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考点17文言实词 (含答案)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考点17文言实词 (含答案)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考点17文言实词 (含答案)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考点17文言实词 (含答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考点17文言实词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考点17文言实词 (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掌握虚词——焉、而,掌握实词——兴、使,掌握虚词——者、而,准确翻译通假字,掌握实词——治、负、舍,掌握虚词——何、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7 文言实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一考点一般直接独立设题,而近几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采用的是将其放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的形式。无论采用哪种考查形式,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都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是不可忽视的考查重点。综观近年考情,该考点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考查特点:
    1.从考查方式看,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单独考查,即从文言文中选出四个语句,要求判断出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考查时,以单音节词居多,双音节词也时有出现(2)偶尔在选择题中与虚词混合在一起考查。如北京卷和重庆卷都采用过此种考查方式。(3)常与文言文翻译放在一起考查,且实词往往是得分点。
    2.从考查内容方面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涉及五个考查点: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偏义复词等现象。其中,前三种是重中之重。
    3.从文言实词的根本来源看,高考考查的文言实词基本上都在课本中出现过,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高考文言文中出现的相关实词看似与我们学过的课文没有联系,但认真分析后可以看出,这些词的意思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不可分。



    考向 一词多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有删改)
    1.掌握实词——属、阙、图,用联想迁移法推断实词含义
    (1)(2021新编)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幼能属文 属:
    ②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
    ③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图:
    答案:①撰写  ②通“缺”,空缺  ③谋求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①句中的“属”,可联想《张衡传》中的“衡少善属文”,也可联想成语“属词比事”,其中“属”是“撰写”的意思,代入①句,译为“年幼时就能写文章”,语意通顺,符合语境。②句中的“阙”,可联想《三峡》中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也可联想成语“补阙挂漏”,其中“阙”通“缺”,意为“空缺”,代入②句,译为“察官空缺,朝中官员大多认为萧燧合适”,语意通顺,符合语境。③句中的“图”,可联想《隆中对》中的“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也可联想成语“励精图治”,其中的“图”意为“谋求,谋划”,代入③句中,译为“应当卧薪尝胆以谋求国内安定太平”,语意通顺,符合语境。
    2.掌握实词——当、怀、罢、糅,用代入法推断实词含义
    (2)(2021新编,3分)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本题首选代入法。A项,将所给义项“面对”代入句中,句意不通顺,A项错误。联系上下文,“当”在这里应译为“控制,掌管”。B项,将所给义项“怀恨”代入句中,译为“秦桧对他怀恨在心,不久他就收到去秀州的檄文”,句意通顺,符合语境,B项正确。C项,将所给义项“罢免”代入句中,译为“萧燧上奏把他们全都罢免了”,符合语境,C项正确。D项,将所给义项“混杂”代入句中,译为“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在一起”,符合语境,D项正确。故答案为A项。
    3.掌握虚词——为、若、于
    (3)(2021新编)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画出正确的释义。
    ①不当为人择官 为: 词(给;向)
    ②若恃小康,萌骄心 若: 词(如果;或者)
    ③皆持节于外 于: 词(在;对;从)
    答案:①介 给   ②连 如果   ③介 在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①句联系上文语境可知,萧燧认为应该根据官职选择合适的人,不应该给人选官,所以“为”在此处是介词,译为“给,替”。②句结合语境可知,“若恃小康,萌骄心”与下句是假设关系,所以“若”是连词,译为“如果”。③句根据前文语境,该句中“持节”应指使臣奉命出行所持的符节。“外”指外面,所以“于”是介词,译为“在”。
    参考译文:
    萧燧,字照邻,是临江郡军地人。萧燧天资聪颖超过常人,年幼时就能写文章。绍兴十八年,萧燧在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被授予平江府观察推官的官职。当时秦桧掌管国政,他的党羽秘密告诉萧燧,秋试时一定会调他到漕台考场担任主考官,萧燧追问其中的原因,党羽说:“丞相有儿子参加科考,想把他托付给您。”萧燧愤怒地说:“我刚刚入仕,怎么敢欺骗自己的内心呢!”秦桧对他怀恨在心,不久萧燧就收到去秀州的檄文,到达那里发现名额已满,秦桧又更换了另一个官员到漕台主持考试,秦熺果然中举并名列前茅。宋孝宗初年,萧燧被授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的官职。轮值策对时,他阐述了“官职应选择合适的人,不应给人选官”的观点。皇上很高兴,作《用人论》赐给大臣。淳熙二年,萧燧升任起居郎。在此之前,察官空缺,朝中官员大多认为萧燧合适,因他没有在郡县任职的经历,于是皇上任命他为左司谏。当时宦官甘昪的门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的族叔王秬都出使在外,有所倚仗,不做善事,萧燧上奏把他们全都罢免了。当时朝中再次商议进攻北方的事,皇上拿这件事来问萧燧,他回答说:“如今有德才的人和无德才的人混杂在一起,风俗浅薄虚浮,兵力不强,财力不充裕,应当卧薪尝胆来求取国内安定太平。如果自恃国内稍微安定,萌生骄奢之心,(结果)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
