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考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考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考模拟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绿肥红瘦”可用来形容海棠的叶片和花,此处与“绿”和“红”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 )。
A.叶绿体和液泡 B.叶绿体和溶酶体
C.液泡和叶绿体 D.细胞核和细胞质
2.有一种蛋白质分子有A、B两条链状肽和C一条环状肽,A链有66个氨基酸,B链有88个氨基酸,C环有100个氨基酸,该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
A.251 B.250 C.252 D.254
3.下列与核酸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RNA的生物一定含DNA
B.含DNA的生物一定含RNA
C.含DNA的细胞器一定含RNA
D.含DNA的活细胞不一定含RNA
4.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淀粉、酶、抗体和脂肪都是生物大分子
B.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生物大分子
C.某些生物大分子可以控制其他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D.多糖、蛋白质、核酸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5.下图为酶的作用机理以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酶和无机催化剂的作用机理相同,都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是与底物竞争结合位点,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提升反应速率
C.高温、强酸、强碱都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这与非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效果相似
D.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后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提升反应速率
6.下图是生物体内ATP合成与水解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1均来自于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B.能量2可用于蛋白质合成等放能反应
C.此转化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相同
D.ATP与ADP相互转化使细胞储存大量ATP
7.关于细胞呼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的[H]全部来自葡萄糖的分解
B.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能在肝脏中再次转化为葡萄糖
C.无氧呼吸释放出的有机物化学能,其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化为氨基酸、甘油等有机物
8.图示酵母菌细胞呼吸气体交换量的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ACD可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CO2释放量
B.曲线OCEF可表示酵母菌有氧呼吸O2吸收量
C.O2浓度大于0小于10%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D.O2浓度为5%时,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同
9.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B.细胞质中过多的可能影响酶蛋白的分子结构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10.将新鲜的马铃薯块茎切成长度为5 cm且粗细相同的长条,再将它们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四种蔗糖溶液中(假定蔗糖不能被细胞吸收),4 h后测量每组马铃薯条的长度,得到如下表的结果:
组别
甲
乙
丙
丁
马铃薯条长度变化
–0.4 cm
+0.2 cm
–0.1 cm
+0.3 cm
注:表格中的“+”“–”分别表示长度增加、长度减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甲>丙>乙>丁
B.实验前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小于乙溶液浓度、大于丙溶液浓度
C.马铃薯细胞的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伸缩性有差别
D.经丁溶液处理过的马铃薯条换入甲溶液中,其长度会变短
11.在U形管的a、b两侧分别装入质量分数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初始时两侧液面相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半透膜控制物质通过的原理与细胞膜相同
B.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一段时间后,a侧液面低于b侧
C.若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通过,一段时间后,两侧液面相平,浓度相等
D.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同时向两侧添加等量的麦芽糖酶,当U形管液面稳定时b侧液面更高
1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和过程都相同
B.需氧呼吸在第三个阶段形成水
C.蓝藻细胞需氧呼吸的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D.骨骼肌细胞和甜菜块根细胞厌氧呼吸的产物都是乳酸
13.关于酶的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验证酶高效性的实验中,设计的自变量应是酶的种类
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选用过氧化氢酶为研究对象
C.在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中,可选用淀粉和淀粉酶为材料
D.在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的实验中,可用碘液进行鉴定
14.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
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15.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
B.C、H、O、N是组成生物体内酶所必需的元素
C.蛋白质中的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
D.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
16.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和丙图分别是构成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生命活动的体现者的基本单位
B.乙图小麦种子在晒干和烘烤过程中所失去的水主要都是自由水
