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
展开湖北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
一、推断题
1.(2021·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I是氧化物,I是一种有毒气体;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C由三种元素组成;G为紫红色。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G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上图中各物质之间反应和转化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A~F是初中常见物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反应①是工业炼铁的原理,A、B、D、F均是氧化物,其中B是红棕色固体,C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单质。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写出由D→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二、实验题
3.(2021·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仪器g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所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
(4)如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进入。(填“a或b”)
4.(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A是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其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收集氧气的装置可用C或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若选用B、C制备并收集完O2,后续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熄灭酒精灯②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5.(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装置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收集气体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 (填装置编号)。
(3)有人对气体发生装置A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如右图所示。改进后的优点_________。
6.(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实验探究与跨学科实践活动。
活动一:
(1)探究水的组成
如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该实验表明,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结合教材粉尘爆炸实验,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A.加油站、面粉厂和煤矿的矿井内必须严禁烟火
B.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C.实验中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D.火药在有限的空间燃烧而引起爆炸,易燃易爆物与周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3)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粒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
①上述实验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现有、、、等4种溶液,可与实验中溶液起相似作用的一种是_________。
活动二:
(4)借助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如图是反应装置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
当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传感器显示,若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当溶液颜色由_________变为无色时,也可表明酸碱基本反应完全。
(5)工业上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分子筛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6)某同学查阅资料知道,家用简易供氧器中的固体药剂是A和B,A是过碳酸钠(),它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分解出,B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催化剂。该同学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简易供氧器,如上图所示:
①B可能是_________。
②氧气通过乙塑料瓶中水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三、科学探究题
7.(2021·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来源于生活,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产生兴趣,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系列探究实验活动:
活动一:红砖粉末能做催化剂吗?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和解释 | |
小明 | A试管装有5mL的5%过氧化氢溶液 B试管装有5mL的5%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a克的红砖粉末。 |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 (1)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2)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
小红 | 待反应停止时,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 | (1)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 红砖粉末的______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
【实验反思】小明和小红通过上述实验,一致认为红砖粉末可以做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但小强认为小明和小红说法不严谨,理由是______。
活动二:水壶内部的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溶于水中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
【假设与猜想】猜想Ⅰ:CaCO3猜想Ⅱ:Mg(OH)2猜想Ⅲ: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与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样品(不考虑杂质和微溶物对实验的影响)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现象:白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根据以上现象,小华认为:猜想I正确。小雪却认为小华的结论不严谨,经过两人反复讨论,进一步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上述实验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 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 | ______ | 猜想Ⅰ成立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猜想Ⅲ成立 |
验证猜想Ⅲ成立时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活动三:验证NaOH变质有方法?
【方法归纳】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认为验证氢氧化钠变质可以从验证反应后的生成物入手,例如:加足量稀盐酸等出现气泡,加氯化钙溶液等出现白色沉淀等来判别;也可以通过反应过程中温度、压强等变化来判别。
【学科渗透】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______。
据此,小明同学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小红认为小明结论证据不充足,理由是______。
【再次实验】同学们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水或等量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甲图和乙图所示。图乙中______(填“Ⅰ”“Ⅱ”)表示等量NaOH溶液吸收CO2的曲线。