    考向二 通假字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题。
      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节选自《书沈通明事》)
    4.掌握实词——尝、属、素、亡,利用通假推断实词含义
    (1)(2021新编,3分)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A项,将所给义项“曾经”代入句中,可译为“曾经做过前明朝的总兵官”,句意通顺,正确。B项,将所给义项“归属”代入句中,句意不通顺,故错误。“属”在这里是通假字,通“嘱”,译为“托付,嘱托”。C项,将所给义项“一向”代入句中,可译为“一向了解沈通明的为人”,符合语境,正确。D项,将所给义项“灭亡”代入句中,可译为“等看到明朝大势已去即将灭亡”,符合语境,正确。
    5.掌握虚词——焉、而
    (2)(2021新编)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画出正确的释义。
    ①加礼遇焉         焉:____________词(相当于“之”;不译)
    ②而身自浮海去       而:____________词(表承接;表转折)
    答案:①代 相当于“之”    ②连 表承接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①句联系上文语境可知,巡抚田仰因为了解沈通明的为人,所以礼待他。“焉”在这里是代词,相当于“之”,代指沈通明。②句结合前文可知,田仰把自己的家人托付给沈通明,然后自己便云游四海去了。故此句与上一句“遂属其家通明”是承接关系,“而”字充当承接连词,不译。
    参考译文:
    沈通明是淮安人,曾经做过前明朝的总兵官。他为人仗义,轻视财物,士大夫都称赞他。顺治二年之前,有个叫田仰的巡抚,一向了解沈通明的为人,很是礼待他;等看到明朝大势已去,即将灭亡,于是就把家人托付给沈通明,自己云游四海去了。沈通明把田仰的妻子和孩子藏到了其他地方。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3)~(5)题。
      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以为易也。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以为平。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阵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然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
    (节选自《淮南子·汜论训》)
    6.掌握实词——兴、使
    (3)(2021新编)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水激兴波   兴:_________    ②使曹子计不顾后   使:_________
    答案:①兴起  ②假使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①句中的“兴”,可联想《劝学》中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这里的“兴”译为“兴起”,代入句子中,可译为“水流得急会激起波浪”,语意通顺,符合语境。②句中的“使”,可联想《六国论》中的“使六国各爱其人”,这里的“使”译为“假使”,代入语境,可译为“假使曹沫不作长远打算”,结合后文中的“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可知,语意通顺,符合语境。
    7.掌握虚词——者、而
    (4)(2021新编)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画出正确的释义。
    ①昔者,曹子为鲁将兵     者:____________词(不译;的)
    ②耻死而无功         而:____________词(却;并且)
    答案:①助 不译     ②连 却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①句中的“者”字用在时间词“昔”后,起语气助词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可不译,与“昔”连用,指“过去”。②句中的“而”字联系上文语境,曹沫并不为一时的失败而感到羞愧,他认为到死却不能建立功业才是耻辱,所以该句中的“而”是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却”。
    8.准确翻译通假字
    (5)(2021新编,5分)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拿着三尺兵刃,指到齐桓公的胸前(逼他归还夺走的土地),这样多次战败所失去的土地,于片刻中便收了回来。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句中采分点:“揄”译为“拿着”;“造”译为“到”;注意“亡”在此处并非“死亡”,而应译为“丢失”,“亡”后面省略了宾语“土地”,翻译时要补出;“反”通“返”,译为“返回,收回”。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黄河流域的平原,尽管小土丘多得数不过来,但此地带仍不失平坦。水流得急会激起波浪,有时浪头高达数尺之高,但河水仍不失平静。过去,曹沫为鲁国带兵打仗,多次战败,丢失国土数千里,假使曹沫不作长远打算,不往后撤退,在战场上拔剑刎颈自杀,那么他就永远是个败军中被擒的败将。然而曹沫并不为一时的失败而羞愧,他认为到死却不能建立功业才是耻辱。于是在齐鲁柯地会盟中,他拿着三尺兵刃,指到齐桓公的胸前(逼他归还夺走的土地),这样多次战败所失去的土地,于片刻中便收了回来。他的勇敢也闻名天下,并为鲁国立下了大功。
    考向三 古今异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
    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修治学官,春秋乡射,陈钟鼓管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武,设斧钺旌旗,习射御之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门下掾自刭 ,人救不殊,因不能言。延寿闻之,对掾史涕泣,遣吏医治视,厚复其家。
    (节选自《汉书·韩延寿传》,有删改)
    9.掌握实词——治、负、舍
    (1)(2021新编)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修治学官          治:________________
    ②不得舍奸人         舍:________________
    ③闾里仟佰有非常       非常:________________
