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海南中学202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45分)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均不得分。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涂写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元宇宙产业”是指基于高速无线宽带技术,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现实世界或超越现实世界的场景,是融合多产业链的一个综合产业群体。广州市位于珠江入海口,产业类型较多,产业对数字信息的依赖度较大。近年来,广州市内聚集了我国大量的元宇宙产业,并形成优势产业链。下图示意元宇宙产业形成的要素和应用的场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元宇宙产业”形成的关键区位因素是( )
A. 矿产 B. 人口 C. 技术 D. 交通
2. “元宇宙产业”选择在广州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广州( )
①通信设施较优②产业融合度好③交通条件优越④政策优势明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由题干信息材料““元宇宙产业”是指基于高速无线宽带技术,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现实世界或超越现实世界的场景”,“元宇宙产业”形成的关键区位因素是相关宽带技术和数字技术,所以技术是其形成的最关键因素,C正确;元宇宙产业形成与矿产资源无关,与人口和交通关联度较小,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元宇宙产业需要高速无线宽带技术,这需要广州当地的通信基础设施完善,①正确;元宇宙产业是融合多产业链的一个综合产业群体,而“广州产业类型较多,产业对数字信息的依赖度较大”,这说明广州有相关产业基础,且产业融合度好,②正确;元宇宙产业对交通条件依赖度不大,主要是靠信息网络来传递数据,③错误;从题文信息中无法得知广州市政府对元宇宙产业有特殊的优惠政策,无法判断其政策优势明显,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
【点睛】通信技术和通信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领域之一。不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是如此。这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以及图像通信。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口。图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平均家庭户规模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导致20世纪80年代以后家庭户规模变化的原因有( )
①人口流动日益频繁②实施多孩生育政策③住房价格上涨④生育率降低⑤家庭观念转变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4. 图示家庭户规模的变化( )
A. 可降低人均生活成本 B. 有利于儿童抚育或老人赡养
C. 反映了家庭成员居住的分散化 D. 表明家庭结构向子孙同堂的三代户转变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20世纪80年代(1982年)以后家庭户规模变化呈现出减小趋势,迁移流动人口增加,会导致平均家庭户规模缩减,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是变化的原因之一,①正确;实施多孩生育政策,会使平均家庭户人数呈增加趋势,实施多孩生育政策不是家庭户规模减小的原因,②错误;住房条件改善可以使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住房供应充足但若购房能力不足(如房价上涨),不会导致家庭户规模缩减,住房价格上涨不是家庭户规模减小的原因,③错误;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而造成生育率下降,新生儿减小,使得家庭户规模呈现出减小趋势,④正确;家庭观念转变,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成立自己的小家庭,会导致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缩减,⑤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家庭户规模减小,同一家庭共同生活的人口数减小,反映了家庭成员居住的分散化,父母与子女并不在同一处居住,家庭结构也从“三代户”向“一代户”转变,C正确,D错误;家庭成员分散居住,使得人均生活成本呈增加趋势,儿童多与父母居住一处,父母上班儿童缺少照料,老人独自居住,不利于老人的赡养,AB错误。故选C。
【点睛】就家庭而言,从一对夫妻结婚建立家庭生养子女(家庭形成期)、子女长大就学(家庭成长期)、子女独立和事业发展到巅峰(家庭成熟期)、夫妻退休到夫妻终老而使家庭消灭(家庭衰老期),就是一个家庭的生命周期。
白查村是海南岛西南部东方市江边乡的一个黎族古村落,至今保存着81间传统船型屋,长而阔、低矮,墙面和地面都是用黄泥混着稻草来进行修建的,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下图为黎族传统船型屋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船型屋两侧屋檐建得很低的原因是( )
A. 避免雨水浸湿墙面 B. 便于茅草盖上屋顶
C. 扩大屋内场地面积 D. 晾晒生活物品方便
6. 该船型屋,室内( )
