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01卷(广东专用):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
展开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
一、积累运用(30分)
1.(2022春·广东江门·七年级统考期末)默写古诗文。(共10分,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徜徉在书山文海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古诗中那淳朴美好的情感。在《约客》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因期客不至而百般无聊的怅惘。在《己亥杂诗》“(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我们体会到诗人离京的愁绪和回归的洒脱。在《贾生》的“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体味到诗人寄寓在贾生身上的怀才不遇的愤慨。在《泊秦淮》的“(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揣摩出诗人对国家命运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愫。在《游山西村》的“(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身临其境,与诗人一起产生一种绝处逢生、豁然开朗的喜悦感。在《陋室铭》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感悟出作者抛开俗务,远离尘嚣的安适闲逸。
【答案】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落、浩荡、涯、苍、庭”等字词容易写错。
2.(2022春·广东湛江·七年级统考期末)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qì yuē( ),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2)我只是伫立níng wàng( ),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3)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diān pèi liú lí( ),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4)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bēi tiān mǐn rén( ),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
【答案】契约 凝望 颠沛流离 悲天悯人
【解析】考查字形。契约,qì yuē,约束、证明双(多)方行为的文书。凝望,níng wàng,意思指目光凝聚在某个物体上;引申为期望、盼望等意。颠沛流离,diān pèi liú lí,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悲天悯人,bēi tiān mǐn rén,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搞怪时的面部表情令我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B.李平是一位善于质疑的学生,他经常向老师请教,真可谓不耻下问。
C.生活中总是充满意外,也许正在你志得意满时,新的困难与挫折已经不期而至。
D.在建党100周年这一庄严的时刻,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与后面“笑了”重复,运用不正确;B.不耻下问:意思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不能用于学生向老师请教。运用不正确;C.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运用正确;D.耿耿于怀:意思是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用来形容不忘恩情,感情错误。运用不正确;故选C。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删去“能否”)
B.在阅读中,使我们的视野更加高远,精神更加丰盈。(将“高远”改成“宽广”)
C.防疫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宣讲到位。(将“落实”与“宣讲”互换位置)
D.近日,鞍山吹响了全市高标准干事业的新一轮行动。(在句末加上“的号角”)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B.成分残缺,删去“使”。故选B。
5.(2023春·广东江门·七年级新会陈经纶中学校考期中)班级要开展“阅读与青春同行”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0分)
(1)任务一:品鉴名句。阅读励志名句可以时刻激励、鞭策自己。请欣赏甲、乙两幅书法作品,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评价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甲是行书作品,结体多姿,章法自如,活泼有神。
B.乙是楷书作品,笔体平稳,结构匀称,章法整洁。
C.甲作品的字体是在草书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
D.乙作品的字体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