    ④吾岂其负之         负: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整顿,治理  ②留宿  ③意外的变故  ④对不起,辜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①句中的“治”,根据《张衡传》中“衡下车,治威严”可推知“治”为“整顿,治理”之意,代入句中,可译为“修建治理学校”,语意通顺,符合语境。②句中的“舍”,根据《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可知“舍”有“房屋”之意。但代入后,语意不通。因此考虑活用现象。“舍”在本句中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留宿”。③句中的“非常”,根据《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可推知“非常”为“意外的变故”之意。代入句中,可译为“乡里田间如果发生意外的变故”,语意通顺,符合语境。④句中的“负”,根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可推知“负”为“对不起,辜负”之意。代入句中,可译为“难道是我对不起他吗”,语意通顺,符合语境。
    10.掌握虚词——何、因
    (2)(2021新编)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画出正确的释义。
    ①何以至此        何:____________词(为什么;什么)
    ②因不能言        因:____________词(由于,因为;于是;凭借)
    答案:①疑问代 为什么   ②介 由于,因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①句中的“何”是疑问代词,联系前后文可知这里是延寿的自责之语,根据句末问号可知此处为疑问句,所以可译为“为什么”。此句大意是“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②句结合前后文语境可知,“不能言”是门下自刎,伤及嗓子的后果,所以这里的“因”是介词,用来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
    11.准确翻译古今异义词
    (3)(2021改编,6分)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欺骗背弃他的人,延寿就痛心地自责。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本句的采分点为“或”“欺负”“刻责”。“或”的意思是“有的人”。“欺负”在此处是古今异义词,并非现代汉语中的欺压之意,要将其拆开分别翻译。“欺”是“欺骗”,“负”是“背弃”。“刻责”的意思是“严加责备”,结合语境可知是延寿自责。每点2分。
    参考译文:
    延寿做官,崇尚礼义,喜好古代教化,他修建治理学校,春秋举行乡射活动,陈设钟鼓管弦等乐器,大力推行升降揖让等礼仪,等到都试进行武事演习时,设置斧钺旌旗等仪仗,练习射箭、骑马这样的事项。又设置里正、伍长,率领大家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颁布法令)不得让坏人留宿在家里。乡里田间(如果)发生意外的变故,官吏立即能接到报告,坏人都不敢进入他管辖境内。他对待手下官吏,施加恩惠特别厚重,但规章誓约很严明。如有欺骗背弃他的人,延寿就痛心地自责说:“难道是我对不起他吗,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官吏听到就会暗自伤心悔恨。他门下一个掾史因此自刎,被人救起没有死,由于嗓子喑哑,不能说话了。延寿得知后,面对掾史哭泣,派医官给他治疗,给予他的家人丰厚的补偿。
    考向四 词类活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
    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辨疑补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咸谓古人复生。其治以脉,不以证,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节选自《揭傒斯全集》,有删改)

    12.掌握实词——谢、咸、顾
    (1)(2021新编)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即谢归业医          谢:______________
    ②咸谓古人复生         咸:______________
    ③乃去不顾           顾: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辞官  ②都  ③回头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①句,联想《孔雀东南飞》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一句,其中“谢”是“辞别”的意思,此处根据前文语境“举进士”可知,应引申为“辞官”。②句,联想《兰亭集序》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句,可推知此处“咸”是“都”的意思。③句,结合语境可理解为“一用到巫术,就头也不回地离去”,再联想《荆轲刺秦王》中“荆轲顾笑武阳”一句,可推知此处“顾”是“回头”的意思。

    13.掌握虚词——乃、之
    (2)(2021新编)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性,并画出正确的释义。
    ①以必得乃止     乃:______________词(就;才;是)
    ②其不治,必先知之  之:______________词(这件事;不译;到)
    答案:①副 才  ②代 这件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①句联系上文语境可知,徐若虚听说别人有药方、有善言,便不远万里前去拜师,一定要得到才停止。因此“乃”是“才”的意思,属于副词。②句联系语境可知,如果不能治疗,一定要让求医的人知道,“之”代指“不能治疗”这件事。因此是代词,译为“这件事”。

    14.准确翻译词类活用现象
    (3)(经典题,5分)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只要)别人有一个有效的药方,有一句高明的见解,就必定携带重金不以几百里为远去拜他为师。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采分点:“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均为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注意调整语序,译为“一个有效的药方”“一句高明的见解”。“重币”“师”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携带重金”“拜……为师”。“远”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远”。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我家乡有一位徐若虚先生,是郡里的大户人家。他十五岁考中进士,就辞官回乡做了医生。(只要)别人有一个有效的药方、一句高明的见解,必定携带重金不以几百里为远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经过几十年,他的医术取得了巨大成就,著有《易简归一》几十卷。辨别疑难杂症,补充缺漏,广泛搜集资料,明辨考察,通晓、洞察细微敏锐的事物,人们都说他是古人再生。他治疗凭借的是脉象,不依靠症状,无论富人穷人,不索求回报,相信医术就去治疗,没有不奏效的,如果不能治疗,一定先让求医的人知道,只要一用到巫术,就离去不回头。从此以后,我们乡里的巫师,渐渐地不能独享治病的功劳了。


