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地理二模试卷
展开2021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地理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分)2021年2月10日,中国航天局宣布我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进入火星轨道。火星属于类地行星,主要是由于该行星( )
A.平均密度较小,质量较小
B.中心有铁核,平均密度较大
C.自转、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D.距日距离小于地球,均温接近地球
2.(2分)关于地方时,正确的说法是( )
A.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
B.地方时是因地理经度而变化的时刻
C.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
D.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晚
3.(2分)我国首个超千亿方储量的常压页岩气田在重庆东南地区被勘探发现,该区域岩石的主要特征是( )
A.多片理构造 B.结晶充分 C.有层理构造 D.有较多气孔
4.(2分)如图为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其北坡雪线高于南坡雪线,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坡纬度高,气温低 B.北坡为阴坡,热量较少
C.南坡地势陡峭 D.受风带影响南坡降水多
5.(2分)冷、暖锋是常见的天气系统,两者的共同点是( )
①冷空气均在锋面之下
②降水均分布在锋线前
③过境后天气均转晴
④锋面均向暖空气一侧移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2分)南非南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多雨,该区域内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旱作农业 B.水田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地中海型农业
7.(2分)如图所示主要区域为欧洲的丹麦,该国能源消耗中风电占比较高。该国风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西风强盛 B.极地东风强盛
C.台风登陆频繁 D.季风环流旺盛
8.(2分)2020年9月16日,是世界第二十六个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后会对全球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A.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B.导致海平面下降,危害沿海地区
C.吸收紫外线能力增强,导致全球气温下降
D.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农林牧渔业生产
9.(2分)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时间点多在每年的10月8日左右,“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是此时我国北方地区的天气现象,引起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A.亚洲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10.(2分)辽宁盘锦位于北纬40°附近,跨中国最北海岸线,2020年种植海水稻获得成功,这体现出农业区位影响因素的变化,其主要因素是( )
A.科学技术 B.市场需求 C.水热资源 D.国家政策
11.(2分)“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目前我国人口红利在逐步降低,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变小
B.劳动力比重减少,青壮年负担加重
C.劳动力数量快速增加
D.人口数量萎缩,出现负增长
12.(2分)板块交界处是地壳运动的活跃地带,下列选项中是由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东非大裂谷
C.安第斯山脉 D.马里亚纳海沟
13.(2分)新疆长绒棉种植过程中,使用无人机进行农药精准喷洒已成为新的农业科技,为确保无人机能够严格按照农田路线精准飞行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D.数字地球
14.(2分)贵州省重点发展的有色金属冶炼产业,2020年总产值已达千亿规模,其主要依靠的是该省优越的( )
A.劳动力资源 B.能源资源 C.科学技术 D.市场规模
15.(2分)在2021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打造成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关于建设五大新城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城的开发将加剧上海老龄化问题
B.新城的城市功能区以商业区为主
C.新城建设反映上海已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D.新城会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极
16.(2分)四川攀枝花原本是资源型工业城市,但由于冬季热量、光照条件优越,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旅游的热点城市之一,该市城市职能的这一转变表明该地( )
A.人口老龄化严重 B.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钢铁产业已全部转移 D.工业化阶段已完成
17.(2分)《山海情》是今年热播的电视剧,剧情讲述的是宁夏最为贫困的西海固地区移民搬迁后所发生的故事,这种移民搬迁方式属于( )
A.劳务迁移 B.生态移民 C.智力迁移 D.工程迁移
18.(2分)全球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以下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
①全面限制现有资源的开发
②实施多元化资源战略
③加速开采现有资源
④加强全球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分)居住在上海的小明看到一轮满月位于头顶正上方(上中天),此时的时间大概是( )
A.农历十五的傍晚 B.农历十五的清晨
C.农历初一的午夜 D.农历十五的午夜
20.(2分)如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判断正确选项是( )
A.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B.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C.上海昼长为全年最短时
D.正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21.(20分)中国与缅甸山水相连,世代比邻而居,近年来缅甸经济发展迅速。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缅甸总人口5390万,一半的人口不超过30岁。该国最大河流伊洛瓦底江在注入安达曼海处形成的三角洲是其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近年来该国服装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其产业流程大致是,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在国内进行生产制造,再重新出口到国外,其主要出口对象欧盟、日本等国均给予其最惠国关税。
材料二: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2017年5月首批原油正式由云南瑞丽进入中国。
部分东南亚国家平均适用最惠国关税
缅甸
越南
柬埔寨
老挝
税率
5.6%
9.5%
10.9%
9.7%
(1)据材料描述缅甸的地势特征。
(2)分析缅甸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服装供应地之一的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主要成因。
(4)简述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对中缅两国带来的有利影响。
