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数学六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数学六下期末调研试题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1.直接写得数.
+= += -=
1-= -= 1--=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解方程
4ⅹ+ⅹ=45 ⅹ-10=2
ⅹ+= (1-25%)ⅹ=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
4.在括号里填最简分数。
20分=(________)时 300米=(________)千米 50平方厘米=(________)平方分米
5.(小数)
6.一个正方体棱长总和是24cm,它的表面积是(______),体积是(______)cm1.
7.正方体6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
与2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是(________),与6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是(________)。
8.一根2米长的长方体木料,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如果把这根木料截去80厘米,那么表面积减少320平方厘米,原来这根木料的底面边长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个长方体框架,长8厘米,宽7厘米,高6厘米,做这个框架至少要用(________)厘米的铁丝;若在表面贴上塑料板,则至少要用(________)平方厘米。
11.下面图是长方体的展开图:折成立体后,有哪些相对且全等的面?(______)和(_______)相对,(______)和(_______)相对。
12.有26袋饼干,其中25袋质量相同,另有1袋质量不足,用天平称,至少称(_____)次能保证找出这袋饼干.
13.百分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请你举出三个百分数的例子,并写出它们表示的意义:
(1)
(2)
(3)
14.在42、44、46、44、48、50、48、48、51、51这组数据中,中位数是(________),众数是(_______________)。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
15.今年爸爸a岁,妈妈(a-4)岁,再过2年,爸爸和妈妈相差( )岁。
A.a B.6 C.4 D.2
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复式条形统计图比单式条形统计图好
B.统计图比统计表好,应尽量采用统计图
C.无论采用哪种统计方式都是为了更好地分析、解决问题
17.把5g糖加入55g水中,充分搅拌后喝了一半。剩下的糖水中,糖是糖水的( )。
A. B. C.
18.小明每天早晨都要喝250( )牛奶.
A.升 B.毫升 C.千克 D.厘米.
19.一辆汽车的油箱长0.6米,宽0.5米,高0.4米(油箱厚度不计),如果这辆汽车每100千米耗油15升,加满油后大约可以行使多少千米?( )
A.13.5 B.18 C.800
20.如下图所示,用12块一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摆成四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其中表面积最大的是( )。
A. B.
C. D.
21.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B. C. D.
22.下列分数中,最简分数是( )。
A. B. C.
2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
A.无限的 B.有限的 C.无法确定的
24.下面各数中,因数个数最多的是( )。
A.18 B.48 C.100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
25.在长方形中,画图表示出。
26.根据算式“”在下边的长方形里画一画。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7.小刚和小华参加学校运动会一分钟跳绳比赛,提前10天进行训练,每天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次)
(1)根据上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统计图。
小刚、小华一分钟跳绳统计图
(2)小刚和小华跳绳的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3)小刚和小华谁的进步更大?
28.现在学生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人数不断增加,某班48名学生参加了体检,其中26人有不同程度的近视,这个班近视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几分之几?
29.学校有故事书20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文艺书有多少本?
30. “复兴号”高铁时速350千米,比普通列车时速的4倍还多30千米.普通列车时速是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
31.举例解释“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2.修一条长300米的路,甲队单独修要6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5天完成,两队合修要多少天完成?
参考答案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1、1、、、 、、
【详解】略
2、 1
【详解】略
3、10;32
;
【详解】略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
4、 0.3 0.5
【分析】单位由分化成时,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要除以进率60;不能写成小数的就写成分数;米化成千米,也是由低级向高级转化,得除以进率1000;平方厘米化成平方分米,同样要除以进率,除以100。
【详解】20分=20÷60=时
300米=300÷1000=0.3千米
50平方厘米=50÷100=0.5平方分米
在化单位时,①要认准是由高级化低级,还是由低级化高级;②牢记各种单位之间的进率。
5、24;10;20;0.625
【详解】略
6、24,2.
【解析】试题分析:正方体的特征是: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棱长总和除以12等于棱长;再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体积公式:v=a1,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
解:24÷12=2(厘米)
2×2×6=24(平方厘米)
2×2×2=2(立方厘米)
答: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体积是2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24,2.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7、3 4
【分析】观察可知,与3相邻的有4个面,分别出现了1、4、5、6,只有2没出现,所以3的对面是2;与6相邻的4个面,确定的有2、3、5,与4相邻的4个面,确定的有1、2、3、5,所以6的对面是4。
【详解】与2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是3,与6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是4。
本题考查了推理问题,要综合分析。
8、1厘米;802平方厘米;200立方厘米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高截去80厘米,表面积就减少了320平方厘米,表面积减少的只是4个侧面的面积,又知底面是一个正方形,由此可知,减少的4个侧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用减少的面积除以4求出减少的一个面的面积,面积除以长(80厘米),即可求出原来长方体的底面边长,然后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答.
