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共29页。
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1. 某校“五四”青年节举行合唱比赛,在乐队的伴奏下,同学们满怀深情地放声高歌,下列有关这次合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合唱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合唱声比领唱声大,是因为合唱时的音调高
C. 台下的同学能听出是谁在领唱,是因为领唱的声音响度小
D. 在教室上课的同学关上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 如图所示,下列情景中所描述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 糖汁成型“糖画”——熔化放热
B. 樟脑丸“消失”——升华吸热
C. 湿手被“吹干”——液化放热
D. 冰棒冒“白气”——汽化吸热
3.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B.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
C. 我们所在的考场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是25kg
D.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4.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B. 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D. 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5. 光与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艺术,更包含着科学的知识与原理。如图是汤勺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置于平面镜前的情景。下列现象与原理相对应的是( )
A. 灯光下玻璃杯的影子——光的折射 B. 水中弯折的“汤勺”——光的折射
C. 水中放大的“勺头”——光的反射 D. 平面镜中的“杯子”——光沿直线传播
6.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 电器设备起火,可直接用水灭火
B. 家庭电路中,控制灯具的开关既可安装在火线上,也可安装在零线上
C. 可以将电烤炉、电火锅等多个大功率用电器接在一个插线板上同时使用
D. 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应找到原因后再闭合开关
7. 如图所示,北京冬奥会比赛项目中相关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谷爱凌夺冠决赛中完美旋转时,她受到惯性的作用
B. 图乙,苏翊鸣完成单板转体,他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C. 图丙,武大靖蹬地加速通过弯道,是由于力改变了他的运动状态
D. 图丁,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从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做功越来越慢
8. 宾馆房间有门铃系统,当房客闭合开关S1,“请勿打扰”灯泡L发光,来访者即便闭合门铃开关S2,门铃R也不发声;只有在S1断开,S2闭合时,门铃才发出“叮咚”声。R的电阻远大于L的电阻。如图中设计的电路图,跟该门铃系统功能吻合的是( )
A. B.
C. D.
9.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风力发电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中与风力发电机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10. 如图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和“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套装置中,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均应相等
B. 都可以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杯中物质吸热的多少
C. 利用装置甲、丙,可以研究物质吸热升温现象,升温快的吸热能力强
D. 利用甲、乙装置实验时,必须控制燃料燃烧时间相同
11. 杆秤作为华夏国粹,它制作轻巧、使用便利,如图所示,是小阳同学制作的杆秤的示意图,使用时将货物挂在秤钩上,用手提起B或C(相当于支点)处的秤纽,移动秤砣在秤杆上的位置,当秤杆水平平衡时,可读出货物的质量。秤砣最远可移至D点,此秤最大称量是10kg。秤杆、秤钩和秤纽的质量忽略不计,AB、BC、BD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秤砣的质量是0.4kg
B. 提起B秤纽,可以达到最大称量
C. 距离C点12.5cm,有两个刻度,分别为1kg和3.1kg
D. 如果秤砣磨损,用该秤称量货物质量偏小
12. 如图甲所示,透明玻璃壳内有一个标有“6V 3W”字样的小灯泡L和一个由某种金属材料制成的电阻R,A、B、C是其外露的三个接线柱。图乙为电源电压恒为6V的实验装置,其中M、O、N为三个接线柱。图丙是R两端电流随电压变化变化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Ω
B. 用导线先把M、N分别与A、B相连,再把O与M相连,再用导线连接A和C,接着闭合开关S,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最左端,电流表示数为0.9A
C. 拆除所有连接导线,把M、O、N分别与A、B、C相连,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4A,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为1Ω,则小灯泡实际功率为0.84W
D. 由图丙可知,电阻R的阻值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13. 端午节有“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赛龙舟”比赛时,向后划桨,龙舟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 ;煮“粽子”时,通过______ 方式改变了粽子的内能,整个餐厅充满了粽叶的清香,该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 。
14. 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从光屏前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 (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角度,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15. 勤于动手的小聪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前小聪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节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cm。
(2)实验过程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乙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______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是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境”);若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28cm”刻度线位置,他将自己佩戴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时,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聪所患的眼疾是______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16. 如图所示是某届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男子1000米决赛时的情景,以观众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_____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运动员参赛全程用时约为1分40秒,则他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 m/s,运动员冰刀鞋的冰刀可以减小受力面积______ 压强,同时冰刀要具有耐磨、抗腐蚀、______ 等基本必备特点,从而使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17. 如图,轻质弹簧顶端固定并连接一个重物。用手托住重物向上挤压弹簧到点a,松手后重物下落依次经过点b、c到最低点d,其中点b是弹簧不挂重物静止时下端的位置,c是重物连接在弹簧下端静止时的位置。则重物从a运动到d的过程中,在______ 点动能最大,在______ 点机械能最大。(不计空气阻力)
