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九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变化备课课件ppt
展开1.了解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能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化学变化的实质。
2.了解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和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知识点1 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重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1)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指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2)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典例1 下列是生活中的四种常见变化,其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
A.苹果腐烂B.烟花燃放C.栏杆生锈D.冰雪熔化
[解析] 苹果腐烂,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烟花燃放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栏杆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冰雪熔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知识点2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探究自然界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是通过观察现象和实验等,有目的地获取证据,并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利用物质具有的性质推断物质的用途。
(2)观察实验的三个阶段
实验是进行探究时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变化,总结物质变化的规律,指导我们合理利用各种物质。
3.探究物质变化的几个实验
知识点3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关系
3.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了物质的性质。一些物质的性质及其用途如下表所示。
典例2 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与对应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铜制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B.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C.金属钨用于制作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D.医疗抢救中使用氧气,是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
[解析] 医疗抢救中使用氧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拓展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题型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角度1 判断生产、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类型 ★★★
典例3 (金华中考)&1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浦江剪纸、永康锡雕、东阳竹编等,是金华拥有的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角度2 判断成语、古诗词等中蕴含的变化类型 ★★★
典例4 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聚沙成塔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星火燎原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 “聚沙成塔”“铁杵磨成针”涉及物质的形状变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是指落在树上的雪花,描述的是下雪的景象,涉及物质的状态变化,A、B、D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星火燎原”描述物质燃烧的景象,属于化学变化。
解题通法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这类题要先分析题给选项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根据概念进行判断:①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常见的是状态、位置、形状、大小等;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燃烧、酿酒、酿醋、呼吸、食物腐败等。
题型 2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角度1 根据物质的用途判断物质的性质 ★★★
[解析] 由于七氟丙烷可以做灭火剂,所以该物质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审题技巧根据七氟丙烷适用于灭火,类比同样可用于灭火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即可推测七氟丙烷的性质。
角度2 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 ★★★
典例6 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因有咸味、外观酷似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而常被误食。下表是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有关资料:
(1) 写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熔点、沸点、溶解性都属于物理性质。
(2) 设计一种区别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别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的是亚硝酸钠,无明显现象的是食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7节 核能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7节 核能图文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点1核能,核裂变,核聚变,裂变与聚变的比较,核电站,知识点3放射性,三种主要的放射线,放射性的利与弊,题型核能的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节 电能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节 电能课堂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电视机,脱排油烟机,应急灯,电暖器,4其他电能表,1读数法,2计算法,电功率,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5节 物体的内能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5节 物体的内能教学演示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点1内能,对内能的理解,2对热传递的理解,热量理解的两个误区,知识点3比热容,比热容,正确理解比热容,关于水的比热容,知识点4热量的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