C.若丙图中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6种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1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①生物膜系统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②核孔是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在内的某些大 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③在真核细胞中,DNA 和 RNA 的主要合成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 细胞质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⑤中心体由两个相互垂直 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⑥溶酶体合成各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⑥
18.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
C.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完全一致,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
D.枯草杆菌也具有生物膜系统,否则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19.用同一打孔器在一白萝卜上打出若干萝卜条,切成相同长度,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等体积的I、Ⅱ、Ⅲ三种溶液中一段时间,b点时将三组实验的萝卜条同时放回相应溶液的低浓度溶液中一段时间。实验期间持续观察萝卜条体积的变化,并计算相对体积,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溶液的种类和浓度,观测指标是萝卜条的体积变化
B.随着萝卜条体积减小的同时,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
C.初始I溶液浓度小于Ⅱ溶液,I溶液和Ⅱ溶液中的溶质都能进入细胞
D.b点时Ⅱ溶液的渗透压等于细胞液的渗透压,Ⅲ溶液中的细胞已死亡
20.下图1表示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及pH为b时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预期正确的是( )
A.若将pH调整为a,则图2中d点左移,e点上移
B.若将温度升高5 ℃,则图2中d点右移、e点不移动
C.若将pH先调整为c,再调整回b,则图2中d、e点不移动
D.若增加α-淀粉酶的量,则图2中d点右移,e点上移
二、多选题
21.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是生物科学研究的模式微生物。我国科学家完成了酿酒酵母体内部分染色体的人工合成,开启了人类“设计生命、再造生命和重塑生命”的新纪元。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B.与大肠杆菌相比,酵母菌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脱氧核苷酸、氨基酸是人工合成染色体必需的原料
D.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将得到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22.科研人员将人的红细胞分别置于蒸馏水和几种等渗溶液中,测定红细胞溶血(红细胞破裂)所需的时间,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离子的能量由细胞质基质提供
B.从实验开始至细胞破裂,在氯化铵溶液中发生溶血的细胞体积变化最大
C.实验结果说明,红细胞对Cl-的需求最小,对乙醇的需求最大
D.经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后再进行以上实验,甘油组溶血时间基本不变
23.下图1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在作以下改变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pH =c时,e点为0
B.pH=a时,e点不变,d点右移
C.H2O2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右移
D.适当升温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
24.在刚刚落幕的卡塔尔世界杯决赛中,阿根廷在点球大战中击败法国队捧起了大力神杯,34岁的梅西也如愿加冕。为了维持自己的竞技状态,梅西八年远离了汽水和披萨,除了正常的喝水补充无机盐,吃的最多的就是三文鱼、橄榄油、全麦食物、蔬菜水果,关于梅西食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全麦食品保留了谷物中的麸皮因此营养价值要高一些
B.三文鱼作为优质蛋白质和橄榄油的组成元素相同
C.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是多糖,需经人体消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D.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5.在酶促反应中,底物会与酶的活性位点互补结合完成催化反应,如图甲,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会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相结合,两者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图乙是物质A、B、C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酶的活性部位既能与底物结合,又能与竞争性抑制剂结合,不能体现酶的专一性
B.物质A能提高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物质C可能是竞争性抑制剂
C.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其作用相当于物质C
D.增大底物浓度可以减轻物质B对该种酶活性的影响
三、综合题
26.教材原文填空:
(1)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_____。
(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以___________为骨架的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4)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_______________就越多。
(5)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协助某些离子和一些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这些蛋白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是一样的,这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7)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
(8)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_____________。
27.下面甲图为酵母菌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局部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细胞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⑧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为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4)植物细胞也具有类似于①的结构,其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28.图甲、图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是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某同学看到的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填标号,在____填名称):
(1)图乙中的结构⑩是_____,一般存在于_____细胞中;
