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语文03卷-(参考答案)
展开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
语文·参考答案
1 | 2 | 3 | 6 | 7 | 10 | 11 | 12 | 15 | 21 |
B | D | B | C | D | C | C | A | B | B |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B 2.D 3.B
4.(4分)
整体上都采用了总分式结构。①材料一先提出中西戏剧“是迥然有别的”观点,然后用对比的方式,分别从理论差异、舞台演出和观众欣赏的情趣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②材料二先引述笪重光的话,提出的“虚实相生”观点,然后从演员表演方式和舞台空间构成方面加以论述。
5.(4分)
①中国的戏曲注重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通过演员“窦娥”的表演表现出拥挤的场景。②中国戏曲重在看演员的能力,舞台上没有行人,观众的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到演员“窦娥”身上。③中国戏曲舞台不重逼真的布景,重在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观看时要重点关注演员“窦娥”传达出的情感。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C 7.D
8.(6分)
①勤劳能干。单四嫂子靠一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祥林嫂一个人彻夜煮福礼而不知疲倦。②命运悲惨。她们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成了寡妇,她们都爱着自己的孩子,却都经受了丧子之痛。③朴实内向。单四嫂子问诊时的“局局促促”“不好意思”,祥林嫂刚到鲁镇时的“不爱说话”。④愚昧无知。单四嫂子为了给儿子治病去求神许愿,祥林嫂为了赎罪听信别人的话去捐门槛。
9.(6分)
暗示作品的主题,“明天”预示着希望。①《明天》是鲁迅先生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者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弱者被“吃”,而众人对此漠然视之,这样的民众没有“明天”,没有希望。②只是耽于幻想“明天一切会好起来”的,如单四嫂子一类的人,不会有“明天”,不会有希望。③要想有“明天,就要唤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憎恨,对单四嫂子悲惨命运的同情,对病态的社会加以“疗治”。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C 11.C 12.A
13.(8分)
(1)我先前有些想法(见解),口中没能说出来,今天读到这本书,(才发现它)说的是我心里的话啊。
(2)(苏轼)为母服丧。嘉佑五年,调任福昌主簿。欧阳修因他才能识见都好,举荐他进秘阁。
14.(3分)
①朝廷不可突然重用,应先培养,苏轼凭才能使天下士人信服才可。
②先授予苏轼馆阁中的官职,并且召苏轼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
15.B
16.(6分)
①动静结合(以声衬静)。院落里落花满地,一弯残月斜挂窗口,黄莺啼叫。营造了一种冷清凄凉的氛围,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伤感,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
②颔联两句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不仅写出眼前所见凄凉之景:满院都是凋谢的落花,残月映窗,黄莺悲啼,更是透露出昔日共醉花前的欢聚情景,一喜一悲。回想往事,令人伤感不已。
③对仗工整、巧妙。前四字为一层意思,后三字为一层意思,加上“无”与“有”为反对,组合巧妙,突出故居之寂寞和孤独。
④用词巧妙。“落花”用“一院”来修饰,“残月”从“半窗”而窥得,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3分)
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适合生长在中国的环境中,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或虽然番茄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适合它生长,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19.(4分)
①欧洲人对它敬而远之 ②结果他不仅没死
20.(4分)
①番茄与红灯笼同红、同圆,形相似。②番茄长于树上,似挂树上,灯笼悬挂,状态相似。
21.B
22.(6分)
①碳纤维修复法优点较多
②碳纤维材料的重量较轻(质量较小)
③切忌改变原始风貌(保留原始风貌)
四、写作(60 分)
23.例文:
始于规则,归于道德
哈佛图书馆遭受大火肆虐,唯一存在的珍本却是一名学生违规带出的。在规矩和道德之间,哈佛毅然选择了规矩,开除了那个学生。或许有人认为霍里厄克校长的做法未免太过刻板,太过不近人情。古人云“不以一眚掩大德”,这个学生能归还图书,是应该表扬的。而我认为,不论是为人,还是治世,都要始于规则,归于道德。
胡适先生强调规则的作用,他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地的肮脏国家。”很多人不以为然,“肮脏”“伪君子”之类的字眼,未免刺痛素以“道德之邦”自诩的国人。其实,胡适并未否定道德的价值,相反,他认为,规则与道德,不是此消彼长,更不是冰炭难容。一个干净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始于规则,而归于道德的。
一个合格的人,一个有序的社会,始于规则。
林肯说:“规则是显露的道德。”规则,并非是冰冷缺乏温度的,并非是要将人物化为社会管理中的一个点、一粒棋,以求整齐划一。规则本身,旨在引导美德回归。你看,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礼让、先来后到要排队……一切井然有序。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在害怕处罚、曝光的戒惧心理下,人们知耻明理,学会谦让,尊重生命,敬畏公平与正义……公序的背后,其实是人民良俗、善念、美德的外化。反之,如果不讲规则,社会必将处于失序状态。
当假冒伪劣商品危害民众健康,无理取闹的乘客干扰、殴打司机,名胜古迹被“到此一游”时,我们就需要刚性的规则、硬性的法令,使其成为达摩克利斯利剑,高悬于我们的头顶,也如公平而肃穆的目光,逼视我们的一言一行。当我们试图打开欲望、邪念的潘多拉魔盒时,利刃寒光四射,令我们望而却步。如果对此不讲规则,一味呼吁“流淌道德的血液”,无疑是与虎谋皮。因此,一个成熟理智的社会、国家,首先应该信奉规则和法律。让耳熟能详的规则,让镌刻在大理石上的法典,成为高尚者的通行证,成为卑鄙者的墓志铭。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和谐的社会,归于道德。
今天,我们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知荣辱,明大德,以崇德向善,使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诚然,无论古今,都需要国之法令典章,来保驾护航,使“道德”不至于成为堂皇之言,沦为道德家的画皮,而胡适先生说的“伪君子遍地”之虞,也将不复有。泰戈尔说“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同理,在讲规则基础上讲道德,使人们从行为上的遵守公共秩序,到在内心里种篱修菊,那么社会必将是美好的人间。
始于规则,归于道德。法以规范公序,德以培育文明。但愿我们以规则约之以行,进而让道德内化于心,从他律上升为自律,那么美好和谐的现代社会,也将来临!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语文02卷-(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语文02卷-(参考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实际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语文02卷-(考试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语文02卷-(考试版),共6页。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语文04卷-(考试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语文04卷-(考试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试析文中栀子穿越前后的心理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