A. 闷热干燥 B. 阴暗冷湿 C. 通风凉爽 D. 四季清凉
【答案】5. A 6. D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船型屋的建筑材料可知,墙面和地面都是用黄泥混着稻草制成,如果受雨水浸泡,易导致墙体倒塌。而该地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雨水较多,将屋檐建得很低,目的是让雨水顺着茅草流落至地面,避免浸湿墙面。A正确;船型屋两侧屋檐建得很低与屋顶盖上茅草的难易程度无关,B错误;船型屋两侧屋檐建得很低也不能扩大屋内场地面积,C错误;船型屋内阴暗,光照不足,不便于晾晒生活物品,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船型屋阴暗通风条件差,室内不会很干燥,A错误;黎族船型屋在海南岛西南部东方市,位于热带,纬度低,气温高,一般不会出现冷湿天气,B错误;黎族船型屋长而宽,低矮,一般无窗户,通风采光条件差,C错误;屋顶由茅草覆盖,可防风、防雨、防晒,具有四季清凉的特点,D正确;故选D。
【点睛】黎族船型屋是黎族民居建筑的一种,流行于海南的黎族聚居区。黎族同胞为纪念渡海而来的黎族祖先,故以船型状建造,因外形酷似船通常称为船型屋。船型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有高架船型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型屋之分,其外形像船篷,拱形状,用红、白藤扎架,拱形的人字屋顶上盖以厚厚的芭草或葵叶,几乎一直延伸到地面上,从远处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其园拱造型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架空的结构有防湿、防瘴气、防雨的作用,茅草屋面也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而且能就地取材,拆建也很方便。
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离河岸距离 (m) | 群落属性 | 影响因子 | ||||
群落结构 | 群落盖度(%) | 海拔(m) | 土壤含水量 (%) | 土壤容重 (g/cm3) | 土壤电导率 (mS/cm) | |
50 | 乔—灌—草 | 30.33 | 916 | 5.73 | 1.41 | 0.36 |
200 | 乔—灌—草 | 34.00 | 917 | 5.04 | 1.50 | 0.59 |
350 | 乔—灌—草 | 40.33 | 914 | 4.42 | 1.50 | 0.37 |
500 | 乔—灌—草 | 46.67 | 914 | 18.51 | 1.41 | 2.56 |
650 | 乔—灌—草 | 74.33 | 913 | 19.27 | 1.37 | 0.40 |
800 | 乔—灌—草 | 68.67 | 913 | 15.23 | 1.38 | 1.02 |
950 | 乔—草 | 45.00 | 912 | 7.78 | 1.40 | 0.50 |
1100 | 乔—草 | 40.33 | 916 | 3.06 | 1.58 | 0.66 |
1250 | 乔—草 | 34.33 | 915 | 2.32 | 1.62 | 1.98 |
7. 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
①海拔
②土壤含水量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土壤含盐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8. 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
A. 胡杨涵养水源 B. 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
C. 地下水埋深浅 D. 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
9. 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土壤有机质减少 B. 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
C. 土壤含盐量增加 D. 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
【答案】7. B 8. A 9. B
【解析】
【7题详解】
读表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群落盖度大致先增后降,海拔高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大致先增后降,土壤容重大致先降后升,土壤电导率变化规律不明显,材料信息表明,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因此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大致先增后降,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不明显,由此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即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8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浅根系草本植物很难直接获得地下水,但该地胡杨为主要建群种,具有较强的涵养水源作用,从而为浅根系草本植物提供水源,因此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A符合题意,排除C;草本植物根系较浅,因此水分竞争力并不强,排除B;该区域地下水较深,盐碱化现象并不严重,因此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不是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A。
