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展开2021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文言文
1.(16分)默写。
(1)水光潋滟晴方好, 。(《饮湖上初晴后雨》)
(2) ,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3)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
(4) ?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同学们认为可以引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 ”来赞颂革命英烈们的精神。
2.(12分)阅读下面两篇作品,完成问题。
【甲】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甲】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 ;【乙】文选自史书《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借“戟”引发咏叹,体现诗人报效朝廷的决心。
B.【乙】文中曹刿担心当权者缺乏深谋远虑,故主动献策。
C.上述作品中“周郎”“鲁庄公”都因目光短浅受到批判。
D.两位作者都是通过叙写著名的历史事件,表达爱国情怀。
(4)两篇作品都涉及历史上著名的战役,【甲】诗中,周瑜获得战争胜利凭借一个必要条件,这个条件是 ,【乙】文中,曹刿认为战争能取胜的重要条件是 。
3.(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崔篆平反
崔篆,汉人也,为郡守,时王莽改制①,爪牙遍及各地,严刑峻法,杀戮无辜。篆所至之囚系满狱。篆垂涕曰:“嗟乎,刑法酷烈,乃至于斯!此皆何罪!”遂为之平反,所出二千余人。吏叩头谏曰:“君诚仁者,然今独君为君子,将有悔乎?”篆曰:“吾无悔, 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吏默然无以应。
【注】①王莽改制:王莽于公元9年建立新朝,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爪牙遍及各地
②所出二千余人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如今只有你变成君子,(恐怕)将来要悔恨吧?
B.如今只有你做这样的君子,(恐怕)将来要悔恨吧?
C.然而如今只有你是君子,(恐怕)将来要悔恨吧?
D.如今只有你被认为是君子,(恐怕)将来要悔恨吧?
(3)“嗟乎,刑法酷烈,乃至于斯!”一句中,“斯”指的是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4)文章横线处填入哪个字更能体现崔篆的品性?最恰当的选项是
A.吾无悔,纵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
B.吾无悔,若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
C.吾无悔,且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
D.吾无悔,故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
二、现代文
4.(19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气象与情绪
①当冬日的寒流从西伯利亚高原吹进神州大地时,你是否发现自己经常会突然不开心,陷入消极情绪而无心学习呢?别着急,这是正常现象。
②天气的确会影响人的情绪:有利的气象条件能让人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然而, ,甚至会导致心理及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这即是“气象情绪效应”。
③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用实验证明天气会对人的情绪造成影响。他们通过研究不同天气状况下人们在社交网站发布的动态,发现当出现过冷、过热及下雨等天气时,动态中出现的负面情绪会大幅度增加。
④从气象角度而言,温度最能影响情绪。有研究表明,使人心情舒畅、感觉舒适的温度一般是20﹣22℃。当环境温度超过34℃时,人会感到酷热难受、焦躁不安,严重时,人们还会因“情绪中暑”而产生过激行为,因此炎热的夏天是一年中冲动犯罪最多发的季节。如果环境温度低,则会让人萎靡不振,当室温降到10℃以下时,人会感到沉闷、情绪低落;室温低于4℃时,人们的思维效率将受到严重影响,工作质量下降,很容易出现差错。
⑤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明媚的阳光能让人开心,持续阴天则令人抑郁。阳光能显著提高人体内血清素的含量,使人产生放松感和快感;而缺乏光照会导致大脑中松果体产生的褪黑素减少,褪黑素分泌量的下降被认为是抑郁症的标志。可见光照强度也是影响情绪的一大因素。
⑥在北欧地区,季节性抑郁病症就很常见。患者在每年秋冬季节抑郁症状反复发作,就是因为北欧纬度高、秋冬季缺乏光照;当患者接受光照治疗后,症状会明显缓解,这也从事实的角度印证了光照对情绪的影响。
⑦气压对人的情绪同样有影响。人们常用低气压来比喻一个人心情压抑、憋闷,就是因为当气压突然降低时,人通常会变得烦躁不安、冲动易怒,甚至出现反常行为。
⑧天气与人们的心情密切相关,那么这种关联程度究竟有多大呢?
