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课时作业(23份)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卤素的性质及卤离子的检验
展开
2024届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卤素的性质及卤离子的检验一、选择题(共15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少量水进行水封B. 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 某溶液中加入CCl4 ,CCl4 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 某溶液中加入BaCl2 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2、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生成(H+)B.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Cl2)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血红色(Cl2)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3、“吹出法”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海水提溴技术,该技术主要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1所用的氯气可通过电解饱和NaCl溶液制得B.吹出后剩余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有Na+、Mg2+、Cl-、Br-C.吸收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2Br-+SOeq \o\al(2-,4)D.氧化2所得溶液可通过萃取分离出溴4、已知:SOeq \o\al(2-,3)+I2+H2O===SOeq \o\al(2-,4)+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eq \o\al(+,4)、Fe2+、K+、I-、SOeq \o\al(2-,3)、SOeq \o\al(2-,4),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不含I- B.肯定含有I-C.肯定含有SOeq \o\al(2-,3) D.肯定含有NHeq \o\al(+,4)5、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得到粗盐主要是通过蒸发操作实现的B.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溶液C.在步骤③中可通入Cl2使溴离子被还原为Br2D.在步骤④中,SO2水溶液吸收Br2后,溶液的pH增大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能使润湿的淀粉-KI 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B. 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能一次鉴别NaCl 、NaBr 、KI 三种失去标签的溶液C. 某溶液加入CCl4 ,CCl4 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 某浅黄色的溴水,加入CCl4 振荡静置后,上层显橙红色7、I-具有还原性,含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KIO3的形式存在,I-、I2、IOeq \o\al(-,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 >IOeq \o\al(-,3)>I2B.用淀粉-KI试纸和白醋可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C.生产等量的碘,反应①和反应②转移电子数目之比为2∶5D.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3Cl2+ I-+3H2O===6Cl- + IOeq \o\al(-,3)+6H+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B.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能一次鉴别NaCl、NaBr、KI三种失去标签的溶液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浅黄色的溴水,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上层显橙红色9、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如图所示现象,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①加CCl4;②加苯;③加酒精B.①加酒精;②加CCl4;③加苯C.①加苯;②加CCl4;③加酒精D.①加苯;②加酒精;③加CCl410、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 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 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用淀粉-KI 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时淀粉-KI 试纸会变蓝B. 足量Cl2 能使湿润的、已变蓝的淀粉-KI 试纸褪色的原因可能是5Cl2+I2+6H2O 2HIO3+10HCl C. 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IO3- D. 途径Ⅱ中若生成1 mol I2 ,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 11、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X-为Cl-、Br-、I-中的一种),向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新制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的卤素离子是( )A.Br-、Cl-、I- B.Br-、I-、Cl-C.I-、Br-、Cl- D.Cl-、I-、Br-12、工业上用活性炭吸附海带提碘后废水中的I-制取I2,其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NO2氧化I-时使溶液pH变大B.