    随堂普查练1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题。
    杜慧度,交阯人也。父瑗,字道言,仕州府为日南、九德、交阯太守。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滕遯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除龙骧将军。遯之在州十余年,与林邑累相攻伐。遯之将北还,林邑王范胡达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围州城。时遯之去已远,瑗与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连捷,故胡达走还林邑。乃以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卢循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义熙六年,年八十四,卒。慧度,瑗第五子也。初为州主簿、流民督护,迁九真太守。瑗卒,府州纲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辞不就。
    (选自《宋书·杜慧度传》,有删改)
    1.(2021改编,3分)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 遏:禁绝
    B.与林邑累相攻伐 累:多次
    C.故胡达走还林邑 走:逃跑
    D.府州纲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 旷:空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A项,将所给义项“禁绝”代入句中,译为“分别派遣两个儿子切断禁绝水陆要道”,句意不通顺,错误。此处应该是“阻拦”的意思。B项,将所给义项“多次”代入句中,译为“与林邑国多次相互攻伐”,句意通顺,符合语境,正确。C项,将所给义项“逃跑”代入句中,译为“因此范胡达逃回林邑”,句意通顺,正确。再联系前文,林邑王范胡达被杜瑗及其子杜玄之打败,因而逃回林邑,符合文意。D项,将所给义项“空缺”代入句中,译为“州府的主管和辅佐官员认为交州与敌境相邻,不宜空缺职位”,符合语境,正确。故答案为A项。
    2.(2021新编)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画出正确的释义。
    (1)乃以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    乃:_________词(于是;才;你)
    (2)府州纲佐以交土接寇        以:_________词(认为;因为;凭借)
    答案:(1)连 于是    (2)动 认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句中,联系前文语境,杜瑗大败敌军,因此才被授予龙骧将军、交州刺史的职位,所以“乃”在此处为连词,译为“于是”。(2)句中,联系下文语境可知,州府主管们共同推举杜瑗代理州府事务,是因为他们认为交州和敌境接壤,职位不能空缺,所以“以”在这里是动词,译为“认为”。
    参考译文:
    杜慧度,交阯人。父亲杜瑗,字道言,官居州府,任日南、九德、交阯太守。当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武威严,颇有权势,用威势控制交州,(李逊)听说刺史滕遯之要到了,分别派遣两个儿子截断了水陆要道,杜瑗聚集众兵,杀掉了李逊,交州境内得以安宁。杜瑗被任命为龙骧将军。滕遯之在交州十多年,和林邑国多次相互攻击征伐。滕遯之即将向北返回京都时,林邑王范胡达攻破了日南、九德、九真三郡,围攻了州城。当时滕遯之已经走远了,杜瑗和他的第三个儿子杜玄之全力固守城池,多方设计、谋划,经过多次交战,大败敌军,连续取胜。因此范胡达逃回林邑。于是朝廷任命杜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卢循偷偷占据广州,派遣使者前来修好,杜瑗将使者杀了。义熙六年,杜瑗八十四岁,逝世。杜慧度,是杜瑗的第五个儿子。(杜慧度)起初任州主簿、流民督护,后又升任九真太守。杜瑗逝世后,州府的主管和辅佐官员认为交州与敌境接壤,不应空缺职务,共同推举杜慧度代管州府的事务,他坚决推辞不接受。
    随堂普查练 2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题。
    盖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 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 ?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1.(2021新编)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画出正确的释义。
    (1)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     于:____________词(到;被)
    (2)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         则:____________词(那么;假使)
    答案:(1)介 到    (2)连 那么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句结合语境,“惠其民”译为“施惠于当地百姓”,“荆、潭、黔、蜀”是当地以外的地名,所以“于”是介词,用于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到”,代入原句,译为“施惠于当地百姓并且惠及荆州、潭州、黔州、蜀州”,句意通顺,符合语境。(2)句,前句中的“使”译为“假使”,由此可知,前后分句构成假设关系,所以“则”是连词,承前说明这种假设情况的结果,可译为“那么”。
    2.(2021新编,5分)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也是滕子京忧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句中采分点:“虑”译为“忧虑”;“欲”译为“想要”;“纪”是通假字,通“记”,译为“记录”。每点1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为百姓考虑得深远的人,在开始谋划一些事情时就考虑精细,所以能够用较少的精力而取得显著的功效。凭借百步远的湖堤,就能够去抵挡天下最危险和最不可预测的忧患,施惠于当地百姓并且惠及荆州、潭州、黔州、蜀州,凡是往来于洞庭湖的人,不论远近都蒙受这个堤坝提供的便利。而且岳阳又是四个地方交会的要道,往来船只在此停泊的,一天共有多少呢!假使堤坝的土石能侥幸长久不腐,那么滕子京对百姓所施加的恩惠,可以简单用数字计算吗?事情不怕干不成,就怕容易败坏。建造人开始并非不想让它长久完好,可是后人常常疏于保护,使它废弃。自古以来有才德智慧的人,为了百姓清除祸患,兴办有利的事,它们的遗迹到处都有。如果后人都像建造者那样用心,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可以受到它的恩惠,天下哪还会丢掉有利的事物呢?这也是滕子京忧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