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较于生活中的其他事件,天气给我们情绪带来的影响实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这也是为什么,阳光明媚的时候,与朋友发生口角的你仍旧会陷入沮丧,阳光照射带来的体内血清素含量提升也无法让人心情迅速好转。再比如,南方孩子看到降雪会异常开心,而早已见惯了雪的北方孩子可能只会默默担心第二天上学的路会不会很滑。
⑩因此,气象因素并不直接决定人的心情和心理变化,而是间接对人的心情产生影响。
⑪如果情绪“闹脾气”了,我们要学着进行管理,告诉自己不能做情绪的奴隶。学会和情绪友好相处,无论是晴是雨,愿你都能收获美好的心情。
(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2)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图表。
气象与情绪
影响情绪的气象因素
①
②
③
④
(4)阅读本文后,运用文章内容解释“迁客骚人”有以下感受的原因: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节选)
5.(20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老家柿子的滋味谁挡得住?”
赵畅
①立秋过后,老家的柿子也开始由青转红。只是,真正红透需要一两个月时间的等待。时间就像一个画家,它似乎每天都在为柿子上色,不见其红却日有所红。渐渐地,它终能将其摇曳成秋日里最绚丽的天然jǐn绣。
②我从小寄养在小山村祖父母家,对于柿子有着比常人更深挚的感情。这不仅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严重匮乏之时,柿子曾做过果腹的食物,更因为它几乎是老家唯一的水果。那些年里,尽管柿子也可以上街去卖,但集市路远、价格又贱,所以村民们大多都是自我消费。
③平日里,柿子树是最不起眼的树种。到了春天,虽有芽绽出,有叶初展,肯定也难与开满花的桃树、梨树媲美。但是,柿子树的静寂与低调都是积蓄和等待。当树叶长成长足时,尤其当青青的小柿子包在密密的叶子底下的时候,这满树凝翠的柔波,便开始招引人了。
④当柿子还是青涩一片的时候,若哪天突然有红柿子横空出世悬挂枝头的话,小伙伴们惊喜的目光总是会齐刷刷地聚焦其上。只怨树太高,大家不敢随便攀爬,只能望洋兴叹。玩耍时瞟下它,走路时盯着它,心里默念它能早早地自己从树上掉下来。
⑤一天,我与伙伴们突然发现水井旁的柿子树顶上挂着一只熟透了的红柿子。禁不住伙伴们的百般怂恿,我脱掉外衣,以最快的速度爬上树去摘,结果居然还被树上的一群大头蚂蚁咬了,不得不跳到树下的水井里“救命”,祖父母见我一身湿漉漉的,问到了真相,既批评我不该偷摘隔壁大妈家的柿子,又责备我不该不顾危险爬树、跳树。隔壁大妈闻讯赶来,不仅没有嗔怪,反而宽慰我:“你呀,如果喜欢我家柿树上的红柿子,你尽管去摘,都说‘亲不亲,邻居情’,你大妈家的柿子树,就是你们家的柿子树。不过,你不要随便去爬,很危险,得借专用工具。”大妈的这番热心话,反而说得我满脸像那红柿子了。
⑥当年柿子树都是分到各户的,柿子挂红的时候,村民们总会全家总动员采摘柿子。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棵树上都会被刻意留下三五只柿子。村民们说:“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鸟雀们觅食困难。留下一点柿子,也是为了帮助它们过冬。这可是咱祖上传下来的做法呵!”
⑦结束寄养生活以后,我回到了城里父母身边。每当柿子上市的季节,小叔先行送上的一大筐柿子,总是让我们全家喜出望外。其实,我的父亲比我更喜爱老家的柿子。父亲因贪吃柿子患了柿石症,动了生平第一次大手术。面对手术取出来的足有四公分直径的“柿石”,全家人便开始轮番“教训”:今后千万别再贪吃柿子了。然而,父亲依然照吃不误,他给出的理由是:“老家柿子的滋味谁挡得住?”
⑧我已经好多年没回老家了。去年,正当柿子上市的季节,应小叔之邀,终于回来了。深秋时节,是老家一年中最美的时候。从房前屋后到田园山麓,除了柿子,还多了游客﹣﹣有的手拎一筐柿子返程,有的一边吃柿子一边笑呵呵地交流着,有的在与家门口摆摊的老妇讨价还价,还有的爬上树去亲自体验采摘……小叔说:“咱村里的柿子而今人见人爱,市场上特别走俏。为了满足外地客人的需求,村里好多人家还搞起了电商……”村民们的小康生活如同当令的柿子一样红火起来。
⑨我看着当年爬过的邻家那棵柿子树,除了树身稍稍变粗,它还是那个模样,带着一抹秋日的暖色,另有一番诗意……
(有删改)
(1)根据第①段中的拼音正确书写汉字。
jǐn 绣
(2)读⑤⑥两段,完成下面的小题。
①概括⑤⑥段围绕柿子写的两个材料。
②“我”为何要在文中回忆这两个材料呢?
