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题优练3 地球上的水(含解析)
展开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100多个湖泊,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沙山-湖泊景观。这里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3500mm)。湖水终年不冻。沙漠南部存在着多条断裂带,湖泊水的化学成分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地下水接近,湖底常见碳酸钙沉积(压力减小时,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会转化为碳酸钙沉淀)。由于沙漠面积不断扩大,从2010年开始,我国就对巴丹吉林沙漠进行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
(1)指出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判断依据。
(2)说明巴丹吉林沙漠中湖底碳酸钙沉积的原因。
(3)试为巴丹吉林沙漠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
(1)地下水。该地湖泊水的化学成分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地下水接近,说明该地湖水来自于青藏高原等地区;该地南部存在断裂带,可以推断,青藏高原冰雪融水通过断裂带,经河西走廊,至巴丹吉林沙漠出露地表,形成湖泊;该地年均温较低,但湖泊终年不冻,符合地下水水温较高的特点;该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且无河流流经,说明该地湖泊不可能以大气降水和河流水补给为主。
(2)青藏高原冰雪融水在下渗流动过程中溶解了大量地层中的碳酸钙;深层地下水出露地表时,由于压力减小,水中的碳酸氢钙会转化为碳酸钙沉淀下来。
(3)在沙漠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等绿色能源;充分利用沙山群、沙漠湖泊等景观开展沙漠生态旅游;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治理流沙,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陆地水源的相互补给、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材料关键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同时注意图中断裂带的走向,从而大胆推测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其次,对沙漠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在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沙漠地区的优势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根据材料信息“这里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小于80毫米,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3500毫米”等信息可知,该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地处沙漠地区,无河流流经,所以湖泊不可能以大气降水以及河流水补给为主。根据材料信息“湖水终年不冻,沙漠南部存在多条断裂带,湖泊水的化学成分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地下水接近”以及图示信息“断裂带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可推测,该湖泊受地下水补给。首先,该区域地处我国内陆沙漠腹地,冬季气温低,气候严寒,但该湖水终年不冻,符合地下水水温较高的特点。其次,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渗入地下,通过断裂带,经河西走廊至巴丹吉林沙漠出露地表,形成湖泊,从而使得该湖泊水的化学成分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以及河西走廊深层地下水接近。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渗入地下,通过断裂带,经河西走廊至巴丹吉林沙漠出露地表,形成湖泊。冰雪融水在下渗和流动的过程中溶解了大量地层中的碳酸钙,根据材料信息“压力减小时,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会转化为碳酸钙沉淀”可推测,溶解有大量碳酸氢钙的地下水在巴丹吉林沙漠出露地表后,由于压力减小,水中的碳酸氢钙会转化为碳酸钙沉淀。
(3)巴丹吉林沙漠所在地区气候干旱,沙漠易扩张,应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力度,科学治沙,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其次,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应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当地气候干旱,常年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靠近冬季风发源地,风能资源丰富,可在沙漠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同时,该地沙漠广布,但沙漠东南部腹地却点缀着100多个湖泊,常年有水的湖泊达70多个,可利用沙山群、沙漠湖泊等景观开展沙漠生态旅游,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北极冰层不断融化,未来俄罗斯北冰洋航线(图1)商业化通航成为可能。该航线沿途港口发展潜力和开发价值日益受到关注。但是,航线上的冰山、狂风、大雾(系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冷却而成)等自然因素对航行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下图2示意从地理位置、经济腹地、自然条件、运营状况等方面评估该航线部分港口发展潜力的结果。
(1)描述俄罗斯北冰洋航线沿途港口发展潜力的分布特征。
(2)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影响摩尔曼斯克港和普罗维杰尼亚港发展潜力的相同原因。
(3)指出图1中海雾问题最严重的航段并分析原因。
【答案】
(1)Ⅰ段和Ⅳ段发展潜力较高,Ⅱ段和Ⅲ段发展潜力较低;摩尔曼斯克和普罗维杰尼亚两地的发展潜力最高。
(2)摩尔曼斯克港和普罗维杰尼亚港都是终年不冻港,通航能力高;摩尔曼斯克港和普罗维杰尼亚港人口和产业稠密,通航量大,因此两地发展潜力较高
(3)Ⅰ段;原因:该地区纬度高,下垫面气温低;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该地,暖湿空气遇到较冷的下垫面冷却形成海雾。
【解析】
本题考查俄罗斯交通布局和洋流的相关知识。
(1)读图分析,俄罗斯北冰洋航线沿途港口发展潜力不均衡,图中Ⅰ段和Ⅳ段发展潜力较高,Ⅱ段和Ⅲ段发展潜力较低,其中发展潜力最高的是摩尔曼斯克和普罗维杰尼亚两地。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摩尔曼斯克港和普罗维杰尼亚港都是终年不冻港,全年皆可通航,且两地人口和产业稠密,经济腹地广,通航量大,发展潜力较高。
