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1)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929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1)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929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1)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929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1)
展开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2023春·四川广安·高一广安二中校考期中)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分CO2和SO2气体的是
①澄清石灰水溶液;②氢硫酸;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④氯水;⑤品红溶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除①外 D.全部
2.(2023春·四川广安·高一广安二中校考期中)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于浓硫酸和浓硝酸氧化性均较强,常温下都不可用铝制容器贮存
B.二者均只能使pH试纸变红
C.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减小
D.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3.(2023春·四川广安·高一广安二中校考期中)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pH小于7的雨水通常称为酸雨
B.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NO2、NO、CO和CO2
C.自然固氮、人工固氮中氮气均发生氧化反应
D.煤燃烧产生的SO2可采用生石灰法进行脱除
4.(2023·全国·高一假期作业)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①②③④⑤⑥⑦中的几种,且每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向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2)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和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将(2)中所得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 B.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 D.①④⑤⑦离子肯定不含有
5.(2023春·江苏盐城·高一江苏省响水中学校考期中)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再加入适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
B
钠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剧烈反应,得到淡黄色固体
固体物质中含有Na2O2
C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在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色
溶液中含有
D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HNO3,沉淀不溶解
溶液中含有Cl-
A.A B.B C.C D.D
6.(2023·福建泉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所涉及的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
操作或叙述
A
探究C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
用湿润的pH试纸分别测定Na2CO3溶液和Na2SiO3溶液的pH
B
探究S和P的非金属性强弱
将质量和颗粒大小相同的铁粒,分别投入质量分数均为98%的硫酸和磷酸中
C
探究Na和K的金属性强弱
将切割剩余的金属钠、钾放回试剂瓶
D
探究Mg和Al的金属性强弱
利用Al2(SO4)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制备Al(OH)3
A.A B.B C.C D.D
7.(2023·山西临汾·统考二模)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及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和”核心舱用到的镁合金涂层中的自愈缓蚀剂2-巯基苯并噻唑(C7H5NS2)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NOx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
C.葡萄酒中通常添加有微量SO2,既可以杀菌又可以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
D.我国新一代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使用的是液氧煤油发动机,煤油主要由煤的干馏制得
8.(2023·浙江杭州·浙江省临安中学校联考一模)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将新制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
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褪去
氯水具有酸性
B
将铜丝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气体具有漂白性
C
将和的混合气体通入密闭的注射器,压缩活塞
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D
在2%溶液中,逐滴滴入2%的氨水
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
结合银离子能力:氨分子氢氧根离子
A.A B.B C.C D.D
9.(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高温加热下铁与水蒸气反应:
B.用溶液吸收过量:
C.含溶液中通入:
D.将溶液与过量的溶液混合:
10.(2023春·陕西西安·高一长安一中校考期中)关于下列物质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H2S不能和CuSO4溶液反应,因为弱酸不能制强酸
C.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罐储存和运输,说明铁在常温下与浓硫酸不反应
D.蔗糖与浓硫酸反应有黑色物质和刺激性气体生成,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11.(2023春·广东深圳·高一校联考期中)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浓NaOH溶液并微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变蓝
溶液中一定含有NH
B
向Na2SiO3溶液中通CO2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非金属性:Si>C
C
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SO
D
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溶液中一定含有CO
A.A B.B C.C D.D
12.(2023春·河北保定·高三河北安国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列由实验操作、现象得到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5mL 0.1 溶液中先加入2mL 0.4 NaOH溶液,再加入1mL 0.1 溶液
溶液中先出现蓝色沉淀,后出现黑色沉淀
B
向某溶液中滴入少量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可能含有
C
将盛有气体的密闭容器压缩体积
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平衡向消耗气体的方向移动
D
将适量氯水滴入石蕊溶液中
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A.A B.B C.C D.D
13.(2022秋·湖南岳阳·高一统考阶段练习)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溶液
现象
结论
A
含HCl的Ba(NO3)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有还原性
B
H2S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2有氧化性
C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A.A B.B C.C D.
14.(2023春·广东惠州·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某化学合作学习小组探究铜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的实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
A.a处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b、c处分别验证了SO2的漂白性、还原性,d处利用SO2的酸性
C.当试管Ⅰ中消耗0.64gCu时,则被还原的H2SO4的质量为1.96g
D.将试管Ⅰ与试管Ⅱ分离后,向试管Ⅰ中加入适量蒸馏水,验证有Cu2+生成
二、非选择题
15.(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实验室用铜和硫酸制取CuSO4有下列几种说法:
(1)甲学生进行了下列实验:取6.4 g铜片和10 mL 18 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他根据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烧瓶中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他这样认为的理由是:_______。
(2)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好,他自己设计的思路是2Cu+O22CuO;CuO+H2SO4 → CuSO4+H2O。对比甲的方案,乙同学的优点是_______。
16.(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硫与银、汞常温下就能发生反应,汞蒸气有毒。人在含汞量为10-5 kg/m3的空气中生活1~2天就会出现中毒症状。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汞中毒。
(1)汞洒出时,可以在溅洒有汞滴处撒一层硫粉,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室内有汞蒸气时应进行通风以降低汞蒸气浓度,这时通风口应装在墙的_______(填“上”“中”“下”)部的效率较高。理由是_______。
17.(2022秋·上海宝山·高一上海市吴淞中学校考期中)依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粗盐中含量较多,必须添加钡试剂除去,该钡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 (填字母)
