属于半导体产业链下游企业,其数量构成比小于注册资本构成比,多大型企业,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半导体产业链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很小,因此运费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极低,与半导体产业链在珠三角地区集聚不是为了企业邻近以降低运费,符合题意;而区域产业政策与规划、电子组装等产业基础、 生产环节的密切协同都与与半导体产业链在珠三角地区集聚有较大关联,ABC不符题意。故选D。
【点睛】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的好处包括:(1)有助于上下游企业都减少搜索原料产品的成本和交易费用,使产品生产成本显著降低。(2)集群内企业为提高协作效率,对生产链分工细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集聚使得厂商能够更稳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比较容易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及时了解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产业集聚产业集聚。(4)集聚形成企业集群,有助于提高谈判能力,能以较低的代价从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处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5)由于集聚体本身可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会对外地相关人才产生磁场效应。集聚区内有大量拥有各种专门技能的人才,这种优势可使企业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费用找到合适的岗位人才,降低用人成本。
秦岭—大巴山是中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和生态过渡带。下图示意沿秦巴山地某南北方向剖面上的物种丰富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剖面32°N处亚热带物种约为( )种
A. 5—6 B. 9—10 C. 17—18 D. 25—26
10.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热带物种自南向北分布海拔降低 B. 不同植被主体约在33.3°N分界
C. 温带物种自南向北分布海拔升高 D. 汉江谷地物种总数量相对最少
11. 沿线总物种丰富度秦岭较大巴山更高体现了( )
A. 纬向地带分异 B. 经向地带分异 C. 垂直地带分异 D. 坡向分异
【答案】9. C 10. B 11. C
【解析】
【9题详解】
图中黑点表示亚热带物种丰富度。读图可知,32°N处对应的黑点大致位于15-20的中间,因此约为17-18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只能体现亚热带物种和温带物种的丰富度,不能得出其分布海拔高低,AC错误;图中显示33.3°N以南以亚热带物种为主体,以北以温带物种为主体,因此不同植被主体约在33.3°N分界,B正确;图中区域34°N附近物种总数量相对最少,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秦岭海拔远高于大巴山,垂直地带分异下自然带谱更丰富,C正确;大巴山纬度较秦岭低,从纬向地带分异看应对应大巴山物种丰富度高,与题中结论相矛盾,A错误;图示意南北方向剖面上的物种丰富度,无法体现经向地带分异和坡向分异,BD错误。故选C。
【点睛】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又叫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原因是由于水热状况的变化,主要受到高度的影响,在海拔较高的低纬度山地比较典型。
2022年10月,有人利用无人机拍到了浙江海宁钱塘江边壮观的“潮汐树”景观(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已知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为天文大潮。)回答问题。
12. 打造潮汐树的外营力主要来自( )
A. 风 B. 河流 C. 冰川 D. 海水
13. 潮汐树是由一条条“潮沟”组成,其形成过程是( )
A. 海水涨落泥沙堆积 B. 海水涨落泥沙侵蚀
C. 涨潮侵蚀落潮堆积 D. 涨潮堆积落潮侵蚀
14. 每个农历月初七到十五,潮汐树的变化是( )
A. 向陆地方向生长 B. 向海洋方向生长
C. 向陆地方向萎缩 D. 向海洋方向萎缩
【答案】12. D 13. D 14. A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材料,潮汐树形成的原因是潮汐的作用,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即海水的运动,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3题详解】
当涨潮时,海水携带泥沙上涌,在潮滩上淤积。落潮时水的流速大,侵蚀能力强,滩面的水流在地势较低处冲刷出一道道潮沟;越靠近海面,汇集的水量越多,流速越快,侵蚀能力越强,冲出的潮沟越宽越深;日复一日,海水不断侵蚀加深潮沟,在侧蚀和溯源侵蚀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一棵棵“参天大树”。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4题详解】
根据潮汐的规律,农历初七为小潮,十五为大潮,从初七到十五潮汐现象越来越明显,即涨潮时淹没的陆地面积越来越大,根据上题潮汐树的形成过程,涨潮时淹没的陆地面积越大,潮汐树就会向陆地方向生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发生和太阳,月球都有关系,也和我国传统农历对应。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
利用现有公开数据对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口户籍迁移与非户籍迁移数量进行统一估算(方法如图所示),能够帮助深入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现象,并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政策优化提供依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甲处对应的量及参与的计算是( )