活性炭吸附是为了净化水溶液C.I2与NaOH(浓、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I2 +6NaOH(浓、热)===5NaI+NaIO3+3H2OD.热空气能吹出I2,是因为I2在水中溶解度小、易升华13、下列制取Cl2、用Cl2氧化含I-废液、回收并提纯I2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4、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IBr+H2O=HBr+H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IBr是双原子分子B.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C.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Br和NaIOD.和水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5、向含SOeq \o\al(2-,3)、Fe2+、Br-、I-各0.1 mol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通入Cl2的体积和溶液中相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6、某化学课外小组为了探究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选用以下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请你帮助完成实验仪器的组装并回答问题。(1)比较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各仪器的正确连接顺序(填各接口的字母符号)为:g接________, _____接________, _____接________。(2)装置④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①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装置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装置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4)装置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5)若将反应后的②中的溶液滴入KI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6)向反应后的①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实验室模拟工业制法从卤水中的碘(主要以I-形式存在)提取碘产品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常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所用装置如图所示:①写出气体发生装置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②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填各接口处的字母)是: 。 接 ; 接 ; 接 ; 接 。③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2)设计步骤③和④的目的是 。(3)步骤④解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若②和⑤中分别得到等量I2,则消耗的m(Cl2)∶m(KClO3)= 。18、ICl(氯化碘)是红棕色液体,熔点为13.9 ℃,沸点为974 ℃,易水解,接触空气时能形成五氧化二碘,能与许多单质发生作用,溶于乙醇、乙醚等。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仪器制备氯化碘。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为________(装置可重复使用),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装置中的物质反应时需放在水中,控制温度大约40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上述连接好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④停止加热E,充分冷却 ⑤水浴加热E 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上述步骤的序号________。(5)在A装置后可连接如图所示装置,当反应结束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后,关闭K,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ICl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19、用离子交换法从海带中提取碘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制碘工艺应用技术。已知:I2+I-===Ieq \o\al(-,3);交换吸附原理:R—Cl+Ieq \o\al(-,3)===R—I3+Cl-。试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Ⅰ的正确图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2)在清液中加入H2SO4和NaClO溶液后,溶液最终变为红棕色,该步骤中NaClO的量要适中,请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3)其中交换吸附装置如下图所示,交换柱内装有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用R—Cl表示),溶液转化原理为R—Cl+Ieq \o\al(-,3)===R—I3+Cl-,全部通过后,树脂颜色变为黑红色,再通过洗脱,离心分离后得到粗碘。已知洗脱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取40 mL 8%~10%的NaOH溶液注入交换柱中。碱性洗脱原理为3R—I3+6OH-===3R—I+5I-+IOeq \o\al(-,3)+3H2O。往碱性洗脱液中滴加H2SO4溶液,烧杯底部析出一层泥状粗碘。第二步:取40 mL 10%的NaCl溶液注入上述交换柱中。氯化钠洗脱原理为R—I+Cl-===R—Cl+I-。再往氯化钠洗脱液中滴加H2SO4溶液使之酸化,再滴加NaNO2溶液,溶液由无色转变为棕黑色浑浊。