A. B. C.
怎样检验精制后所得的滤液中,已除尽,请写出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
(3)为有效除去,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A.先加,后加,再加钡试剂
B.先加,后加钡试剂,再加
C.先加钡试剂,后加,再加
(4)在上述工业流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用惰性电极电解未精制的饱和食盐水,食盐水装在U形管内。结果很快在某一电极附近出现食盐水浑浊现象。造成浑浊的难溶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
A.碳酸镁 B.硫酸钡 C.氢氧化镁 D.碳酸钡
18.(2022秋·陕西汉中·高一校联考期中)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填空: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中水资源和其他化学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海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如(①)、(②)等。目前,通过海水晒盐可制得食盐晶体和苦卤,食盐精制后可制成饱和食盐水(③)用以生产(④)、(⑤)、(⑥)、(⑦)、盐酸(⑧)等,苦卤经过氯气氧化,热空气吹出、(⑨)吸收等一系列操作可获得。海水淡化与化工生产、能源开发等相结合已经成为海水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
(1)上述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
(2)写出⑤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已知为酸性氧化物,试写出将通入④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4)写出⑥在⑦中燃烧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①因SO2和CO2均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不能鉴别;
②二氧化硫与氢硫酸反应生成单质硫和水,二氧化碳不反应,可以鉴别;
③因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观察到溶液褪色,而二氧化碳与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则能鉴别;
④因二氧化硫与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氯水褪色,而二氧化碳与氯水不反应,则能鉴别;
⑤因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而二氧化碳不能,则能鉴别;
答案选C。
2.C
【详解】A.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和铝都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容器贮存,A项错误;
B.二者均具有强氧化性,能使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项错误;
C.放置在空气中,浓硝酸挥发,导致溶质减小,最终浓度会降低;浓硫酸吸水,导致浓度也会降低,C项正确;
D.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而浓硝酸不需要即可反应,故D项错误;
答案选C。
3.D
【详解】A.正常的雨水pH约为5.6,pH小于5.6的通常称为酸雨,A错误;
B.CO2不属于大气污染物,B错误;
C.人工固氮是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NH3,此时N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错误;
D.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能与SO2反应生成CaSO3,则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D正确;
故答案选:D。
4.B
【分析】溶液无色,则一定不含Cu2+;向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则含有H+,一定不含、;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只能为BaSO4,溶液一定含有;生成的白色沉淀为AgCl,因前面实验中引入Cl-,该操作不能说明原溶液含有Cl-,由于溶液中每种离子的浓度均相等,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溶液一定含有Na+,一定不含Cl-,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③Cl-,故A错误;
B.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①Na+、②、⑥H+,故B正确;
C.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①Na+,一定不含③Cl-,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③Cl-、④、⑤、⑦Cu2+,一定含有①Na+,故D错误;
故选B。
5.A
【详解】A.加稀硝酸,若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则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故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故A错误;
B.钠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剧烈反应,得到淡黄色固体,则固体物质中含有Na2O2,故B正确;
C.氨气溶于水显碱性。取样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在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色,溶液中含有,故C正确;
D.AgCl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取样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含有Cl-,故D正确;
故选A。
6.C
【详解】A.不能用润湿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且应该测量等浓度的溶液的pH,故A错误;
B.常温下,铁遇到浓硫酸会钝化,故B错误;
C.金属Na和K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以及水蒸气发生反应,为防止其氧化变质,用小刀切割金属钠后,剩余的钠、钾应及时放回煤油中保存,C正确;
D.Al2(SO4)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不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A.2-巯基苯并噻唑(C7H5NS2)不是聚合物,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NOx作为肥料,该过程是含N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B错误;
C.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夺取菌体细胞中的氧,菌体细胞因脱氧至死,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同时其还原性也可以防止营养物质被氧化,微量SO2可以添加至葡萄糖中杀菌并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故C正确;
D.煤油是轻质石油产品的一类,由天然石油或人造石油经分馏或裂化而得,故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A. 将新制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其中HClO具有漂白性,也能使红色褪去,故A错误;
B. 铜丝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为SO2,SO2通入石蕊溶液中,会与水生成H2SO3,使溶液变红,SO2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故B错误;
C. 密闭的注射器中NO2与N2O4会相互转化,压缩活塞,有色气体NO2的浓度增大,虽然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但并不能抵消因体积减小而使NO2的浓度增大的量,最终的结果仍是NO2的浓度增大,故C错误;
