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衔接讲义01数与式的运算 2课时(含答案)
展开
目录1.1 数与式的运算1.1.1 绝对值1.1.2 乘法公式1.1.3 二次根式1.1.4 分式1.2 分解因式1.1 数与式的运算1.1.1.绝对值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仍是零.即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它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表示在数轴上,数和数之间的距离.例1 解不等式:>4.解法一:由,得;由,得;①若,不等式可变为,即>4,解得x<0,又x<1,∴x<0;②若,不等式可变为,即1>4,∴不存在满足条件的x;③若,不等式可变为,即>4, 解得x>4.又x≥3,\点B之间的距离|PB|,即|PB|=|x-3|.所以,不等式‘由|AB|=2,可知点P 在点C(坐标为0)的左侧、或点P在点D(坐标为4)的右侧. x<0,或x>4.练 习1.填空:(1)若,则x=_________;若,则x=_________.(2)如果,且,则b=________;若,则c=________. 2.选择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3.化简:|x-5|-|2x-13|(x>5).1.1.2. 乘法公式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乘法公式:(1)立方和公式 ;(2)立方差公式 ;(3)三数和平方公式 ;(4)两数和立方公式 ;(5)两数差立方公式 .对上面列出的五个公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证明.例1 计算:.解法一:原式= = =.解法二:原式= = =.例2 已知,,求的值. 解: .练 习1.填空:(1)( );(2) ;(3) .2.选择题:(1)若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等于 ( )(A) (B) (C) (D)(2)不论,为何实数,的值 ( ) (A)总是正数 (B)总是负数 (C)可以是零 (D)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1.1.3.二次根式 一般地,形如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根号下含有字母、且不能够开得尽方的式子称为无理式. 例如 ,等是无理式,而,,等是有理式.1.分母(子)有理化把分母(子)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子)有理化.为了进行分母(子)有理化,需要引入有理化因式的概念.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例如与,与,与,与,等等. 一般地,与,与,与互为有理化因式.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母中的根号的过程;而分子有理化则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子中的根号的过程在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过程中,二次根式的乘法可参照多项式乘法进行,运算中要运用公式;而对于二次根式的除法,通常先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通过分母有理化进行运算;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多项式的加减法类似,应在化简的基础上去括号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意义例1 将下列式子化为最简二次根式:(1); (2); (3). 解: (1); (2); (3).例2 计算:.
解法一: = = = = =.解法二: = = = = =.
例3 试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和; (2)和.解: (1)∵, ,又,∴<. (2)∵ 又 4>2, ∴+4>+2, ∴<.例4 化简:.解: = = = =.例 5 化简:(1); (2).
解:(1)原式 . (2)原式=,∵,, 所以,原式=.
例 6 已知,求的值 . 解: ∵,, ∴.练 习1.填空:(1)=__ ___;(2)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 _ ___;(3)__ ___;(4)若,则______ __.2.选择题: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 )(A) (B) (C) (D)3.若,求的值.4.比较大小:2- -(填“>”,或“<”). 1.1.4.分式1.分式的意义形如的式子,若B中含有字母,且,则称为分式.当M≠0时,分式具有下列性质:; .上述性质被称为分式的基本性质.2.繁分式像,这样,分子或分母中又含有分式的分式叫做繁分式.例1 若,求常数的值.解: ∵, ∴ 解得 .例2 (1)试证:(其中n是正整数); (2)计算:; (3)证明:对任意大于1的正整数n, 有.(1)证明:∵, ∴(其中n是正整数)成立.(2)解:由(1)可知 =.(3)证明:∵ = =, 又n≥2,且n是正整数, ∴一定为正数, ∴<.例3 设,且e>1,2c2-5ac+2a2=0,求e的值.解:在2c2-5ac+2a2=0两边同除以a2,得 2e2-5e+2=0, ∴(2e-1)(e-2)=0, ∴e=<1,舍去;或e=2. ∴e=2.练 习1.填空题:对任意的正整数n, ();2.选择题:若,则= ( ) (A)1 (B) (C) (D)3.正数满足,求的值.4.计算. 习题1.1A 组1.解不等式: (1) ; (2) ; (3) . 2.已知,求的值. 3.填空:(1)=________;(2)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3)________. B 组1.填空: (1),,则____ ____;(2)若,则__ __;2.已知:,求的值.C 组1.选择题:(1)若,则 ( ) (A) (B) (C) (D)(2)计算等于 ( )(A) (B) (C) (D)2.解方程.3.计算:.4.试证:对任意的正整数n,有<. 1.1.1.绝对值1.(1); (2);或 2.D 3.3x-181.1.2.乘法公式1.(1) (2) (3) 2.(1)D (2)A1.1.3.二次根式1. (1) (2) (3) (4).2.C 3.1 4.>1.1.4.分式1. 2.B 3. 4.习题1.1A组1.(1)或 (2)-4<x<3 (3)x<-3,或x>32.1 3.(1) (2) (3) B组1.(1) (2),或- 2.4.C组1.(1)C (2)C 2. 3.4.提示: 1.2 分解因式因式分解的主要方法有: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另外还应了解求根法及待定系数法.1.十字相乘法例1 分解因式: (1)x2-3x+2; (2)x2+4x-12; (3); (4). 解:(1)如图1.2-1,将二次项x2分解成图中的两个x的积,再将常数项2分解成-1与-2的乘积,而图中的对角线上的两个数乘积的和为-3x,就是x2-3x+2中的一次项,所以,有x2-3x+2=(x-1)(x-2). 说明:今后在分解与本例类似的二次三项式时,可以直接将图1.2-1中的两个x用1来表示(如图1.2-2所示).(2)由图1.2-3,得x2+4x-12=(x-2)(x+6).(3)由图1.2-4,得 =(4)=xy+(x-y)-1=(x-1) (y+1) (如图1.2-5所示).2.提取公因式法与分组分解法例2 分解因式: (1); (2).解: (1)== =. 或=== = =. (2)= ==.或 = = =.3.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ax2+bx+c(a≠0)的因式分解.若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是、,则二次三项式就可分解为.例3 把下列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分解因式:(1); (2).解: (1)令=0,则解得,, ∴= =.(2)令=0,则解得,, ∴=.练 习1.选择题:多项式的一个因式为 ( )(A) (B) (C) (D) 2.分解因式:(1)x2+6x+8; (2)8a3-b3;(3)x2-2x-1; (4).习题1.21.分解因式: (1) ; (2); (3); (4).2.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1) ; (2); (3); (4).3.三边,,满足,试判定的形状.4.分解因式:x2+x-(a2-a). 1.2分解因式1. B 2.(1)(x+2)(x+4) (2)(3) (4).习题1.21.(1) (2) (3) (4) 2.(1); (2); (3); (4).3.等边三角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