(3)有人认为文章标题是父亲说的一句话,体现父亲对故乡柿子的喜爱之情,似乎无法统领全文。你是否认同?简述理由。
(4)阅读全文,分析第⑨段画线部分的含义。
三、综合运用
6.(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这是日前教育部布置2021年工作重点时提出的明确要求。尤其是不给小学生布置书面回家作业,被认为是给积重难返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下了一帖猛药。
然而,这帖猛药真能药到病除吗?“作业不出校门”究竟是治标还是治本,这样的疑问仍需要通过教育实践来回答。
﹣﹣《新民晚报》报道节选
校报记者小徐邀请家长、老师和你围绕上述报道座谈。请你帮助他完成座谈记录。
座谈记录
小徐问:“作业不出校”让小学生们感到轻松愉快,您是否认同这一举措呢?
小学生家长答:孩子看似轻松了,我作为家长更紧张了。每天回家只知道玩,太浪费时间了。如果有“无作业日”,我会在那天给孩子额外布置家庭作业。
小徐问:
一年级老师答:虽然没有布置回家作业,但不等于回家就无所事事。拿语文学科来说,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必须从小养成的。所以,我会要求孩子每天晚上有阅读的时间。这并非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7.(4分)小徐写了一则消息,请在相应位置选择恰当的选项,帮他完善消息。
(标题)________
本报记者四月二十日电 (导语)___________。日前教育部布置2021年工作重点时提出明确要求: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本报记者与家长、教师及中学生代表座谈,了解他们对这一要求的看法。
A.“作业不出校”孩子轻松家长紧张
B.作业不出校
C.教育部门出新规:小学不布置回家作业
D.教学新举措
E.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体质管理
F.学生需减负
四、写作
8.(60分)请以“从未离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1)不少于600字。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21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文言文
1.(16分)默写。
(1)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
(2)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3)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4)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同学们认为可以引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来赞颂革命英烈们的精神。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解答】(1)山色空蒙雨亦奇(重点字:蒙)
(2)衣带渐宽终不悔(重点字:悔)
(3)落英缤纷
(4)云横秦岭家何在
(5)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重点字:汗)
【点评】诗文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重点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与书写。
2.(12分)阅读下面两篇作品,完成问题。
【甲】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甲】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 杜牧 ;【乙】文选自史书《 左传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甲】诗借“戟”引发咏叹,体现诗人报效朝廷的决心。
B.【乙】文中曹刿担心当权者缺乏深谋远虑,故主动献策。
C.上述作品中“周郎”“鲁庄公”都因目光短浅受到批判。
D.两位作者都是通过叙写著名的历史事件,表达爱国情怀。
(4)两篇作品都涉及历史上著名的战役,【甲】诗中,周瑜获得战争胜利凭借一个必要条件,这个条件是 东风 ,【乙】文中,曹刿认为战争能取胜的重要条件是 取信于民 。
【分析】译文:
【甲】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乙】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他的同乡对他说:“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其间呢?”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进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条件同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亨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不敢虚报,一定对神诚实。”曹刿回答说:“这是小信用,还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对于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虽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诚心诚意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种表现,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作战时请让我跟从您去。”
【解答】(1)本题考查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赤壁》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牧;【乙】文选自史书《左传》。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句中重点词: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谋,谋议。间,参与。句意: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A.有误,诗人借凭吊史事以抒发自己的抑郁不平之气,寓意深沉,发人深思。
B.正确。
C.有误,文章中没有对二人的批判。
D.有误,甲诗诗人借凭吊史事以抒发自己的抑郁不平之气;乙文突出政治上取信于民。
故选:B。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甲文写的是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失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根据“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可知道,周瑜获得战争胜利凭借的必要条件是“东风”;乙文中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这几句话中可以看出曹刿认为战胜的政治条件是“取信于民”。
答案:
(1)杜牧 左传。
(2)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
(3)B
(4)东风 取信于民。
【点评】词义积累:
间
立有间(jiān一会儿)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量词)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àn夹杂)
遂与外人间隔(间隔,隔开)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暗地)
又何间焉(参与)
3.(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崔篆平反
崔篆,汉人也,为郡守,时王莽改制①,爪牙遍及各地,严刑峻法,杀戮无辜。篆所至之囚系满狱。篆垂涕曰:“嗟乎,刑法酷烈,乃至于斯!此皆何罪!”遂为之平反,所出二千余人。吏叩头谏曰:“君诚仁者,然今独君为君子,将有悔乎?”篆曰:“吾无悔, 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吏默然无以应。
【注】①王莽改制:王莽于公元9年建立新朝,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爪牙遍及各地 致,到
②所出二千余人 多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C
A.然而如今只有你变成君子,(恐怕)将来要悔恨吧?
