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学案
展开第10课时 人与环境
课标要求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考点一 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影响环境
1.我国人口现状和变化趋势
(1)人口基数大,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增长。
(2)目前,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2.世界人口日益增长
(1)20世纪下半叶,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增速明显加快,其中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增速超过发达国家。这导致了人口数量增长和地球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由于种群数量激增造成资源枯竭,最后将会导致种群的衰亡。众多动物种群的兴衰过程,为人类的现状提供了强烈的警示。
(3)人类社会的共识:控制人口增长,谋求人类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引发全球性环境问题
项目 | 原因或现状 | 危害 | 防治措施 | |
全球气候变化 |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多种气体,导致产生“温室效应” | 全球气候变暖,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 |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大量植树造林 | |
资源匮乏 | 水资源匮乏 | 人类活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 人类或动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 | 节约用水,治理污染等 |
土地资源匮乏 | 人类发展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 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导致粮食供应不足等问题 | 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并遏制土地退化 | |
臭氧层破坏 | 氟利昂等物质的生产和消费 | 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提高 | 减少氟利昂等破坏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消费 | |
酸雨频发 |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 | 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破坏水体生态平衡,也会对陆地植物造成一定的伤害,破坏土壤肥力,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使 农作物减产 |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采用生物脱硫技术脱除原煤中大约40%~60%的无机硫 | |
荒漠化加剧 | 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等地区的土地退化 | 严重影响数亿人口的生产生活 | 建造防护林,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 |
环境污染 | 生活污水、化学肥料、杀虫剂、除草剂和洗涤剂,甚至有毒或具有放射性物质的排放 | 使江河湖海变质,饮用水的质量下降等 | 严格控制污染源,生产工艺无害化、工业用水封闭化、采用无水造纸法和无水印染法,建立污水处理厂等 |
延伸应用 水体富营养化分析
(1)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如图所示:
(2)引发的后果:产生“水华”(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和“赤潮”(发生在海洋中)。
考向一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1.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就是扩大人类的生态足迹和加大对资源的利用
B.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C.提高能量利用率、调整能量流动关系等可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D.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
答案 A
解析 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A错误;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和建议,D正确。
2.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环境容纳量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变化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在平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即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A项正确;综合三个图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纳量,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纳量(图Ⅱ、Ⅲ),最终还是会降下来,C项错误;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D项正确。
考向二 环境问题及治理的实例分析
3.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臭氧层能降低太空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B.人类活动对大量野生生物的灭绝没有影响
C.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
答案 B
解析 臭氧层能够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因此臭氧层能降低太空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A正确;人类活动可能会造成大量野生生物的灭绝,B错误。
4.(多选)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着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地有机物浓度高于b地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
D.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
答案 AD
解析 由图可知,a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着有机物的分解,到了b地有机物浓度较低,A项正确;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N、P)的浓度增加,B项错误;在a、b两地间随着无机物(N、P)的增加,植物的数量也随之逐渐增加,使得DO值不断增加,C项错误;随着大量无机物(N、P)进入湖泊,会使湖水中的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D项正确。
归纳总结 以成因与危害为突破口,正确区分水体污染的类型
水体污染类型 | 成因 | 危害 |
无机污染 | 水体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 | 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浑浊度增加,进一步加剧水质恶化,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
有机污染 | 水体中富含有机物 | 异养型生物繁殖,水体缺氧,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进而使河水变黑、发臭 |
重金属、农药污染 | 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 | 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的重金属等浓度较高 |
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保护
1.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注: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远高于直接价值。
延伸应用
图1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图2中甲、乙、丙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图2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1)图1中Ⅰ、Ⅱ、Ⅲ依次代表生物多样性的哪些层面?
提示 Ⅰ反映了同一物种中的差异,应为“遗传多样性”;Ⅱ反映了不同物种间的差异,应为“物种多样性”;Ⅲ反映了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关系,应为“生态系统多样性”。
(2)在“蒲公英→麻雀→蛇”这条食物链中,蒲公英可以作为工业原料,蛇可以作为制药原料。以上可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什么价值?