18. 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小华拉着木块A在木板B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______ N。如图乙所示,是同组另一位同学对该实验的改进实验,木板B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 N,方向是______ ;当F增大到7N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9. 如图甲所示是交通管理部门对不同车型设定的最高速度,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都是由汽车超载、超速造成的。兴趣小组决定对超载、超速问题进行一次模拟探究,经过讨论后认为,可以用金属球代替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将不同金属球从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乙、丙、丁所示的三次实验,s1>s2>s3。
(1)金属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______ 能转化为动能。实验乙、丙中把金属球由斜面同一高度静止滚下的目的是______ 。
(2)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用______ 表示。
(3)探究超载带来的危害时,选择乙、丙、丁三次实验中的______ 进行比较。
20. 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矿井中重为800N的物体A,当他所用的拉力F=500N时,物体A在20s内匀速提升2m。若不计摩擦和绳重,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动滑轮的重为______ 。
21. 有一个微型电动机,标有“12V 6W”字样,其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机械能和少量的______ 能,已知该电动机线圈电阻为4Ω,小明想把它接在18V的电源上正常工作,于是他找来个阻值为______ Ω的电阻R与之串联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 W,小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效率为______ %。
22. 如图所示,将一个棱长为5cm、重为1N的正方体物块(图中未画出),轻轻放入足够深、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该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 N.放入物块后,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ρ水=1.0×103kg/m3)
23. 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测电阻Rx的阻值,图中R为电阻箱:①开关接a,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滑片至适当位置,使电流表示数为I,记下电阻箱示数R1;②开关接b,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记下电阻箱示数R2;则Rx=______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若开关接b时,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小心向左移动了少许,测出的待测电阻值将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24. 如图所示为四缸发动机工作原理图,内燃机通过连杆把四个汽缸的活塞连在根曲轴上,并使各汽缸的做功过程错开,在飞轮转动的每半周里,都有一个汽缸在做功,其他三个汽缸分别在做吸气、压缩和排气工作。四缸发动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所示,其中排量等于四个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汽缸工作容积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又称单缸排量,它取决于活塞的面积与活塞上下运动的距离。当发动机以最大功率工作时,曲轴转速为6000r/min。当发动机以最大功率工作时,则在每一个做功冲程里,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W1是______ J;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______ Pa。
排量
1.6L
最大功率
66kW
转速
6000r/min
25. 根据已有光路图,完成凹透镜的光路图。
26.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个重物G,绳的拉力为F2,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B端画出最小的动力F1并画出阻力臂L2,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按要求作图)
27. 如图所示,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极,标出小磁针的N极及电源的正、负极。(按要求作图)
28.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的科学著作,书中记载着大量的古代农业机械。其中这样写道:“凡河滨有制筒车者,堰陂障流绕于车下,激轮使转,挽水入筒,一一顷于枧内,流入亩中,昼夜不息,百亩无忧。”该段文字描述了筒车这样一种以水流作动力,用来取水的机械,如图所示,若接水槽离取水处高4m,水轮上有12个取水筒,一个取水筒每次可取水4kg,筒车旋转一周所用时间为60s。(接水槽离倒水处的高度忽略不计,g取10N/kg)
(1)求该筒车旋转一周,一个取水桶对进入接水槽的水所做的功。
(2)若水流冲击筒车的功率为40W,求筒车旋转一周取水的机械效率。
(3)若采用效率为30%的柴油发动机代替水车旋转一小时抽相同质量的水,需要燃烧柴油的质量是多少克?结果取整。(柴油的热值为:q=4.2×107J/kg)
29. 小明想知道鸭蛋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待天平平衡后,把鸭蛋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当右盘中如图乙所示时,则鸭蛋的质量为m1=______ g。
(2)接下来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一系列操作后,发现从②到③的过程中加入了50cm3的水。则所测鸭蛋的密度为______ kg/m3。
(3)用该方法所测鸭蛋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 (选填“不变”、“偏大”或“偏小”)。
(4)善于思考的小王同学认为这种方法误差较大,他用天平测量了丙图中①的质量m2和③的质量m3,就表达出鸭蛋的密度为______ (用已测出的物理量m1、m2、m3和ρ水表示)。
30.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红利用可调电压电源、5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滑动变阻器(30Ω1A)、电压表和电流表、导线若干,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如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中存在连线错误,而且只要改接一根导线就可以了,请你把接错的那根导线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位置上(导线不允许交叉)。