B.如今只有你做这样的君子,(恐怕)将来要悔恨吧?
C.然而如今只有你是君子,(恐怕)将来要悔恨吧?
D.如今只有你被认为是君子,(恐怕)将来要悔恨吧?
(3)“嗟乎,刑法酷烈,乃至于斯!”一句中,“斯”指的是 监狱里人满为患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4)文章横线处填入哪个字更能体现崔篆的品性?最恰当的选项是 A
A.吾无悔,纵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
B.吾无悔,若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
C.吾无悔,且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
D.吾无悔,故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
【分析】参考译文:
崔篆是汉族人,当时担任郡守,那时是王莽改制的时候,他的党羽遍及各个地方,用严厉的刑法杀害许多无罪的人。崔篆在他所在的县看到牢狱人满为患。忍不住流泪叹道:“唉,刑罚法律残酷凶狠,竟到了这种地步!这些人都是什么罪!”(崔篆)于是为他们平反,放出来两千多人。他的僚属们都十分害怕,纷纷叩头求他说:“你确实是仁慈的人,然而如今只有你是仁德的人,恐怕要后悔吧?”崔篆慨然,说:“纵然杀了我一人,却能救出2000多人,这是我的心愿啊!我有什么可后悔的呢?”僚属们沉默不知如何回应。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
①句意:他的党羽遍及各个地方。及,致,到。
②句意:放出来两千多人。余,多。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这句话中“然”是“然而”的意思,“为”是“是”的意思,故这句话的意思为:然而如今只有你是君子,(恐怕)将来要悔恨吧?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这句话的意思为:唉,刑罚法律残酷凶狠,竟到了这种地步!这里的“斯”指代的是监狱里人多、人满为患这种现象。
(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运用。崔篆不怕得罪王莽,为牢中遭受残酷刑罚的人平反,甘愿冒着杀头的危险,放出来两千多人。用一个“纵”字,有“纵使”“纵然”之意,更能体现崔篆的大义凌然的精神。
故选:A。
答案:
(1)①致,到 ②多
(2)C
(3)监狱里人满为患
(4)A
【点评】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然后再推敲词义。此外,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学会分类积累,积累一些重点文言词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二、现代文
4.(19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气象与情绪
①当冬日的寒流从西伯利亚高原吹进神州大地时,你是否发现自己经常会突然不开心,陷入消极情绪而无心学习呢?别着急,这是正常现象。
②天气的确会影响人的情绪:有利的气象条件能让人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然而, ,甚至会导致心理及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这即是“气象情绪效应”。
③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用实验证明天气会对人的情绪造成影响。他们通过研究不同天气状况下人们在社交网站发布的动态,发现当出现过冷、过热及下雨等天气时,动态中出现的负面情绪会大幅度增加。
④从气象角度而言,温度最能影响情绪。有研究表明,使人心情舒畅、感觉舒适的温度一般是20﹣22℃。当环境温度超过34℃时,人会感到酷热难受、焦躁不安,严重时,人们还会因“情绪中暑”而产生过激行为,因此炎热的夏天是一年中冲动犯罪最多发的季节。如果环境温度低,则会让人萎靡不振,当室温降到10℃以下时,人会感到沉闷、情绪低落;室温低于4℃时,人们的思维效率将受到严重影响,工作质量下降,很容易出现差错。
⑤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明媚的阳光能让人开心,持续阴天则令人抑郁。阳光能显著提高人体内血清素的含量,使人产生放松感和快感;而缺乏光照会导致大脑中松果体产生的褪黑素减少,褪黑素分泌量的下降被认为是抑郁症的标志。可见光照强度也是影响情绪的一大因素。
⑥在北欧地区,季节性抑郁病症就很常见。患者在每年秋冬季节抑郁症状反复发作,就是因为北欧纬度高、秋冬季缺乏光照;当患者接受光照治疗后,症状会明显缓解,这也从事实的角度印证了光照对情绪的影响。
⑦气压对人的情绪同样有影响。人们常用低气压来比喻一个人心情压抑、憋闷,就是因为当气压突然降低时,人通常会变得烦躁不安、冲动易怒,甚至出现反常行为。
⑧天气与人们的心情密切相关,那么这种关联程度究竟有多大呢?
