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能量》知识点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4746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能量》知识点
展开第三单元 能量 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节 能量家族
- 能量,我们常常看不见,却能感知到它。
- 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具有“蓄势待发”的能量
(1)打桩机 (2)钟表内收缩的发条;(3)玩具唧筒中压缩的空气;等等
1.高处的物体、压缩的弹簧和压缩的空气具有的“蓄势待发”的能量,称为势能。
2.行驶的汽车、飞行的子弹具有的运动的能量,称为动能。
3.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风能、潮汐能、水能都是机械能。
4.各种各样的能量
①熔炉里的铁水,既发光又发热具有光能和热能
②燃料、食物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里储存着化学能。
③输电线输送了电能,使列车高速行驶。
④能量还能以声、光,等形式存在。如声音具有声能
⑤能量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任何东西如果有移动、变化、发光、发热、发声的现象,就有某种能量在起作用。
5、厨房里的能量
6.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能相互转换
7.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用实验证明了动能和热能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1)1千克水的温度升高1摄氏度需要约4200焦耳的热量
(2)1焦耳(简称焦)能量,可以将102克的物体举高1米。
第二节 热能转换
1.人们发现了水蒸气的力量,发明了蒸汽机
2.希腊发明家希罗制作的“空心汽动圆球”,可以称得上是最早使用热能变成机械能的“蒸汽机”。
3.生火是野外生存的必备技能,在野外没有火柴或打火机时的生火方法
(1)钻木取火;(2)用电池和口香糖锡箔纸生火;
(3)用太阳光和水气球生火;(4)高锰酸钾与白糖混合,用木棒碾压取火。
4.现实中热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换的例子
(1)摩擦点燃火柴,动能→热能;(2)燃料燃烧推动火箭升空,热能→动能;
(3)煤气灶将水烧开,化学能→热能;等等。
5.人体内的能量转换
(1)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中都必须从食物中获取所需的能量
(2)人体不仅在劳动或运动时需要能量,就是处于休息状态时也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人体正常的体温以及体内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如心脏跳动、血液循环、肺的呼吸、肌肉收缩、物质合成等,没有能量,生命就停止了。
6.成年人10分钟活动消耗的能量约为:壶铃训练837千焦,游泳465千焦,走路184千焦,开车100千焦,使用电脑50千焦,看书63千焦。
④常见食物所含热量约为:一根100克香蕉有389千焦热量,一个10
克馒头有975千焦热量,一碗100克米饭有486千焦热量。
第三节 电能转换
1.日常生活离不开电,电能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一种广泛使用的能量。
2.电的发明
(1)1832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和美国科学家亨利几乎同时发明了发电机
(2)1873年,大型的动能与电能转换装置问世,电才被广泛使用。
(3)现在有了各种各样的发电厂,如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厂、核电站等。
3.发电机工作时能量的转换(1)法拉第发电机模型:动能→电能;(2)水力发电机、风方发电机、海浪能发电机:水能、风能和潮汐能(统称机械能)→电能(3)火力发电:化学能→电能;(4)核电站:核能→电能;(5)光伏发电装置:太阳能→电能
4.伏特电池
①1799年,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明了第一个人造化学电源电池,后人便将这第一个化学电源称为“伏特电池”。
②伏特电池的原理:将两种不同金属浸在酸中,再用导线在外面相连,就能产生相当大的电流,将化学能转换成为电能。
③伏特电池的结构:锌盘、酸性溶液浸湿的纸张和铜盘按顺序相叠。
- 生活中常见的电能转换
(1)电视:电能→光能、声能;(2)电风扇:电能动能关
(3)电热毯:电能→热能;(4)电灯:电能→光能。
第四节 电磁转换
1.1820年的一天,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电磁学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一个能证实自己猜想的现象。
2.生活中电磁铁的运用
(1)电磁门锁(开关门); (2)电铃(发出铃声);
(3)电磁铁起重机(吊运时吸住钢铁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