(2)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并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原因是:定值电阻______ ,排除故障,第二次实验中电流表读数如图丙所示,读数为______ A。
(3)小红收集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发现第______ 次实验的数据存在错误,反思产生的原因,回忆是某次将定值电阻的阻值由______ Ω变换为错误数据点对应阻值时(实验过程并未按表中序号顺序进行,而是随机选取电阻测出数据填入表格),未调节滑片P就读取电流而造成的。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电阻R/Ω
5
10
15
20
25
电流I/A
0.40
0.10
0.10
0.08
(4)排除表中错误数据后可以得到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______ 比。
(5)在实验中,若定值电阻两端设定的不变电压值为1.6V,要顺利完成5次实验,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_ 。
A.电源电压可重设在1.6∼3.52V的范围内
B.将滑动变阻器更换为“40Ω1A”
C.可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
31.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车。
(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的运动情况相同,需要固定斜面,并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__ 位置由静止释放。
(2)分析小车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 ,速度减小的越______ 。
(3)如图乙所示,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______ 路径继续运动。
(4)如图甲,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_____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该小车在毛巾表面和棉布表面运动全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W1______ W2(选填“>”、“CD、ABGA′,即提B处秤纽时,此秤的称量最大,故B正确;
当提着B处秤纽、秤砣挂在D点、A点秤钩挂着质量为10kg的物体时,秤杆可以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A⋅AB=G秤砣⋅BD,
由G=mg可得mAg⋅AB=m秤砣g⋅BD,
则m秤砣=m×ABBD=10kg×2cm50cm=0.4kg,故A正确;
(2)当提起B处秤纽时,阻力臂为AB=2cm,动力臂BD′=3cm+12.5cm=15.5c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列式:G⋅AB=G秤砣⋅BD′。
由G=mg可得mg⋅AB=m秤砣g⋅BD′,
则m=m秤砣⋅BD′AB=0.4kg×15.5cm2cm=3.1kg,
当提起C处秤纽时,阻力臂为AC=AB+BC=2cm+3cm=5cm,动力臂CD′=12.5c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列式:G⋅AC=G秤砣⋅CD′。
由G=mg可得mg⋅AC=m秤砣g⋅CD′,
则m=m秤砣⋅CD′AC=0.4kg×12.5cm5cm=1kg,故C正确;
(3)如果秤砣磨损,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变大,所以用该秤称量货物质量偏大,故D错误。
故选:D。
(1)我们可以把杆秤抽象为杠杆,则B(C)为支点,A点为阻力作用点,阻力臂为AB(AC);秤砣对杆秤的力为动力,当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臂为B(C)到悬挂秤砣的最远位置D点的距离;
根据量程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秤砣的质量;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不同支点时距离C点12.5cm的刻度;
(3)如果秤砣磨损,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变大,据此判断用该秤称量货物质量的变化。
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灵活运用,将杆秤抽象为杠杆是解题的关键。这种将具体事物抽象为物理模型的方法称之为模型法,是解答物理试题中常见的方法之一。
12.【答案】C
【解析】解:A、已知灯泡标有“6V3W”字样,则根据P=U2R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RL=U额2P额=(6V)23W=12Ω,故A错误;
B、用导线先把M、N分别与A、B相连,再把O与M相连,再用导线连接A和C,接着闭合开关S,把滑片P移到左端时,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从图可知,电阻R和灯泡L并联,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中的总电流,
由于电源电压为6V,则此时灯泡正常发光,根据P=UI可得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IL=I额=P额U额=3W6V=0.5A,
由图丙可知:当电压为6V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值IR为0.45A,
所以,干路中的总电流为:I=IL+IR=0.45A+0.5A=0.95A.即电流表的示数为0.95A,故B错误;
C、拆除所有连接导线,把M、O、N分别与A、B、C相连,闭合开关S,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1Ω,电阻R、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两端的电压,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0.4A,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滑=I′R滑=0.4A×1Ω=0.4V,
由图丙得对应0.4A的电阻R两端电压为3.5V,
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L实=6V−0.4V−3.5V=2.1V,
则此时小灯功率为:PL实=UL实I′=2.1V×0.4A=0.84W,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当电阻两端电压分别为1V、3.5V、6V时,对应通过的电流依次为0.2A、0.4A、0.45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对应的电阻依次为5Ω、8.75Ω、13.3Ω,所以电阻的阻值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1)由灯泡的铭牌可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可利用公式P=U2R计算出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用导线先把M、N分别与A、B相连,再把O与M相连,再用导线连接A和C,接着闭合开关S,把滑片P移到左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电阻R和灯泡L并联,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中的总电流,由于电源电压与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则此时灯泡正常工作,通过灯泡的电流和额定电流相等,知道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可利用公式P=UI计算出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再从图中找出当电压为6V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值IR,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电流表的示数。
(3)把M、O、N分别与A、B、C相连,闭合开关S,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1Ω,则电阻R、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最终求出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
