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上第六章第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表格教案(3页) (2)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4754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表格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表格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在哪里?,从哪来?,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地域文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 黄土高原 | 主备人 | 刘霞 | ||
教学目标 |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及形成原因。 2. 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 ||||
教学 重难点 | 1. 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形成原因. 2. 结合实验,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后果. | ||||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一、在哪里?(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提问:你们知道斯诺描写的地方是哪里吗? 学生:黄土高原 承转:好,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1) 看一看,完成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 ( 2 ) 填一填:在图中填出表示黄土高原范围的地理事物名称 (2) 找一找:黄土高原地区所跨省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学会用地理事物表述一个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明确黄土高原是跨省份的区域) 承转: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那这么多黄土从哪里来的呢? 二、从哪来?(黄土高原的成因) (1)选一选:给出不同的黄土成因说以及科学考察的证据,选一选你支持的学说 (2)说一说:解释风成说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让学生认识黄土的成因有不同的学说,赞同风成说的原因,并学会根据图文简述某一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是哪样?(黄土高原地表形态) (1) 认一认:看图对照斯诺的描述认识黄土高原不同的地貌,了解黄土地貌的发育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黄土地貌的解释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外力作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作用) (3) 想一想:粗暴撕裂黄土高原的巨手是什么? 承转: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不仅塑造了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 (1)实验:根据图示实验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条件。 (2)对照实验,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A.自然原因: (设计意图:用实验法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更加直观,具有明显的参照意义,更加明确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明确地理生态问题形成的综合因素) 承转:黄土高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肯定不只有自然原因,人类的哪些活动也会加剧水土流失? B.人为原因: (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承转:流水对黄土高原的形态塑造和水土流失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那流水带走了什么?带走的物质又流向了哪里?有什么影响 承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刻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就了特有的传统地域文化。 赏一赏:请大家欣赏一组黄土高原的地域文明和风土人情。 小结:看完这些,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更加想去这个地方了呢?请大家课后结合今天所学,查阅资料,帮老师对其中的一些现象做解释,丰富我的出行攻略。最后我们来盘点一下这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明确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知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让学生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 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 | |||||
作业设计 | 填充图册 | ||||
板书设计
| 一、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概况: 1.位置和范围: 2.黄土高原的形成说: 二、黄土高原的地貌形态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等等 | ||||
教学后记 |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商务星球版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表格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