    随堂普查练3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
    王都中,字元俞,世祖追念其父功,特授平江路总管府治中,时年甫十七。僚吏见其年少,颇易之。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皆愕眙不敢欺。昆山有诡易官田者,事觉,而八年不决,都中为披故牍,洞见底里,其人乃伏辜。吴江学舍久坏不治,而郡守阙,都中曰:“圣人之道,人所共由,何独守得为乎?”乃首募大家,合钱新其礼殿。秩满,改郴州路总管。郴居楚上流,溪洞徭獠往来民间,惮其强猾,莫敢与相贸易。都中煦之以恩,慑之以威,乃皆悦服。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七十一》,有删改)
    1.(2021新编)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僚吏见其年少,颇易之      易:____________
    (2)都中为披故牍          故:____________
    (3)其人乃伏辜           辜:____________
    答案:(1)轻视  (2)从前的,原来的  (3)罪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1)句运用语境分析法,结合上文“世祖追念其父功,特授平江路总管府治中,时年甫十七”,意思是“世祖感念他父亲的功绩,特授王都中为平江路总管府治中,此时都中年仅十七岁。”因此同僚看他年轻,所以很轻视他。“易”在此处译为“轻视”。(2)句运用语境分析法,结合上文“昆山有诡易官田者,事觉,而八年不决”,可知买卖官田这件事八年都没有裁决,因此“都中为此阅读以往文书的档案”,“故”在此处译为“从前的,原来的”。(3)句运用成语联想法,成语“死有余辜”的“辜”译为“罪”,将其代入句中,可译为“那些人才服罪”,句意通顺。故“辜”在此处译为“罪”。
    2.(2021新编,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莫敢与相贸易
    A.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B.吾孰与徐公美
    C.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例句翻译为“不敢和他们进行贸易往来”,其中“与”作介词,译为“和,跟,同”。A项,语出李白的《将进酒》,译为“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其中的“与”作介词,译为“给,替”,与例句意义不同。B项,语出《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其中的“与”作介词,译为“和……比较”,与例句意义不同。C项,语出《鸿门宴》,译为“刘邦驻军霸上,还没有和项羽相见”,其中的“与”作介词,译为“和,跟,同”,与例句用法和意义相同。D项,语出《赤壁赋》,译为“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砍柴”,其中“与”作连词,译为“和,跟,同”,与例句用法不同。解答本题,要注意区分“与”作“和,跟,同”讲时介词和连词的用法。“与”作介词时,前后内容不可调换;作连词时,前后内容可以调换,句意基本保持不变。如“吾与子”和“子与吾”意思相同。故答案为C项。
    3.(2021改编,6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首募大家,合钱新其礼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于是他首先向富豪之家募捐,筹钱新修了礼殿。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本句采分点为“乃”“大家”“合钱”。“乃”的意思是“于是”。要注意“大家”在此处是古今异义词,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大家”,结合语境可译为“富豪之家”,“合钱”的意思是“筹钱”。每点2分。
    参考译文:
    王都中,字元俞,世祖感念他父亲的功绩,(于是)特授王都中为平江路总管府治中,当时都中年仅十七岁。同僚官吏看他年轻,很轻视他。都中遇到事情进行分析,动辄抓住要害,(因此)僚属都感到惊愕,不敢欺骗他。昆山有用欺骗手段买卖官田的,事情败露,然而八年没有裁断,都中为此阅读以往的文书档案,深入了解,查清楚了真相,那些人才服罪。吴江学校房屋破败很久未修理,但是郡守缺任,都中说:“圣人所讲的道理,大家都应该共同遵守,为何只有一个郡守能做?”于是他首先向豪富之家募捐,筹钱新修了礼殿。任期满后,改任郴州路总管。郴州位于楚国的上游,溪谷山洞中的徭獠在民间来往走动,(郴州百姓)害怕他们的强悍、狡猾,不敢和他们进行贸易往来。都中用恩泽感化他们,用威严震慑他们,于是徭獠都心悦诚服。
    随堂普查练4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 垂涕。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
    (节选自《杨万里集笺校》,有删改)
    1.(2021新编,3分)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姻家司马季思官蜀      官:在……做官
    B.遍其地大声号呼       遍:走遍
    C.司马家人哀之        哀:怜悯
    D.日旦夕号呼         日:白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A项,“司马季思”是人名,作主语,“蜀”是地名,作宾语,所以“官”应为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做官”。B项,联想成语“漫山遍野”,其中“遍”是“遍及”之意,据此推知“遍其地”中的“遍”为“走遍”。C项,“司马家人”是主语,“之”是宾语,代指“李宗质”,所以“哀”应为谓语动词,本义为“悲伤,哀痛”,根据语境,译为“怜悯”。D项,“日旦夕号呼”中的“旦夕”意为早上和傍晚,若“日”译为“白天”则语句不通,所以“日”应为名词作状语,译为“每天”。故本题选择D项。
    2.(2021新编,3分)下列各句中“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
    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B.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C.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例句译为“乘船经过各个州,像是县或者是村市,一定登上岸去”。A项,“师必退”是“使烛之武见秦君”的结果,所以“若”是连词,表假设,“如果”的意思。B项“若”后陈述连续性的动作,所以“若”在句中作主语,是代词“你”的意思。C项,“若”连接前后的本体和喻体,是比喻修辞的标志词,是“像”的意思。D项,“若”用于句尾,是文言文中的常见用法,作助词,译为“……的样子”。故本题选择C项。
    3.(2021新编,10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季思任期已满,向东而下,在所经之地宗质仍这样寻找,始终没有找到。