(4)根据图象读出乙的几组电压、电流的对应值,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对应的电阻,然后得出电阻R的阻值与电压的关系。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灯铭牌的理解和运用、电路动态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以及从图象上读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是一道较难的题目。
13.【答案】相互的 热传递 无规则运动
【解析】解:(1)“赛龙舟”比赛时,向后划桨,桨对水施加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会同时对桨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龙舟向前运动;
(2)煮“粽子”时,粽子吸收水分的内能,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粽子的内能
(3)“粽子”煮熟后,整个餐厅充满了粽叶的清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相互的;扩散;无规则运动。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3)不同物质的分子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本题以端午节“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是中考的热点题型之一。
14.【答案】漫 在
【解析】解:(1)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
(2)当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呈现反射光线的F板和呈现入射光线的E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F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说明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漫;在。
(1)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
(2)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熟知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能与探究过程相结合,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15.【答案】10.0缩小 照相机 远视眼
【解析】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60.0cm−50.0cm=10.0cm;
(2)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物距为50.0cm−25.0cm=25.0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是照相机;
若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28cm”刻度线位置,物距减小了,像距会变大,像成在光屏的后方,他将自己佩戴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时,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说明该眼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即该眼镜是凸透镜,能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1)10.0;(2)缩小;照相机;远视眼。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从而判断其应用;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
16.【答案】运动 10 增大 硬度大
【解析】解:(1)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以观众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2)时间t=1分40秒=100s,他的平均速度为:v=st=1000m100s=10m/s;
(3)运动员冰刀鞋的冰刀,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4)冰刀要具有耐磨、抗腐蚀、硬度大等基本必备特点,从而使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故答案为:运动;10;增大;硬度大。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改变,则是静止的;
(2)知道路程与时间,利用公式v=st可计算平均速度;
(3)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4)冰刀要具有耐磨、抗腐蚀、硬度大等基本必备特点。
本题围绕运动场景,考查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平均速度的计算、增大压强的方法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17.【答案】c b
【解析】解:
b是弹簧不挂重物静止时下端的位置,由题意可知,重物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重物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下的弹力,合力方向向下,重物向下做加速运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重物的机械能;
c点是重物连接在弹簧下端静止时的位置,此时重物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相等;
重物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其受到向上的拉力小于重力,重物向下做加速运动;重物在c点之后受到向上的拉力大于重力,所以重物在c点之后做减速运动,故在c点时重物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
在b点之后弹簧被逐渐拉长,其弹性势能逐渐增大,即b点之后重物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重物的机械能逐渐减小,所以在b点时重物的机械能最大。
故答案为:c;b。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则重力势能越大。
分析重物从a运动到d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和重物的机械能是如何转化的,则可以确定在哪点时重物的机械能最大。
本题考查了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确定重物在c点前后的速度变化是本题的关键。
18.【答案】2.22.2水平向右 不变
【解析】解:由图甲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2.2N;
由题意知,用5N的水平力F,拉着长木板B沿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A始终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A的拉力与木块A和木板B间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是2.2N;方向是水平向右;
逐渐增大F,B与A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仍不变,所以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故答案为:2.2;2.2;水平向右;不变。
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要先看清其量程和分度值;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据此做出判断。
本题考查了有关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关键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注意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19.【答案】重力势 使小球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小木块向前移动的距离s 乙、丙