①根据交换吸附及洗脱过程可知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也可以对I-进行交换吸附,则实验中将I-转化成Ieq \o\al(-,3)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②往氯化钠洗脱液中滴加H2SO4溶液使之酸化,再滴加NaN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解析1、A解析:A 项,因为液溴易挥发,在试剂瓶中存放时应加少量水进行水封,正确;B项,只要能把碘化钾氧化成碘单质的物质都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不正确;C项,某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显紫色证明存在碘单质而不是I- ,不正确;D项,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或硫酸钡,原溶液中可能存在Ag+ 、SO42- 、SO32- ,不正确。2、B解析:新制氯水中含有Cl2、HClO和H2O 3种分子,H+、Cl-、ClO-和OH-4种离子。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H+与HCOeq \o\al(-,3)反应生成CO2,A项不符合题意;将紫色石蕊试液加入新制氯水,H+使石蕊试液变红,HClO使之褪色,B项符合题意;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Cl2将FeCl2氧化为FeCl3,C项不符合题意;滴加AgNO3溶液,Ag+与Cl-反应得到AgCl白色沉淀,D项不符合题意。3、A解析:A项,点燃酒精喷灯前应先向装置内通一段时间N2,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避免空气中氧气的干扰,正确;B项,装置乙不能检验分解产生的SO2,产物中的SO3会对SO2的检验造成干扰,并且SO2只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错误;C项,SO3易溶于水,当混合气体经过乙时,SO3会被吸收,所以要想检验SO3,应该把乙和丙的位置互换,错误;D项,装置丁中应该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错误。4、C解析:溶液本身无色,说明没有Fe2+。加入溴水仍然无色,说明溴水发生了反应,且产物无色,I-和SOeq \o\al(2-,3)均可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此时反应后溶液无色,说明没有I2,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eq \o\al(2-,3)。由于SOeq \o\al(2-,3)的还原性比I-强,故I-是否存在无法判断。5、A解析:本题考查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侧重考查溴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从海水中得到粗盐采用蒸发的方法,故A正确;在NaHCO3或Na2CO3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均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B错误;步骤③中溴离子被氧化为Br2,故C错误;步骤④中SO2水溶液吸收Br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Br2+2H2O===H2SO4+2HBr,溶液的酸性增强,则溶液的pH减小,故D错误。6、B解析:还有很多氧化剂(如HNO3 、O3 等)能将I- 氧化为I2 ,A项错误;碘单质的CCl4 溶液显紫色,C项错误;CCl4 的密度比水大,下层显橙红色,D项错误。7、B解析:酸雨的pH<5.6,A错误;气体X为H2S,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铜沉淀,所以可用CuSO4溶液检验是否有气体X生成,B正确;在100~200 ℃时发生的反应为2H2S+SO2eq \o(=========,\s\up7(100~200 ℃))3S+2H2O,不是置换反应,C错误;若用浓硝酸处理工业尾气中的SO2,会产生含氮元素的大气污染物(即氮的氧化物),D错误。8、B解析:选B。还有很多氧化剂(如HNO3、O3等)能将I-氧化为I2,A错;碘单质的CCl4溶液显紫色,C项错;CCl4的密度比水大,应下层显橙红色,D项错。9、C解析:苯的密度小于水而CCl4的密度大于水,酒精不分层,据此可判断图中的萃取分层情况分别是苯、CCl4和酒精。10、C解析:加碘盐中含有IO3- ,在酸性条件下可被I- 还原生成I2 ,A选项正确;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可知B选项正确;根据途径Ⅰ可知氧化性Cl2>I2 ,根据途径Ⅱ可知氧化性IO3->I2 ,根据途径Ⅲ可知氧化性Cl2>IO3- ,C选项错误;根据关系式 可知D选项正确。11、B解析:根据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和X-还原性强弱的变化规律可知,X2的氧化性:Cl2>Br2>I2,X-的还原性:Cl-<Br-<I-。溴水呈橙色,碘单质能使淀粉变蓝。由此可以推断出:在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新制氯水,溶液不变蓝色,而呈现橙色,可说明甲中有Br-,而无I-,发生反应:Cl2+2Br-===Br2+2Cl-,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可证明丙中无I-,由此可知甲中含有Br-,乙中含有I-,丙中含有Cl-。12、A解析:SO2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若二氧化硫足量,则溶液中无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若二氧化硫不足,则溶液中有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A正确;离子方程式中电荷不守恒,B错误;溶液A转化为溶液B后溶液酸性增强,C错误;FeO与H+反应生成Fe2+,故溶液C不能转化为溶液A,D错误。13、D解析: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A项错误;Cl2应“长进短出”,B项错误;过滤粗碘的漏斗颈尖嘴处应与烧杯内壁紧贴,C项错误;利用碘的升华提纯碘,D项正确。14、D解析:选D。IBr中I为+1价,Br为-1价。2个原子组成1个IBr分子,A正确;因为其化学性质与卤素相似,所以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B正确;跟水反应的方程式IBr+H2O=HBr+HIO中,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仍然是I为+1价。