(2)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_____,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啃的意义是_____;
(3)图乙中结构①一定含有的化学元素有_____。若图甲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细胞器有_____(填标号)。
(4)图丙中,若该组织细胞正在进行质壁分离,则充满N处的物质是_____(填“蔗糖溶液”“清水”或“细胞液”);若将该图细胞置于清水中,此时由于细胞_____导致M的体积发生变化。
29.图甲表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图乙表示某类酶作用的模型,图丙表示某反应“甲物质(反应物)→乙物质(生成物)”进行过程中,有酶参与和无酶参与时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甲中的ATP含有哪种五碳糖?________________。若图甲过程发生在通气良好条件下的植物根细胞中,则能量A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或“光合作用”);
(2)若图乙是图甲中②过程的示意图,其中代表酶的是图乙中的_________。(填图乙中的字母)酶除了具有无机催化剂所具有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点即可)的特性。
(3)图丙中曲线________表示有酶参与,酶参与反应时,降低的活化能为_________(填“E1”或“E2”或“E3”或“E4”)。
(4)下图1、2、3分别表示酶浓度一定时,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pH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①图1中d点之后的限制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中温度10℃时和图3中PH为6时酶活性都很低,具体原因是否相同?_____(填“是”或“否”)
四、实验题
30. “多酶片”是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双层药片,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下图为多酶片的 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充分发挥多酶片的作用,使用时应 ______(填“整片吞服”或“嚼碎服用”), 理由是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验证多酶片中胃蛋白酶的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多酶片,蛋白块,pH = l.5 的缓冲溶液,pH = 8.5 的缓冲溶液,蒸馏水,恒温水浴箱等。
实验步骤:
①制备胃蛋白酶溶液:取多酶片放入盛有_________的烧杯中,几分钟后糖衣 溶解,取上层溶液备用;
②取试管 A 加入适量制备的胃蛋白酶溶液,试管 B 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
③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蛋白块,在 37℃恒温水浴箱中保温 30 分钟。
④观察两支试管中蛋白块的体积变化。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液泡分布在成熟植物细胞,为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叶绿体分布在植物叶肉细胞,为双层膜结构,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详解】“绿肥红瘦”中的“绿”的指海棠的叶子,与“绿”相关的色素是叶绿素,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绿肥红瘦”中的“红”是指海棠花,使海棠花呈现红色的是花青素,花青素分布在液泡中。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C
【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
【详解】有一种蛋白质分子有A、B两条链状肽,A链有66个氨基酸,B链有88个氨基酸,A链含有的肽键为66-1=65;B链含有的肽键为88-1=87;
C是一条环状肽,C环有100个氨基酸,C环含有的肽键为100。因此该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65+87+100=252,C正确。
故选C。
3.C
【分析】核酸的元素组成有 C、H、O、N 和P;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绝大多数生物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只有RNA病毒以RNA作为遗传物质。
【详解】A、含RNA的病毒不含DNA,A错误;
B、含DNA的病毒不含RNA,B错误;
C、叶绿体和线粒体是含DNA的细胞器,也含RNA,C正确;
D、含DNA的活细胞一定含RNA,D错误。
故选C。
4.A
【分析】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多聚体;多糖、蛋白质、核酸的单体(基本单位)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
【详解】A、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A错误;
B、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正确;
C、核酸属于生物大分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C正确;
D、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D正确。
故选A。
5.D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的竞争性抑制剂和底物争夺酶的同一活性部位,使酶和底物的结合机会减少,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而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通过改变酶的结构,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
【详解】A、酶和无机催化剂的作用机理相同,都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只是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
B、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是与底物竞争结合位点,增加底物浓度,酶与底物结合更多,提升了反应速率,B正确;
C、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通过改变酶的结构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两者作用效果相似,C正确;
D、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通过改变酶的结构,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增加底物浓度不能提升反应速率,D错误。
故选D。
6.C
【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的化学键。
【详解】A、能量1是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可来自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A错误;
B、蛋白质合成属于吸能反应,B错误;
C、此ATP与ADP的转化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相同,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C正确;
D、ATP与ADP相互转化的供能模式使细胞中ATP和ADP的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ATP在细胞中的量较少,D错误。
故选C。
7.A
【分析】1、有氧呼吸全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 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