(2)任务二:封面品鉴。好的封面,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城县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和兼而有之,请从下列三幅画中选择一幅合适的画作为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并结合小说内容阐述理由。(3分)
我选择_______图,理由:____________。
(3)任务三:表格识人。小说中人物众多,通过填写表格,梳理人物重要特征与情节。请根据《骆驼祥子》原著,在下面横线处选出相应的选项,完成下列表格。(3分)
人物 | 书中文段 |
小福子 | ①选项:( ) |
②选项:( ) | 他只是个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作些别的事的一个中等人物。他自居为“社会主义者”,同时也是个唯美主义者,很受了维廉。莫利司一点儿影响。在政治上,艺术上,他都并没有高深的见解;不过他有一点好处:他所信仰的那一点点,都能在生活中的小事件上实行出来。 |
虎妞 | ③选项:( ) |
A.收生婆来到,告诉她还不到时候,并且说了些要临盆时的征象。她忍了两天,就又闹腾起来。把收生婆又请了来,还是不到时候。她哭着喊着要去寻死,不能再受这个折磨。
B.虽然原先很瘦小,可是自从跟了那个军官以后,很长了些肉,个子也高了些。圆脸,眉毛长得很匀调,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可是结结实实的并不难看。上唇很短,无论是要生气,还是要笑,就先张了唇,露出些很白而齐整的牙来。
C.刘四爷 D.曹先生 F.老马
(4)任务四:人物点评。《骆驼祥子》中,祥子周围的人在他悲剧人生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请在上一题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小说情节简要分析他(她)对祥子的悲剧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选择人物:_________ 点评:___________
【答案】(1)C
(2)示例一:我选A图, 因为A图画面上有古城楼,暗示了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画面还有车夫和人力车,表明故事的人物和人物的身份。
示例二:我选C图,因为画面上有一批高大的罗陀。和一个低垂着头的人物,骆驼跟小说的相关情节有关,祥子因它而得名。人物低着头,暗示了祥子不堪生活重压。
(3) B D A
(4)示例一:虎妞: 祥子并不爱虎妞,但不得已接受她的爱情,虎妞从假装怀孕、婚后变态的情欲,到最后难产而亡。祥子卖车给她办丧事,生活又一次跌入谷底,他逐渐走向堕落。
示例二:小福子:祥子得知小马已经死了,老马建议祥子去白房子找小福子,小福子已经上吊自尽,祥子的所有希望都破灭,他完全堕落了,到处占便宜,甚至开始骗钱。
示例三:曹先生:曹先生扮演了“祥子的救世主”这样一个角色。每次一出现什么事儿,曹先生总会适度地出现。但是这个时候,祥子慢慢发现了一点,他一直把曹先生当救世主,后来发现他救不了他,他仅仅是能给他一线希望,而这点希望其实是海市蜃楼。
【解析】(1)本题考查书法字体辨识。C.甲作品中文字结体多姿,章法自如,活泼有神,当是行书,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而不是草书;故选C。
(2)考查名著阅读。A图的背景是一座古老的城门,代表着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北京。城门的前方是一辆人力车,车旁坐着一个疲惫的车夫。表明了故事的主人公祥子的身份是一名人力车夫。故可选A图作为封面。B图是一片开得灿烂的向日葵,与《骆驼祥子》中的人物与故事没有什么关系,不适合作为封面。C图中,一匹高大的骆驼,旁边是一个低垂着头的人,“祥子”的外号是“骆驼”,人物低着头,暗示祥子不堪生活的重负,也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就如同一匹骆驼,最终难免被送入汤锅的命运。故可选C图作为封面。
(3)考查名著人物。①根据B中的“可是自从跟了那个军官以后”“可是结结实实的并不难看。上唇很短,无论是要生气,还是要笑,就先张了唇,露出些很白而齐整的牙来”可知,B中的人物是小福子。②根据“他只是个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作些别的事的一个中等人物”“同时也是个唯美主义者,很受了维廉”可知,“他”是曹先生,是祥子拉包月时的雇主,曾给了祥子很多帮助。故选D。③根据A中的“她忍了两天,就又闹腾起来。把收生婆又请了来,还是不到时候。她哭着喊着要去寻死,不能再受这个折磨”可知,“她”是虎妞,是祥子的妻子,因难产而死。
(4)考查名著人物。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曹先生对祥子的悲剧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曹先生家里清平安静的环境,以及对待祥子的亲切平等,让祥子心境平和,觉得生活满足,慢慢攒钱买车的可能性也大了。他一直把曹先生当救世主,后来发现曹先生救不了他。不久后曹先生被其学生阮明告发,携全家逃到上海避难,临行匆忙没有顾上安排祥子,致使祥子遇上逮捕曹先生却扑空的侦探。辛苦攒的三十来块钱被敲诈一空,彻底断送了祥子攒钱买车的希望,也为下文祥子被迫顺从虎妞“借拜寿认刘四爷为干爹,为其结婚做铺垫”的计划埋下了伏笔。所以曹先生的逃跑使祥子人财两空,可以说极大的改变了其命运。
二、阅读(40分)
(一)(2022春·广东韶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5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可爱者甚蕃( ) (2)不蔓不枝( )
(3)陶后鲜有闻( ) (4)宜乎众矣( )
