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仔细填空,准确判断,谨慎选择,细想快算,能写会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一、仔细填空。1.在,,,,0.625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____和_____相等.2.当钟面的时刻从2:10走到2:20时,分针(_______)时针旋转了(_______)°.3.在武术大会上,评委给某选手打出的分数分别是8、9、8、8、9、10、10分,按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方法来计算平均分,该选手的最后得分是(________)分。4.如下图,AB两点间长16米,一名轮滑运动员从A到B沿着4个半圆滑行,这名运动员一共滑行了(________)米。5.的倒数是(_______)。6.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7.把5 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全长的_____,每份长_____.8.将4瓶啤酒如下图包扎,每个啤酒瓶的底面直径为8厘米。包扎一周需用塑料绳(________)厘米。(接头处忽略不计)9.大圆的半径是小圆的直径,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 )倍,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10.一本字典的体积大约是1(__________).二、准确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11.是一个六位数,其中A是小于10的任意非零自然数,B表示0,那么这个六位数一定是2、3、5的公倍数。(______)12.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或整数.(____)13.3个m比m的3倍长。(________)14.分数单位越大,分数的分母越小。 (________)15.如果a=2×3×5,b=2×2×3,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90。(________)16.、0.26、三个数比较,最大的数是0.26,最小的数是。 (____)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17.下面的式子中,哪一个是方程?( )A.0.8x+2 B.3b=6 C.5+9=14 D.18.把4m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A.m B.m C. D.19.甲、乙两根绳子同样长,如果剪去甲绳的,从乙绳中剪去米,两根绳子剩下长度相比较,( ).A.甲绳长 B.乙绳长 C.无法确定20.若(a、b、c不为0),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 B.a>c>b C.b>c>a D.无法确定21.龟兔赛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故事大意是: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开始就领先了乌龟很多,兔子不耐烦了,就在路边睡了一觉,而乌龟一直往目的地奔跑,最终乌龟获得了胜利。下面能反映这个故事情节的图是( )。A. B.C. D.四、细想快算。22.直接写出得数.÷3= ×15= 2-= 1+2%=36+48= 5÷= ×75%= ×4×= 23.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每题3分,共12分)++ -- -(-) -(+) 24.解方程.5+ =20 =26 25.求下图涂色部分的周长和面积。五、能写会画。26.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几何体的形状画在方格图中。27.看分数涂色。 1 28.分别画出下面立体图形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六、解决问题29.求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30.用一段铁丝正好做出一个长7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段铁丝做一个正方体框架,那么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31.实验小学一年级有280人,二年级比一年级多,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多少人?32.有26本《数学故事》和35本《儿童小说》,现在将它们平均分给一些学生,《数学故事》多2本,而《儿童小说》还少1本.最多分给多少名学生?33.一个半圆形花圃的周长是20.56米,这个花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参考答案 一、仔细填空。1、 0.1 【分析】在分数和小数比较大小时一般要化成小数,再进行比较大小.据此解答.【详解】=0.75,=0.1,=0.5,=1.21.2>0.75>0.1>0.5,所以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和0.1相等.故答案为,,,0.1.2、顺 60 【分析】钟面上分针旋转一周是360°,分针走一个大格,一个大格的角度是:360°÷12=30°;据此即可解答【详解】30°×2=60°分针顺时针旋转了60°故答案为:顺,60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钟面上分针旋转一周是360°,得出从一个数字到下一个数字旋转的角度。3、8.8【分析】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将剩余分数加起来,除以对应个数即可。【详解】(9+8+8+9+10)÷5=44÷5=8.8(分)故答案为:8.8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平均数容易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4、25.12【分析】仔细观察图形可知,轮滑运动员从A到B滑行的总长度就是4个半圆的周长和,设每个半圆的直径为d1、d2、d3、d4,根据圆的周长=πd,则每个半圆的周长就是πd1、πd2、πd3、πd4,把四个半圆的周长相加,再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设每个半圆的直径为d1、d2、d3、d4d1+d2+d3+d4=16(米)πd1+πd2+πd3+πd4=π×(d1+d2+d3+d4)=×3.14×16=25.12(米)故答案为:25.12 理解A到B滑行的总长度就是4个半圆的周长和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圆的周长=πd,掌握并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是解决此题的依据。5、6【解析】略6、31.4 78.5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C=πd;圆的面积S=πr2;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详解】周长:3.14×10=31.4(厘米)面积:3.14×(10÷2)2=3.14×25=78.5(平方厘米) 本题考查圆的面积和周长,牢记公式认真计算即可。7、 m 【解析】将这根绳子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则每份占全长的;每份的长度=总长度÷总段数,将对应的数字代入即可求出答案.【详解】1÷8=5÷8=(m)故答案为;m8、57.12【分析】根据图形捆一圈所需要的绳长是四个直径的长+4个圆周长,也就是四个直径的长+一个圆的周长,依此列式解答即可。【详解】8×4+3.14×8=32+25.12=57.12(厘米)答:需要绳子57.12厘米。故答案为:57.12 此题解答关键是明确:求捆一圈所需要的绳长,即4个直径的长度+一个圆的周长。