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2、无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
【详解】A、线粒体中发生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所需要的[H]来自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分解以及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的分解,A错误;
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可在肝脏中再次转化为葡萄糖,B正确;
C、酵母菌无氧呼吸释放出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小部分储存在ATP中,C正确;
D、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化为氨基酸、甘油等,如通过氨基转换作用,葡萄糖分解得到的丙酮酸可以转变成氨基酸,D正确。
故选A。
8.D
【分析】酵母菌有氧呼吸中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无氧呼吸中只释放二氧化碳而不吸收氧气。观察曲线可知,在氧气浓度小于10%时,氧气的吸收量曲线低于二氧化碳的生成量曲线,表明酵母菌既在进行有氧呼吸又在进行无氧呼吸。Q点对应氧气的吸收量为零,则说明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B点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现为最低,则有机物的分解量最少,即呼吸作用最弱,此时无氧呼吸得到了抑制而有氧呼吸还很弱。E点时两曲线重合,氧气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生成量,则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而无氧呼吸受到了完全的抑制。
【详解】A、曲线ACD表示随着氧气浓度增加,气体交换量减小,所以表示的是酵母菌无氧呼吸CO2释放量,A正确;
B、曲线OCEF表示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的强度增加,可以表示有氧呼吸O2吸收量,B正确;
C、O2浓度大于0小于10%时,酵母菌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此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C正确;
D、O2浓度为5%时,CO2释放量是O2吸收量的2倍,说明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一样多,根据有氧呼吸时消耗1摩尔葡萄糖产生6摩尔CO2,无氧呼吸时消耗1摩尔葡萄糖产生2摩尔CO2,可知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质量之比为3:1,D错误。
故选D。
9.C
【分析】分析题图:题中指出“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这完全符合主动运输的特点,从而增大了细胞液的浓度,是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而适应盐碱环境。
【详解】A、细胞的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能逆浓度运输Na+,说明Na+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A正确;
B、根据题干中“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说明细胞质中过多的Na+可能影响酶蛋白的分子结构,B正确;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增大了细胞液的浓度,使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C错误;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增大了细胞液的浓度,使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而适应盐碱环境,D正确。
故选C。
10.B
【分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详解】A、将马铃薯条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若长度变长说明马铃薯细胞吸水,若长度变短说明细胞失水,发生吸水说明马铃薯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浓度,长度增加的值越大,表明蔗糖溶液浓度越低,失水则说明马铃薯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长度减小的值越大表明蔗糖溶液的浓度越高。因此甲、乙、丙、丁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甲>丙>乙>丁,A正确;
B、实验前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大于乙溶液浓度、小于丙溶液浓度,B错误;
C、马铃薯细胞的原生质层伸缩性大,而细胞壁的伸缩性小,C正确;
D、经丁溶液处理过的马铃薯条因吸水而使细胞液的浓度变小,将其换入甲溶液中,由于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而发生失水,其长度会变短,D正确。
故选B。
11.D
【分析】渗透作用概念:指水分子(或者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1)具有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详解】A、半透膜与细胞膜都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但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否能通过细胞膜取决于细胞的需要,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有关,与物质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而物质是否通过是由物质大小决定的,两者原理并不相同,A错误;
B、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半透膜和膜两侧的浓度差(物质的量浓度的差),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葡萄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较大,因此一段时间后,a侧液面高于b侧,B错误;
C、若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通过,由于b侧含有麦芽糖,相当于b侧浓度高于a侧,因此一段时间后,b侧页面上升,C错误;
D、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同时向两侧添加等量的麦芽糖酶,麦芽糖可以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水解后b侧溶液物质的量浓度高,因此当U形管液面稳定时b侧液面更高,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A、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厌氧呼吸第一阶段和需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和过程都相同,A正确;
B、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B正确;
C、蓝藻是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C错误;
D、骨骼肌细胞和甜菜块根细胞厌氧呼吸的产物都是乳酸,D正确。
故选C。
13.D
【分析】与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实验设计: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不宜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由于酸性条件下淀粉易分解,因此淀粉不能作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材料;
