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3课多彩的消费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展开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3课多彩的消费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共7页。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备考向导·理思路
考 情 展 示 | 素 养 目 标 | 核 心 线 索 | 术 语 必 背 |
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消费水平提高的表现,感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通过对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学习,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做到理性消费,自觉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法治意识:通过合法途径和渠道增加收入,提高消费水平;树立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 公共参与:共同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加入绿色消费的行列 | 1.一大因素: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2.三种分类:按消费目的分的三种消费类型 3.四项区分:四种消费心理、四项消费原则 |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3.提高消费水平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4.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5.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
考点梳理·固基础
考点剖析
(一)消费及其类型
1.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
(1)当前可支配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2)未来预期收入: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3)收入差距: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提示:收入水平高,消费水平不一定就高,因为消费水平的高低还要受到物价水平、消费观念、生产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消费类型
(1)按消费目的不同,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2)受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越来越常见。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2.消费行为应坚持的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主旨为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记忆小窍门]
消费心理、消费原则
从众消费具体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追时尚,过多求异不提倡。
攀比消费不健康,求实心理才阳光。
适度理性和绿色,艰苦奋斗要节约。
易错辨析
【易错1】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居民收入
分析:生产决定消费,人们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靠生产创造出来的,大力发展生产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但生产决定分配,收入的多少最终来讲是由生产决定的。
【易错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所取代
分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的比重将逐渐降低,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将逐渐提高,但生存资料消费仍是满足人们生存需要必不可少的消费,因此生存资料消费被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所取代说法错误。
【易错3】恩格尔系数越高,居民生活水平越高
分析: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食品消费属于生存资料消费,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越高,用于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的比例相对越低,生活水平越低,因此恩格尔系数越高,居民生活水平越低。
【易错4】恩格尔系数降低,家庭消费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减少
分析:恩格尔系数降低,家庭消费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减小,但家庭消费中用于食品方面支出的绝对量不一定减少,甚至还可能增加。
【易错5】贷款消费属于超前消费,不值得提倡
分析:只要预期未来收入能还上贷款,贷款消费就不属于超前消费,对未来收入有保障的居民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消费选择。
【易错6】崇尚节俭等于滞后消费,同样不值得提倡,应坚持适度消费
分析: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不是某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也不会限制人们的消费。作为优良传统,何时都应坚持继承和发扬,与扩大内需和消费不矛盾。适度消费,即合理消费,就是使消费与我国的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量入为出,既不滞后,又不超前,既不人为抑制,又不盲目攀比,而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的多少合理进行消费。
核心突破·释疑点
核心考点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因素 | 关系 | 措施(国家) | |
经济发展水平 (根本因素) | 生产决定消费 |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 |
居民收入(直接因素) |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 当前可支配收入 |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
未来收入预期 | 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
社会收入差距 | 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 ||
物价变动(重要因素) | 物价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 科学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 |
宏观政策 | 通过财政的收支和税收的增减影响社会总需求(财政政策);通过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影响消费(货币政策) | 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 |
消费心理和消费 观念(主观因素) | 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 | 引导消费者端正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注]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除收入和物价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观念、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社会福利制度等都对居民消费水平有重要影响。另外,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个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业观,增加收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增加就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诚信经营,遵守市场交易规则,营造良好市场秩序。
2.根据不同的特点判断消费类型
特点 | 消费类型 |
预支未来收入 | 贷款消费 |
所有权不变更,使用权暂时让渡 | 租赁消费 |
最基本的消费 | 生存资料消费 |
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 发展资料消费 |
