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 甲、乙两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片下表皮时的两个物像,Ⅰ、Ⅱ、Ⅲ、Ⅳ是该同学在观察过程中用到的四种镜头,如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B. A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B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Ⅰ、Ⅳ镜头组合比Ⅱ、Ⅲ镜头视野更亮,细胞数目更少
D. 相对于甲图,乙图中A、B细胞的细胞膜更加清晰可见
2. 如图是某植物在同一温度下,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大,测得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所绘制的曲线。请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 由图可知,同一温度下,光照强度越大,光合作用效率越高
C. CD段,二氧化碳吸收量不再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停止
D. 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3. 新郑被誉为“中国枣都”,红枣香甜主要是富含糖类等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 有机物的运输主要依靠导管自上而下运输
C. 在开花季节,如果遇到连绵阴雨会影响枣树传粉,从而影响产量
D. 红枣可以通过晒干水分进行保存,以抑制其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4. 小明学习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后,设计概念图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属于甲部分的内容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线粒体 ⑦液泡
A. ①⑤⑥⑦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5. 如图是常见的微生物的形态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的主要区别是甲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丙能够用来生产抗生素,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
C. 丁属于大型真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 甲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6. 图甲表示某人在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与肺内气压变化的关系,图乙是该人的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d→a→b段表示随着胸廓容积的增大,肺内气压逐渐下降
B. 图甲b→c段表示呼气,c→d段表示吸气
C. 图乙中,②→①时,膈肌由舒张状态变为收缩状态
D. 图甲a→b→c段时,图乙中膈肌的状态是①→②
7. 如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肾单位由②③④三部分组成
C. 经过③的滤过作用后,血液变成静脉血
D. 由④进入①的物质有葡萄糖、水和无机盐
8.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最基本方式,对以下反射活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吃到酸梅流唾液,此反射活动的感受器是舌的味蕾
B. 小朋友注射疫苗时,看到针管后哭起来,调节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 在观看电影《长津湖》时,观众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D. 看到羽毛球飞来,能精准地用球拍接到球,此反射活动主要受脑干调节
9. 某同学在校园生物角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对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如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扎到皮肤作出反应
B. 3是神经中枢,痛觉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C. 完成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5→4→3→2→1
D. 3是神经中枢,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10. 如图为心脏及部分血管的结构解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中流静脉血
B. 左、右心室壁厚度相同
C. 动脉出血需压迫近心端止血并送医
D. 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无瓣膜
11. 如图为“赤小豆的一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过程所需要的有机物由胚乳提供
B. ③中地上部分由赤小豆种子的胚轴发育⽽来
C. 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芽会先突破种⽪
D. 雌蕊和雄蕊是赤小豆花最重要的结构
12. 如图为核桃生殖发育时期雌蕊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2是花粉管,每个2中都有一个精子
B. 3是胚珠,其数量决定了核桃果实中种子的数量
C. 核桃坚硬的外壳是由4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D. 5和6都会受精,这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
13. 如图表示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①表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是蚊子,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可以表示为①→②→④
B. 若是蜜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③为发育过程的幼虫期
C. 若是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则不会经历③
D. 若是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延长④期能提高蚕丝产量
14. 关于人的生长发育描述错误的是( )
A. ①可表示细胞分裂 B. 若①为场所则是输卵管
C. ②可表示子宫 D. 若③代表时期则男孩早于女孩
15. 关于染色体、DNA、基因、性状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的对数和性状的数目相等
B.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它们都是遗传物质
C. 每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D. 很多性状表现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6. 根据豌豆花色的遗传图解,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豌豆的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B. 根据豌豆紫花和白花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规律可以判断出白花是隐性性状
C. 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都是Bb
D. 后代紫花一定会产生两种基因组成不同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分别为B、b
17. 人的有耳垂是由显性基因(D)决定的,无耳垂是由隐性基因(d)决定的。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无耳垂的儿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Dd,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均为23对
B. 无耳垂儿子的基因型为dd,其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X或22条+Y
C.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有耳垂的女儿的概率为四分之一
D. 这对夫妇生的有耳垂的子女,其基因型只能为Dd
18. 关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古代爬行类进化为原始鸟类,原始鸟类进化为原始哺乳类
B.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C. 米勒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D. 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也是定向的