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应该选用斐林试剂鉴定实验结果,不能选用碘液。
【详解】A、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而言的,因此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A错误;
B、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因此不能用过氧化氢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错误;
C、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分解,通常不选用淀粉和淀粉酶做实验材料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
D、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时,反应底物是淀粉,自变量是酶的种类,碘液与淀粉变蓝色,淀粉水解后,加入碘液不能变蓝,因此可以用碘液进行鉴定,D正确。
故选D。
【点睛】
14.B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考查对分泌蛋白合成、分泌途径的理解。高尔基体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一部分,各种生物膜的化学成分基本相似,它们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功能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合作。
【详解】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细胞膜可以通过囊泡发生结构上的联系,说明其膜结构具有流动性,A项正确;抗体在核糖体上合成,首先在内质网中进行肽链的折叠,然后在高尔基体中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分类、包装,B项错误,D项正确;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C项正确。
15.A
【详解】试题分析: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所含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存在差异,如红细胞中Fe元素较多,故A错误;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0、N,RNA的组成元素是C、H、0、N、P,故B正确;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由此可见,蛋白质中的S元素只能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故C正确;
核酸中的N存在于含氮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故D正确。
16.C
【分析】题图分析,甲图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丙氨酸),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乙图是小麦种子在晒干或烘烤过程中水分散失的过程;丙图是核苷酸的结构简图,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其中a是五碳糖、b是核苷酸、m是含氮碱基;丁图是二糖的分子式,常见的二糖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详解】A、甲图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的一种,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丙图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A错误;
B、乙图小麦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所失去的水是自由水,烘烤过程中失去的水是结合水,B错误;
C、若丙图中a为脱氧核糖,则b是脱氧核苷酸,由b构成的核酸是DNA,DNA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6种,分别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A、T、G、C),C正确;
D、乳糖是人体或动物细胞中特有的二糖,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乳糖,D错误。
故选C。
17.D
【分析】生物膜系统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中心体存在于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溶酶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是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详解】①生物膜系统是对细胞内的膜结构的统称,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①错误;
②核孔是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脱氧核糖核酸(DNA)不会出细胞核,②错误;
③在真核细胞中,DNA和R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核,③错误;
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④正确;
⑤中心体由两个相互垂直 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⑤正确;
⑥水解酶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没有在溶酶体,⑥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细胞核、中心体和溶酶体等细胞结构的功能,需要考生在平时学习中进行识记。
18.B
【详解】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因此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但小肠黏膜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上皮组织,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固醇类激素属于脂质,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所以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B正确;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C错误;枯草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因此不具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
19.C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示中Ⅰ溶液内的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但随后复原,说明开始时的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且溶质能进入细胞;Ⅱ溶液内的细胞也发生了质壁分离,但需要将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才能复原,说明开始时的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但溶质不能进入细胞;Ⅲ溶液中的细胞只发生了质壁分离,置于低渗溶液中也没有发生复原,说明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了。
【详解】A、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溶液的种类和浓度等,观测指标是萝卜条的体积变化,A正确;