【答案】蕃:多 枝:旁生枝茎 鲜:少 宜:应当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可爱的很多。蕃:多。②句意: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枝:名词用作动词,旁生枝茎。③句意: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鲜:少。④句意:应当人很多了。宜:应当。
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答案】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独,唯独;染,沾染(污秽);濯,洗;涟,水波;妖,艳丽。
【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③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④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遭世无闷,不见⑤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⑥与萧艾⑦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⑧,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⑨以时发者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芳:发出香味。④岁:年。⑤不见:不被人知道。⑥平居:平时。⑦萧艾:野生蓄草,味臭,喻小人。⑧蔼然:形容兰花香气很盛。⑨含章:含美于内。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待楚之逐臣/水陆草木之花 B.是所谓遭世无闷/斯是陋室
C.清风过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D.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多义词的理解。A.都是助词,的;B.这/表肯定的判断动词;C.吹过/犯错;D.施展/射出;故选A。
9.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生 于 深 山 薄 丛 之 中 不 为 无 人 而 不 芳 雪 霜 凌 厉 而 见 杀 来 岁 不 改 其 性 也
【答案】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根据句意: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芳香;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此句写出这两种环境中,最能见出君子的品格。“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之间可断开,写出在第一种环境下,君子就像兰花,从不吹嘘自己,也不因无人赏识而愁闷;“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之间可断开,写出在第二种环境下,在遭受外界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操守)。据此可以断为: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10.甲、乙两文有哪些异同点?(6分)
(1)相同点:甲乙两文都把花比作________,都写了花的生长环境、外形、香味,都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写出花高洁、淳朴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花的热爱和赞美。(2分)
(2)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1)君子 托物言志 (2)不同点:①甲文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或对比手法),表达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②乙文侧重赞扬君子立身处世的特点:含蓄,不张扬,不刻意追求;表达了身临逆境也能安贫守贱、泰然处之的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由【甲】文,“莲,花之君子者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及【乙】文,“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可知,两篇文章都都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花比作君子,【甲】文将莲比作君子,【乙】文将兰比作君子;由【甲】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乙】文“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可知都写了花的生长环境、外形、香味。由【甲】文,“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可知,【甲】文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表达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由【乙】文,“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君子就像兰花,从不吹嘘自己,也不因无人赏识而愁闷;在遭受外界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可知,【乙】文借兰花的形象,侧重赞扬君子立身处世的特点:一是含蓄内敛,不吹嘘自己,不刻意追求。以兰独特的品格比喻君子,也比喻自己,表达了他身临逆境能安贫守贱。泰然处之的思想。
