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金属的防护和废金属的回收》示范公开课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4551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金属的防护和废金属的回收》示范公开课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4551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金属的防护和废金属的回收》示范公开课教案
展开第3节 金属的防护和废金属的回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锈蚀的原因和条件。
2.知道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和方法。
3.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4.认识回收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难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探究。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 【导入】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若保护不当,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展示】展示图片。 【讲述】若保护不当,金属会被严重腐蚀,如这些都是生锈的铁制品。 【展示】展示PPT第4页。 【讲述】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国每年因金属腐蚀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全世界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超过千亿美元,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过渡】金属在什么条件下会被腐蚀呢?能破坏金属腐蚀的条件吗?有什么措施能防止金属被腐蚀呢?这节课我们以钢铁腐蚀为例进行探究。 |
观看图片,倾听。并回答问题。
| 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的金属生锈的事例,让学生对金属生锈产生探索的欲望。 |
|
|
| |
二、新课讲解
| 一、钢铁的腐蚀及其防护 【交流讨论】金属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你知道金属锈蚀的原因是什么吗?对此应采取怎样的防护措施? 【总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总结,我们发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如厨房中的钢铁制品-菜刀,如果清洗后不及时擦除多余的水分,就很容易生锈。根据教材的实验,同学们猜测铁生锈可能还和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过渡】那铁生锈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展示】展示PPT第6页。 【讲述】这是老师一周前做的实验,下面分别是四种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条件一:在试管①中加入少量干燥剂(生石灰或无水氯化钙),再放一团干棉球,把铁钉放在干棉球上,塞紧橡皮塞。 条件二:在试管②中注满迅速冷却的沸水,使铁钉完全浸没,塞紧橡皮塞。 条件三:用水浸湿棉花球置于试管底部,将铁钉置于棉花球上。 条件四:在试管④中加入稀盐酸浸没铁钉,1分钟后,倒去酸液。 【布置任务】请同学根据实验条件及实验结果分析铁生锈的条件。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说一说铁生锈的条件都有哪些? 【展示】展示PPT第7页。 【总结】通过刚才讨论我们发现,铁生锈的条件是同时与氧气和水接触。如果有酸溶液存在,腐蚀会更严重,这说明酸溶液会加速铁的腐蚀。 【提示】注意:除了稀酸溶液,氯化钠溶液也会加速铁的腐蚀。 【过渡】那铁生锈的条件是不是同时与氧气和水接触呢?我们再通过一个实验视频来验证。 【展示】展示视频【教学实验】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讲述】根据实验现象我们知道了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展示】展示PPT第10页。 【讲述】铁锈是红棕色固体,主要成分是Fe2O3·xH2O。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具有吸水性,能让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穿过它的空隙,不断向内层渗透,持续跟铁反应,直至铁被完全锈蚀。因此铁锈如不除去,会加速里层铁的生锈。 【展示】展示PPT第11页。 【交流讨论】根据铁生锈的条件,你对防止铁制品锈蚀有什么建议? 【讲解】参考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条件,那么防锈的原理可以是破坏生锈的条件,即使铁与氧气或水隔绝。 【展示】展示PPT第12页。 【总结】破坏铁生锈的条件可以防止铁生锈,具体措施有: 1.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2.在铁制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例如涂油、油漆、烤蓝、镀上其他金属。 3.改进金属结构,制成合金。 【提问】自行车中的构件,分别采取了什么防锈措施? 【总结与交流】支架采用涂油漆,链条采用涂油,车圈采用镀铬等,支架和车圈也可采用铝合金、不锈钢等其它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
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观看实验视频。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铁生锈的条件。
观看实验。
倾听,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理解并记忆。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讨论,逐步形成金属腐蚀的原因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通过让学生分析,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进而获得理性认识。
通过让学生回顾灭火的原理,让学生联想到破坏铁生锈的措施。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二、废金属的回收和利用 【展示】展示PPT第14页。 【讲述】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根据已探明的一些矿物的储藏量,并根据目前这些金属的消耗速度,有人估计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如下图所示: 【过渡】对于金属资源,除了采取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外,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使金属资源得到保护呢?(启发:在社会中你见过收购废铁、废铜和易拉罐的商贩吗?) 【讲解】除了防止金属的腐蚀外,废旧金属的回收也是一种对金属资源的保护。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29页后,回答问题。 【总结】据估算,回收一个铝质饮料罐比制造一个新饮料罐要便宜20%,而且还可节约金属资源和95%的能源。除此之外,废旧金属的回收还具有以下意义: 节约煤炭和矿石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展示】展示PPT17页。 【讲述】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 防止金属腐蚀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有计划合理开采矿物 寻找金属代用品 |
倾听。
阅读教材129页。
记录笔记。
记录笔记。
| 通过展示图表,让学生了解金属矿物可供开采的年份,让学生形成保护金属的意识。
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了解废弃金属的回收有什么意义。
总结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 |
环节三拓展延伸 | 【展示】千余年不锈的印度铁柱 | 倾听,观看。 |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
随堂作业 | PPT展示 | 做题。 | 通过习题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
环节四 课堂小结 | 展示PPT22页。 | 倾听并理解。 |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
五、板书设计
第3节 金属的防护和废金属的回收
一、钢铁的锈蚀及其防护
(1)铁的锈蚀条件:同时与水和空气接触。
(2)防止铁锈蚀的方法。
二、废金属的回收和利用
(1)防止金属腐蚀;
(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3)合理开采矿物;
(4)寻找金属代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