身心愉悦,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 享受资料消费 |
命题探究
命题点 消费及其类型
命题揭秘:国家对民生的高度关注使考查此知识点的试题成为高考的“常客”。考查角度主要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材料一般以恩格尔系数或居民消费内容、消费结构的变化为背景,或以体现说明类试题的形式要求考生概括消费水平或消费结构的情况或以原因意义类试题的形式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和消费对国家、企业、个人的影响;或以方法措施类试题考查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典例1 2020年4月6日,央视新闻主播朱广权和带货达人李佳琦共同主持“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引发了广大网友为湖北“拼单”的极大热情。这场公益直播累计销售总价值4 000多万元的商品,为湖北经济复苏贡献温暖力量。直播带货( C )
①利用主播的热度,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②顺应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刺激了消费欲望
③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了消费成本
④增加了新的消费对象,提升了消费体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直播带货利用主播的热度有利于商品的销售,但并没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①说法错误。直播带货并没有增加新的消费对象,④说法错误。故选C。
〔变式训练1〕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2020年5月,山东省整合设立5亿元“居民消费奖励资金”,以支持各市县发放消费券,扩大零售、餐饮、文旅、健身、家政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消费。这一举措( B )
①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回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②是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推动经济复苏的治本之策
③可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大幅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④能够扩大内需,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这一举措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回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能够扩大内需,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①④正确。②说法夸大了材料中举措的作用。大幅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说法错误,排除③。故选B。
推理型选择题的解法
推理型选择题的解法关键是找出题干所示信息与题肢观点有无必然的联系,是否符合我们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该题型题肢创设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该题型越来越受到重视,全国新课标卷等不断在使用这种题型。复习的关键就是真正搞清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真实联系,如果没有必然联系,就推不出题肢的正确性。
核心考点二: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原则 | 要求 | 反对 |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消费要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合理消费 | 既反对超前消费,也反对消费滞后 |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 理性消费,健康消费 | 反对跟风随大流、情绪化消费,反对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 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 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 |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做到戒奢从俭 | 铺张浪费,骄奢淫逸 |
[图解]
2.从四方面综合理解消费的内涵
角度 | 内容 |
消费支出 | 与自身的收入相适应,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既不超前,也不滞后 |
消费内容 |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合乎科学,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消费心理 | 不盲从、不攀比、不情绪化消费,提倡求实心理 |
消费原则 | 适度、科学、环保、绿色消费,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
命题探究
命题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命题揭秘:高考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考查,最为常见的考法是以生活中的某些消费行为为出题素材,或从“是什么”的角度要求考生判断属于什么消费心理或消费观,并进行分析评价;或从“怎么做”的角度考查如何进行正确的消费。
典例2 (2020·江苏卷,7)适应消费需求新变化和新趋势,某地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定制夜游、美食夜市和演艺活动等项目,使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前来打卡,获得了触觉、味觉、听觉和视觉的多重享受。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C )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②人们消费需求日益个性化多元化
③消费需求能引导社会生产
④求异心理是实现消费转型的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而不是收入和消费的关系,①与题意无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获得了触觉、味觉、听觉和视觉的多重享受,这说明人们消费需求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②正确入选。定制夜游、美食夜市的出现和成长是适应消费需求新变化和新趋势的结果,这说明消费需求引导社会生产,③正确入选。材料体现的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以及生产满足消费,未涉及求异心理是实现消费转型的动力,④说法错误。故选C。
〔变式训练2〕
“人可以晚报到,‘新六样’不可或缺。”部分00后大学生坚持要求家长在开学前为其配齐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谓公认的“新六样”“开学标配”,以维护在同学面前的自尊心或面子。新六样配齐最少也要3万元。这种消费行为( A )
①是攀比心理引发的一种不健康消费
②是从众心理引发的一种不理性消费
③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④违背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材料中公认的“新六样”“开学标配”,如果在自己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坚持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如果为了要面子不惜举债消费而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的行为是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③说法是片面的。材料中的消费行为没有涉及环境问题,也没有体现违背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④与题意无关。故选A。
如何区分不同的“消费心理”
①人有我有是从众,人有我异为求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攀比,注重实用为求实。②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波动,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共10页。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1课神奇的货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