参考译文
【甲】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
【乙】
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艾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0分)
【材料一】
①“双碳”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碳达峰是指碳排放量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期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即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指的是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吸收量在一定时期内达到平衡。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②实现“双碳”目标,头绪繁杂,任务艰巨。2020年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达49%,超过风能、太阳能、水电等清洁能源占比的总和。因此,中国需要大力推进能源开发清洁替代和能源消费电能替代,以实现能源生产清洁主导、能源使用电能主导,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实现“双碳”目标。预计到2030年,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降低到27%,太阳能占比27%,风能占比21%,水电占比15%,清洁能源成为主要能源。预计到2060年,我国能源结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①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向世界许下的庄严承诺。我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实施全民参与性的行动方略对于“双碳”目标的最终达成能够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②思想决定行动,碳达峰、碳中和更需要人们具备强烈的绿色意识。应当开展更加务实、高效的全民绿色低碳教育,提高人们对绿色发展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认知度、参与度,让低碳绿色理念入心入脑,为全民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财富。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每个人的心灵,引导人们在充分享受现代美好生活的同时,杜绝各种形式的铺张浪费行为,破除奢靡铺张的歪风陋习,形成节约每一粒粮食、每一度电、每一滴水的良好风尚,共筑安全绿色发展的坚强屏障。
④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其中,个体、家庭作为重要消费主体,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至关重要。因此,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垃圾分类”活动,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让垃圾分类成为现代生活新时尚。要鼓励市场扩大绿色低碳产品的供给力度,引导消费者优先选择节能降碳的绿色产品,为国家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打下基础。还要扩大有机绿色食品的供给,引导人们养成以天然有机食物为主的绿色饮食习惯,带动绿色农业、畜牧业发展,帮助减少碳排放,促进碳中和。
⑤在5G、人工智能等技术带动下出现的共享经济,无疑是帮助实现“双碳”目标的新业态、新模式,也是人们绿色生活的新选择。因此,应当在交通、住宿、办公等各领域规范、引导、推进共享经济发展,构筑更有价值的共享平台,最大程度地整合、利用闲置资源,通过共享经济平台,满足多元消费需求,让更多人拥有数字绿色生活。
11.根据以上两则材料,下列关于“双碳”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碳达峰是为碳排放设定出上限值,以最终实现碳中和。
B.太阳能、风能的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或极少产生碳排放。
C.农业、畜牧业不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属于绿色产业。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辨识。C.不符合文意。根据【材料二】④“还要扩大有机绿色食品的供给,引导人们养成以天然有机食物为主的绿色饮食习惯,带动绿色农业、畜牧业发展,帮助减少碳排放,促进碳中和”可知,“农业、畜牧业不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与原文不符,表述有误。故选C。
1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表信息,在材料一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3分)