22.(20分)甘肃省民勤县是中国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绿洲是当地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勤县年均气温7.8℃,平均气温年较差32℃,年均降水量110mm,年均蒸发量2600mm。民勤县是甘肃省春季沙尘暴出现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民勤绿洲是由源自祁连山脉的石羊河冲积形成的绿洲平原,是民勤县人口、经济集中的区域。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石羊河上游来水量减少,导致沙漠化不断加剧,针对这一问题2001年成立的石羊河流域管理局开始承担起流域的综合治理。
(1)判断民勤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及主要成因。
(2)从自然角度分析民勤县春季多沙尘天气的原因。
(3)比较1975﹣2000年和2000﹣2018年民勤绿洲沙漠化空间变化的异同。
(4)从流域整治与开发角度,提出为遏制民勤沙漠化进一步加剧可采取的治理措施。
23.(20分)南美洲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人文景观独特。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占地550万平方公里的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是全球10%物种的栖息地。2019年8月该地区遭遇到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森林大火,图中甲处是起火点较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南美洲气候复杂多样,图中萨尔瓦多与利马两地纬度位置相近,但分处南美洲东西海岸,其气温及降水量状况如图所示。萨尔瓦多是巴西东部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1)写出图中萨尔瓦多所属的世界文化圈并例举其文化特色。
(2)概述利马与萨尔瓦多对应的自然带名称,并简要分析萨尔瓦多所在地体现出非地带性规律的具体原因。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考虑图中甲地雨林被破坏后,当地水文、土壤要素发生的变化。
(4)简述亚马孙森林大火对全球气候带来的影响,并运用大气保温原理阐释其具体过程。
2021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地理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分)2021年2月10日,中国航天局宣布我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进入火星轨道。火星属于类地行星,主要是由于该行星( )
A.平均密度较小,质量较小
B.中心有铁核,平均密度较大
C.自转、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D.距日距离小于地球,均温接近地球
【分析】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的物理性质相似,被称为类地行星。
【解答】解:A、类地行星的平均密度较大,故错误。
B、火星与地球类似,内部存在铁质核心,导致行星的平均密度较大,故正确。
C、火星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与地球相近但不同,故错误。
D、火星距日距离大于地球,均温比地球小,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火星的基本特征和类地行星的共性特点。
2.(2分)关于地方时,正确的说法是( )
A.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
B.地方时是因地理经度而变化的时刻
C.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
D.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晚
【分析】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地方时要早。
【解答】解:
A.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不同纬度,地方时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B.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故正确;
C.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地方时),不是北京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是北京所在的东经116°的地方时,故不符合题意;
D.上海市地处东经120°51′﹣122°12′,北京时间是东经120°的地方时,上海相对于东经120°位置偏东,地方时要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地方时的产生,难度在于上海市的经度位置,如概念掌握准确,可直选。
3.(2分)我国首个超千亿方储量的常压页岩气田在重庆东南地区被勘探发现,该区域岩石的主要特征是( )
A.多片理构造 B.结晶充分 C.有层理构造 D.有较多气孔
【分析】三大类岩石为: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构造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重要的标志,可能含有化石)、岩浆岩(矿物结晶,由气孔和流纹构造)、变质岩(片理构造)。
【解答】解:结合题意可知,该区域发现页岩气,因此该岩石为沉积岩,沉积岩的典型特征为层理构造,C正确;
多片理构造为变质岩的特征,A错;
结晶充分为岩浆岩的特征,B错;
有较多气孔为岩浆岩的特征,D错。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的特征,较为简单,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2分)如图为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其北坡雪线高于南坡雪线,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坡纬度高,气温低 B.北坡为阴坡,热量较少
C.南坡地势陡峭 D.受风带影响南坡降水多
【分析】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温度,即阴坡阳坡的问题,阳坡温度高,雪线高,阴坡温度低雪线低;二是降水量,即迎风坡背风坡的问题,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低,背风坡降水量小,雪线高(降雪速度与融雪速度的问题)。
【解答】解:读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其北坡雪线高于南坡雪线,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南坡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雪线相对较低,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雪线的因素,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5.(2分)冷、暖锋是常见的天气系统,两者的共同点是( )
①冷空气均在锋面之下
②降水均分布在锋线前
③过境后天气均转晴
④锋面均向暖空气一侧移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分析】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
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的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
暖锋过境前:受单一冷气团的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雨过天晴。
【解答】解:①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所以冷空气一般在锋面以下,暖空气在锋面以上,故①正确。
②冷锋降雨主要集中在锋线后侧,锋面运动方向的后侧,锋线前侧也有少量降雨;暖锋降雨主要集中在锋线前侧(锋面运动方向的前侧),故②错误。
③无论是冷锋还是暖锋,过境后都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都转晴,故③正确。
④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不符合题意,故④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的难度中等,从文字中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是关键。
