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课件ppt
展开氨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1)氨与水的反应。①常用______实验来验证NH3极易溶于水。②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叫氨水,溶解在水中的大部分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化学式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③一水合氨是一种弱碱,在水中有___________发生电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氨水显______性,能使酚酞溶液______或使红色的石蕊试纸________。
(2)氨与酸的反应。与HCl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操作:将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应用:用于NH3和HCl气体的互相检验。(3)氨的还原性。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如铂)的条件下,氨能被氧气氧化为一氧化氮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NH3+HCl===NH4Cl
(1)液氨为何可用作制冷剂?【答案】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2)氨水和液氨是同一物质吗?【答案】不是同一物质。氨水是氨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而液氨是纯净物,是液态的NH3。
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制冷剂B.氨极易溶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C.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氨溶于水呈碱性,因此可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答案】C【解析】氨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铵盐1.物理性质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绝大多数铵盐______溶于水。2.化学性质(1)不稳定性。①氯化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碳酸氢铵(碳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碱反应。①NH4NO3溶液与NaOH溶液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氯化铵与熟石灰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化学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②检验方法:把NaOH溶液加到某物质的固体或溶液里,加热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______,就可以判断该物质是铵盐。
【答案】不一定。因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即使生成NH3·H2O,没有加热,也不会放出氨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均呈-3价
【解析】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如NH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产生氨(如硝酸铵),A错误;铵盐中的N不一定均呈-3价,如NH4NO3中,N分别为-3、+5价,B错误;可用加热法分离NH4Cl和某些固体(不分解、不升华的固体)的混合物,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而不是升华,D错误。
重难点一 氨及铵盐的性质
3.铵盐与碱反应——铵盐的通性铵盐无论是固体状态还是存在于溶液中都能与强碱反应。(1)固体间反应:反应条件是加热或搅拌,产生NH3。(2)溶液中反应:由于NH3极易溶于水,所以产生的NH3会溶解;若溶液浓度很大,会有少量NH3逸出;加热溶液可使NH3大量逸出。
以下有关氨及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铵态氮肥不可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B.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C.实验室常用固体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氨D.氨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性物质如氧气发生反应【答案】B【解析】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极易溶于水的性质,不能体现其具有氧化性,B错误。
检验试管中盛有的少量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是( )A.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看试纸是否变蓝B.将固体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看是否变红C.加水溶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溶液【答案】A
重难点二 氨的实验室制法[重难理解]1.氨的制备
2.实验室制取氨的简便方法
氨气是化学实验室经常制取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两种方法:①用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②在常温下用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反应。
(1)上图的制取装置图中,方法①应选用装置______(填“A”或“B”,下同),方法②应选用装置______。
(2)实验中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___。A.浓硫酸 B.固体氢氧化钠 C.五氧化二磷(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 B (2)B (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NH3已集满(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1)A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B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或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2)NH3为碱性气体,只能用碱性干燥剂。(3)检验NH3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氨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A
【解析】氯化铵分解生成的NH3与HCl冷却后又生成NH4Cl,不能得到NH3,①错误;实验室用铵盐与碱加热制取氨,常用NH4Cl与Ca(OH)2反应,该反应是固体与固体的反应,因为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③错误;将浓氨水加入CaO中,CaO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NH3·H2O分解放出氨,②正确;加热浓氨水,加快氨挥发,④正确。
重难点三 喷泉实验[重难理解]1.喷泉形成原理——减小内部压强,内外形成一定压强差当气体接触外部的水或溶液时,由于气体大量溶解或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容器内气压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容器,通过尖嘴导管喷出,形成喷泉。2.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或其他形成压强差引发液体向容器中流动喷射的操作。
3.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的两种方法
4.喷泉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烧瓶要干燥。(3)烧瓶内充满气体。5.常见能形成喷泉的物质组合
在如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通过玻璃管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整个烧瓶。则a和b分别是( )
【答案】D【解析】氨极易溶于水,D符合题意;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A错误;常温下,二氧化碳在C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B错误;氯气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C错误。
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氨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
C.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D.用氯气代替氨,利用此装置也可进行喷泉实验【答案】D【解析】Cl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不能用于做喷泉实验,D错误。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氨气并设计实验验证氨气的某些性质。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干燥氨气要用________,检验氨气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已知HCl极易溶于水且能快速溶解)①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Ⅰ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在烧瓶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Ⅰ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Ⅱ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2)①挤压装水的胶头滴管,打开a、b活塞②产生白烟③挤压装水的胶头滴管后,打开a、c活塞,然后再关闭a活塞,打开b活塞
1.(2022·广东揭阳月考)以下物质不可以直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的是( )A.NH4Cl→NH3B.NH3→NOC.S→SO3D.Cu→SO2【答案】C
2.下列有关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属于电解质B.液氨是纯净物,氨水是混合物C.氨气遇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都能产生白烟D.氨气易液化,所以可用来做喷泉实验【答案】B【解析】氨是非电解质,A错误;浓H2SO4难挥发,C错误;喷泉实验是利用了NH3极易溶于水的性质,D错误。
【答案】C【解析】一般来说,铵盐受热分解可产生NH3,但有些铵盐(如NH4NO3)在加强热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不产生NH3。
4.实验室里可按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气体R是( )A.HClB.Cl2C.COD.NH3【答案】D【解析】从储气瓶导管长短及防倒吸装置可看出R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的气体,故D正确。
6.(2021·广东佛山三水期末)现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装置如图1所示,利用排空气法收集NH3,将胶头滴管内的水挤入三颈烧瓶中,完成喷泉实验。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颈烧瓶内可以看到蓝色喷泉B.由图2可知E点时喷泉最剧烈C.实验结束后,水不能充满整个三颈烧瓶D.图2中AB段,是因为进入三颈烧瓶的水吸收了NH3【答案】B
【解析】氨水显碱性,使石蕊溶液显蓝色,A正确;根据装置图,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是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引发喷泉实验;进行喷泉实验时在瓶内压强最小时最剧烈,从图2中看出D点压强最小,故D点最剧烈,B错误;实验结束后,烧瓶内压强不为零,水不能充满整个三颈烧瓶,C正确;图2中AB段, 是因为进入三颈烧瓶的水吸收了NH3,D正确。
7.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请回答: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装置B收集氨气时,应选择氨气的进气口是________(填“a”或“b”),并说明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打开装置B中的止水夹c,若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003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文ppt课件</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B,氨的实验室制法,一喷泉实验探究,答案C,1原理,2操作方法,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氨1物理性质,刺激性,化学性质,所以氨水是混合物,所以液氨是纯净物,挥发性酸,难挥发酸溶液,资料二,3与碱反应,氨气的制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集体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5章第2节基础课时4氨和铵盐课件ppt、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5章第2节基础课时4氨和铵盐学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