A. 年均自然增长率 乘法 B. 年均自然增长率 减法
C. 年均户籍人口 乘法 D. 年均户籍人口 减法
16. 为了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状况的地区差异,下列哪种做法可以尽量避免估算误差( )
①对单个城市的多年份结果取平均值
②对单个城市的多年份结果取累计值
③对多个城市的单年份结果取平均值
④对多个城市的单年份结果取累计值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5. A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年户籍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户籍人口自然增长量。因此甲处对应的量为年均自然增长率,参与的计算是乘法。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对多个城市的单年份结果的平均值和累计值进行统计无法分析各个城市的差异,也就不利于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状况的地区差异,因此需要对各个城市单独进行多年份结果平均值和累计值的对比,以尽量避免估算误差。综上所述,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
【点睛】上年户籍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户籍人口自然增长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早在1960年我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峰时,就发现珠峰北坡的许多冰川谷里昼夜盛行下山的南风,这就是“冰川风”,其形成原因是冰川上的气温永远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低。珠峰北坡的冰川风十分强劲,在冰川中部,平均风速达3米/秒,最大可达10米/秒。在珠峰科学考察队的记载中写到:“尤其在晴朗的下午,强劲的冰川风有时会扬起砂石,掀起帐篷。”
(1)结合所学原理,描述冰川与山谷间的气流运动过程。
(2)解释珠峰北坡冰川风在晴朗的下午在冰川中部最为强劲的原因。
(3)与珠峰不同,祁连山北坡的冰川风夜间明显且白天有短暂消失,试分析原因。
【答案】(1)由于冰川表面气温比山谷同高度处要低很多,冰川表面冷而重的空气沿冰面向冰川前方(下沉)运动,迫使冰缘地区(山谷)较暖的空气上升,在高空气流由山谷(高压区)流回冰川上方(低压区),形成对流循环。
(2)晴朗的下午山谷气温升至最高,与冰面气温温差达到最大,气压梯度力最大,冰川风最为强劲;在冰川中部下垫面摩擦力最小,导致风力最大。
(3)祁连山冰川规模较小,冰川风相对较弱,夜间冰川风与山风叠加表现明显;白天受到谷风的削减甚至抵消,出现短暂的消失。
【解析】
【分析】本题以“冰川风”相关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热力环流、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冰川与山谷间的气流运动过程可以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由于冰川表面气温比山谷同高度处要低很多,冰川表面冷而重的空气沿冰面向冰川前方(下沉)运动,迫使冰缘地区(山谷)较暖的空气上升,在高空气流由山谷(高压区)流回冰川上方(低压区),形成对流循环。
【小问2详解】
影响风力大小的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力呈正相关,摩擦力与风力呈负相关。晴朗的下午山谷气温升至最高,与冰面气温温差达到最大,气压梯度力最大,冰川风最为强劲;在冰川中部下垫面摩擦力最小,导致风力最大。
【小问3详解】
冰川风的强弱与冰川面积相关。与珠峰相比,祁连山海拔更低,冰川规模较小,冰川风相对较弱;同时冰川风与山风方向相同,与谷风方向相反,因此冰川风还会受到山谷风的影响,夜间冰川风与山风叠加表现明显;白天受到谷风的削减甚至抵消,出现短暂的消失。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时代孕育新的产业,也使得很多传统产业衍生出新的发展模式。认养农业就是订单农业的一种。消费者通过手机APP认养农产品并预付生产定金,农户按照顾客的要求进行生产并最终为其提供农产品。消费者可以全程委托生产管理,并通过手机平台随时查看基地上传的农产品生产信息,也可以驾车前往亲自体验劳动,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零”环节直供。
(1)简述认养农业兴起的条件。
(2)说明认养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优势。
(3)列举以认养农业为基础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答案】(1)新时代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生活品质)的需求日益提高,为认养农业发展提供了市场;互联网通信的发展促进了认养农业尤其是异地认养的兴起;
(2)预付定金降低了传统农业下农民承担的受灾减产风险和后期销售压力,农户专心按顾客要求生产,消费者全程监控,确保农产品品质。认养农业减少了中间商贸环节,一方面使消费者享受更低价格,另一方面使农民获得更高收益。去田园劳动,增加了消费者体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培育自己的物流体系和互联网营销平台,使认养农业规范化规模化;在第一产业种养基础上打造农产品深加工和旅游、文创等新兴产业,(带动相关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其他酌情,任答2点)
【解析】
【分析】本题以认养农业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农业区位及农业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农户按照顾客的要求进行生产并最终为其提供农产品”可知,新时代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生活品质)的需求日益提高,为认养农业发展提供了市场;材料“消费者通过手机APP认养农产品并预付生产定金”以及“通过手机平台随时查看基地上传的农产品生产信息”说明互联网通信的发展促进了认养农业尤其是异地认养的兴起。