解:原来长方体的底面边长是:
320÷4÷80,
=80÷80,
=1(厘米);
原来长方体的长是:2米=200厘米,
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00×1+200×1+1×1)×2,
=(200+200+1)×2,
=401×2,
=802(平方厘米),
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
1×1×200=200(立方厘米);
答:原来这根木料的底面边长是1厘米,表面积是802平方厘米,体积是20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1厘米;802平方厘米;200立方厘米.
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理解高截去80厘米,表面积就减少了320平方厘米,表面积减少的只是4个侧面的面积,底面积不变,进而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再根据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解答即可.
9、3 23 7 19 2 3 3
【分析】根据质数的意义: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可以先从最小的质数,进行列举,直到得出结果。
【详解】26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
26=3+23=7+19
18=2×3×3
根据题意,用列举法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10、84 292
【分析】根据长方体棱长总和=(长+宽+高)×4,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8+7+6)×4
=21×4
=84(厘米)
(8×7+8×6+7×6)×2
=(56+48+42)×2
=146×2
=292(平方厘米)
本题考查了长方体棱长之和及表面积,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一样。
11、A C E F
【解析】略
12、3
【分析】在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轻一点或者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我们想办法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详解】运气好,拿出两袋里分别放两头,轻的是
运气不好,至少要称三次
第一次:各拿9袋,如果一样重,则在剩下的8袋里,不一样则在轻的那9袋里
第2次:9袋里各拿3袋,判断和上面一样
第3次:3袋里各拿1袋,一样重,则不足的为剩下的,不一样,则轻的是不足的
本题考察了找次品,合理分组。
13、(1)五(四)班学生的近视率是30%,表示近视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
(2)姐姐买的羊毛衫羊毛含量是86%,表示羊毛含量占整件衣服的86%;
(3)一瓶饮料果汁含量占50%,表示果汁质量占这瓶饮料质量的50%。
【详解】略
14、 48 48
【解析】略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
15、C
【分析】两人原来相差a-(a-4)=4岁,再过2年仍然相差4岁;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再过2年,爸爸和妈妈相差4岁。
故答案为: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
16、C
【解析】略
17、B
【解析】略
18、B
【解析】略
19、C
【分析】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先求出油箱的容积,用容积÷每百千米耗油量×100即可。
【详解】0.6×0.5×0.4=0.12(立方米)=120(升)
120÷15×100=800(千米)
故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了长方体体积,长方体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
20、A
【解析】略
21、D
【分析】如果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那么就称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详解】A项中的长方形最多有2条对称轴;
B项中的正方形最多有4条对称轴;
C项中的正三角形最多有3条对称轴;
D项中的正五角星最多有5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D.
22、C
【解析】略
23、B
【详解】略
24、B
【解析】略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
25、
【分析】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4份,取了3份,乘表示把取得3份再平均分成4分,然后再取1份,也就是,据此画图即可。
【详解】根据上面的分析画图: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解题时注意单位“1”。
26、
【解析】略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7、(1)
(2)小刚的成绩总体成上升趋势,小华的成绩变化大,忽高忽低不稳定。
(3)小刚的进步更大。
【解析】略
28、
【分析】全班人数是单位“1”,求这个班近视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几分之几,用近视的学生人数÷全班人数,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表示出结果即可,能约分要约分。
【详解】26÷48=
答:这个班近视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
本题考查了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值相当于商。
29、90本
【解析】200× × =90(本)
30、80千米
【解析】解:设普通列车时速为x千米。
4x+30=350
X=80
答:普通列车时速是80千米。
3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比如:,表示单位“1”的一半,表示单位“1”的一半。
【分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再举几个例子即可。
【详解】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比如:,表示单位“1”的一半,表示单位“1”的一半。
本题主要考查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32、天
【解析】把总工作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甲队的工作效率是、乙队的工作效率是,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用总工作量“1”除以两队的工作效率之和(+).
【详解】1÷(+)
=1÷
=(天)
答:两队合修要天完成.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3-2024学年三上数学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3-2024学年三上数学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神奇小帮手,我是小法官,快乐ABC,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数学五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数学五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填一填,是非辨一辨,细心选一选,用心算一算,操作与思考,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2-2023学年数学四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2-2023学年数学四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认真填写,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反复比较,慎重选择,细心计算,认真检查,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