【答案】煤炭能源完全退出,太阳能占比47%,风能占比31%,分别占据我国能源结构前两位。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补写。这一段前面“预计到2030年,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降低到27%,太阳能占比27%,风能占比21%,水电占比15%,清洁能源成为主要能源”具体的介绍了到2030年我国能源结构的比例构成,最后一句应该是总结概括。根据材料一“2060年(碳中和)我国能源结构”图表,“太阳能”占“47%”、“风能”占“31%”、“水电”占“10%”、“天然气”占“4%”、“核电”占“3%”、“其他占”“5%”,而“煤炭”则为“0%”可知,预计到2060 年,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能源完全退出,太阳能占比47%,风能占比31%,分别占据我国能源结构前两位。
1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为实现“双碳”目标,应采取的全民行动方略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限15字以内)(4分)
【答案】开展全民绿色低碳教育 弘扬勤俭节约美德 形成绿色低碳生活和消费方式 构建共享经济平台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概括。根据【材料二】②段“思想决定行动,碳达峰、碳中和更需要人们具备强烈的绿色意识。应当开展更加务实、高效的全民绿色低碳教育,提高人们对绿色发展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认知度、参与度,让低碳绿色理念入心入脑,为全民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可知,应采取的全民行动方略是开展全民绿色低碳教育。根据【材料二】③段“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财富。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每个人的心灵,引导人们在充分享受现代美好生活的同时,杜绝各种形式的铺张浪费行为,破除奢靡铺张的歪风陋习,形成节约每一粒粮食、每一度电、每一滴水的良好风尚,共筑安全绿色发展的坚强屏障”可知,应采取的全民行动方略是弘扬勤俭节约美德。根据【材料二】④段“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其中,个体、家庭作为重要消费主体,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至关重要”可知,应采取的全民行动方略是形成绿色低碳生活和消费方式。根据【材料二】⑤段“在5G、人工智能等技术带动下出现的共享经济,无疑是帮助实现‘双碳’目标的新业态、新模式,也是人们绿色生活的新选择。因此,应当在交通、住宿、办公等各领域规范、引导、推进共享经济发展,构筑更有价值的共享平台,最大程度地整合、利用闲置资源,通过共享经济平台,满足多元消费需求,让更多人拥有数字绿色生活”可知,应采取的全民行动方略是构建共享经济平台。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5分)
广场上弹吉他的弟弟
包利民
①太阳刚刚爬过对面楼房的顶上,弟弟便开始忙活起来,穿上那件浅灰色的长风衣,背着那把破吉他出门,去家附近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上班了。
②弟弟所谓的工作,在我看来,和他周围那些面前摆着破碗或者竖着写满悲惨经历的人一样,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施舍。但只有他称那是工作,而且他是很认真地说那是他的工作。
③他第一次去的时候,我笑着对他说:“你周围的那些人,不会让你抢他们的生意的!”他神秘地笑笑,说:“我自有办法!”只是那天中午回来,弟弟的长风衣上布满了脚印,他连饭也没吃,回到自己的房间,一会儿便传出了呻吟声。到了午后,他居然起来了,而且把风衣上的灰掸得很干净,背上琴又要出去。我叫住他:“换身行头吧,你穿成这样去,不挨打才怪!”他留给我一个倔强的背影,走起路来,腿有点微瘸,看来被教训得不轻。
④晚上弟弟回来后神采飞扬,衣服也干干净净,看来他下午不但没有挨打,生意好像也不错。我打开他的琴盒,却是一个硬币也没倒出来。于是嘲笑说:“你连一毛钱都没挣到,还乐得像捡了金条一样!”他故作高深地一耸肩:“太俗,张口闭口都是钱!我这高雅的艺术岂是金钱能衡量的?”
⑤我曾在一个网站上看到过弟弟的长篇玄幻小说,他同时开了两本书,都已经签约上架,也已经出版了第一本的第一部。我常批评他:“白天的时间用来在家写书多好,你知道那些读者对你的作品有多么期待?你对得起他们吗?”他回应我的依然是背着琴盒有些酷酷的背影。
⑥快冬天了,弟弟还是那身装束。我曾对他说:“你得多买几件风衣了,总穿一件,观众们会有视觉疲劳!”他却说:“没多长时间了,冬天我就不去了,太冷,旁边的那些人冬天也很少出来!”呵呵,他居然跟那些乞丐对比上了,在我看来,他似乎忘了第一天他们联手揍他的事了。他还一本正经地说:“那些人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都是骗钱的!”
⑦天气逐渐冷起来了,从我们小区通往广场的柏油路被银杏树叶染成一片金黄。像我这种爬格子的人平时是很少出门的,这天却突发奇想,想去看看弟弟是怎样工作的。正是下班的时间,广场上人来人往,弟弟被那些下班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吉他声、歌声硬是从人群中传了出来。呵呵,这小子,一首看似普普通通的流行歌曲,倒是被他整出了“绕梁三日”的感觉。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琴盒里已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一样,流露出一脸的得意。
⑧我从人群中退出来,躲在一边,凝视着落日那诱人的余晖。渐渐地,围拢的人群散去了。弟弟艰难地站起来,把琴盒里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们。呵呵,原来整个秋天,他都是替那些曾经打过他的人讨过冬的钱啊!我想起弟弟在他的小说中说:“网上说今年冬天会更冷,这回你们冬天不用出来了!”