    (2)宗质站起来(向她)作揖并请(她)坐下,用主客之仪礼待(她)。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1)句采分点:“秩满”,官吏任期届满;“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往东;“所经”,经过的地方(所+动词的结构相当于名词性短语);“然”,这样;“竟”,始终,终究。每点1分。
    (2)句采分点:“起”,站起来;“揖”,作揖;“坐”,动词的使动用法,请她坐下;“礼”,名词作动词,礼待。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是北方人,不知道是哪个郡邑的。母亲姓展,是他父亲的妾,生下宗质后遭遇靖康年间的动乱,母子失散了。宗质凭着父亲的官职得到荫赏,(宗质)长大以后,每到做官的地方必定到处寻找母亲,没有找到。姻亲司马季思到蜀地去做官,宗质说:“我寻找母亲,东南地区没找到,一定在蜀地吧?”于是(宗质)跟随他到西部去,乘船经过各个州,像是县或者是村市,一定登上岸去,走遍这个地方大声呼叫,喊道:展婆,展婆。到了傍晚,才哭着回去,不吃饭,司马家的人很怜悯他,都(多方)宽慰劝解他,(他)才一边哭着一边勉强吃点东西。季思任职期满,向东而下,在所经之地宗质仍这样寻找,始终没有找到。到了荆州,仍这样寻找。每天早晚号叫呼喊,咽喉疼痛,身体疲惫,在茶馆稍事休息,(伤心地)流泪。坐了一会儿,一个乞讨的老妇人来到他面前,作揖说:“官人给我一两文钱吧。”宗质站起来(向她)作揖并请(她)坐下,用主客之仪礼待(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毕诚,字存之,黄门监构从孙。构弟栩,生凌,凌生匀,世失官,为盐估。匀生诚,蚤孤。夜然薪读书,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遂通经史,工辞章。性端悫,不妄与人交。太和中,举进士、书判拔萃,连中。辟忠武杜悰幕府。悰领度支①,表为巡官,又拜侍御史。李德裕始与悰同辅政,不协,故出悰剑南东川节度使。故吏惟诚饯讯如平日,德裕忌之,出为慈州刺史。累官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故事②,要家势人,以仓、驾二曹为辱,诚沛然如处美官,无异言。宰相知之,召入翰林为学士。
    党项扰河西,宣宗尝召访边事,诚援质古今,条破羌状甚悉。帝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诚唯唯,即拜刑部侍郎,出为邠宁节度、河西供军安抚使。诚到军,遣吏怀谕,羌人皆顺向。时戍兵常苦调饟乏,诚募士置屯田,岁收谷三十万斛,以省度支经费,诏书嘉美。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六·毕诚传》,有删改)
    【注】①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②故事:按照先前的制度。
    1.(2021新编,3分)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匀生诚,蚤孤              蚤:通“早”,早年
    B.举进士、书判拔萃 萃:同类人群
    C.李德裕始与悰同辅政,不协 协:协助
    D.时戍兵常苦调饟乏 苦:形容词意动,认为……苦
    2.(2021新编,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李德裕始与悰同辅政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①出为慈州刺史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C.①以仓、驾二曹为辱      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D.①宰相知之          ②寡人之于国也
    3.(2021改编,10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夜然薪读书,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遂通经史,工辞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党项扰河西,宣宗尝召访边事,诚援质古今,条破羌状甚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
    袁宗道
    天乎,天乎!何乃遽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故不肖即茕然弱子乎,无殊乎在母膝下也。今壮矣,而外大母何在耶?悲哉,悲哉!
    太夫人姓赵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间徙公安,遂占籍。四传为处士文深,赠中宪东谷公与处士同里闬,雅相欢也,因悉太夫人勤慎状,曰:“是真我家妇。”遂命方伯公委禽焉。赠中宪公性嗜饮,日偕诸酒人游,顾以生计萧疏,不无阻酣畅也。自有妇卜太夫人,而甘滑盈几,取办咄嗟。诸故酒人惊相语:“前从夫夫饮,且少鲑菜耳,今何突致此衎衎者?”遍视其囷箧而索然若故,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龟手适舅姑,心力竭矣。无何,姑钱恭人婴疾且亟,则尽斥鞶珥授方伯公,俾迎医,医无问遐近。恭人不食,外大母亦绝噉。恭人不起,而太夫人哀可知也。即逮今五十余年,而语及辄涕。居尝语子:“吾今裕,故能施耳,不若先姑贫而好施也。若所以有兹日,微先姑之德不及此,子孙无忘先姑哉!”
    乙卯,方伯公领乡书,丙辰成进士,己未官比部郎。太夫人相从京师,为置侧室高,礼训慈育,闺内穆如。居四年,不置一鲜丽服。丙寅,方伯公佥宪江西,时长宪者喜敲扑,公庭号楚声不绝。太夫人闻之,戚然曰:“彼盛怒易解耳,而生命难续,且若之何以人灼骨之痛,博己一快也?”方伯公为之改容曰:“请佩此言当韦。”戊寅,方伯公以大参备兵通、泰,寻由河工超迁河南右辖。未几,转左。日夜期会簿书间,力渐耗。太夫人时时风方伯公:“且休矣!即不能爇琴燔鹤以饱,夫岂其无双田之毛,东湖之水?”方伯公曰:“所谓拂衣者难妻孥也,汝若是又奚难!”而癸未需次调补,竟请告归,从太夫人意也。居尝语诸子曰:“尔父累俸,稍拓田庐,然不尽与尔曹,而推以赡族,亦惟是念祖父之余,不可专食也。尔当识此意附谱后,绝孙曾他肠,令吾族人得世世食此土,不亦美乎!”其平居语识大义类若此。
    不肖宗道,甥也,义不敢饰吾外大母之行,然亦不敢隐也。惟慨惠之铭,以肉百年骨,则家舅氏厚幸,宗道厚幸。
    (选自《白苏斋类集》,有删节)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泣且拊曰 拊:抚摩
    B.自有妇卜太夫人 卜:选择
    C.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龟手适舅姑 适:出嫁
    D.太夫人时时风方伯公 风:劝说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宗道很小就失去了母亲,幸赖外祖母的呵护,母爱的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
    B.赵太夫人当年待字闺中时,烧得一手好菜,父亲的好友十分欣赏,命其子前来求亲。
    C.袁宗道的外祖父在河南做官时,因于公务繁杂,后顺从妻子的意愿而选择了辞官归里。
    D.作为外孙,撰写外祖母的行状,袁宗道既不敢虚美外祖母,也不愿隐瞒外祖母的美德。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何,姑钱恭人婴疾且亟,则尽斥鞶珥授方伯公,俾迎医,医无问遐近。
    (2)尔当识此意附谱后,绝孙曾他肠,令吾族人得世世食此土,不亦美乎!