【小问2详解】
认养农业属于订单农业的一种,农民有预付定金来下定农产品,一方面降低了传统农业下农民承担的受灾减产风险,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后期销售压力,农户只需要专心按顾客要求生产,消费者全程监控,确保农产品品质;认养农业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零”环节直供,减少了中间商贸环节,一方面使消费者享受更低价格,另一方面使农民获得更高收益;初次之外,东单农业的消费者还可以驾车前往亲自体验劳动,增加了消费者体验,可以带动乡村旅游、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小问3详解】
以认养农业为基础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可以从提高市场竞争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等方面作答,如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培育自己的物流体系和互联网营销平台,使认养农业规范化规模化;在第一产业种养基础上打造农产品深加工和旅游、文创等新兴产业,(带动相关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滨岸缓冲带作为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土地利用形式的变化对其发挥生态服务价值维持湖泊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的生态屏障。左图示意鄱阳湖滨岸缓冲带位置,右图示意1988~2018年鄱阳湖滨岸缓冲带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
(1)据图指出1988—2018年鄱阳湖滨岸缓冲带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
(2)分析鄱阳湖滨岸缓冲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3)请为提升鄱阳湖滨岸缓冲带生态服务价值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耕地面积先增后减;林地有所增加;草地大幅度减少,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小幅度减少;建设用地逐渐增加;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增加,耕地、水域、草地是二者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总体呈现出以耕地为主导,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等占比相对均衡的格局。
(2)水域和草地对鄱阳湖水体调节起主导作用,水域和草地的减少导致缓冲带蓄洪补枯、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减弱;林地面积有所增加,使缓冲带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提高,但水体调节功能降低;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导致缓冲带各种生态服务价值降低。
(3)实施退耕还湖还草;控制缓冲带林地发展;加强流域内植被恢复,减少缓冲带泥沙淤积;对缓冲带土地利用合理规划,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展;治理水体水污染等。(其他酌情,任答2点)
【解析】
【分析】本题以1988~2018年鄱阳湖滨岸缓冲带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生态服务价值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鄱阳湖滨岸缓冲带的土地利用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等,读下图可知,耕地面积先增后减;林地有所增加;草地大幅度减少,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小幅度减少;建设用地逐渐增加;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增加,耕地、水域、草地是二者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总体呈现出以耕地为主导,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等占比相对均衡的格局。
【小问2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水域和草地减少,水域和草地对鄱阳湖水体调节起主导作用,水域和草地的减少导致缓冲带蓄洪补枯、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减弱;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根据上题可知,林地面积有所增加,可使缓冲带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提高,但水体调节功能降低;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的增加破坏了植被,导致缓冲带各种生态服务价值降低。
【小问3详解】
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的增加破坏了植被,导致缓冲带各种生态服务价值降低,所以应实施退耕还湖还草、对缓冲带土地利用合理规划,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展;同时可以从控制缓冲带林地发展;加强流域内植被恢复,减少缓冲带泥沙淤积;治理水体水污染等角度来提升鄱阳湖滨岸缓冲带生态服务价值。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非选择题必须用0, 推测照片拍摄日期为,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共8页。
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非选择题必须用0, 推测照片拍摄日期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