提示 直接价值。
(3)图2中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遗传多样性?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物种多样性?请说明判断依据。
提示 由A与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推知,二者未产生生殖隔离,应属于同一物种,二者的差异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由C与A、B间不能互相交配推知,C与A、B间已产生生殖隔离,故C为新物种,则C与A、B间的差异反映的是物种多样性。
易错提醒 分析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在关系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及合理利用资源
易错提醒 辨析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三个易误点
(1)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2)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对象不同: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迁地保护。
(3)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锐减。
考向一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分析
5.从泰山景区管委会获悉,随着新发现了北短翅蝗莺、高原岩鹨等珍稀野生鸟类,目前泰山野生鸟类记录已达342种。泰山已经成功申报成为“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鸟类示范观测样区”。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鸟类)项目最终目标是构建布局合理、覆盖所有动物地理单元的鸟类观测网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泰山鸟类资源丰富,其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
B.北短翅蝗莺栖息于泰山上形成了北短翅蝗莺群落
C.高原岩鹨等珍稀野生鸟类可能是从其他地区迁徙来的
D.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鸟类示范观测样区可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支撑
答案 B
解析 群落是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北短翅蝗莺栖息于泰山上形成了北短翅蝗莺种群,B错误。
6.(2020·山东,10)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
B.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
C.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迁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
答案 D
解析 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相当于消除了地理隔离,有利于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提高绿孔雀的出生率,有利于增加其种群数量,B正确;绿孔雀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D错误。
考向二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
7.白鲟、白鳍豚、长江鲥鱼等长江特有鱼类已宣布功能性灭绝(数量非常少,自然情况下难以维持繁殖),为保护和恢复长江生物多样性,相关部门制定了10年内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的方案。下列关于长江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鱼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鱼种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
B.长江鱼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等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
C.长江禁渔方案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D.单纯禁渔难以避免长江某些特有物种彻底灭绝的风险
答案 A
解析 长江鱼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A错误;长江长期以来受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等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B正确;单纯禁渔难以避免长江某些特有物种彻底灭绝的风险,还应积极对濒危鱼类进行人工繁育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D正确。
8.(多选)万年野生稻不但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一穗可达千粒果实,而且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其杂交子代在长势、生活力、适应性和产量等性状上优于双亲。科技工作者一方面加强对该濒危野生稻的保护,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杂交、转基因等方式来对现有栽培水稻进行品种改良,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栽培稻与杂交稻的杂交后代不可育,则说明它们属于两个物种
B.保护濒危野生稻的方式有多种,最好的方式是迁地保护
C.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改良现有栽培水稻,可增大栽培水稻的基因库
D.通过转基因的方式来改良现有栽培水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 ACD
解析 保护濒危野生稻的方式有多种,最好的方式是就地保护,B错误。
1.(2021·浙江6月选考,1)下列关于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和X射线
B.臭氧减少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
C.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D.避免臭氧层破坏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
答案 C
解析 平流层中的臭氧每减少1%,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照射强度就会增加2%,这必将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B正确;臭氧层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氟利昂等化合物的大量使用,C错误。
2.(2022·浙江1月选考,12)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长江水域的江豚等濒危物种,我国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措施与该计划的目标不符的是( )
A.管控船舶进出禁渔区域,以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干扰
B.对禁渔区域定期开展抽样调查,以评估物种资源现状
C.建立江豚的基因库,以保护江豚遗传多样性
D.清理淤泥、疏浚河道,以拓展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答案 D
解析 管控船舶进出禁渔区域,可以减少人类活动对禁渔区域内水生生物的干扰,A不符合题意;对禁渔区域定期开展抽样调查,了解其物种多样性,可以评估物种资源现状,B不符合题意;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长江水域的江豚等濒危物种,而不是清理淤泥、疏浚河道,以拓展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D符合题意。
3.(多选)(2021·河北,18)我国麋鹿经历了本土野外灭绝、圈养种群复壮、放归野外等历程,成功建立野生种群。2020年,我国麋鹿分布点已从最初的2处发展至81处,数量超过8 000只,基本覆盖麋鹿野外灭绝前的栖息地,展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智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麋鹿种群密度
