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4551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4551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4551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最新同步示范课教案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1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元素的含义,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2.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并能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3.知道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难点: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展示图片。【导入】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以下物质【提问】同学们知道,上面所提到三种物质中的铁、碘、硒指的是什么吗?【过渡】刚才同学们回答了元素,那什么是元素呢?元素和物质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的内容。观看 倾听,思考,回答元素。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引入元素。 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二新课讲解一、元素的概念【提问】刚才有的同学回答了元素,那关于元素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呢?【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填写关于元素的存在与作用的表格。【总结】不同的元素有不同的作用,元素含量的多少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例如我们熟悉的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加碘盐、海带中都富含碘元素。【过渡】世间的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不管是氧气中的氧原子,还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都是氧元素的氧原子。【提问】那元素和原子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联呢?【展示】展示PPT第5、6页的表格。【思考讨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中的原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氢1、氢2、氢3的三种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同理碳12、碳13、碳14三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讲解】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同一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中子数可能是不同的,只要这质子数相同,科学上就将这些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归为一类,统称元素。自然界中所有的碳原子总称为碳元素,所有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提示】在理解元素的概念时,有几点是需要同学们注意的: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元素用于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不能讲氢、氧两个元素; 不同的物质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也可由相同种元素组成,如氧气、臭氧均由氧元素组成。 【布置任务】刚才学习了元素的概念,现在请同学们完成表格。【过渡】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变化,世间万物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让我们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追踪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原子、元素的变化情况。【展示】观察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两个化学反应,【提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分子、原子和元素是否发生变化?【总结】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发生改变。【展示】展示PPT第10页。【讲述】这是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分子、原子、离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而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能讲个数,我们可说一个原子或一个分子,但不能说一个元素,只能说一种元素。【展示】展示PPT第11页。【思考讨论】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展示】展示PPT第12页。【讲述】自然界中的物质千千万万种,但是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却只有一百多种,其中天然元素有90余种,人工合成元素有20余种。例如氧元素可以组成氧化汞、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高锰酸钾等。【过渡】通常,人们在研究物质的时候,习惯将其分类进行研究,那这100多种元素如何进行分类呢?【展示】展示PPT第13页。【讲述】化学元素汉语名称的造字、读音一般都有其一定的规律。在汉语里,化学元素的名称都是用一个字来表达的。其中有一些是沿用固有文字的,如金、银、铜、铁、锡、铅等等;有的是根据固有的字改变的,如增加偏旁成为化学专用名称的,如碳、磷等;有的是根据译音创造的,如钠、锰、钨、钙等;有的是译意的,如轻气、养气、淡气等,后来又演变成氢、氧、氮,仍保持原字的读音。为了便于识别,现在我国通用的化学元素汉语里凡金属除了汞以外都带“钅”旁,非金属元素根据单质在通常状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气”、“氵”、“石”等偏旁。稀有气体都加气字旁。 填写表格。 观察,思考。 回答: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倾听并理解。 倾听、理解并记忆。 填写表格。 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理解并记忆。 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理解。 探测学生关于元素存在与作用的知识。 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元素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明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而非中子数。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元素的概念。 利用表格对比元素、原子概念、区别、应用范围、联系等,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结合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去认识化学反应,为以后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帮助学生梳理物质、元素、离子、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明确元素的分类。 二、元素符号及意义【过渡】如果用文字来表示一百多种元素及由它们组成的几千万种物质将十分麻烦。为了方便学习和研究化学,国际上采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展示】展示PPT第14、15页。【讲述】国际上通用的元素符号用1个或2个拉丁字母来表示: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例如下面展示的就是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展示并讲解】表中列出了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过渡】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离子,那离子符号如何书写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离子符号的书写。【总结】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下面展示了常见的阴、阳离子的符号。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要注意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符号。【过渡】知道了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后,我们用“O”来讨论元素符号有哪些意义呢?它们是宏观意义还是微观意义呢?【总结】O表示两种意义,宏观上表示氧元素,微观上表示一个氧原子。【提问】如果表示多个某原子时,如何表示?【总结】回答正确,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元素不再具有宏观意义,只有微观意义。【展示】展示PPT第21页。【提示】部分元素符号有三种意义。例如下面展示的Fe和C元素符号的意义。具有三种意义的元素符号有:Cu、Fe、Hg等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以及C、P、S、Si等固态非金属元素。【过渡】学习了元素符号的意义后,我们再来了解离子符号的意义。【展示】展示PPT第22页。【讲述】讲述离子符号的含义。 倾听理解并记忆。 回答问题。 带着问题阅读课本。 回答:在相应的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 让学生明确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通过阅读课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总结能力。 引入元素符号的意义。 环节三拓展延伸【展示】元素概念的发展观看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随堂作业PPT展示做题通过习题巩固本节所学知识环节四课堂小结展示PPT27页。倾听并理解。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五、板书设计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1课时一、元素1.元素: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二、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写法。(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宏观意义 元素符号意义 微观意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第1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1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2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