【解析】解:(1)金属球从斜面滚下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同时速度变大,动能增加,所以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金属球由斜面同一高度静止滚下是为了使金属球在斜面底端具有相同的速度相同;
(2)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通过动能大小体现,也就是金属球推动小木块向前移动的距离s,这用到了转换法;
(3)探究超载带来的危害时,应控制速度一定,改变质量,选择乙、丙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1)重力势;使小球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2)小木块向前移动的距离s;(3)乙、丙。
(1)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高度有关;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用到了转换法;
(2)动能大小通过木块移动距离表示;
(3)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乙、丙、丁三图的实验现象得到结论,据此解答。
本题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这些都是此实验中常考查的内容。
20.【答案】10080%200N
【解析】解:(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2,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2×2m=4m,
拉力所做的功:W总=Fs=500N×4m=2000J,
拉力做功的功率:P=W总t=2000J20s=100W;
(2)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800N×2m=16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1600J2000J×100%=80%;
(3)不计摩擦和绳重,由F=1n(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G动=nF−G=2×500N−800N=200N。
故答案为:100;80%;200N。
(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nh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出拉力所做的功,再利用P=Wt求出拉力做功的功率;
(2)根据W=Gh求出拉力做的有用功,利用η=W有W总×100%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不计摩擦和绳重,根据F=1n(G+G动)求出动滑轮的重。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做功公式、功率公式、机械效率公式以及绳子自由端拉力公式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21.【答案】内 12383.3
【解析】解:(1)由于电动机线圈存在电阻,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电流通过电动机线圈后会产生热量,因此电动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机械能和少量的内能;
(2)由P=UI可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M=PMUM=6W12V=0.5A,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阻R两端的电压:UR=U−UM=18V−12V=6V,
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IM=0.5A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的阻值:R=URI =6V0.5A=12Ω;
(3)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R=URI=6V×0.5A=3W;
(4)由P=Wt可知,电动机消耗的电能W=PMt,
电流通过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Q=I2rt,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W机械=W−Q=PMt−IM2rt=(PM−IM2r)t,
则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效率:η=W机械W×100%=(PM−IM2r)tPMt×100%=PM−IM2rPM×100%=6W−(0.5A)2×4Ω6W×100%=83.3%。
故答案为:内;12;3;83.3%。
(1)由于电动机线圈存在电阻,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电流通过电动机线圈后会产生热量,据此分析电动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2)根据P=UI求出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的阻值;
(3)根据P=UI求出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
(4)根据W=Pt表示出电动机消耗的电能,根据Q=I2rt表示出电流通过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根据W机械=W−Q表示出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根据η=W机械W×100%求出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效率。
本题考查电动机的能量转化、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焦耳定律和效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电动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机械能和少量的内能。
22.【答案】1 不变
【解析】解:①正方体物块的体积:V=L3=(5cm)3=125cm3=125×10−6m3,
物块的质量:m=Gg=1N10N/kg=0.1kg,
则物块的密度:ρ=mV=0.1kg125×10−6m3=0.8×103kg/m3,
因为ρ0.10A,
即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应比正常情况下大,
故只有可能是第4、5次(定值电阻分别为20Ω和25Ω)实验时未调节滑片P就读取电流而造成的,
若是第4次未调节滑片P就读取电流而造成的,则根据欧姆定律,第3次的电流与第4次的电流不应该相同,而表格中数据都是0.1A,故第4次不符合题意,应是第5次未调节滑片P就读取电流而造成的,即将定值电阻的阻值由25Ω变换为错误数据点对应阻值时,未调节滑片P就读取电流而造成的;
(4)由(3)可知,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为一定值,故可以得到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5)根据表中数据,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由电源电压不变有:
I3R滑+U3=I5R滑+U5,
0.1A×R滑+1.5V=0.08A×R滑+2V,
解之:R滑=25Ω,
则电源电压为:U=0.1A×25Ω+1.5V=4V;
AB、实验遇到的问题是,测25Ω的电阻时,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25Ω25Ω+30Ω=URU,则被测电阻最小的电压为4V×2555≈1.82V,降低电源电压和增大滑动变阻器可解决:降低电源电压,2555U=1.6V,则U=3.52V,滑动变阻器为0,电源电压1.6V适用;增大滑动变阻器,4V×25R滑+25=1.6V,R滑=37.5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蠡园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考三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含答案),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