6.(2分)南非南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多雨,该区域内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旱作农业 B.水田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地中海型农业
【分析】地中海式农业是指分布于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它地中海气候区,是以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型农业,优势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
【解答】解:由题中材料“南非南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多雨”可知,南非南部是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区发展的是地中海型农业。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结合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分析即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7.(2分)如图所示主要区域为欧洲的丹麦,该国能源消耗中风电占比较高。该国风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西风强盛 B.极地东风强盛
C.台风登陆频繁 D.季风环流旺盛
【分析】丹麦风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大气环流、地形等角度分析。
【解答】解:从图中丹麦所处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分析,该地位于盛行西风带控制区,周围无高大山脉阻挡,常年盛行西南风,风能资源丰富,故A正确;
极地东风带地处高纬度地区,丹麦属于中纬度,故B错误;
台风产生于热带、副热带洋面上,影响不到西北欧地区,故C错误;
季风环流影响大陆东岸地区,丹麦位于大陆西岸,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8.(2分)2020年9月16日,是世界第二十六个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后会对全球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A.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B.导致海平面下降,危害沿海地区
C.吸收紫外线能力增强,导致全球气温下降
D.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农林牧渔业生产
【分析】本题考查臭氧层的知识,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
【解答】解: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大气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减弱,臭氧层在地球上空形成一把保护伞,它将太阳光中99%的紫外线过滤掉,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受强烈的紫外线伤害,因此臭氧含量的减少,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农林牧渔生产,且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正常生长,故D对;
臭氧层破坏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故B错;
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故A错;
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降低,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故C错。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臭氧减少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9.(2分)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时间点多在每年的10月8日左右,“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是此时我国北方地区的天气现象,引起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A.亚洲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分析】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的原因是两个: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东亚的冬季风是因为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之间形成的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是因为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和夏威夷高压之间形成的东南季风,高温多雨。南亚的冬季风是东北季风,夏季风是西南季风。一般而言,冬季风是从高纬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寒冷(温暖)干燥的;而夏季风则是从低纬海洋吹向陆地,性质是高温(温暖)湿润的。
【解答】解:寒露节气出现在秋季,此时蒙古高压势力逐渐增强,受其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吹较为寒冷的偏北风,导致气温降低,形成寒露,故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蒙古高压。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0.(2分)辽宁盘锦位于北纬40°附近,跨中国最北海岸线,2020年种植海水稻获得成功,这体现出农业区位影响因素的变化,其主要因素是( )
A.科学技术 B.市场需求 C.水热资源 D.国家政策
【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
【解答】解:高盐碱品种海水稻种植成功体现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1.(2分)“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目前我国人口红利在逐步降低,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变小
B.劳动力比重减少,青壮年负担加重
C.劳动力数量快速增加
D.人口数量萎缩,出现负增长
【分析】从2012年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呈下降趋势,支撑中国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因素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劳动力不足,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养老负担沉重;家庭养老问题突出。
【解答】解: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变大,A错误;
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劳动力比重减少,青壮年的负担加重,B正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数量增长缓慢,C错误;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较低,但还未出现负增长,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人口红利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了我国的人口问题,读材料分析解决问题。
12.(2分)板块交界处是地壳运动的活跃地带,下列选项中是由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东非大裂谷
C.安第斯山脉 D.马里亚纳海沟