8.(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实验探究。
活动一: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实验,请回答:
(1)实验甲,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若红磷的量不足,可能导致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实验乙,“见微知著”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可观察到___________(填“A”或“B”)烧杯中溶液变红。
(3)实验丙,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对照①②③,表明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直接接触。
(4)实验丁,探究灭火的原理: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酸,蜡烛火焰熄灭,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
活动二:用如图2喷泉实验装置研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将NaOH溶液挤入烧瓶,振荡,打开止水夹K,水倒吸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溶液呈红色。
(5)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水倒吸入烧瓶的原因是烧瓶内压强___________(填“>”或“<”)外界大气压。
(7)实验结束后,取烧瓶内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
活动三:某校实验小组用“数字化学”探究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
(8)该实验是将甲溶液滴入乙溶液中,乙溶液为___________。
(9)a点时,烧瓶内溶液中所含粒子的数目关系:N(Na+)___________2N()(N表示粒子的数目,填“>”、“=”或“<”)。
四、流程题
9.(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捕获和转化可减少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一种捕集烟气中并转化利用的流程如图:
(1)CaO俗称_________。
(2)催化转化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甲醇()属于_________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4)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大气中减少的是_________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A.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将其转化为氮肥 B.大力推广使用干冰实现人工增雨,缓解旱情
C.利用和开发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 D.通过植树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
参考答案:
1. Cu 4Al+3O2=2Al2O3 分解反应 C+CO22CO
【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O、Si、Al、Fe ,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那么B是铝;G为紫红色,那么G是铜;由于B是铝,A是氧化物,所以B→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3,A是氧化铝,I是氧化物,且是有毒气体,故为一氧化碳,C能和氧化物反应且能和B(铝)反应,故C为酸,C由三种元素组成为硫酸,D为金属氧化物,硫酸和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E为硫酸盐,硫酸盐E能生成G铜,故E为硫酸铜,F可以为硫酸亚铁,D为氧化铜,H能和氧化铜反应,且还能生成一氧化碳,H为碳,带入转化关系,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G为铜,故填:Cu;
(2)由分析可知B为铝,A为氧化铝,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故填:4Al+3O2=2Al2O3;
(3)铝和氧气生成氧化铝,属于化合反应,C(硫酸)和D(氧化铜)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E(硫酸铜)生成G铜,属于置换反应,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4)由分析可知H为碳,I为一氧化碳,H→I,碳和二氧化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故填:C+CO22CO。
2.(1)Al
(2)
(3)置换反应
(4)
【分析】反应①是工业炼铁的原理,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B、D、F均是氧化物,其中B是红棕色固体,C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单质,A为一氧化碳,B为氧化铁,C为铝,铝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则E为铁;D为二氧化碳,F为氧化铝。
【详解】(1)C的化学式为Al。
(2)反应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铝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D→A,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点睛】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3. 试管 CaCO3+2HCl=CaCl2+CO2↑+H2O C b
【详解】(1)由图可知,g为试管,故填:试管。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故填:CaCO3+2HCl=CaCl2+CO2↑+H2O。
(3)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C。
(4)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气体短进长出,故选:b。
4.(1)锥形瓶
(2)
D ②①
【解析】(1)
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装置C或D收集,故填:D;
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收集完氧气后,要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故填:②①。
5.(1)CaCO3+2HCl=2CaCl2+H2O+CO2↑
(2) D C E
(3)防止气体逸出(或液封等,合理即可)
【详解】(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与水形成盐酸,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能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能干燥二氧化碳,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先除去杂质(除去杂质在溶液中进行,气体从溶液中导出时,会带出部分水蒸气),再干燥气体,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装置D、C,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气体选用的装置是E;
(3)有人对气体发生装置A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小试管中充满盐酸,可达到液封的作用,防治气体逸出。
6.(1)2:1
(2)C
(3) Zn+H2SO4=ZnSO4+H2↑ Zn+CuSO4=Cu+ZnSO4 Ag2SO4溶液/硫酸银溶液
(4) 酚酞(或酚酞试剂、酚酞溶液) 红色(或浅红色、粉红色)
(5)物理变化
(6) MnO2(或二氧化锰、CuO、氧化铜等,合理即可) 湿润氧气(或加湿、潮化等,合理即可)
【详解】(1)电解水实验中,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a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b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所以反应一段时间后a(氢气)、b(氧气)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2:1;
(2)A、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等场所都含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加油站、面粉厂和煤矿的矿井内,必须严禁烟火,故A说法正确;
B、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故B说法正确;
C、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是不变的,点燃蜡烛是为了使温度达到面粉的着火点,故C说法错误;