19.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获得能量最多的生物是猫头鹰
B. 猫头鹰和蛇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C. 如果这个生态系统受到了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那么这种有毒化学物质在青草体内浓度最高
D. 该食物网中有四条食物链
20. 关于现代生物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们在继续发展生物技术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其可能带来的某些危害
B. 试管婴儿的培育应用了转基因技术
C. “巨型小鼠”(超级鼠)的培育没有应用现代生物技术
D. 克隆羊“多莉”与代孕母羊最相似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
21. 如甲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可能来源和去路,A、B代表细胞结构,数字和箭头表示来源和去路;乙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该绿色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代表的细胞结构是 ______ ,其内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______ 。
(2)甲图中B代表的细胞结构是 ______ ,其内进行的生理活动的实质是 ______ 释放能量。
(3)在乙图中,a点时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其叶肉细胞中不存在的来源或去路是甲图中的 ______ 。(填数字)
(4)在乙图中,C点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其叶肉细胞中不存在或大大减弱的来源和去路是甲图中的 ______ (填数字)。
22. 感染新冠病毒后,除了有干咳、乏力、发烧,还会出现气促、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临床表现就是血氧饱和度下降,说白了,就是肺部功能受损,导致无法承担呼吸的功能,最后出现脓毒性休克和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肺部纤维化影响了图中[ ______ ] ______ 过程是通过 ______ 实现的。吸气时呼吸肌处于 ______ 状态。
(2)医生用呼吸机使病人的呼吸正常,病毒感染的细胞,最终产生大量包含死细胞的积液积累在肺泡中影响了图中[ ______ ] ______ ,该过程是通过 ______ 实现的。肺泡中的氧气通过结构进入血液后,氧气最先到达心脏的 ______ (选填“左心房”或“右心房”),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3)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最终消化产物 ______ ;小肠中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 ______ 。
23. 人的棕色眼睛和蓝色眼睛是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D,隐性基因用d表示).图一是某家族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况,图二是图一中7号、8号产生后代的过程(同卵双生),请分析回答:
(1)图二示人体的生殖发育过程,A是由______产生的,①过程是在人体的______部位完成的,③④过程中胚胎主要是通过______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2)由图一家族眼睛颜色遗传情况可推断,5、6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3)7和8的子女中,13、14是同卵双胞胎(见图二),那么A、B所含的性染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
(4)自2016年1月1日起,我省全面实行二孩政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开,如果3和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眼睛是棕眼女孩的概率是______。
24. 菏泽市锚定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调整产业、能源农业投入和用地结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如图一是菏泽市某生态农场模式图,图二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①~⑥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 ______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此生态农场模式图中包含 ______ 条食物链。若图二中的食物链对应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则C对应的生物是 ______ ,该生物的呼吸特点是 ______ 。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农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的原因是 ______ 。
(4)图二中,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生理过程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______ (填数字,两个答案之间用逗号隔开)。
(5)农作物秸秆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每年农田中有大量秸秆需要处理,请结合图一,从生态农业角度分析,提出一条合理的处理措施: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是将物像由左下方向右下方移动的过程,由于在显微镜下成倒像的特点,即像与玻片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A错误。
B、植物叶片上的B表皮细胞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A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所以,A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B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Ⅰ5×、Ⅳ40×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是:5×40=200倍,Ⅱ10×、Ⅲ16×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是:10×16=160倍。所以,Ⅰ、Ⅳ镜头组合比Ⅱ、Ⅲ镜头放大倍数大,但视野更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C错误。
D、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上,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细胞的细胞膜。D错误。
故选:B。
(1)图甲中A保卫细胞、B表皮细胞;图乙是放大的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Ⅰ、Ⅱ为目镜;Ⅲ、Ⅳ为物镜。
(2)目镜、物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如下表:
镜头
透镜大小
镜头长短
视野亮度
物像大小
细胞数
目
镜
低 倍
大
长
亮
小
多
高 倍
小
短
暗
大
少
物
镜
低 倍
大
短
亮
小
多
高 倍
小
长
暗
大
少
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2.【答案】D
【解析】A、AB段二氧化碳吸收量为负值,表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因此,AB段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A错误。
B、BC 同一温度下,光照强度越大,光合作用效率越高;CD段表示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不在增强,说明同一温度下,光照强度越大,光合作用效率不是越高,B错误。
C、曲线CD段,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大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说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C错误。
D、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D正确。
故选:D。
依据所学的知识可知:(1)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使其浓度降低。
(2)呼吸作用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
(3)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有关。如果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就会积累。