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较于生活中的其他事件,天气给我们情绪带来的影响实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这也是为什么,阳光明媚的时候,与朋友发生口角的你仍旧会陷入沮丧,阳光照射带来的体内血清素含量提升也无法让人心情迅速好转。再比如,南方孩子看到降雪会异常开心,而早已见惯了雪的北方孩子可能只会默默担心第二天上学的路会不会很滑。
⑩因此,气象因素并不直接决定人的心情和心理变化,而是间接对人的心情产生影响。
⑪如果情绪“闹脾气”了,我们要学着进行管理,告诉自己不能做情绪的奴隶。学会和情绪友好相处,无论是晴是雨,愿你都能收获美好的心情。
(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2)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图表。
气象与情绪
影响情绪的气象因素
① 温度最能影响情绪
② 光照强度也影响情绪
③ 气压对人的情绪同样有影响
④ 气象因素间接对人的心情产生影响
(4)阅读本文后,运用文章内容解释“迁客骚人”有以下感受的原因: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节选)
【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由寒流来袭会引发不开心的现象引出说明内容:天气会影响人的情绪。然后从温度、光照强度、气压三个方面说明了天气与人情绪的影响。最后指出气象因素并不直接决定人的心情和心理变化,而是间接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希望我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仿写能力。通读本段,理解本段的中心意思,联系横线前“然而”和后面句子可知,横线的句子意思与“有利的气象条件能让人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相反,句式结构可以一致。所以,我们可以仿照这句改动几个词语即可,如:不利的气象条件能让人情绪低落、心情压抑,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
(2)本题考查开头语段在文中的作用。本文开头段是叙述寒流来袭会引发不开心的现象,意在借助现象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同时,从生活现象说起,用设问句开头,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与概括。跳读文章,锁定空①的信息是第④段内容,抓住首括句“温度最能影响情绪”即可;空②的信息范围是⑤⑥段,抓住总结句“可见光照强度也是影响情绪的一大因素”概括即可。空③的信息在⑦段,可抓住首括句“气压对人的情绪同样有影响”概括。空④的信息范围应是⑧⑨⑩段,可抓住总结段⑩段内容进行概括:气象因素间接对人的心情产生影响。
(4)本题考查学以致用拓展迁移的能力。联系材料中描写天气的句子“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以及描写“迁客骚人”心情的语句:“感极而悲者矣”“其喜洋洋者矣”。结合文章中第⑤段的“光照强度也是影响情绪的一大因素”,第⑦段“气压对人的情绪同样有影响”分析其关系,可知是光照强度与气压影响了人的情绪。
答案:
(1)不利的气象条件能让人情绪低落、心情压抑,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
(2)①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②从生活现象说起,运用设问句提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①温度最能影响情绪。②光照强度也影响情绪。③气压对人的情绪同样有影响。④气象因素间接对人的心情产生影响。
(4)文章第⑤段中说“光照强度也是影响情绪的一大因素”,第⑦段说“气压对人的情绪同样有影响”。据此可知,材料中语句“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时,光照弱,气压低,所以会出现“感极而悲者矣”的悲伤情绪;“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时,光照强,气压偏高,人的心情会变好,感觉一切都“其喜洋洋者矣”。
【点评】说明文开头的作用:
(1)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的事理;
(2)点明说明对象或说明的事理;
(3)设问开头或叙述有趣的故事、现象等,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总分总结构中的开头段,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5.(20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老家柿子的滋味谁挡得住?”