Br为-1价,故这个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与碱反应的实质可看成是IBr先与水反应,生成物HBr和HIO再与碱反应,所以2NaOH+IBr=NaBr+NaIO+H2O,C正确。15、C解析:本题以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为载体,旨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图像的识别能力。题中四种离子与Cl2反应的先后顺序依次是SOeq \o\al(2-,3)(消耗2.24 L Cl2)、I-(消耗1.12 L Cl2)、Fe2+(消耗1.12 L Cl2)、Br-(消耗1.12 L Cl2),因此C选项正确。16、答案:(1)c d a b e(2)MnO2+4HCl(浓)eq \o(=====,\s\up7(△))MnCl2+Cl2↑+2H2O(3)溶液变蓝色 溶液变橙黄色 吸收剩余的Cl2(4)Cl2+2Br-===Br2+2Cl-(5)溶液变棕黄色 (6)溶液蓝色褪去 3I2+6NaOH===5NaI+NaIO3+3H2O17、答案:(1)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E→C→D→A→B→H→G→F 除去Cl2中的HCl(2)富集碘(3)I2++H2O=+2I-+2H+(4)426∶245解析:(1)①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②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挥发的HCl气体,先用饱和食盐水吸收,再经浓硫酸干燥,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由于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至空气中,因此需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故正确的连接顺序为E→C→D→A→B→H→G→F;③浓盐酸易挥发,导致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挥发的HCl气体,可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混有的HCl气体。(2)由分析,步骤③将I2用高分子树脂吸附,步骤④再加入Na2SO3将I2解脱,I2++H2O=+2I-+2H+,其目的是为了富集碘。(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H2O===+2I-+2H+。(4)根据方程式2I-+Cl2===2Cl-+I2,6I-+ClO+6H+===Cl-+3I2+3H2O可得,ClO~3I2,Cl2~I2,若分别得到等量的I2,消耗的n(Cl2)∶n(KClO3)=3∶1,则m(Cl2):m(KClO3)=(3×71)∶122.5=426∶245。18、解析:(1)利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备氯气,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蒸气,因此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氯气进入装置E中,与碘进行反应,由于ICl(氯化碘)是红棕色液体,易水解,所以还必须连接装置B,最后多余的尾气被碱液吸收,按气流方向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CBEBD;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eq \o(=====,\s\up7(△))Mn2++Cl2↑+2H2O。(4)装置连接好后,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漏气后,加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反应开始进行,用水浴法给装置E加热,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E,充分冷却,待温度降到室温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正确的实验步骤为①②⑤④③。(5)在A装置后可连接如题图所示的装置,当反应结束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后,关闭K,该装置可以用来储存多余的Cl2,避免释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6)ICl易发生水解,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I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Cl+H2O===HIO+HCl。答案:(1)ACBEBD MnO2+4H++2Cl-eq \o(=====,\s\up7(△))Mn2++Cl2↑+2H2O(2)除去Cl2中混有的HCl(3)减少I2的升华和ICl的挥发(4)①②⑤④③(5)储存多余的Cl2(6)ICl+H2O===HIO+HCl19、答案:(1)D(2)因为交换吸附原理:R—Cl+Ieq \o\al(-,3)===R—I3+Cl-,最佳效果是都转化为Ieq \o\al(-,3),因此NaClO的量过少,I-氧化不充分,过多会使溶液中I-含量太低,不利于生成Ieq \o\al(-,3),不利于后续的交换吸附,结果都会使产率下降(3)①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Ieq \o\al(-,3)的吸附能力远大于对I-的吸附能力②2NOeq \o\al(-,2)+2I-+4H+===2NO↑+I2+2H2O解析:(1)操作Ⅰ是将清液分离的操作,有机杂质不溶于水,在清液的下方,所以使用倾倒的方法就可以将二者分离。(2)根据吸附原理:R—Cl+Ieq \o\al(-,3)===R—I3+Cl-,可知是Ieq \o\al(-,3)被吸附,在清液中加入H2SO4和NaClO溶液的目的是将一部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还要剩余一部分碘离子,所以NaClO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Ieq \o\al(-,3)的生成。(3)①实验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吸附碘元素,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Ieq \o\al(-,3)的吸附能力远大于对I-的吸附能力,所以实验中将I-转化成Ieq \o\al(-,3)再进行吸附是为了提高吸附的效率。②在酸性条件下NOeq \o\al(-,2)具有氧化性,将I-氧化成I2,同时本身被还原为一氧化氮。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