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频频出现。下列符号中代表霾的是( )A. B. C. D. 2.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叫( )A. 气温日较差 B. 气温月较差 C. 气温年较差 D. 气温时较差3. 下列符合世界气温、降水分布规律的是( )A. 两极地区降水多 B.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C. 高海拔地区气温高 D. 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4. 北京的降水比玉门的降水多,是因为( )A. 纬度的影响 B. 海陆位置的影响 C. 地形的影响 D. 人类活动的影响5.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英语 B. 阿拉伯语 C. 汉语 D. 法语6. 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分析正确的是( )A. 两者只有合作,没有竞争
B. 这种合作完全平等互利
C. 合作只有利于发达国家
D. 这种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但属于不平等合作7. 李明在教堂前遇到了戴十字架的游客,他极有可能是什么教徒(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道教8. 读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 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 ②地是热带草原气候
C. ③地是地中海气候 D. ④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9. 下列有关世界降水量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流上升冷却,易成云致雨,故降水多
B.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降水多于东部
C. 两极地区降水较多
D. 中纬度地区,内陆降水多于沿海10. 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聚落指农村 B. 聚落是指房屋建筑物的集合体
C. 聚落指城市 D. 城市和乡村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只要善于观察与发现,生活处处有地理。如图为暑假某日,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探究一天中影子变化时留下的照片,读图完成各小题。
11. 该日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 昼长夜短 B. 昼夜平分 C. 昼短夜长 D. 极夜12. 若此时学生是面北站立,则他们影子的朝向是( )A. 正东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13. 若此时学生的影子朝向正北,推断拍照时当地的地方时为( )A. 6::00左右 B. 9:00左右 C. 12:00左右 D. 15:0左右北京时间2008年5月8日上午9时11分,北京奥运火炬在珠穆朗玛峰顶点火成功。读图(珠峰登顶路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小题。
14. 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在中国西藏,南坡位于( )A. 尼泊尔 B. 印度 C. 阿富汗 D. 缅甸15. 图中大本营(5145米)至珠穆朗玛峰的相对高度是( )A. 995米 B. 3699.43米 C. 1496米 D. 1800米16. 珠峰顶点火成功时,峰顶气温为零下29.6℃,当时突击营地(8300米)的气温最可能接近( )A. -29.0℃ B. -28.6℃ C. -26.3℃ D. -17.3℃17. 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 位于南半球,向南移 B. 位于北半球,向南移
C. 位于南半球,向北移 D. 位于北半球,向北移1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我市自然村的人口进行调查,经统计该村年初总人口为6000人,当年出生72人,死亡12人,该村子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 1.2% B. 0.2% C. 1.0% D. 0.4%19. 清真寺是哪个宗教的景观(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喇嘛教20. 下列四个比例尺最大的是( )A. 六万分之一 B. 六十万分之一
C. 1:60000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60千米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0分)21.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④点的经度是 ______ ,纬度是 ______ 。
(2)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______ 地,有太阳直射的是 ______ 地。
(3)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①地属于 ______ 带,②地属于 ______ 带。
(4)②和③位于同一纬线圈上,②地位于③地的 ______ 方向,④地位于③地的 ______ 方向。
22. 读图1地球光照示意图(阴影区域为夜半球)和图2,回答问题。
(1)白天和黑夜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图中A、B两点, ______ 点先看到日出。
(2)图1所示的这一天,地球公转到图2中的 ______ 位置,这一天的日期是 ______ 前后,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 ______ 现象。
(3)当地球公转到图2中的C点时,正值北半球的 ______ (节气),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天之后直到夏至日,卢龙的白昼时间都是逐渐 ______ (变长或变短)。
(4)同学们正在考试的今天,地球公转到A、B、C、D四位置的哪两个点之间 ______ 。
(5)2022年冬至日是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九,地球公转到 ______ 点。在中国冬至有吃饺子的风俗。冬至这一天,阳光直射 ______ ,南半球各地白昼 ______ ,黑夜 ______ 。23. 读下面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本图所示地区,地形类型以______为主。
(2)图中李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李庄与凤凰山的相对高度为______米。
(3)甲、乙两河共同发育的地形部位是______,甲河的流向是______,该河在王庄附近流经的地形部位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4)图中王庄到张庄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地距离约______千米。
(5)如果从陈庄出发,爬凤凰山比爬圆顶山的难度大的原因是______。24. 读世界不同类型国家分布图(如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图中阴影部分属于 ______国家,这类国家在欧洲数量最多。
(2)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______”。
(3)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具有吸引力的是 ______。
①雄厚的资金
②丰富的资源
③先进的科技
④廉价的劳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的亚非拉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较 ______(填“快”或“慢”),这往往会带来 ______、______等社会问题。(限写两个)25. 读A、B两地气温年变化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根据分析可以知道A地属于 ______ 气候,B地属于 ______ 气候。
(2)A地气候特点是 ______ 。
(3)B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______ 月;降水最少出现在 ______ 月;其气候特点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解析】解:读图可知,ABCD分别代表多云、雷雨、扬尘和霾,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符号的识别,记忆即可。
2.【答案】C【解析】解: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故选:C。
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减去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气温。
本题考查气温年较差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3.【答案】D【解析】解: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A错误;
同纬度地区的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B错误;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上升一百米气温下降约0.6℃,C错误;
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降水少,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D正确。
故选:D。