(3)读图分析,北大西洋暖流流经Ⅰ段,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该地纬度高,下垫面气温低;暖湿气流遇到较冷的下垫面,会冷却形成海雾,所以Ⅰ段是海雾最严重的航段。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处,北靠天山山脉,南接吉萨尔—阿赖山脉,东西横跨300公里、南北纵深100公里,年降雨量在盆地内不同地区有较大的差异,西部为100mm,东部为170mm,山前地带为270mm,锡尔河从中部穿过,既不“缺水”也不“少温”的气候,使其盛产大米、小麦、棉花以及各种蔬果。下图示意费尔干纳盆地地理位置。
(1)推测费尔干纳盆地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2)分析费尔干纳盆地不“缺水”也不“少温”的成因。
【答案】
(1)从西向东逐渐增大。主要是该地受西风带来的水汽的影响,越向东地势越高,降水越来越多。
(2)不“缺水”:受西风的影响,有降水;锡尔河流经,河流提供水源;同时高山冰雪融水。
不“少温”:盆地地形,热力不易散失;北部高山阻挡冷空气,同时气流下沉增温。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费尔干纳盆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分布特征:从西向东,降水逐渐增多。原因:费尔干纳盆地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山脉附近,受中纬西风影响,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在东部顺着地势,逐渐形成降水,越往东,降水越来越多。
(2)成因:受中纬西风影响,有地形雨;附近有锡尔河和高山冰雪融水,不缺水;盆地地形,空气不易扩散,热量不易散失;北部高山阻挡冷空气,同时气流在背风坡形成焚风效应,下沉增温。所以,费尔干纳盆地不“缺水”也不“少温”。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春季,太平洋海域5亿多条大马哈鱼开始洄游到北美西海岸(从加利福尼亚一直到阿拉斯加)的江河溪流产卵繁殖。大马哈鱼在北美西海岸最远可以沿河上溯3200千米,它们要迎向瀑布,跳过陡坎,逆流而上,越过浅滩,到达产卵地。洄游途中许多大马哈鱼成为北美棕熊的主要食物来源。大马哈鱼的洞游是把森林和海洋联系起来的唯一链条,它们生于淡水,长于海洋,并在海洋中获得了成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又重返"故乡"。如图为大马哈鱼淡水流域分布区位置示意图。
(1)说出弗雷泽河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
(2)氮元素是促进树木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大马哈鱼从海洋到陆地洄游过程完成了氮元素的迁移。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氮元素从海洋到树木的迁移过程。
(3)试推测棕熊在河流哪个位置容易捕捉到大马哈鱼,并说明原因。
【答案】
(1)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雨水。
(2)洄游鱼类在海洋中生长,积淀了氮元素,洄游至内陆,产卵、死亡分解,将氮元素释放到水中;水中的氮元素再通过水循环和陆地食物链进入土壤,被树木吸收。
(3)河流的浅水区或者陡坎处。
原因:浅水区,大马哈鱼游动速度慢,水浅有利于棕熊站在水中捕捉;陡坎处,大马哈鱼洄游受阻,数量多。
【解析】
本题以大马哈鱼为背景,考查河流补给来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图文分析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1)由图可知,弗雷泽河主要位于北美大陆西岸50°N—60°N之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将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带至此地,降水较多,因此有雨水补给;河流发源于两侧山脉,其所处纬度较高且山脉高大,因此其补给水源还有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2)材料提到“大马哈鱼的洄游是把森林和海洋联系起来的一条链条,它们生于淡水,长于海洋,在海洋,它们获得了成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因此洄游鱼类在海洋中生长,洄游至内陆,产卵、死亡分解,将氮元素释放到水中;水中的氮元素再通过水循环和陆地食物链进入土壤,被林木吸收。
(3)材料提到大马哈鱼要迎向瀑布,跳过陡坎,逆流而上,越过浅滩,到达产卵地,浅水区大马哈鱼游动速度慢,水浅有利于棕熊站在水中捕捉;陡坎处,大马哈鱼洄游受阻,数量多。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绿洲位于新疆东部,地处天山支脉博格达峰南麓,是典型的农业绿洲;绿洲东部采取水渠、机电井联合灌溉为主,大力发展种植业。下图示意高昌区绿洲分布。
(1)简述图中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2)说明图示区域城镇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分布的区位条件。
(3)简析绿洲东部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
(1)流域面积小,流程短,径流量小;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冬季有结冰期;河流含沙量较大;冬季河流出现断流。
(2)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和河流沿岸。区位条件;绿洲区和河流沿岸有较充足的水源;地形相对平坦开阔,有利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3)大力发展种植业会导致水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不合理灌溉会加剧土壤盐碱化;过度垦殖会导致绿洲萎缩,加剧荒漠化。
【解析】
本题考查了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城市区位及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1)读图分析,图中河流的水系特征主要表现为自北向南流,流程短,支流少,流域面积小。水文特征可以结合该区域的气候特征分析,主要表现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汛期在夏季;河流含沙量较大;冬季有冰期,会出现断流现象。
(2)读图分析,该区域城镇主要分布在绿洲和河流沿岸。该区域气候干旱,绿洲和河流沿岸水源较为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物产丰富,为城市的形成提供了物质保证;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发展种植业会导致绿洲萎缩,加剧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种植业耗水量大,会加重水资源短缺,引起生态环境恶化。
(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题优练8 工业(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题优练8 工业(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题优练7 农业(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题优练7 农业(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题优练4 地貌(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题优练4 地貌(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