赵畅
①立秋过后,老家的柿子也开始由青转红。只是,真正红透需要一两个月时间的等待。时间就像一个画家,它似乎每天都在为柿子上色,不见其红却日有所红。渐渐地,它终能将其摇曳成秋日里最绚丽的天然jǐn绣。
②我从小寄养在小山村祖父母家,对于柿子有着比常人更深挚的感情。这不仅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严重匮乏之时,柿子曾做过果腹的食物,更因为它几乎是老家唯一的水果。那些年里,尽管柿子也可以上街去卖,但集市路远、价格又贱,所以村民们大多都是自我消费。
③平日里,柿子树是最不起眼的树种。到了春天,虽有芽绽出,有叶初展,肯定也难与开满花的桃树、梨树媲美。但是,柿子树的静寂与低调都是积蓄和等待。当树叶长成长足时,尤其当青青的小柿子包在密密的叶子底下的时候,这满树凝翠的柔波,便开始招引人了。
④当柿子还是青涩一片的时候,若哪天突然有红柿子横空出世悬挂枝头的话,小伙伴们惊喜的目光总是会齐刷刷地聚焦其上。只怨树太高,大家不敢随便攀爬,只能望洋兴叹。玩耍时瞟下它,走路时盯着它,心里默念它能早早地自己从树上掉下来。
⑤一天,我与伙伴们突然发现水井旁的柿子树顶上挂着一只熟透了的红柿子。禁不住伙伴们的百般怂恿,我脱掉外衣,以最快的速度爬上树去摘,结果居然还被树上的一群大头蚂蚁咬了,不得不跳到树下的水井里“救命”,祖父母见我一身湿漉漉的,问到了真相,既批评我不该偷摘隔壁大妈家的柿子,又责备我不该不顾危险爬树、跳树。隔壁大妈闻讯赶来,不仅没有嗔怪,反而宽慰我:“你呀,如果喜欢我家柿树上的红柿子,你尽管去摘,都说‘亲不亲,邻居情’,你大妈家的柿子树,就是你们家的柿子树。不过,你不要随便去爬,很危险,得借专用工具。”大妈的这番热心话,反而说得我满脸像那红柿子了。
⑥当年柿子树都是分到各户的,柿子挂红的时候,村民们总会全家总动员采摘柿子。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棵树上都会被刻意留下三五只柿子。村民们说:“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鸟雀们觅食困难。留下一点柿子,也是为了帮助它们过冬。这可是咱祖上传下来的做法呵!”
⑦结束寄养生活以后,我回到了城里父母身边。每当柿子上市的季节,小叔先行送上的一大筐柿子,总是让我们全家喜出望外。其实,我的父亲比我更喜爱老家的柿子。父亲因贪吃柿子患了柿石症,动了生平第一次大手术。面对手术取出来的足有四公分直径的“柿石”,全家人便开始轮番“教训”:今后千万别再贪吃柿子了。然而,父亲依然照吃不误,他给出的理由是:“老家柿子的滋味谁挡得住?”
⑧我已经好多年没回老家了。去年,正当柿子上市的季节,应小叔之邀,终于回来了。深秋时节,是老家一年中最美的时候。从房前屋后到田园山麓,除了柿子,还多了游客﹣﹣有的手拎一筐柿子返程,有的一边吃柿子一边笑呵呵地交流着,有的在与家门口摆摊的老妇讨价还价,还有的爬上树去亲自体验采摘……小叔说:“咱村里的柿子而今人见人爱,市场上特别走俏。为了满足外地客人的需求,村里好多人家还搞起了电商……”村民们的小康生活如同当令的柿子一样红火起来。
⑨我看着当年爬过的邻家那棵柿子树,除了树身稍稍变粗,它还是那个模样,带着一抹秋日的暖色,另有一番诗意……
(有删改)
(1)根据第①段中的拼音正确书写汉字。
jǐn 锦 绣
(2)读⑤⑥两段,完成下面的小题。
①概括⑤⑥段围绕柿子写的两个材料。
②“我”为何要在文中回忆这两个材料呢?