【9题详解】
干旱地区植物得以生存主要取决于水分水源条件,由于乔木与灌木的根系较深,在缺水地区存在明显的水分竞争状况,由乔木比灌木水分竞争能力更强,使得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B符合题意;草本根系较浅,与灌木的水分竞争中,灌木竞争能力更强,因此灌木消失不是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的结果,排除D;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乔木与草本植物均能生长,因此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含盐量增加不是导致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排除AC。故选B。
【点睛】植物生长和发育是依靠植物本身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而维持的。植物的生长依赖于环境条件,因此,环境条件影响着植物的分布,植物对于生长的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气候和土壤是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环境条件。植物生长必须有一定的热量、光照和水分,这主要取决于气候状况;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主要取决于土壤。
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下图为“冷空气影响期间降温范围及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影响图中降温区分布特点的因素是( )
A. 地形格局 B. 海陆位置 C. 植被覆盖 D. 纬度位置
11. 因受暖锋影响,31日最可能的降水区域是( )
A. 落基山区 B. 南部沿海 C. 五大湖区 D. 阿巴拉契亚山区
12. 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31日已移向( )
A. 北冰洋 B. 大西洋 C. 墨西哥湾 D. 太平洋
【答案】10. A 11. C 12. B
【解析】
【10题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美大陆地形西侧是世界最长山系北段落基山脉,图示区域中东侧是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间是广阔的中央大平原,材料显示该时段北美受冷空气的影响,出现图示降温的区域为中央大平原区域,因此主要受到地形格局的影响,导致降温区分布状况,A正确;海陆位置影响,应该是沿海和内陆的差异,一般呈现递增或递减,但图示区域不是,B错误;北美大陆中,美国的中部和东部植被覆盖率都较高,C错误;图中降温区南北跨度大,纬度跨度大,因此纬度因素不是影响图中降温区分布特点的因素,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观察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出现锋面气旋,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辐合运动,在低压中心西侧槽线上形成冷锋,东侧槽线上形成暖锋。随着气旋逆时针运动,五大湖区即将迎来暖锋过境,出现降水,C错误;而落基山区、南部沿海、阿巴拉契亚山区均距离暖锋锋线较远,不会在31日因受暖锋影响带来降水,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受高空引导气流的影响,在反气旋与锋面气旋活动频繁的中纬度地区,反气旋和锋面天气系统常表现为自西向东的移动趋势(由于大陆冬季冷高压的存在,反气旋常自西北向东南移动),因此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由北美大陆北部向位于东面的大西洋移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冷锋过境特点:冷锋过境前:由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天气晴朗、气压较低;过境时:大风、降温、阴雨(降水集中在锋后,锋前也有);冷锋过境后:由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逐渐转晴。
某区域地下水水位平均为445米,主要采用滴灌种植棉花。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该区域土壤盐碱化加剧。下图示意这区域2001年11月20日~2002年4月3日气温和地表以下不同深度土温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代表该区域气温和深度30厘米、150厘米土温的折线依次是( )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14. 与90~150厘米土层相比,该区域0~30厘米土层春季含盐量明显较低,主要因为0~30厘米土层( )
A. 积雪融水淋溶较强 B. 土壤温度回升较慢
C. 棉花根系吸水较多 D. 受地下水影响较小
15. 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准噶尔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答案】13. D 14. A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该地用灌溉种植棉花,且后期盐碱化加剧,应为西北地区。图示折线中,①曲线温度较为恒定,受天气影响较小,为深层土壤,代表150厘米土温;②曲线温度较稳定,应为深度30厘米土温;③曲线温度波动大,且一月份出现最低温,应为气温。故选D。
【14题详解】