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本题考查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4.【答案】B【解析】解:玉门位于甘肃省,该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北京的降水比玉门的降水多是海陆位置的影响造成的。
故选:B。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位置等。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5.【答案】C【解析】解: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故选:C.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其次是英语,排第三位的是西班牙语.
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语言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此题比较简单,是道基础题.
6.【答案】D【解析】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既合作又竞争,这种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但属于不平等合作,合作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有利,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从经济状况来看,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少,占全球国民总收入高,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占全球国民总收入低;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差别说成是“南北差距”。
本题考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及互助合作等,了解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的分布有助于答题。
7.【答案】C【解析】解:十字架是基督教的重要标志,李明在教堂前遇到了戴十字架的游客,说明游客是基督教徒。
故选:C。
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全世界有穆斯林7亿多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本题考查不同宗教的代表建筑,牢记世界主要宗教的典型建筑是答题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8.【答案】D【解析】解:①地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②地是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③地是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④地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选:D.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9.【答案】A【解析】解: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流上升冷却,易成云致雨,故降水多。故符合题意。
B.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降水少于东部。故不符合题意。
C.两极地区降水较少。故不符合题意。
D.中纬度地区,内陆降水少于沿海。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3、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观察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筛选出正确选项。
10.【答案】D【解析】解: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聚落是人类的聚居地,其主要形式是城市和乡村,城市和乡村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故选:D。
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达到上千万的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一般来说,先有乡村后有城市,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演变而成的。
本题考查聚落的概念及发展特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
11~13.【答案】A、C、C【解析】解:暑假期间我国是夏季,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京昼长夜短。
故选:A。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图中学生面北站立,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得,学生影子的朝向是东北方向。
故选:C。
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本题考查地图中方向的判读,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理解解答。
解:我国北方地区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北,正午影子朝正北。由于物体的影子和太阳所在位置相反,当学生的影子朝向正北时,则太阳应该位于天空的正南方向,此时应该是正午12时左右,故C正确。
故选:C。
由于物体的影子和太阳所在位置相反,当学生的影子朝向正北时,则太阳应该位于天空的正南方向。
本题考查影子方向与地方时的关系,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理解解答,要牢记。
14~15.【答案】A、B【解析】解: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在中国西藏,南坡位于尼泊尔。
故选:A。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的交界处,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在中国西藏,南坡位于尼泊尔,该山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本题考查珠穆朗玛峰的位置,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图中大本营(5145米)至珠穆朗玛峰的相对高度是3699.43米即8844.43-5145=3699.43。
故选:B。
相对高度是指每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高度,用减法计算。
本题考查相对高度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16.【答案】C【解析】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峰顶海拔为8848.46米,突击营地海拔为8300米,如果峰顶的气温为-29.6℃,则突击营地的气温:-29.6℃+(8848.46米-8300米)÷100×0.6℃≈-26.3℃。
故选:C。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
本题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17.【答案】A【解析】10月1日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故选:A。
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牢记即可。
18.【答案】C【解析】解:该村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72/6000×100%=1.2%,该村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12/6000×100%=0.2%,所以该村子2015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2%-0.2%=1.0%。
故选:C。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正确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是掌握该知识点的前提。
19.【答案】C【解析】解:伊斯兰教典型宗教建筑是清真寺,圆形穹顶、新月是主要标志。
故选:C。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的建筑各具特色。基督教的典型宗教建筑是教堂,尖顶、十字架是主要标志;伊斯兰教典型宗教建筑是清真寺,圆形穹顶、新月是主要标志;佛教典型的宗教建筑是寺庙、佛塔。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宗教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20.【答案】A【解析】解: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时,先把比例尺的文字式和线段式写成统一的数字式,再进行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选项D转化为数字式是1:6000000,所以A比例尺的分母最小,其比例尺最大。
故选:A。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时,先把比例尺的文字式和线段式写成统一的数字式,再进行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
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的判断,理解解答即可.