(3)有人认为文章标题是父亲说的一句话,体现父亲对故乡柿子的喜爱之情,似乎无法统领全文。你是否认同?简述理由。
(4)阅读全文,分析第⑨段画线部分的含义。
【分析】本文写了作者寄养在祖父母家时对杮子树的喜爱、期待,爬树摘杮子,村民给鸟雀留杮子,父亲贪吃老家的杮子,如今杮子成为村民致富的美食等内容,表现了故乡人善良、淳朴、仁爱、勤劳等优秀品质,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日常的识记积累,答题时写准确。“jǐn绣”写作“锦绣”。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第①题,可用“什么人什么事”的模式进行概括。第⑤段内容可概括为:“我”冒险偷摘隔壁家的柿子,邻居大妈不但没有嗔怪,反而宽慰“我”;第⑥段内容可概括为:村民们采摘柿子时会刻意在每棵树上留下几个柿子,帮助鸟雀过冬。第②题,要通过分析这两则材料体现出的村民的品质和作者的情感探究其用意。“隔壁大妈闻讯赶来,不仅没有嗔怪,反而宽慰我”体现了故乡人的善良与淳朴,“鸟雀们觅食困难。留下一点柿子,也是为了帮助它们过冬。这可是咱祖上传下来的做法呵”体现的是故乡人对自然的仁爱。故乡人的善良淳朴是作者思念故乡的重要原因,因此结构上,这两段为下文作者思念故乡的内容作铺垫。可据此作答。
(3)本题考查对标题的赏析。“老家柿子的滋味”不仅指杮子实际的滋味,更指杮子中蕴含的故乡情。“谁挡得住”既写出杮子滋味好,更蕴含着思乡情强烈,与文章表达的主旨、抒发的情感一致。因此,这一句能够统领全文。
(4)本题考查语句的含义。此题既要根据文章内容理解其表面含义,又要结合文章主旨挖掘其深层含义。结合“除了树身稍稍变粗,它还是那个模样,带着一抹秋日的暖色”可见,表面含义是杮子树在秋日照耀下富有诗意。结合人物情感可知,“另有一番诗意”更蕴含着“我”对杮子树、故乡的喜爱、怀念之情。结合“咱村里的柿子而今人见人爱,市场上特别走俏。为了满足外地客人的需求,村里好多人家还搞起了电商”“村民们的小康生活如同当令的柿子一样红火起来”可知,这一句还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
答案:
(1)锦
(2)①“我”冒险偷摘隔壁家的柿子,邻居大妈不但没有嗔怪,反而宽慰“我”;村民们采摘柿子时会刻意在每棵树上留下几个柿子,帮助鸟雀过冬。
②充分反映出故乡人民对他人、对自然的仁爱,体现他们的善良与淳朴。为下文写“我”喜爱老家的柿子、思念故乡作铺垫。
(3)不认同。这句话不仅表现柿子本身的滋味极好,难以抵挡,更体现出故乡的亲情、人情令人无法忘怀。全文回忆童年往事,表达作者对家乡柿子的深厚情感,以这句话为标题,表明作者与父亲有类似的感受,这句话是作者的内心写照,可以统领全文。
(4)①时隔多年又看到柿子树笼罩在秋日暖阳下的美丽景致,富有诗意。②此时的“我”眼中的柿子不仅仅是美味,更承载着“我”对老树的情感,柿子树于“我”的意蕴更丰富。③柿子从果腹的食物成为村民们发家致富的美食,是柿子给老家带来发展的转机,于我们更有特殊的意义。
【点评】解答概括文章内容类习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三、综合运用
6.(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这是日前教育部布置2021年工作重点时提出的明确要求。尤其是不给小学生布置书面回家作业,被认为是给积重难返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下了一帖猛药。
然而,这帖猛药真能药到病除吗?“作业不出校门”究竟是治标还是治本,这样的疑问仍需要通过教育实践来回答。
﹣﹣《新民晚报》报道节选
校报记者小徐邀请家长、老师和你围绕上述报道座谈。请你帮助他完成座谈记录。
座谈记录
小徐问:“作业不出校”让小学生们感到轻松愉快,您是否认同这一举措呢?
小学生家长答:孩子看似轻松了,我作为家长更紧张了。每天回家只知道玩,太浪费时间了。如果有“无作业日”,我会在那天给孩子额外布置家庭作业。
小徐问: 老师,您觉得不布置家庭作业是否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呢?
一年级老师答:虽然没有布置回家作业,但不等于回家就无所事事。拿语文学科来说,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必须从小养成的。所以,我会要求孩子每天晚上有阅读的时间。这并非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结合上文“每天回家只知道玩,太浪费时间了”,下文“虽然没有布置回家作业,但不等于回家就无所事事”可设计问题为:老师,您觉得不布置家庭作业是否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呢?
【解答】答案:
示例:老师,您觉得不布置家庭作业是否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呢?