9、2 【解析】略10、立方分米【解析】略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11、√【详解】主要考查2、5、3的倍数的特征。12、正确【解析】真分数是指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但它们的倒数都是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即假分数.如:真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的倒数是 假分数….13、×【分析】3个m是米,m的3倍是米,由此可知两者相等,据此判断即可。【详解】由分析可知3个m与m的3倍一样长。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此题主要考查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都用乘法解决。14、√【解析】略15、×【分析】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立的质因数,它们连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据此分析。【详解】a=2×3×5,b=2×2×3,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2×2×3×5=6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本题考查了最小公倍数,两个或多个整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除0以外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就叫做这几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16、×【解析】略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17、B【解析】略18、C【解析】略19、C【解析】略20、D【分析】因为(a、b、c不为0)的值不确定,所以无法确定三个字母的大小,可通过赋值法来解答。【详解】设=(a、b、c不为0)可得a= ,b= ,c= ,则有a>b=c;设=1(a、b、c不为0)可得a=3,b= ,c= ,则有a>c>b。因此无法确定a、b、c的大小关系。故选择:D。 此题考查分数加减乘除的相关运算,需要分情况 考虑,在(a、b、c不为0)的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a、b、c的大小关系也无法确定。21、A【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乌龟一直往目的地奔跑,可知表示乌龟赛跑的图象应该是一条上升的直线,且比兔子早到达终点;由于兔子没有耐心,一开始表示兔子的赛跑的图象应该是一条上升的直线,到中途睡了一觉,路程不改变,所以图象变为水平直线,睡了一觉起来再跑,图象又变为上升,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下面能反映这个故事情节的图是:。故答案为:A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 四、细想快算。22、 9 1.02 84 1 4【详解】略 23、1;;;【详解】未简便运算一半分。 24、x=25 x=40【详解】5+x=20解:x=20-5x=15÷x=25解: x=40 25、30.84cm;15.48cm²【分析】(1)根据观察图形可知,该涂色部分的周长是由两个弧长,也就是半圆弧长加12厘米线段组成,已知圆的直径是12厘米,以此即可解答;(2)根据观察图形可知,该涂色部分的面积是由长方形面积减去两个圆面积,也就是减去一个半圆面积组成,已知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12÷2=6(厘米),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长×宽和圆的面积公式:圆周率乘以半径的平方即可解答。【详解】周长:3.14×12÷2+12=37.68÷2+12=30.84(cm)面积:12×(12÷2)=12×6=72(cm²)3.14×(12÷2)²÷2=3.14×36÷2=56.52(cm²)72-56.52=15.48(cm²)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求取阴影面积的方法的掌握,以及对长方形和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五、能写会画。26、【解析】略27、【解析】略28、【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29、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36【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法、筛选法等。一般情况下,两个数较小时,用列举法就可以很快求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而两个数较大时,用短除法比较简单。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时,只需把所有的除数相乘;而求最小公倍数时,需要把除数和商都相乘。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直接就可得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积;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数。显然12和18不属于这两种情况,可以用上面介绍的方法求出答案。【详解】方法一 筛选法。(1)12的因数有1,2,3,4,6,12。12的因数中是18的因数的有1,2,3,6。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2)18的倍数有18,36,54,72,…18的倍数中是12的倍数的有36,72,…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36。方法二 分解质因数法。 12=2×2×3 18=2×3×3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2×3=6;最小公倍数:2×3×2×3=36。方法三 短除法。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6;最小公倍数:6×2×3=36。30、6厘米【详解】略31、40人【分析】二年级比一年级多,是以一年级人数为单位“1”,表示把一年级人数平均分成7份,二年级比一年级多的人数占其中的一份,据此解答即可。【详解】280÷7=40(人)答:二年级比一年级多40人。 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是以一年级人数为单位“1”,表示把一年级人数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1份。32、12名【详解】26﹣2=24,35+1=36,24=2×2×2×3,36=2×2×3×3,所以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即最多分给12名学生.答:最多分给12名学生.33、25.12平方米【解析】解:设花圃的直径为d +d=20.56d=8r= =4面积:3.14×4×4÷2=25.12(平方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玉屏侗族自治县数学五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填,仔细推敲,我会选,火眼金睛,我会判,细心审题,我能算,心灵手巧,我会画,我会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铜仁地区玉屏侗族自治县数学三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阿巴嘎旗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填,仔细推敲,我会选,火眼金睛,我会判,细心审题,我能算,心灵手巧,我会画,我会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