    8.赵太夫人平居言语中的“识大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考点过关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A项,将“早”代入句中,译为“毕匀生下毕诚,毕诚很早便失去了父亲”,符合语境。还可运用课内联想法,联想《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其中“蚤”通“早”。故A项正确。B项,可运用联想迁移法分析。由“拔萃”联想到成语“出类拔萃”,其中“类”与“萃”指的都是“同类”。结合语境,译为“同类人群”,符合文意,故B项正确。C项,通过语法分析,“不”为副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将动词“协助”代入句中,与语境不符。故“协”应为形容词。根据后文语境,“故吏惟诚饯讯如平日,德裕忌之”可知,李德裕与杜悰关系不好。“协”,可理解为“和谐”“和睦”。故C项错误。D项,将“认为……苦”代入句中,译为“当时戍守边疆的士兵常常苦于调运粮食”,符合语境,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C项。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将两句中“与”前后内容的位置互换,句意均不发生变化,故①②句中的“与”均为连词“和”。B项,①句运用语法分析,“出”为“外出”的意思。“慈州刺史”是官职。故“为”是谓语动词“担任”之意。②句,“为”表被动,译为“被”。C项,①句,“以”与“为”构成固定搭配“以……为”,即“认为”。②句,“以”是介词,凭借。D项,①句,根据语法分析,主语是“宰相”,谓语是“知”,意为“理解,懂得”。所以“之”为宾语,代词,代指毕诚。②句,“之”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故答案为A项。
    3、答案:(1)毕诚晚上燃柴读书,母亲怜惜他读书疲惫,夺去火把让他睡觉,毕诚不肯休息,(日夜读书)于是通晓经书史书,擅长诗文。
    (2)党项族扰乱河西,宣宗曾召他访谈边事,毕诚援古引今,分条陈述击破羌人的策略,每条策略都非常详尽。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1)句中,采分点有“然”“恤”“息”“工”。根据语境可知“薪”是“木柴”的意思,再根据后文的“夺火使寐”可知,此处应是“点燃木柴来读书”的意思。故“然”为同音通假字,通“燃”,点燃。“恤”,同情,怜惜;“息”,休息;“工”,擅长。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
    (2)句中的采分点有“援”“条”“破”“悉”。“援”,援引;“条”,名词作动词,分条陈述;“破”,击破;“悉”,详细。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毕诚,字存之,是黄门监毕构的堂孙。毕构的弟弟毕栩,生下了毕凌,毕凌生下毕匀,世代没有官职,从事盐价生意。毕匀生下毕诚,毕诚很早便失去了父亲。毕诚晚上燃柴读书,母亲怜惜他读书疲惫,夺去火把让他睡觉,毕诚不肯休息,(日夜读书)于是通晓经书史书,擅长诗文。性格端正,不随便与人交往。太和年间,毕诚考中进士,书判出类拔萃,连中三元。进入杜悰的幕府。杜悰任度支,担任巡官,后来又被征拜为侍御史。起初李德裕与杜悰共同辅政,两人不和,所以朝廷让杜悰出京任剑南东川节度使。旧官中只有毕诚一如既往问讯杜悰,给他饯行,李德裕嫉恨毕诚,让他出京任慈州刺史。毕诚积功升任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按照先例,显要有权势的人家,都把担任仓、驾二官视为耻辱,毕诚却如居位高禄厚之官一样劲头十足,没有二话。宰相了解他,召他入翰林院任学士。
    党项族扰乱河西,宣宗曾召他访谈边事,毕诚援古引今,分条陈述击破羌人的策略,非常详尽。宣宗皇帝高兴地说:“我将选择有才能的将帅,谁说像廉颇、李牧一样的人只能待在我的宫署中?你替我去征战吗?”毕诚连声答应,皇上立即让他担任刑部侍郎,出任汾宁节度使、河西供军安抚使。毕诚到了军中,派官吏前去安抚羌人,让他们明白(利害),羌人都归附朝廷。当时的戍兵常常苦于调剂粮食,毕诚招募士兵安置屯田,每年收谷物三十万斛,以此节省度支经费,皇上下诏书嘉奖称赞他。


    真题过关

    【答案】 5.C 6.B
    7.(1)不久,婆婆钱恭人患病且日趋严重,(太夫人)就拿出所有的首饰交给丈夫,让他去请医生,不管医生是远是近。
    (2)你们要把这个意思记在家谱中,杜绝后世子孙的其他念想,让我们族人能世世代代依靠这些土地生活,不也很好嘛!