【分析】板块相对移动,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在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聚合带,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并形成深邃的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并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在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处,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大洋中脊。
【解答】解:A、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洋板块(大陆板块)与亚欧板块(大陆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故A选项错误;
B、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内部分裂形成的,故B选项错误;
C、安第斯山脉由美洲板块(大陆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大陆板块)挤压而成,故C选项错误;
D、马里亚纳海沟是亚欧板块(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大洋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文字材料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13.(2分)新疆长绒棉种植过程中,使用无人机进行农药精准喷洒已成为新的农业科技,为确保无人机能够严格按照农田路线精准飞行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D.数字地球
【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对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遥感技术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监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在农业上,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作物产量估测和病虫害预测等多方面;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解答】解:为确保无人机能够严格按照农田路线精准飞行,需要使用GPS,因为只有GPS有定位和导航以及精准定位的功能,北斗卫星导航功能与GPS相似,所以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
14.(2分)贵州省重点发展的有色金属冶炼产业,2020年总产值已达千亿规模,其主要依靠的是该省优越的( )
A.劳动力资源 B.能源资源 C.科学技术 D.市场规模
【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解答】解:有色金属冶炼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应该靠近能源丰富的地区,贵州省水电和煤炭资源丰富,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获取文字材料中信息即可。
15.(2分)在2021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打造成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关于建设五大新城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城的开发将加剧上海老龄化问题
B.新城的城市功能区以商业区为主
C.新城建设反映上海已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D.新城会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极
【分析】上海选择这五个区域建设新城主要是因为这些新城的地理位置处在都市圈范围之内,相对来说开发强度比较低、发展空间比较大,与此同时,该区域在过去的发展中积累一些自己的产业特色,比如嘉定的汽车产业、奉贤的大学城,而青浦和南汇又分别处在国家交给上海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和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临港新城这样的任务之下。
【解答】解:新城的开发将缓解上海老龄化问题,A错误;
新城的城市功能区以特色产业为主,B错误;
新城建设属于卫星城,分散了大城市的职能,并没有反映上海已进入逆城市化阶段,C错误;
政府决定将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打造成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新城会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极,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区,理解即可。
16.(2分)四川攀枝花原本是资源型工业城市,但由于冬季热量、光照条件优越,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旅游的热点城市之一,该市城市职能的这一转变表明该地( )
A.人口老龄化严重 B.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钢铁产业已全部转移 D.工业化阶段已完成
【分析】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从材料中信息可知,大量老年人口迁入冬季养老,会给该城市带来一定的市场、促进经济发展、产业的升级,严谨分析材料解决问题。
【解答】解:从材料中可知:攀枝花是我国冬季养老旅游热点城市之一,旅游人口不属于人口迁移,大量旅游人口进入,就给这一城市带来了市场、对房地产、旅游有促进作用,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材料为背景,考查人口流动、产业升级,学生要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分析,即可解决问题。
17.(2分)《山海情》是今年热播的电视剧,剧情讲述的是宁夏最为贫困的西海固地区移民搬迁后所发生的故事,这种移民搬迁方式属于( )
A.劳务迁移 B.生态移民 C.智力迁移 D.工程迁移
【分析】生态移民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
【解答】解:读材料分析可知,西海固地区移民的原因是该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该地区成为宁夏最贫困的地区,为了脱贫实施了移民,属于生态移民,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山海情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了西海固地区移民的方式,读材料分析解决问题。
18.(2分)全球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以下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
①全面限制现有资源的开发
②实施多元化资源战略
③加速开采现有资源
④加强全球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能源资源开发条件主要从资源状况、市场、交通、技术、资金等方面考虑。
【解答】解:全面限制现有资源的开发会制约经济的发展,故①错;
实施多元化资源战略可以缓解能源短缺的问题,故②对;
加速开采现有资源会导致资源短缺,故③错;
加强全球合作可以缓解区域资源短缺的问题,故④对。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资源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19.(2分)居住在上海的小明看到一轮满月位于头顶正上方(上中天),此时的时间大概是( )
A.农历十五的傍晚 B.农历十五的清晨
C.农历初一的午夜 D.农历十五的午夜
【分析】满月一般出现在农历的十五或十六,此时月亮升起的时间是日落时。
【解答】解:满月出现在农历十五或十六,C错误。
满月从东方升起的时间是日落时,因此其位于头顶正上方的时间大约是午夜0时,D正确,A、B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0.(2分)如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判断正确选项是( )
A.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B.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C.上海昼长为全年最短时
D.正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
【分析】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现象。