21.【答案】120°E 23.5°N ① ④ 北寒 北温 正西 正南【解析】解:(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得,④点的经度是120°E,纬度是23.5°N。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可判定,①、②、③、④四地中,①地的经度在150°W-180°之间,位于西半球,④地位于北回归线上,有阳光直射现象。
(3)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可判定,①地(位于北极圈以内)属于北寒带,②地(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
(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②地位于③地的正西方向;④地位于③地的正南方向。
故答案为:
(1)120°E;23.5°N;
(2)①;④;
(3)北寒;北温;
(4)正西;正南。
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所属的温度带,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的判读方法、半球和五带的划分、方向的判定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2.【答案】B A 6月22日 极昼 冬至日 变长 A-B C 南回归线 长 短【解析】解:(1)白天和黑夜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图中A、B两点,B点先看到日出,该点位置偏东。
(2)图1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图2中的A位置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的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3)当地球公转到图2中的C点时,正值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天之后直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我国卢龙的白昼时间都是逐渐变长。
(4)今天是6月27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夏至日与秋分日位置之间即图中的A-B之间。
(5)2022年冬至日是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九,地球公转到C点。在中国冬至有吃饺子的风俗。冬至这一天,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白昼长,黑夜短。
故答案为:(1)B;(2)A;6月22日;极昼;(3)冬至日;变长;(4)A-B;(5)C;南回归线;长;短。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太阳高度大小与季节的关系等,结合所学知识点和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即可。
23.【答案】山地 山谷 660 山谷 自东向西 陡崖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4 凤凰山海拔高,坡度较陡【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本图所示地区,地形海拔较高,坡度陡峻,沟谷较深,以山地为主。
(2)图中李庄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李庄与凤凰山的相对高度为1160-500=660米。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河共同发育的地形部位是山谷。依据指向标判断方向,甲河的流向是自东向西,该河在王庄附近流经的地形部位是陡崖,判断依据是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4)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若图中王庄到张庄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地距离约4千米。
(5)如果从陈庄出发,爬凤凰山比爬圆顶山的难度大的原因是凤凰山海拔高,坡度较陡。
故答案为:(1)山地;(2)山谷;660;(3)山谷;自东向西;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4)4;(5)凤凰山海拔高,坡度较陡。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4.【答案】发达 南北对话 D 快 就业困难 医疗困难【解析】解:(1)由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欧洲的数量最多;目前世界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2)在国际上,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3)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最具有吸引力的是丰富的资源以及廉价的劳动力,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科技是发达国家的优势,故选D。
(4)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所在的大洲人口增长较快,往往会带来就业医疗困难、居住条件差、交通拥堵、饥饿贫困等问题。
故答案为:
(1)发达;
(2)南北对话;
(3)D;
(4)就业困难;医疗困难。
世界上的国家数量超过了两百个,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可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明显。
本题考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解答此题采用比较记忆的方法有效,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25.【答案】热带雨林 地中海 全年高温多雨 7 7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解析】解:(1)(2)根据分析可以知道A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B地属于地中海气候。
(3)B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降水最少出现在7月,其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故答案为:(1)热带雨林;地中海;(2)全年高温多雨;(3)7;7;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双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