B.增加我国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进一步发展
C.麋鹿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斗争最小
D.对麋鹿种群进行圈养复壮、放归野外的过程属于就地保护
答案 AB
解析 由于麋鹿数量较少,个体较大,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麋鹿种群密度,A正确;麋鹿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数量为K/2,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条件下,种群数量最少时,种内斗争最小,C错误;据分析可知,对麋鹿种群进行圈养复壮属于迁地保护,D错误。
4.(多选)(2020·江苏,24)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和各种微生物均属于分解者
B.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体现了循环原理
C.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
D.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等
答案 BD
解析 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主要是生态系统中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蚯蚓以枯枝烂叶为食,也属于分解者,但是并非各种微生物均属于分解者,还有很多细菌、真菌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硝化细菌等自养细菌属于生产者,A项错误;植物获取的物质主要来自土壤和空气,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不循环流动的,植物的能量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固定,而不能利用有机物所含有的能量,有机肥中的大部分能量在被分解者分解时以热能形式散失掉了,C项错误。
5.(2022·河北,22)中国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地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其主要越冬栖息地为苏北地区。人类在丹顶鹤栖息地分布点及周围的活动使其栖息地面积减小、生境破碎化。调查结果显示,苏北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1991~1999年均值为873只,2000~2015年均值为642只;丹顶鹤主要越冬栖息地中的沼泽地和盐田相关指标的变化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栖息地类型 | 栖息地面积(km2) | 斑块数(个) | 斑块平均面积(km2) | ||||||
1995年 | 2005年 | 2015年 | 1995年 | 2005年 | 2015年 | 1995年 | 2005年 | 2015年 | |
沼泽地 | 1 502 | 916 | 752 | 427 | 426 | 389 | 3.51 | 2.15 | 1.93 |
盐田 | 1 155 | 1 105 | 1 026 | 98 | 214 | 287 | 11.79 | 5.17 | 3.57 |
(1)斑块平均面积减小是生境破碎化的重要体现。据表分析,沼泽地生境破碎化是__________导致的,而盐田生境破碎化则是____________导致的。
(2)在苏北地区,决定丹顶鹤越冬种群大小的三个种群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______________机制为基础,该机制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______________。沼泽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后物种数量减少,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______。
(4)丹顶鹤的食性特征、种群数量及动态等领域尚有很多未知的生态学问题,可供科研工作者研究。丹顶鹤的这种价值属于__________。
答案 (1)人类活动 盐田的开采 (2)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 (3)负反馈调节 相对稳定 下降 (4)直接价值
解析 (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从1995~2015年,沼泽地栖息面积逐渐减小,斑块数下降,斑块平均面积下降,可能是人类活动导致的;而盐田的栖息地面积无明显差异,斑块数上升,斑块平均面积下降,很有可能是因为盐田的开采导致盐田生境破碎化。(2)决定种群数量大小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根据题干信息“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地在扎龙自然保护区,主要越冬栖息地为苏北地区”可推知,在苏北地区决定丹顶鹤越冬种群大小的三个种群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的,该调节机制能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沼泽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后物种数量减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下降。(4)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丹顶鹤的食性特征、种群数量及动态等领域尚有很多未知的生态学问题,属于间接价值;但是用于科学研究的属于直接价值。
一、易错辨析
1.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 )
2.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 )
3.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 )
4.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
5.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迁地保护( √ )
6.增加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数,使营养结构更为复杂,可实现对资源的多层次利用( √ )
二、填空默写
1.(选择性必修2 P11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烃等温室气体大量聚集,这些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辐射出来的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这样就产生了温室效应。
2.(选择性必修2 P114)臭氧能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杀伤力和致癌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3.(选择性必修2 P120)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4.(选择性必修2 P120)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
5.(选择性必修2 P120)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还体现在调节气候、物质循环和生物种间的协同进化等方面。
6.(选择性必修2 P124)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也较高。
7.(选择性必修2 P125)生态农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合理利用区域资源。
2024届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学案,共2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学案(不定项):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学案(不定项),共20页。
2024届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学案(多项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学案(多项版),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