B、萝卜条体积减小是细胞失水所致,细胞失水过程中会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初始I溶液的浓度与Ⅱ溶液的浓度相同,I溶液中细胞还没有放回低渗溶液内即复原,说明溶质能进入细胞,但Ⅱ溶液中细胞需要放回低渗溶液内细胞才能复原,说明其溶质不能进入细胞,C错误;
D、由图可知,至b点时,Ⅱ溶液的萝卜条体积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在b点时,ⅡⅠ溶液的渗透压等于细胞液的渗透压,否则萝卜条会继续失水;Ⅲ溶液中的细胞放入浓度溶液中,萝卜条体积无变化,说明细胞因失水过多已死亡,D正确。
故选C。
20.B
【分析】1、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2、分析示意图:图甲是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其中b点是酶的最适pH,在b点之前,随pH升高,酶活性上升,超过b点,随pH上升,酶活性降低,直到失活;
图乙中d点表示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e点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详解】A.若将pH调整为a,酶的催化活性不如pH=b时的催化活性高,即pH=a时分解速率较慢,但是不影响生成产物的量以e点不动,d点右移,A错误;
B.根据题意,图2是在最适温度下的反应图像,若将温度升高5℃,则酶的活性降低,但是不影响产物的量,所以e点不动,d点右移,B正确;
C.若将pH先调整为c,酶丧失活性,再调整回b,酶的活性不能恢复,反应不能进行,C错误;
D.若增加α-淀粉酶的量,反应速率增加,但是不影响产物的量,所以d点左移,e点不动,D错误。
故选B。
21.ABC
【分析】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细胞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遗传物质是DNA。
2、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和染色体之间发生形态变化。
【详解】A、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形成染色体,在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恢复成染色质,因此可知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A正确;
B、酵母菌为真核生物,而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故酵母菌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正确;
C、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所以人工合成染色体必需的原料包括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C正确;
D、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NA彻底水解将得到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D错误。
故选ABC。
22.AD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成熟的红细胞放入不同等渗溶液中,溶质分子会进入细胞,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而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又导致吸水膨胀,最终导致红细胞膜发生破裂,而出现溶血现象。
【详解】A、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主动运输所需能量由细胞质基质发生的无氧呼吸提供,A正确;
B、同种细胞的初始体积及膜的流动性等性质接近,因此溶血前后体积变化基本一致,B错误;
C、实验说明乙醇进入细胞的速率较快,但不代表细胞对乙醇需求高,只能说明乙醇更容易进入细胞,C错误;
D、细胞呼吸抑制剂减少了细胞产能,但甘油自由扩散进入红细胞不需要能量,所以溶血时间基本不变,同时,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也是自由扩散,溶血时间也应该基本不变,D正确。
故选AD。
23.AD
【分析】强酸、强碱均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去活性,不可恢复。
【详解】A、pH=c时,过碱条件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不能催化H2O2水解,但H2O2在常温下也能分解,所以e点不为0,A错误;
B、pH由b→a时,酶的活性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到达化学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延长,但pH改变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所以d点右移,e点不移,B正确;
C、反应物H2O2量增加时,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延长,且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升高,即e点上移,d点右移,C正确;
D、图乙是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温度升高,则酶活性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到达化学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延长,但温度降低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所以d点右移,e点不移,D错误。
故选AD。
24.BC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A、全麦食品保留了谷物中的麸皮,含有的营养全面,因此营养价值要高一些,A正确;
B、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橄榄油的元素组成是C、H、O,B错误;
C、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是多糖,人体内没有消化纤维素的酶,因此蔬菜中的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C错误;
D、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钙离子,如果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D正确。
故选BC。
25.AB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争夺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改变了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
【详解】A、酶的活性部位既能与底物结合,又能与竞争性抑制剂结合,能体现酶的专一性,A错误;
B、根据图乙可知,加入物质A后的反应速率比只加入酶的反应速率提高,说明物质A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增加,竞争性抑制剂会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当底物浓度增大后,其抑制作用会减弱,据图乙可知,加入酶和物质C后,反应速率比只加入酶后的反应速率降低,且最大的反应速率小于只加入酶的一组,故物质C不可能是竞争性抑制剂,可能是非竞争性抑制剂,B错误;
CD、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其作用相当于物质B-竞争性抑制剂,由于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争夺酶的活性位点,因此增大底物浓度可以减轻物质B对该种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D正确。
故选ABC。
26.(1)生物圈
(2)遗传信息
(3)碳链
(4)种类与数量
(5)转运蛋白
(6)ATP与ADP相互转化
(7)降低活化能