(4)由图可以知道:横轴代表光照强度,纵轴代表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其中A点不吸收二氧化碳,但能释放出二氧化碳说明A点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B点为零界点,从A到B光越来越强,到B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正好相等,也就是呼吸作用分解的物质与光合作用合成的物质相等,CD段表示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不在增强。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知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能正确的读懂曲线所代表的含义是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红枣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A正确。
B、红枣制造的有机物要依靠筛管自上而下运输,B错误。
C、红枣是虫媒花,在开花季节,如果遇到连绵阴雨天气,昆虫活动减少,影响枣树传粉,从而影响产量,C正确。
D、红枣晒干保存,抑制其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D正确。
故选:B。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此题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性强,需要学生对相关知识熟练掌握。
4.【答案】D
【解析】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洋葱鳞片叶细胞中无叶绿体(绿色部位的细胞中具有),所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同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故选:D。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解答即可。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甲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乙酵母菌属于真菌,其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所以,细菌与真菌相比较,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
B、丙青霉菌是一种真菌,为多细胞,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丙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B正确。
C、丁蘑菇属于大型真菌,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C错误。
D、甲细菌通过分裂生殖,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正确。
故选:C。
图甲是细菌,图乙是真菌,图丙是青霉菌,图丁是蘑菇。
掌握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图甲d→a段,肺内气压升高,表示呼气;a→b段肺内气压下降,表示吸气,此时随着胸廓容积的增大,肺内气压逐渐下降,错误。
B、图甲b→c段肺内气压逐渐下降,表示吸气,c→d段肺内气压升高,表示呼气,错误。
C、图乙中,②→①时,膈顶部回升,完成呼气,膈肌由收缩状态变为舒张状态,错误。
D、图甲曲线的a→b→c 段,肺内气压变小,膈肌收缩,位置下降,即膈肌处于图乙的①→②状态,完成吸气,正确。
故选:D。
(1)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2)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掌握呼吸运动中膈肌状态的变化及肺内气压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B、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组成的,AB正确。
C、图中③是肾小球,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没有发生变化,还是动脉血,C错误。
D、图中④是肾小管,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①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D正确。
故选:C。
观图可知:①是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掌握肾脏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吃到酸梅流唾液,此反射活动的感受器是舌的味蕾,效应器是唾液腺,A正确。
B、小朋友注射疫苗时,看到针管后哭起来,从反射类型看,该反射为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正确。
C、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如观看电影时,观众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是人类特有的反射,C正确。
D、看到羽毛球飞来,能精准地用球拍接到球,此反射活动受到大脑和小脑的调节,D错误。
故选:D。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
9.【答案】D
【解析】解:A、图中1是感受器、5是效应器,A错误;
B、3是神经中枢,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B错误;
C、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五部分。该反射活动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1→2→3→4→5,C错误;
D、该反射弧的3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D正确。
故选:D。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
反射及反射弧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要注意理解,不能死记硬背。
10.【答案】C
【解析】解:A、①左心房中流动脉血,A错误。
B、左、右心室壁厚度不相同,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是体循环的起点,B错误。
C、动脉出血时颜色鲜红,血流猛急,呈喷射状,止血时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并及时送医院,C正确。
D、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D错误。
故选:C。
心脏的结构如图:图中①左心房,解答即可。
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A、①→②过程表示种子的萌发,赤小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萌发所需要的有机物由子叶提供,A错误。
B、③中地上部分是茎和叶,是由赤小豆种子中的胚芽发育来,B错误。
C、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C错误。
D、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所以是花最重要的结构,D正确。
故选:D。
1、图中①是赤小豆种子、②种子的萌发、③幼苗、④开花、⑤果实和种子。
2、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掌握被子植物一生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A、图中1是花粉粒,每个花粉粒中包含2个精子,A错误。
B、受精完成后,子房中的3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胚珠数量决定了核桃果实中种子的数量,B正确。
C、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因此核桃坚硬的外壳(果皮)是由4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C正确。
D、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另一个与两个极核融合,完成双受精过程,这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D正确。
故选:A。
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中1花粉粒、2花粉管、3胚珠、4子房、5卵细胞、6极核。
理解掌握双受精的过程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A、蚂蚁的发育都经过①卵、②幼虫、③蛹和④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
B、若是蜜蜂,经过①卵、②若虫、③蛹、④成虫三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③为发育过程的蛹期,B错误。
C、蝗虫的发育经过①卵、②若虫、④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不会经历③蛹期,C正确。
D、若是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②幼虫期,D错误。
故选:C。
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苍蝇、蜜蜂、家蚕、菜粉蝶、蚊子。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蜻蜓。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昆虫的发育过程。