春季,该地纬度较高,积雪融水多,有利于表层盐分的淋洗,A正确;结合材料折线可知,春季回温快,B错误;春末是棉花初播期,幼苗植株小,需水量小,C错误;土壤盐碱变化与地下水有关,但不是盐碱化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东北平原位于中温带,纬度高,热量条件不足,不适合棉花种植,A错误;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下水水位较低,与材料不符,B错误;柴达木盆地海拔高,生态脆弱,水热条件恶劣,不适宜种植业发展,D错误;准噶尔盆地种植棉花,且地处西北,水资源短缺,推广节水农业,与题意相符,C正确。故选C。
【点睛】土壤盐碱化产生的原因:“春旱”,气温回升快,蒸发强;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
本题共4小题,一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伦支海(下图)是北冰洋的边橼海,94%的面积位于大陆架上,其北侧、东侧岛屿林立,内部一座岛礁也没有,海面十分宽广。北冰洋绝大部分终年被海冰覆盖,但巴伦支海的水温常年在4℃~12℃,被誉为北冰洋的“暖池”。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冰洋永冻层南缘,巴支海的北部边缘,岛上居民2300人,而北极熊的数量却高达3000只,有“北极熊王国”之称。北极熊依赖海冰漫步、繁殖,以浮冰作为平台捕食,海豹是它的主食。北极熊主要生活在群岛东岸,居民大多住在群岛西岸。近年来,北极熊经常闯入人类的聚居区觅食,据研究北极熊的专家说,这是由于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变化造成的。
(1)试分析巴伦支海被誉为北冰洋“暖池”的原因。
(2)简析北极熊主要集中在斯瓦尔巴群岛东部的原因。
(3)推测北极熊的生存威胁可能来自哪些方面。
【答案】(1)北大西洋暖流给巴伦支海来大量温暖的海水;巴伦支海北侧、东侧岛屿林立,像天然的屏障,使得海冰难以逾越;巴伦支海绝大部分位于大陆架上,海水浅。
(2)斯瓦尔巴群岛东部沿海多浮冰,利于北极熊捕猎海豹;巴伦支海及其附近海域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冷海水交汇处,浮游生物紧盛,鱼虾成群,海豹数量多,食物充足。
(3)全球变导致海冰融化,浮冰减少,影响北极熊的觅食和繁殖;人类大肆捕杀海豹和北极熊;生产和生话排放的废弃物致使海水污染严重影响北极的生存环境。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斯瓦尔巴群岛温度的因素、北极熊生存的有利条件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结合该岛经纬度、海陆形状不难判断影响因素。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小问1详解】
附近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北大西洋暖流给巴伦支海来大量温暖的海水,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因此温度较高;从图中可以看出,巴伦支海北侧、东侧岛屿林立,像天然的屏障,使得海冰难以逾越;巴伦支海94%的面积位于大陆架上,绝大部分位于大陆架上,海水浅。
【小问2详解】
北极熊依赖海冰漫步、繁殖,以浮冰作为平台捕食,北冰洋绝大部分终年被海冰覆盖,斯瓦尔巴群岛东部靠近格陵兰岛,沿海多浮冰,利于北极熊捕猎海豹;海豹是它的主食,巴伦支海及其附近海域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冷海水交汇处,浮游生物紧盛,鱼类资源丰富,食物充足,海豹数量多,为北极熊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小问3详解】
北极熊以海冰为平台捕捉海豹和鱼类,气候变暖结冰期变短,北极熊的捕食时间缩短,导致食物匮乏,海冰减少,北极熊的栖息地和捕食平台减少,影响北极熊的觅食和繁殖;人类大肆捕杀海豹和北极熊是威胁北极熊生存根本原因;岛上居民2300人,人口增多,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弃物,致使海水污染严重影响北极的生存环境。
1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种质资源是指包含一定遗传物质,并表现特定性状、能将性状遗传给后代的动植物资源。近年来,我国种质资源不断萎缩,是种子净进口国。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海南将发挥其种子“硅谷”的优势,建成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规划建立中转隔离基地(保护区)、检疫中心、种质保存中心、种源交易中心(下图)。
(1)分析海南建成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2)简述海南建立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
【答案】(1)海岛交通便利,便于种质资源引进和输出;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自贸港政策支持。
(2)丰富种质资源,保障我国种质品种数量、质量安全;依托全球种质资源,选取、改良优质高产品种,提高粮食单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解析】
【分析】本题以海南育种制种和建立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相关图文为材料,涉及海南建成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海南建立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海岛四周临海,交通便利,便于种质资源引进和输出;作为全国南繁育种基地,具有一定产业基础;根据材料 “2020年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可知,海南建成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有自贸港政策支持。