D. 在1ml 2%溶液中,逐滴滴入2%的氨水,先生成AgOH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于氨水中,生成[Ag(NH3)2]+,所以氨分子结合银离子的能力大于氢氧根离子结合银离子的能力,故D正确;
故选D。
9.C
【详解】A.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故A错误;
B.当二氧化硫过量时,和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因此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二价铁离子还原性强于溴离子,氯气少量先氧化亚铁离子,再氧化溴离子,故先将中的全部氧化,剩余的氯气还能氧化,即被氧化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因此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将溶液与过量的溶液混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碳酸钠,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0.D
【详解】A.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A错误;
B.H2S能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铜和硫酸,B错误;
C.常温下铁遇浓硫酸钝化,浓硫酸可以用铁罐储存和运输,钝化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蔗糖与浓硫酸反应有黑色物质碳生成,生成的碳又被浓硫酸氧化,所以有刺激性气体生成,D正确;
答案选D。
11.A
【详解】A.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微热,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说明生成了NH3,则说明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A正确;
B.向Na2SiO3溶液中通CO2气体生成硫酸沉淀,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非金属性C>Si,B错误;
C.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或硝酸银,原溶液中含有SO或Ag+,C错误;
D.溶液中加入盐酸后,产生了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O或SO或HCO或HSO,不能确定就是CO,D错误;
故选A。
12.A
【详解】A.向5mL 0.1 溶液中先加入2mL 0.4 NaOH溶液,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该过程中溶液是过量的,再加入1mL 0.1 溶液,生成CuS黑色沉淀,但不能证明CuS是由Cu(OH)2转化的,则不能证明,故A错误;
B.向某溶液中滴入少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是BaCO3或BaSO4,溶液中可能含有或,故B正确;
C.将盛有气体的密闭容器压缩体积,NO2浓度变大,气体颜色变深,而后气体颜色变浅,说明NO2浓度变小,平衡向消耗气体的方向移动,故C正确;
D.将适量氯水滴入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先变红说明氯水具有酸性,后溶液褪色,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故D正确;
故选A。
13.C
【详解】A.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说明生成二氧化硫有还原性,A正确;
B.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B正确;
C.二氧化硫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二氧化硫有还原性,C错误;
D.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D正确;
故选C。
14.B
【详解】A.SO2不能漂白指示剂,不能使指示剂褪色,故A错误;
B.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体现了SO2的酸性,故B正确;
C.当试管Ⅰ中消耗0.64gCu即0.01mol铜时,转移电子为0.02mol,硫酸被还原为SO2,则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质量为0.98g,故C错误;
D.铜和浓硫酸反应后可能还有浓硫酸剩余,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故D错误;
故选B。
15.(1)随着反应进行,浓H2SO4浓度逐渐变小,不能再与Cu反应
(2)制取同量的CuSO4,乙消耗的硫酸更少,并且不产生污染气体SO2
【详解】(1)铜片和10 mL 18 mol·L-1浓硫酸加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变为稀硫酸,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氢之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还有较多硫酸剩余,故答案为:随着反应进行,浓H2SO4浓度逐渐变小,不能再与Cu反应;
(2)制取同样质量的硫酸铜,甲法案中硫酸一部分被还原生成SO2,一部分生成硫酸铜,乙消耗的硫酸少,且乙的实验方案无污染气体二氧化硫产性,比较环保,故答案为:制取同量的CuSO4,乙消耗的硫酸更少,并且不产生污染气体SO2;
16.(1)Hg + S = HgS
(2) 下 汞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详解】(1)金属汞具有还原性,硫单质有氧化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g+S=HgS;
故答案为:Hg+S=HgS。
(2)汞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需要通风在下方;
故答案为:下;汞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17.(1) 黄绿色 溶液碱性变强
(2) C 取精制后所得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酸化,再加溶液没有明显现象,证明已除尽;
(3)BC
(4)和
(5)C
【详解】(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为阳极,Cl-放电生成氯气,故该极上产生的气体的颜色为黄绿色;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为,附近溶液的碱性变强;
(2)如果粗盐中含量较多,必须添加钡试剂除去,、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氢氧根、硝酸根。故该钡试剂可以是,避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故选C;取精制后所得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酸化,再加溶液没有明显现象,证明已除尽;
(3)为有效除去,并保证所加试剂的离子易于除去,碳酸钠一定要在氯化钡之后加入,可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的加入顺序没有特别要求;
A.先加,后加,再加钡试剂,A不符合要求;
B.先加,后加钡试剂,再加,B符合要求;
C.先加钡试剂,后加,再加 ,C符合要求;
故选BC;
(4)由图可知在上述工业流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和;
(5)未精制的饱和食盐水含有,阴极发生反应,镁离子会与氢氧根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造成浑浊的难溶物主要是氢氧化镁;
故选C。
18.(1) ①②④⑤ ①②⑤
(2)
(3)或
(4)发出黄色火焰,产生白烟,放热
【详解】(1)酸、碱、绝大多数盐属于电解质,氯化钠、硫酸镁、氢氧化钠、碳酸钠是电解质,选①②④⑤;氯化钠、硫酸镁、碳酸钠属于盐,选①②⑤;
(2)碳酸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3)二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二氧化硫少量时生成亚硫酸钠,过量时生成亚硫酸氢钠,故离子方程式为:或;
(4)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黄色火焰,产生白烟,放热。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