14.【答案】D
【解析】解:A、过程①表示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A正确。
B、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B正确。
C、②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C正确。
D、若③代表青春期,青春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一个人发育的重要时期。一般地说,男生从12~14岁、女生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因此男孩晚于女孩,D错误。
故选:D。
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38周左右(266天),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类受精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15.【答案】D
【解析】解:A、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性状的数目比染色体数目多很多,因此性状的数目比染色体的对数多,A错误。
B、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
C、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C错误。
D、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性状的表现也受环境的影响;如某人从小爱好舞蹈,她母亲是一位出色的舞蹈家,但她可能后天不努力,终未能在舞蹈上有所成就,这说明性状表现除受基因控制外,环境因素在性状表现中也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D。
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以及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16.【答案】D
【解析】解:A、豌豆的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这种亲子代间性状存在差异的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A正确。
B、亲代均为紫花,子代出现了白花,可见,白花性状隐藏在亲代紫花性状中,所以,白花是隐性性状。B正确。
C、白花是隐性性状,由基因b控制,则紫是显性性状,由基因B控制。亲代均为紫花,基因组成为B ,子代中的白花,基因组成为bb,符合遗传图解:
所以,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都是Bb。C正确。
D、依据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不是任意的一半,而是成对的染色体中有一条进入生殖细胞的特点,成对的基因也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由遗传图解可知,后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有两种,一种是BB,另一种是Bb,因此,后代紫花中BB个体,产生一种含有基因B的生殖细胞;后代紫花中Bb个体会产生两种基因组成不同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分别为B、b。D错误。
故选:D。
(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等。
(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精子或卵细胞只获得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受精卵中的基因又恢复成成对存在。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5)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不是任意的一半,而是成对的染色体中有一条进入生殖细胞。
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相关知识点。
17.【答案】B
【解析】解:一对夫妇均有耳垂,却生了一个无耳垂的男孩,这种现象称为变异;说明该夫妇都携带一个控制耳垂的隐性基因d,因此该夫妇的控制耳垂有无的基因组成是Dd,这个无耳垂孩子的基因组成是dd。如图:
A、从图中可以看出,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Dd,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23对,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均为23条(22+X或22+Y),A错误;
B、根据遗传图解可知,无耳垂儿子的基因型为dd,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X或22条+Y,B正确
C、根据遗传图解可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有耳垂孩子的概率为75%,又由于每胎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所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有耳垂女儿的概率生75%×50%=37.5%,C错误;
D、根据遗传图解可知,这对夫妇生的有耳垂的子女,其基因型可以能为DD或Dd,D错误。
故选:B。
(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因此,男性的生殖细胞染色体可表示为:22+X或22+Y;而女性的生殖细胞染色体可表示为:22+X。如图: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18.【答案】C
【解析】解:A、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都是由原始的爬行类进化来的,A错误;
B、越古老的地层里的生物化石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越多;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的生物化石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的越多,B错误;
C、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C正确;
D、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错误。
故选:C。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
生命的起源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注意灵活答题。
19.【答案】B
【解析】解:A、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逐级递减,猫头鹰位于各条食物链的末端,获得的能量最少,A错误;
B、猫头鹰能以蛇为食,存在捕食关系;同时鼠、食草鸟又是猫头鹰和蛇的食物,故又为竞争关系,B正确;
C、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猫头鹰,因此有毒物质在猫头鹰体内积累最多,C错误;
D、图中食物链有:青草→鼠→猫头鹰、青草→鼠→蛇→猫头鹰、青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青草→食草鸟→蛇→猫头鹰、青草→食草鸟→猫头鹰,因此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D错误。
故选:B。
食物链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每条食物链都应从生产者(绿色植物)开始,一直到该生态系统中没有其他消费者吃它为止。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逐级递减,每一个营养级大约有10%~20%的能量输送给下一个营养级。
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时,上一营养级只有10%~20%的能量传递到下一营养级。其特点是单向、不循环的,逐级递减的。
20.【答案】A
【解析】解:A、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或潜在的威胁或一些社会伦理问题,有三方面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伦理问题:克隆技术一旦用于人类自身,人类新成员就可以被人为地创造,成为实验室中的高科技产物,他们不是来自合乎法律与道德标准的传统的家庭,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人伦关系必将发生混乱。人们很难想象和接受这种对人类社会基本组织--家庭的巨大冲击。这对人类社会现有法律、伦理、道德产生威胁,对人类的观念是严峻的挑战,A正确;
B、试管婴儿的诞生利用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属于有性生殖,B错误;
C、巨型小鼠的出世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C错误;
D、克隆羊“多莉”的细胞核来源于供核母羊,因此克隆羊“多莉”的性状与供核母羊最相似,不是与代孕母羊最相似,D错误。
故选:A。