【小问2详解】
海南建立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可以引进动物种质资源,从而丰富我国的种质资源,保障我国种质品种数量、质量安全,从而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海南建立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后,我国可以依托全球种质资源,选取、改良优质高产品种,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粮食单产,进而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30°S-40°S)地形平坦、水草丰美,拥有天然的大地牧场与肥沃的土地,土壤为黑土(在温带草甸草原植被条件下形成),且为表面红色(氧化铁含量多)、下面黑色的红化黑土。
说明潘帕斯草原红化黑土发育形成的条件。
【答案】植被是茂密的草甸草原,土壤有机质来源丰富;地形平坦,利于有机质积累,形成肥沃的黑土;夏季气温较高,土壤氧化作用强,加上雨水的淋溶作用,表层土壤氧化铁含量增加,出现红化现象;发育形成了表面红色下面黑色的红化黑土。
【解析】
【分析】本题以潘帕斯草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详解】要抓住本题的关键词——红化黑土。红化:氧化铁含量增加,使土壤呈现红色。土壤中本身含有铁元素,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水和氧气。从植被角度来看,该地区气候温和,植被丰富,有机质积累丰富,使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夏季降水较多,土壤的淋溶作用显著,会加速土壤中铁元素的氧化,使土壤红化。因此潘帕斯草原红化黑土发育形成的条件为:植被是茂密的草甸草原,土壤有机质来源丰富;地形平坦,利于有机质积累,形成肥沃的黑土;夏季气温较高,土壤氧化作用强,加上雨水的淋溶作用,表层土壤氧化铁含量增加,出现红化现象;发育形成了表面红色下面黑色的红化黑土。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岛东部玉带滩是由砂质颗粒物组成的沙滩半岛,南北狭长,向东北方向延伸形成沙嘴。沙美内海是由玉带滩分隔外海形成的潟湖,湖内水面高于海平面。处在河海之间细长的玉带滩,东侧沙滩裸露,西侧则有森林分布。左图示意玉带滩的位置图,右图为玉带滩景观图。
(1)简述玉带滩沙嘴形成过程。
(2)与东侧相比,分析玉带滩西侧能够生长树木的原因。
【答案】(1)河流携带泥沙入海,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势平坦,同时受海水顶托作用,流速变慢,泥沙沉积;海水由西南向东北流动,携带泥沙向东北方向输送;在河海共同作用下形成向东北方向延伸的沙嘴。
(2)玉带滩西部海区封闭,有大量河水注入,盐度较低;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可形成稳定的土壤层,利于沿岸树木生长。
【解析】
【分析】本题以玉带滩为背景材料,涉及外力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与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玉带滩是由砂质颗粒物组成的沙滩半岛,是由流水堆积和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河流携带沿岸泥沙入海,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势平坦,同时受海水顶托作用,流速变慢,河流携带泥沙的能力下降,泥沙沉积;由材料“南北狭长,向东北方向延伸形成沙嘴”和结合图片可知沙美内海的海水由西南向东北流动,因此海水携带泥沙向东北方向输送;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在河海共同作用下形成向东北方向延伸的沙嘴。
【小问2详解】
树木生长需要盐度较低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读图可知沙美内海是潟湖,其位于玉带滩西部,其海区封闭,有大量河水注入,盐度相对于玉带滩东部较低,更适合树的生长;玉带滩西部更靠近陆地河流,由九曲江等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更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土壤层,利于沿岸树木生长。
【点睛】河口三角洲形成过程: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形成三角洲。
海南省陵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海南省陵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南省琼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合格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海南省琼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合格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南省琼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合格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海南省琼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合格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