D、火药在有限的空间燃烧而引起爆炸,所以易燃易爆物与周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3)①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其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均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Zn+H2SO4=ZnSO4+H2↑;Zn+CuSO4=Cu+ZnSO4;
②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氢>铜,锌为活泼金属,加入硫酸铜,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置换出铜与锌形成原电池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即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钠>镁>锌>氢>银,在几种溶液中,只有银能被锌置换出来,所以与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Ag2SO4溶液;
(4)酚酞试剂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遇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变色,由图可知,开始溶液的pH>7,显碱性,随着另一种溶液的加入,溶液的pH逐渐减小到7,直至小于7,所以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当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传感器显示 pH=7 ,若选用无色酚酞溶液作指示剂,当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也可表明酸碱基本反应完全;
(5)工业上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分子筛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分子筛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6)①家用简易制氧机中的固体药剂是A和B,A是过碳酸钠,它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分解出过氧化氢,而B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催化剂,即B是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固体,则B剂可能是二氧化锰或氧化铜;
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氧气通过乙塑料瓶中水的主要目的是湿润氧气(或加湿、潮化等,合理即可)。
7. 氧气 化学性质 没有对比两次实验反应前后红砖粉末的质量; CaCO3和 Mg(OH)2 无明显现象 左高右低 由于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还可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也可以引起气体体积减少造成装置内部压强降低 Ⅱ
【详解】活动一、小明:过氧化氢能分解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小红:待反应停止时,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 ,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说明红砖粉末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反思:没有对比两次实验反应前后红砖粉末的质量,如果反应前后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则红砖粉末可以做催化剂;
活动二、假设与猜想: 猜想Ⅲ:CaCO3和 Mg(OH)2 ;
实验与探究:若猜想Ⅰ成立,溶液中没有氯化镁,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水,取上述实验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
若猜想Ⅲ成立,溶液中存在氯化镁,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活动三、学科渗透: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气体减少,装置内部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向左侧;
由于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还可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也可以引起气体体积减少造成装置内部压强降低,因此不能得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
由曲线Ⅱ反应后的压强变化,曲线Ⅱ说明CO2和NaOH溶液反应后,容器内气压下降得更低。
8.(1)偏小
(2)B
(3)氧气和水
(4)由于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充满烧杯,会隔绝氧气使蜡烛熄灭
(5)2NaOH+CO2=Na2CO3+H2O
(6)<
(7)溶液中产生气泡,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8)氢氧化钠溶液/NaOH溶液
(9)=
【详解】(1)实验甲,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若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没有完全反应,进入集气瓶的水偏小,导致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2)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到烧杯B中,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使烧杯B中酚酞试剂变红;
(3)①中铁钉与水和氧气接触,生锈,②中铁钉没有与氧气接触,不生锈,③中铁钉没有与水接触,不生锈,故对照①②③,表明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直接接触;
(4)由于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充满烧杯,会隔绝氧气使蜡烛熄灭;
(5)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6)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二氧化碳被消耗使瓶内压强降低,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内的水倒吸入烧瓶中;
(7)实验结束后,取少量烧瓶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盐酸足量,则反应后溶液呈酸性,酚酞在酸性溶液中呈无色,故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产生气泡,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8)结合如图3可以看出,开始溶液的pH>7,后来pH在减小,故可以判断出,该实验小组同学实验操作是将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故乙是氢氧化钠溶液;
(9)a点pH=7,说明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NaOH+H2SO4=Na2SO4+2H2O;则溶液中溶质为Na2SO4,Na2SO4电离产生2Na+与,则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个数比为2:1,则a点时,烧瓶内溶液中所含粒子的数目关系:N(Na+)=2N(SO42﹣)。
9.(1)生石灰
(2)
(3)有机物
(4)B
【详解】(1)CaO俗称生石灰;
(2)催化转化器中发生反应是指碳酸钙与甲烷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甲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4)A、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将其转化为氮肥,有利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
B、大力推广使用干冰实现人工增雨,缓解旱情,不利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
C、利用和开发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
D、通过植树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有利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
答案:B。
湖北恩施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湖北恩施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普阅读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推断题,流程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鄂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湖北鄂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宜昌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湖北宜昌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