⑨为了不让弟弟看到我,我先跑回家,站在一楼的窗口,看着弟弟慢悠悠地走回来,凉凉的风吹动他长长风衣的下摆,他脸上依然是满足的神情。一进门,他立刻换了一副神情,急急地甩了风衣,脱下裤子,把左腿的义肢摘下来,疼得龇牙咧嘴,腿根的断处,已经磨得不堪入目。我忙为他抹药,再把他抱回房间。
⑩那个夜里,我在弟弟更新的小说中,看到他借主人公的口说出的几句话:“现在才发现,幸福的事其实是给别人以帮助。而且经历之后才知道,在那份帮助别人而得到的幸福面前,自己的痛苦微不足道。”弟弟在说着他自己的心声啊。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弟弟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自立坚强、宽宏大度、多才多艺,很值得学习。
B.第④段中的“神采飞扬”一词,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弟弟的得意与兴奋。
C.文章多次出现的“长风衣”,起到推动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
D.文末引用弟弟在小说中写的话,传达出弟弟的心声,巧妙地点明本文中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提炼与辨析。B.第④段“晚上弟弟回来后神采飞扬”中“神采飞扬”一词,运用的是神态描写,不是动作描写;故选B。
15.文章主要写弟弟弹吉他这件事,第⑤段插入写他在网站上创作小说,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表现弟弟多才多艺,暗示弹吉他讨钱不是为自己谋利,照应后文的“心声”,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弟弟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理解插叙的作用,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句段作用。文章围绕弟弟弹吉他这件事,写了他受挫、坚持、收获人生感悟,塑造了乐于助人、自立坚强、宽宏大度的弟弟形象。第⑤段插入写他在网站上创作小说,并“都已经签约上架”的成就,是插叙情节。表现了弟弟的多才多艺;结合第⑧段“弟弟艰难地站起来,把琴盒里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们”可知,此处插叙设置悬念,暗示弟弟弹吉他讨钱不是为自己谋利;结合第⑩段“我在弟弟更新的小说中,看到他借主人公的口说出的几句话:‘现在才发现,幸福的事其实是给别人以帮助。而且经历之后才知道,在那份帮助别人而得到的幸福面前,自己的痛苦微不足道。’”可知,弟弟弹吉他既是帮助他人,也是体验生活,还是为了更好的写作,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弟弟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16.赏析第⑦段画线的句子。(6分)
(1)呵呵,这小子,一首看似普普通通的流行歌曲,倒是被他整出了“绕梁三日”的感觉。(从描写的角度赏析)(3分)
(2)我好不客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琴盒里已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一样,流出一脸的得意。(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3分)
【答案】(1)运用“我”的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弟弟的弹唱才艺,表达对弟弟的赞赏。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琴盒里的钞票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钞票在琴盒里的状态,烘托了弟弟帮助别人后的兴奋与得意。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1)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中“普普通通的流行歌曲”“绕梁三日”都是“我”的心理认知,是心理描写。运用“我”的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弟弟的弹唱才艺,表达对弟弟的赞赏。(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中“悠闲地躺着”“流出一脸的得意”赋予琴盒里“零钱和整钞”以人的动作神情,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第⑧段“弟弟艰难地站起来,把琴盒里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们”可知,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琴盒里的钞票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钞票在琴盒里的状态,烘托了弟弟帮助别人后的兴奋与得意。
17.本文构思巧妙,它与课文《驿路梨花》一样,设置了悬念。请找出本文中的一处悬念,并分析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第③④段设置悬念:弟弟会用什么办法?为什么琴盒里没有钱?第⑧段解悬:弟弟把挣到的钱散发给乞丐们。这样写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情节有波折,突显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悬念手法的表达效果。悬念是指作者为了激发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创作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其作用是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突出文章的主旨等。第③“他神秘地笑笑,说:‘我自有办法!’”设置悬念:弟弟会用什么办法?第④段“弟弟回来后神采飞扬……我打开他的琴盒,却是一个硬币也没倒出来”设置悬念:为什么神采飞扬的弟弟琴盒里没有钱?第⑤段“他回应我的依然是背着琴盒有些酷酷的背影”设置悬念:弟弟有好的写作工作,而且弹吉他又赚不到钱,为什么还要去?第⑧段“弟弟艰难地站起来,把琴盒里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们。”解悬:弟弟把挣到的钱散发给乞丐们。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使情节有波折,突显人物形象,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三、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宗璞凝视美丽的紫藤萝瀑布,感悟到了精神的宁静与生的喜悦;贾平凹凝视顽强的小桃树,发现了另一个顽强的自己;你我凝视着一篇篇精彩诗文,感受着一个个伟大灵魂……我们驻足凝视着眼前的大千世界,心中也有一个精彩世界。