【点评】语言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中招考试的要求,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
7.(4分)小徐写了一则消息,请在相应位置选择恰当的选项,帮他完善消息。
(标题)________
本报记者四月二十日电 (导语)___________。日前教育部布置2021年工作重点时提出明确要求: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本报记者与家长、教师及中学生代表座谈,了解他们对这一要求的看法。
A.“作业不出校”孩子轻松家长紧张
B.作业不出校
C.教育部门出新规:小学不布置回家作业
D.教学新举措
E.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体质管理
F.学生需减负
【分析】本题考查补写新闻标题及导语。要掌握新闻的主要内容,然后进行提炼、概括。这则新闻介绍的是教育部要求: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记者与家长、教师及中学生代表座谈,了解他们对这一要求的看法。导语要简单明了,根据内容可补充导语为:教育部门出新规:小学不布置回家作业。标题为“作业不出校”。
【解答】答案:
标题:B
导语:C
【点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根据新闻标题简洁、新颖、醒目的要求,我们先筛选出新闻的主要信息,然后用“人物(或事物)+干什么(或怎么样)”的形式表述。
四、写作
8.(60分)请以“从未离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1)不少于600字。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该题目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写,“从未离开”一词,应该抓住关键词“未”,即“叙述的对象虽然已离开,但其影响仍留存心底,并没有离开”,可选取某一个人(物)如何让“我”感觉从未离开,也可以写不同的人(物)令我感觉他们就在我身边的感觉。本文可以运用对比手法,一个是物理距离很遥远;另一个是心理距离很近,来表现真情实感。写作文时,可以加适当的创新形式,比如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例如:有一些东西,一生都不会离开。注意联系“离开”这一主题,并且文字优美。本文适合以记叙文字为主,但要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最好是夹叙夹议,或者先叙后议。本文更多表现情感变化,所以心理描写一定要多,而且尽量写得精彩一些,也可以使用语言、外貌、动作等细节描写来辅助,使文章有血有肉,更加生动。
【解答】
从未离开
仿佛一夜之间,镇上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无数“现刻瓦片”的小摊,摊旁挤满了喧闹吵嚷讨价还价的游人,摊后站立着油嘴滑舌却又分心刻瓦的摊主。我站在街头,脚下依旧是那条麻石板路,却似乎很多东西都离开了。
一抬头,镇口石门上是陶二爷十多年前雕刻的巨型“福”字,“田”中藏“寿”,“口”中藏“禄”,“喜”依“示”边,团团喜气,却又因瓦的灰色显得肃穆起来。“福”下是喜鹊登梅、貔貅招财、麒麟送子、三阳开泰四副吉祥图案,极为传神。穿过石门沿着石板路走,两侧屋顶上青瓦鳞鳞千瓣,古朴素雅,沉稳宁静,纹路古拙若桑间鸡鸣,桃源犬吠,淳朴可爱。
十多年前,小镇尚未被开发成为景区,未被冠以古镇之名。幼年的我热衷于观赏陶二爷雕瓦刻砖,他好两口小酒,颊上微酡,使描样上线条飘逸圆润,下刀时力道匀适,打磨时凹凸有致,上药后浑然天成。一抬腕,是丹凤朝阳;一低头,是鱼跃龙门。凿削铲旋,如写书法,抑扬顿挫间光影流动。陶家一排“福”字瓦简单而各异,掩映着后院小叶黄杨密密匝匝的叶子,流淌着时光静好。
可现在,那些生意红火的摊主并不描样,遑论上药﹣﹣现刻嘛,效率第一。彼时的认真与虔诚呢,精雕细琢与岁月安稳呢,难道都随着这十余载光阴渐行渐远了吗?我听着耳边高高的鞋跟叩击着石板路,望着尖尖的伞顶划过起伏的墙垣,心下一丝迷惘。
七拐八弯进深巷,熟悉的木门,斑驳的低槛,陶二爷竟一直没搬家。推开半掩的门,一声旧旧的“吱呀”声还是昔年音客。他正刻一条鱼,砖石中心只寥寥几笔,一条极生动的灰鲫,然觉满砖江湖,烟波无尽,抬头见是我,一怔神,旋即爽朗一笑:“丫头还记得我这老头子?我可处江湖之远啦!”复又低头,有细密的雨丝飘舞,屋瓦上浮漾着湿湿的流光。
跨出门槛的那一刹那,我恍然意识到,那些我以为离开的,其实都在这儿,从未离开,也许在深巷里,也许在职业掩映下,陶二爷始终如此,怀着雕刻的信仰刀刀笔笔,岁岁年年。
那宁静空灵的檐雨滴声,从未离开。
【点评】作者以略带惆怅的笔调,捕捉生活中的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陶二爷尽管只是一个普通的刻碑老人,但他的执着与坚守精神,却是一道从未离开的风景。文章以一个小细节反映了一个大主题:在生活节奏加快和经济大潮的影响下,我们如何坚守一些可贵的品质,小作者巧妙的揭示了一个重大的主题,却把思考的空间留给读者,让人深思,让人深省。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8/4 18:56:23;用户:李超;邮箱:lichao317807156@126.com;学号:19716718
202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详解,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19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 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 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 19 题,运用已有文言积累,完成下列小题,梳理文章思路,完成下面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