【解答】解:读图可知,该图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为南极的俯视图,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因此为北半球的冬至日,A错;
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为6、7月份,B错;
冬至日,上海昼长为全年最短时,C正确;
正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D错。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较为简单,关键是结合图判断出节气,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21.(20分)中国与缅甸山水相连,世代比邻而居,近年来缅甸经济发展迅速。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缅甸总人口5390万,一半的人口不超过30岁。该国最大河流伊洛瓦底江在注入安达曼海处形成的三角洲是其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近年来该国服装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其产业流程大致是,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在国内进行生产制造,再重新出口到国外,其主要出口对象欧盟、日本等国均给予其最惠国关税。
材料二: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2017年5月首批原油正式由云南瑞丽进入中国。
部分东南亚国家平均适用最惠国关税
缅甸
越南
柬埔寨
老挝
税率
5.6%
9.5%
10.9%
9.7%
(1)据材料描述缅甸的地势特征。
(2)分析缅甸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服装供应地之一的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主要成因。
(4)简述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对中缅两国带来的有利影响。
【分析】(1)地势特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进行判读。
(2)影响服装的因素主要有原料、资源、市场、交通、政策等。
(3)河流三角洲是由于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4)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有利影响:①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缓解铁路运输压力;③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④有利于推进天然气及相关产业发展;⑤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⑥有利于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对西部地区的影响:①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③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④有利于推进天然气及相关产业发展;⑤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⑥有利于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⑦有利于减少植被破坏;⑧途经地区易造成生态破坏。
【解答】解:(1)根据图例的分布可知,该国中、南部地势较低,其他地区地势较高或(东、北、西部均为高山和高原,地势高,中部与南部为平原,地势低 )
(2)根据题干可知,缅甸总人口5390万,一半的人口不超过30岁,说明其人口年龄构成轻,劳动力丰富;根据表格内容可知,缅甸每月最低工资不足100美元安,说明工资水平低,产品成本亦低;根据税率可知,缅甸外贸出口享受最惠国的低关税,有利于出口等;承接中国等国的产业转移,推动发展服装制造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等。
(3)读图可知,伊洛瓦底江发源于我国青藏地区,流经横断山区,由于上、中游水流量丰富,侵蚀作用大,河流泥沙含量大;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在入海口,由于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流水的沉积作用明显,从而形成三角洲。
(4)中缅油气管道由缅甸沿海进入中国云南省,可增加我国能源供给来源的多样性,实现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改管道增加无关能源进口通道,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以来,减小能源风险,保障能源安全;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推动产业发展。缅甸:管线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可增加与中国的经济贸易联系;促进缅甸油气资源的开采与出口;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推动管道沿线的城市化进程等。
故答案为:
(1)该国中、南部地势较低,其他地区地势较高或(东、北、西部均为高山和高原,地势高,中部与南部为平原,地势低 )
(2)缅甸人口年龄构成轻,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低,产品成本亦低,全球竞争力有优势;外贸出口享受最惠国的低关税,有利于出口等;承接中国等国的产业转移,推动发展服装制造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等。
(3)伊洛瓦底江上、中游水流量丰富,泥沙含量大;伊洛瓦底江下游(入海口)地势平坦,堆积作用强盛。
(4)中国:可增加我国能源供给来源的多样性,实现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减小能源风险,保障能源安全;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推动产业发展。缅甸:管线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可增加与中国的经济贸易联系;促进缅甸油气资源的开采与出口;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推动管道沿线的城市化进程等。
【点评】本题组以缅甸为切入点,考查区域地理的自然环境和开发,属于基础题,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结合题干内容即可分析解答。
22.(20分)甘肃省民勤县是中国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绿洲是当地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勤县年均气温7.8℃,平均气温年较差32℃,年均降水量110mm,年均蒸发量2600mm。民勤县是甘肃省春季沙尘暴出现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民勤绿洲是由源自祁连山脉的石羊河冲积形成的绿洲平原,是民勤县人口、经济集中的区域。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石羊河上游来水量减少,导致沙漠化不断加剧,针对这一问题2001年成立的石羊河流域管理局开始承担起流域的综合治理。
(1)判断民勤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及主要成因。
(2)从自然角度分析民勤县春季多沙尘天气的原因。
(3)比较1975﹣2000年和2000﹣2018年民勤绿洲沙漠化空间变化的异同。
(4)从流域整治与开发角度,提出为遏制民勤沙漠化进一步加剧可采取的治理措施。
【分析】(1)根据民勤的地理位置分析其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东南部。由于远离海洋,或者地形阻挡,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
(2)民勤县春季多沙尘天气的原因主要从风力、沙源等方面分析。
(3)比较1975﹣2000年和2000﹣2018年民勤绿洲沙漠化空间变化的异同主要从图中信息分析即可。
(4)遏制民勤沙漠化进一步加剧可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从水资源的管理、用水技术、水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1)读材料可知,民勤位于甘肃省,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的控制,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大。