    8.心系幼孤,疼爱后辈;不忘祖德,推惠及人;珍惜生命,宽仁善良;关心丈夫,淡泊名利。
    【解析】5.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位置,确定它的词性,根据词性并结合语境进行推断其意义。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词类活用现象。本题要求选择“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C项,适,动词,去、往。句意为:这之后才知道太夫人饿着肚子,不顾天气寒冷去往公婆那里。故选C。
    6.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赵太夫人当年待字闺中时,烧得一手好菜,父亲的好友十分欣赏”说法有误。原文中说“因悉太夫人勤慎状,曰:‘是真我家妇。’遂命方伯公委禽焉”,所以提亲下聘礼的原因应是清楚赵太夫人勤勉谨慎的人品。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点有:(1)“无何”,不久、没多久;“婴”,缠绵疾病、患病;“亟”,含有急迫之意,这里指病情严重;“斥”,拿出;“俾”,让;“无问”不论;“遐近”,远近。(2)“尔”,你们;“识”,通“志”,记;“绝”,动词,断绝、杜绝;“他肠”,异心、恶意;“食”,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引申为依赖、依靠;“食此土”,省略句兼状语后置,(于)此土食。
    8.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翻译并理解文章内容,梳理主要的事件,根据要求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结合语境分析理解人物形象;最后分类整理并加以概括。首先,审题要抓住“平居言语中”“识大义”两个关键点。然后回归原文,梳理主要事件并勾画描写平居言语的语句进行分析。整体阅读文章可知,文章主要通过叙写赵太夫人对待外甥、对待公婆、对待丈夫的事件,来展现其形象特点。对待“稚年丧母”的外孙,结合语句“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儿饥否?将无寒乎’”分析可知,太夫人心系幼孤,疼爱后辈。结合语句“即逮今五十余年,而语及辄涕。居尝语子:‘吾今裕,故能施耳,不若先姑贫而好施也。若所以有兹日,微先姑之德不及此,子孙无忘先姑哉!’”分析可知,太夫人不仅对待公婆尽心竭力,而且还教育孩子要不忘祖德,施惠于人。结合语句“彼盛怒易解耳,而生命难续,且若之何以人灼骨之痛,博已一快也”分析可知,太夫人是一个善良的人,珍惜生命,宽仁悲悯。结合对丈夫劝导的语言“且休矣!即不能爇琴燔鹤以饱,夫岂其无双田之毛,东湖之水”分析可知,太夫人关心丈夫身体,对功名利禄很是淡然。最后,结合以上分析,从四个方面概括她的“识大义”的表现。
    参考译文:
    天啊,天啊!为什么这么快让我的外祖母去世啊!我太伤心啊!不孝孙宗道,幼年丧母,外大母每每见到我,总是泪水止不住地流,一边流泪还一边抚摸着我说:孩子饿吗?感觉冷吗?就取来衣服给我穿上并喂我食物。所以我即使是孤单一身的幼儿,也和在母亲膝下成长没有差别。如今我已长大成人,可外祖母在哪里啊?悲伤啊,悲伤啊!
    太夫人姓赵,她的先祖是江陵人,景泰年间搬迁到公安县,于是在此入籍定居。四方传言先祖是处士为人思虑周密,赠中宪东谷公与处士住同一里巷,平素相交甚欢,因此详尽的知道太夫人勤勉谨慎的情状,说:“这实在就是我家的儿媳。”于是命方伯公前去下聘礼提亲。赠中宪公生性好饮,每日和诸酒友一起饮酒交游,不过因生活状况不景气,有些人拒绝和他酣畅地饮酒。自从选择太夫人做儿媳,鲜美柔滑的食物摆满几案,置备迅速。那些原来的酒友吃惊的互相说:“先前同那人饮酒,还很少有菜肴,如今为何突然就呈现和乐的样子?”于是看遍他家谷仓及箱子却像原来一样空乏,这之后才知道是太夫人饿着肚子冒着寒冷去到公婆处,尽心竭力地侍候。不久,婆婆钱恭人患病且日趋严重,赵太夫人就拿出所有的首饰交给丈夫,让他去请医生,不管医生是远是近。钱恭人不吃东西,外大母也跟着不吃。钱恭人卧床不起,太夫人内心的哀伤可想而知啊。这些事到如今已有五十多年,但提到这些还总是落泪。平素家居曾告诉儿子说:“我们如今生活富足了,所以能乐善好施罢了,不像她老人家虽贫穷却好施。你们之所以有今天,如果没有她老人家的品德不能达到今天的地步,你们做子孙的不要忘记她呀!”
    乙卯年,方伯公考取得乡试中式,丙辰年成为进士,己未年便官至比部郎。太夫人跟从着来到京师,为照顾生活起居,教导抚育子女,家中和美。四年里,没有置办过一件鲜明艳丽服饰。丙寅年,方伯公任江西佥宪,当时的长官喜欢用刑具,公庭上哀嚎声不断。太夫人听到了,面带忧伤地说:“他们的怒气很容易消解,但受刑人的生命却难以延续,况且怎么能用别人的灼骨之痛,来博取自已的一时之快呢?”方伯公听后为之动容说:“请随时拿这话在违背它时提醒我。”戊寅年,方伯公因为参与驻守通、泰的军队政事,不久由河工越级升迁为河南右辖。不久,转任河南左辖。日夜置身文书簿册中,体力逐渐耗损。太夫人常常劝告方伯公:“该要休息了!当下不能焚琴煮鹤(这里指糟蹋身体)来求温饱,你难道没有到双田种庄稼,喝东湖水的打算?”方伯公曰:“你所说的隐居生活是让妻子儿女生活艰难,你如果这样说又为难什么呢!”癸未年需依官员等第调任官职,最终请求告老回乡,顺从了太夫人的意愿。平素家居曾对儿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多年享受俸禄,稍微扩充了家里的田地房屋,但这些不会全给你们,而要推让来赡养整个家族的人,也只有这样除顾念你们祖父之外,也让你们明白不可以独自享有这些。你们要把这个意思记在家谱中,杜绝后世子孙的其他念想,让我们族人能够世世代代依靠这些土地生活,不也很好嘛!”她平素家居的话语就像这样识大体。
    不肖孙儿宗道,是太夫人的外甥,从大义上讲不敢虚美外祖母的行为,然而也不愿隐瞒外祖母的美德。只有不吝啬地把她的事迹用文字记下来,使她的精神长存,就是舅父家的大幸,也是宗道的大幸。

    相关试卷

    考点17 文言实词-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这是一份考点17 文言实词-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掌握虚词——焉、而,掌握实词——兴、使,掌握虚词——者、而,准确翻译通假字,掌握实词——治、负、舍,掌握虚词——何、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考点23文言翻译 (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考点23文言翻译 (含答案),共20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考点20文言断句 (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考点20文言断句 (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掌握虚词——以,掌握据修辞断句的方法,掌握实词——微、资、鄙,掌握“一词一句”断句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