生物技术也叫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电子工程、生物反应器、灭菌技术以及新兴的蛋白质工程等,其中,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的核心。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技术的应用。
21.【答案】叶绿体 光合作用 线粒体 分解有机物 ①②③④ 大于 ⑤⑥
【解析】解:(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因此甲图中A代表的细胞结构是叶绿体,其内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
(2)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在细胞的线粒体内,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图甲中B代表的细胞结构是线粒体,其内进行的生理活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在乙图中,a点时光照强度为0,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a点时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其叶肉细胞中不存在的来源或去路是甲图中的①吸收二氧化碳,②和③释放氧气,④吸收二氧化碳。
(4)在乙图中,c点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主要来自③,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通过④吸收,所以此时其叶肉细胞中不存在或大大减弱的来源或去路是甲图中的⑤⑥。
故答案为:(1)叶绿体;光合作用
(2)线粒体;分解有机物
(3)①②③④
(4)大于;⑤⑥
图甲中,A叶绿体、B线粒体,①吸收二氧化碳,②释放氧气,③吸收氧气、④释放二氧化碳、⑤吸收氧气,⑥释放二氧化碳,图乙中,a光照强度是0,二氧化碳是吸收量是负值,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比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多。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二者的异同点以及正确识图。
22.【答案】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 呼吸运动 收缩 b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气体的扩散作用 左心房 氨基酸 肠液,胰液
【解析】解:(1)a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部纤维化会影响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
(2)b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由于肺泡中氧的浓度高于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周围血液。因而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这就是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病毒感染的细胞,最终产生大量包含死细胞的积液积累在肺泡中影响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而后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氧气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呼吸作用在线粒体内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用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
(3)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胃内的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
故答案为:
(1)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呼吸运动;收缩
(2)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的扩散作用;左心房
(3)氨基酸;肠液,胰液
观图可知:①表示肺、②表示肾脏、③表示皮肤、a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c胰腺分泌胰液、d表示分泌胰岛素、e表示吸收、f表示排尿、g表示排汗。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以及正确识图。
23.【答案】卵巢;输卵管;胎盘;Dd;DD或Dd;X;Y;37.5%
【解析】解:(1)据分析可见:在图二人生殖过程中,产生A(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A和B结合为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2)“在人的眼球中”,使眼睛呈现棕色或蓝色的结构是虹膜。图一中Ⅱ3、4的虹膜都是棕色,Ⅲ10的虹膜是蓝色,表明蓝色是隐性性状,棕色是显性性状。“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则棕色是基因型是DD或Dd,蓝色的基因组成是dd.Ⅱ3、4的遗传给Ⅲ10的蓝色虹膜(dd)的基因一定是d.因此,4的基因型是Dd,遗传图解如图1;
。
Ⅰ中2的基因型是dd,2遗传给5的基因一定是d,因此5棕色的基因型是Dd.6棕色的基因型是DD或Dd。
(2)“7和8的子女中,有两个是双胞胎,其生殖过程如图二所示”,从图二看出双胞胎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双胞胎的遗传物质和性状相同。7和8的子女中13、14都是棕色虹膜、男性。
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2:
从图2看出,人A(卵细胞)和B(精子)所含的性染色体分别是X、Y。
(3)从图1看出,“如果3和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眼睛颜色是棕色的概率是75%.从遗传图2可见生男生女的几率是均等的,各占50%,所以如果3和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眼睛是棕眼女孩的概率是75%×50%=37.5%。
故答案为:(1)卵巢;输卵管;胎盘;
(2)Dd DD或Dd
(3)X; Y
(4)37.5%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
(4)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
。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虹膜的特点、胚胎发育的过程、变异的原因、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24.【答案】生物圈 7 鸡 双重呼吸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⑤,①②③④⑥ 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猪的饲料,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
【解析】解:(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范围)。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
(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的7条食物链分别是:杂草→虫→鸡→人;杂草→鸡→人;杂草→猪→人;农作物→虫→鸡→人;农作物→鸡→人;农作物→人;农作物→猪→人。图二中的食物链:E→D→C→B,与图一中的食物链:杂草→虫→鸡→人相对应,则C对应的生物是鸡,鸡属于鸟类,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的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4)⑤表示光合作用,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①表示分解者的呼吸作用,②③④表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⑥表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本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5)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猪的饲料,猪的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这样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又避免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
故答案为:(1)生物圈
(2)7;鸡;双重呼吸
(3)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4)⑤,①②③④⑥
(5)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猪的饲料,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是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物分类以及生物圈的基础知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