(2)春季,民勤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依旧较大,离风源地较近,风力大;民勤位于甘肃省,深居大陆内部,水汽难以达到,气候干旱,周边多沙漠,沙源丰富;民勤气候干旱,植被稀疏,不能有效的防风固沙,因此民勤春季多风沙天气。
(3)读1978﹣2018年民勤绿洲不同沙漠化类型的重心空间迁移图,结合图中经纬度分析可知,相同点:总体而言,轻度沙漠化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中度、重度沙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空间变化不大。结合图中年份变化,1975﹣2000年,轻度、中度和重度沙漠化的重心大致向东北方向移动;不同点:2000﹣2018年:中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重心变化不大,而轻度沙漠化的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民勤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因此要对该流域内的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好不同河段的水资源的用水量;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节水技术,提高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
(1)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深居内陆,气温年较差大,同时由于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
(2)春季时北方冷空气势力依旧强劲\(多寒潮),多大风天气;民勤周边多沙漠,沙源丰富;植被稀疏,无法有效防风固沙。
(3)同:总体而言,轻度沙漠化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中度、重度沙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空间位置较为稳定;1975﹣2000年,轻度、中度和重度沙漠化的重心大致均向东北方向迁移。异:2000﹣2018年:中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重心相对稳定,轻度沙漠化的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
(4)强化对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协调好上、下游的用水量;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大节水技术的推广,提高水资源的利用。
【点评】本题以民勤县区域图和1978﹣2018年民勤绿洲不同沙漠化类型的重心空间迁移图为背景,考查了民勤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及主要成因、民勤县春季多沙尘天气的原因,读图文分析解决问题。
23.(20分)南美洲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人文景观独特。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占地550万平方公里的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是全球10%物种的栖息地。2019年8月该地区遭遇到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森林大火,图中甲处是起火点较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南美洲气候复杂多样,图中萨尔瓦多与利马两地纬度位置相近,但分处南美洲东西海岸,其气温及降水量状况如图所示。萨尔瓦多是巴西东部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1)写出图中萨尔瓦多所属的世界文化圈并例举其文化特色。
(2)概述利马与萨尔瓦多对应的自然带名称,并简要分析萨尔瓦多所在地体现出非地带性规律的具体原因。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考虑图中甲地雨林被破坏后,当地水文、土壤要素发生的变化。
(4)简述亚马孙森林大火对全球气候带来的影响,并运用大气保温原理阐释其具体过程。
【分析】(1)世界九大文化圈分别是: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东亚文化圈、南亚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非洲文化圈、拉丁美洲文化圈、太平洋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
(2)根据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判断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即可。非地带性规律的成因跟洋流、地形等关系密切。
(3)地理环境整体性说明各自然要素,气候、水文、土壤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4)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地面温度会升高,将导致两极冰川融化。
【解答】解:(1)萨尔瓦多在拉丁美洲,属于拉丁美洲文化圈;典型的文化特色有狂欢节等。
(2)利马虽在赤道附近但因为受寒流等因素的影响,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是热带沙漠带;萨尔瓦多沿岸受暖流影响以及地处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所以是热带雨林气候。萨尔瓦多不在赤道附近而在回归线附近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没有体现从沿海到内陆、从赤道到两极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所以属于典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3)甲地雨林被破坏后,将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会下降,河流的含沙量会增加,河流的季节变化大等不良现象。
(4)亚马孙森林大火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增加大气的保温作用,会导致大气升温,导致全球变暖加剧。
故答案为:
(1)拉丁美洲文化圈;桑巴舞或狂欢节。
(2)利马是热带荒漠带,萨尔瓦多是热带雨林带;萨尔瓦多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处在东南信风迎风坡处,降水量丰富。形成了非赤道低压控制下的热带雨林带,体现出典型非地带性。
(3)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表现在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的变化。雨林被破坏后,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土壤侵蚀加剧后,土质沙化严重。
(4)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燃烧过程释放大量尘埃及二氧化碳,这些物质对长波辐射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大气增温后再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导回地面,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考查地域文化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8/4 18:59:42;用户:李超;邮箱:lichao317807156@126.com;学号:19716718
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共12页。
2021年上海市闵行区高考地理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上海市闵行区高考地理二模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级阶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上海市崇明区高考地理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上海市崇明区高考地理二模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