请以“凝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真情实感。(2)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
【答案】例文:
凝视
在崇高离我们渐行渐远的今天,我想说,请凝视崇高。
凝视崇高,就是景仰那些具有崇高品质的人,并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传承一份美德、一种精神。当有人感叹“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的时候,其实 活雷锋一直还在我们身边。郭明义,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小房子里也要坚持助人;白芳礼,一个蹬三轮车靠捡垃圾为生的穷老汉,几十年如一日,资助着困难学生;李灵,自己掏钱,走街串巷,四处收书,风里来雨里去,为的是学生能上学,有书看。关注这些普通人,你会发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然在熠熠闪光,他们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这份人间真情不令人感动吗?这种崇高的人格不让人仰慕吗?因此,凝视他们,我们会少一些自私,多出一点无私;人生会少去一丝黯淡,多出一束亮光。
凝视崇高,就是追求一种人生境界:不在乎自己所处的位置,始终保持内心的坦然宁静。濮水岸边,庄子垂钓。千金的相位从天而至,他却持竿不顾,面对粼粼清波,他愿“曳尾于涂”。钱锺书身居陋室,媒体慕名而来,他婉言谢绝。一本写满笔记的《牛津大辞典》,有人出高价购买,他却淡淡一笑,说:“我姓了一辈子的钱,还在乎这点小钱吗?”漫漫黑夜里,他们用坦然宁静守住了心灵的月亮,也守住了一份崇高。
凝视他们,我们还会为官场的沉浮、钱数的多寡忧心忡忡吗?我们还愿被看不见的名利推动着疾步匆匆吗?“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追求内心的坦然宁静,我们保持本真,坚守自我。
也许宏伟的蓝图我们无法实现,但我们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凝视崇高,眼前就有了奋斗目标,心中就有了坚定的信念,脚下就有了前进动力。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哪怕卑微,我们同样能够崇高。别再漠视崇高了!喧嚣的尘世,横流的物欲需要崇高来降温;冷漠的人情,滑坡的道德需要崇高来解冻。
【解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本篇习作要求以“凝视”为题写一篇作文。“凝视”指不眨眼地看,联系材料“宗璞凝视美丽的紫藤萝瀑布,感悟到了精神的宁静与生的喜悦;贾平凹凝视顽强的小桃树,发现了另一个顽强的自己;你我凝视着一篇篇精彩诗文,感受着一个个伟大灵魂”可知,“凝视”在此有关注、感悟之意,习作应该通过“凝视”表达自身的感悟,可围绕“亲情、友情、师生情、梦想、感动、善良、崇敬英雄”的角度展开立意。
选材及内容。本篇习作适合写成记叙文,习作议论文的难度较大。若写成记叙文,可围绕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选取自己感触较深的事件创作,如:凝视母亲,感受母亲的操劳,感受母亲对自己润物无声的的关爱;凝视老师,凝视老师的辛勤付出……文章要点明自己凝视的什么,有怎样的感悟或启发。若写成议论文。可以写凝视小人物,不是听那些高高在上的“专家”指点江山,而是关注大众,关注民生;凝视英雄,感受英雄身上的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要通过列举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来论证自身观点,以“总——分——总”的思路行文,在开篇与结尾点明中心论点,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语文02卷(广东专用):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 这是一份语文02卷(广东专用):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文件包含语文02卷广东专用-全解全析docx、语文02卷广东专用-考试版A4docx、语文02卷广东专用-考试版A3docx、语文02卷广东专用-参考答案docx、语文02卷广东专用-答题卡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02卷(广东广州专用):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 这是一份语文02卷(广东广州专用):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文件包含语文02卷广东广州专用-全解全析docx、语文02卷广东广州专用-考试版A4docx、语文02卷广东广州专用-考试版A3docx、语文02卷广东广州专用-参考答案docx、语文02卷广东广州专用-答题卡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01卷(广东广州专用):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 这是一份语文01卷(广东广州专用):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文件包含语文01卷广东广州专用-全解全析docx、语文01卷广东广州专用-考试版A4docx、语文01卷广东广州专用-参考答案docx、语文01卷广东广州专用-考试版A3docx、语文01卷广东广州专用-答题卡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