(8)细胞代谢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部分内容:(1)生态系统的成分: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输入、能量传递、能量散失的过程。
【详解】(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包括DNA和RNA。
(3)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4)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映结构,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
(5)转运蛋白是膜蛋白的一大类,介导生物膜内外的化学物质以及信号交换,能够协助某些离子和一些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6)ATP与ADP相互转化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是一样的,ATP水解供能,ATP合成吸能,在所有细胞内都能发生快速转化。
(7)酶和无机催化剂都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发生,但是酶的催化效率更高,所以降低活化能更多。
(8)细胞代谢是细胞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代谢通常被分为两类:分解代谢可以对大的分子进行分解以获得能量(如细胞呼吸),合成代谢则可以利用能量来合成细胞中的各个组分,如蛋白质和核酸等。
27.(1) 叶绿体 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2)②⑥
(3) 染色体 DNA、蛋白质
(4)纤维素、果胶
【分析】如图所示: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核,③是内质网,④是核糖体,⑤是细胞膜,⑥是线粒体,⑦是细胞质基质,⑧是染色质,⑨是核仁,⑩是核膜。
【详解】(1)酵母菌细胞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它们都是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细胞无叶绿体。酵母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初步水解的产物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2)甲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②细胞核、⑥线粒体。
(3)⑧是染色质,呈细长丝状,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为染色体,其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4)①是细胞壁,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28.(1) 中心体 动物或低等植物
(2) [④]线粒体 为(有氧呼吸所需)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
(3) C、H、O、N、P ⑨
(4) 蔗糖溶液 (渗透)吸水
【分析】分析图可知,图甲和图乙中,①表示细胞膜,②表示高尔基体,③表示细胞核,④表示线粒体,⑤表示内质网,⑥表示细胞质基质,⑦表示核糖体,⑧表示液泡,⑨表示叶绿体,⑩表示中心体;图丙中,L表示细胞壁,M表示细胞膜,N表示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间隙。
【详解】(1)分析图可知,⑩表示中心体,一般分布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
(2)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④线粒体,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从而为有氧呼吸所需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
(3)①表示细胞膜,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其中脂质中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所以一定含有的化学元素有C、H、O、N、P,。若图甲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内表皮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不含有⑨叶绿体。
(4)图丙中,若该组织细胞正在进行质壁分离,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充满N处的物质是外界溶液,即蔗糖溶液;若将该图细胞置于清水中,那么细胞液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细胞会吸水,导致M的体积发生变化。
【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9.(1) 核糖 有氧呼吸
(2) B 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答一点即可)
(3) Ⅱ E4
(4) 酶浓度一定(酶数量一定) 否
【分析】图甲中:①表示ATP的合成过程,②表示ATP的水解过程。图乙中:B表示酶,A表示底物,C和D表示产物。图丙中:I表示无酶催化的反应,Ⅱ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
【详解】(1)ATP中含有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植物的根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通气良好的情况下,合成ATP的能量A来自于有氧呼吸。
(2)若图乙中的B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故B表示酶。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另外作用条件比较温和等特性。
(3)图丙中的曲线Ⅱ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比较低,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酶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的活化能为E4(即两条曲线最高点的差值)。
(4)①图1中od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升高,说明此时主要的限制因素是反应物浓度。d点之后反应物浓度增加也不变说明其限制因素最可能是酶浓度一定(酶数量一定)。
②图2中温度10℃时,酶的活性被抑制,但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而图3中pH为6时酶活性很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的酶活性降低,二者原因不同。
30.(1) 整片吞服 整片吞服使肠溶衣在胃液中不被破坏,确保肠溶衣包裹的酶在肠溶液中发挥作用(或若嚼碎服用,肠溶衣包裹的酶释放后会在酸性的胃液中失活,无法发挥作用)
(2) pH=l.5的缓冲溶液 等量pH=1.5的缓冲溶液 A试管的蛋白块体积变小/消失,B试管蛋白块基本不变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
【详解】(1)整片吞服使肠溶衣在胃液中不被破坏,确保肠溶衣包裹的酶在肠溶液中发挥作用,故为充分发挥多酶片的作用,使用时应整片吞服。
(2)由于胃蛋白酶的适宜pH为1.5 -2.0,所以制备胃蛋白酶溶液:取多酶片放入盛有pH为1.5的缓冲溶液的烧杯中,几分钟后糖衣溶解,取上层溶液备用;为了控制无关变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试管A加入适量胃蛋白酶溶液,试管B加入等量pH=1.5的缓冲溶液作为对照。由于酶具有催化作用,所以可预测结果为A试管的蛋白块体积变小或消失,B试管蛋白块基本不变;可得出的结论是:多酶片中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消化作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创新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创新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